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什么是智能大气数值模式?让我们来看看Chatgpt怎么说

什么是智能大气数值模式?让我们来看看Chatgpt怎么说

作者头像
自学气象人
发布于 2023-06-20 09:19:58
发布于 2023-06-20 09:19:58
29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自学气象人自学气象人

本文观点由Chatgpt给出,仅供参考。在会议上,很多做报告的教授的题目中都有智能一词。在报告结束的讨论阶段,有几位院士大牛就提了一个问题,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好像每个人的报告里都要加智能一词,到底什么是智能?加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东西就是智能嘛?难道我们一直用的WRF等模式就不智能了?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正好我目前的研究方向就是人工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研发,这个问题也让我有些困惑。一起来看看Chatgpt是如何理解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

1、你对智能一词是怎么理解的?

智能一词是指某种系统或机器的能力,在特定的任务或情境中,能够自主地运用知识和算法,从而表现出类似于人类的智能。智能可以表现为学习、推理、解决问题、理解语言、视觉感知、自适应等能力。

智能系统通常由算法、数据和硬件设备组成。算法是智能系统的核心,它们被用于解决各种任务,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数据则是训练算法所需的输入,通过大量的数据输入,智能系统可以从中提取模式和规律,并改善自身的性能。硬件设备则是用于运行智能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处理器、存储设备、传感器等。

总的来说,智能系统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应用,如医疗、金融、自动驾驶、工业等。

2、现在很多人在提智能大气数值模式,你认为什么是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呢?

智能大气数值模式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灵活的大气数值模式。传统的大气数值模式主要基于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人力物力投入,同时还存在着参数化误差和计算误差等问题。

而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则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各种观测数据,自主学习大气系统的特征和规律,以此构建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可以更好地模拟大气的物理过程,还可以减少计算量和计算误差,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更加精细地模拟和预测复杂的气象系统,包括局地气象现象、降水、风暴和气候变化等。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3、那原本的WRF以及WRF-Chem等模式不属于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嘛?

WRF和WRF-Chem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大气数值模式,它们是基于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的传统数值模式,而不属于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范畴。这些模式基于大气的物理过程和气象学知识,利用数值方法对气象变量进行求解,以模拟大气的演变过程。

尽管WRF等模式基于科学原理和大量实测数据建模,能够提供可靠的气象预报结果,但是它们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在对复杂局地气象现象的模拟上,其精度可能会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多源数据进行模型构建,能够更加精准地模拟和预测气象现象,以及提高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因此,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4、也就是说在你的理解中,只要加入了人工智能的方法,比如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的模块,这个模式就是智能大气数值模式了?否则就是传统的数值模式?

加入人工智能方法的模块确实是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志。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灵活的大气数值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模拟大气的物理过程,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智能大气数值模式是一种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数值模拟技术的新型气象预报方法,其关键是建立一个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的气象数值模型。

传统的数值模式主要基于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而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则是在传统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性能力。因此,只有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建立了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的气象数值模型,才能被称为智能大气数值模式。

5、你这里提到的自主学习和优化,是指可以人为地离线不断训练它,从而实现模型的自主学习和优化吗?

智能大气数值模式中的自主学习和优化,是指模型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自主进行学习和优化,而无需人为干预或离线不断训练。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之一,即从数据中学习和自我优化。

具体来说,在智能大气数值模式中,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和优化,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种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通常需要结合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实现,使得模型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建立更加精准的预测模型。

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技术仍然需要人为干预和离线不断训练才能达到更高的精度和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大气数值模式仍然需要结合人为干预和离线不断训练等方式来优化模型的性能。

6、好的,那我是否可以认为传统的大气数值模式其实是一种自动化技术,不属于智能范畴?

传统的大气数值模式也是一种自动化技术,但它并不具备智能大气数值模式所具有的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传统的大气数值模式主要基于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来预测天气、气候等信息。传统大气数值模式的计算过程是固定的,不会自主地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

而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在传统大气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自主学习和优化模型,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自主地调整和优化计算过程,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

因此,传统的大气数值模式虽然也是一种自动化技术,但与智能大气数值模式相比,它不具备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也不属于智能范畴。

7、你前面提到的自主学习和优化是怎么实现的?比如对话机器人,为什么我能够通过不断地与其对话从而让它的回答更符合我的期望?难道它不是一个已经训练完毕的模型嘛?

自主学习和优化是通过让模型不断地从数据中学习和改进,从而不断优化模型的过程。对于对话机器人这样的模型,它的自主学习和优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数据采集:对话机器人需要从大量的对话数据中学习,因此需要采集和整理足够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人工标注的,也可以是从互联网等公共数据源中抓取的。
  • 数据预处理:对于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比如分词、去停用词、词干提取等,以便于模型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 • 模型训练: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基于采集到的对话数据来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模型会根据不同的算法,不断地调整模型参数,从而逐渐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 • 模型测试和评估: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以评估其准确性和性能。
  • • 模型优化:通过对测试和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模型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模型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性能。

当对话机器人运行时,它的回答是根据当前输入的问题和已有的对话历史来生成的。由于每个用户的提问和对话历史都是不同的,因此对话机器人需要实时地从当前的输入和已有的对话历史中学习,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回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虽然对话机器人已经经过了训练,但它仍然可以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回答,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

8、你觉得将传统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结合得到的大气数值模式和纯人工智能训练出来的大气数值模式相比,哪一个更好?

传统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和纯人工智能训练出来的大气数值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哪一个更好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

传统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可以在传统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从大量数据中自主学习和优化模型,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种方法可以结合传统数值模式的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又具有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

而纯人工智能训练出来的大气数值模式则不依赖传统数值模式的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从大量数据中自主学习和优化模型,从而实现精准的预测。这种方法不受传统数值模式的限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优化来发掘更加复杂和精细的特征,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哪种方法更加合适。对于需要高度精准的预测结果和具有丰富数据资源的场景,纯人工智能训练出来的大气数值模式可能更加适合;而对于需要结合传统数值模式的物理方程和经验参数,同时又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场景,传统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智能大气数值模式可能更加合适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3-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自学气象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模式基础知识】献给数值模式新手入坑前的小结
大气海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无法做一些真实的实验,因此开展数值模拟,是其重要手段。业务预报中,现在气象预报员基本离不开模式的结果,甚至许多预报员毫不避讳,直言预报结论基本照搬模式结果。科研中,众多领域也是要需要使用数值模式,哪怕不使用数值模式,也需用到模式运行得到的再分析资料。因此对于大气和海洋科学领域的人而言,数值模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自学气象人
2022/11/02
3.4K0
【模式基础知识】献给数值模式新手入坑前的小结
不是取代,而是共生!气象科学的未来需要AI与数值预报的有机结合
数值天气预报和 AI 气象预报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数值预报可以通过物理数学理论提供可解释的预报结果,AI 气象大模型则能够利用知识经验提高预报计算速度和精度,两者互补才是未来气象预报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HyperAI超神经
2024/07/16
3010
不是取代,而是共生!气象科学的未来需要AI与数值预报的有机结合
AI气象大模型最新总结 ! 揭秘智能天气预测的新纪元
全球目前主要使用的AI气象预测模型包括谷歌DeepMind的GraphCast、华为云的Pangu-Weather、清华大学和中国气象局的NowcastNet、阿里巴巴的SwinVRNN*、复旦大学开发的伏羲、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风乌、英伟达Nvidia的FourCastNet、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DLWP,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CNN模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AI气象模型如前NASA科学家创立的初创公司开发的Zeus AI,专注于短期预测,以及谷歌研究和谷歌DeepMind开发的最新模型MetNet-3,它提供高分辨率的短期天气预测。这些模型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细节层面的分析能力。随着技术进步,未来的气象预测将更加精准和高效。
ClimAI 智慧气象
2023/12/03
12.7K0
AI气象大模型最新总结 ! 揭秘智能天气预测的新纪元
4个气象AI大模型免费在线体验,无需部署,零门槛畅玩!内含:NeuralGCM、盘古、伏羲、风乌
在做气象与 AI 交叉研究的朋友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气象大模型横空出世的时候,一定心痒痒,想要第一时间上手把玩。
用户11172986
2024/08/09
1.2K0
4个气象AI大模型免费在线体验,无需部署,零门槛畅玩!内含:NeuralGCM、盘古、伏羲、风乌
单卡30秒预测未来10天全球天气,大模型“风乌”效果超DeepMind,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预测未来10天全球天气,仅需30秒。 这一成果来自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风乌”,这也是全球气象有效预报时间首次突破10天,并在80%的评估指标上超越DeepMind发布的模型GraphCast。 “风乌”基于多模态和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 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欧阳万里表示: “风乌”取名自秦汉时期的“相风铜乌”,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风设备。
量子位
2023/04/10
5100
单卡30秒预测未来10天全球天气,大模型“风乌”效果超DeepMind,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总结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范水勇:数值天气预报介绍
AI 研习社按:「AI Challenger 全球 AI 挑战赛」是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开源数据集和编程竞赛平台,本次 AI 大赛气象赛道应用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源-「睿图」预报数据,睿图就是北京市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体系。
AI科技评论
2018/12/14
1.5K0
清华&中国气象局大模型登Nature:解决世界级难题,「鬼天气」预报时效首次达3小时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与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联合攻关三年才提出这个名为NowcastNet的极端降水临近预报大模型,并用了近六年的雷达观测资料完成了模型的训练。
量子位
2023/08/05
1.1K0
清华&中国气象局大模型登Nature:解决世界级难题,「鬼天气」预报时效首次达3小时
Science Bulletin | 中国科大在新一代神威超算上首次实现全球公里尺度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上首次实现了长达7天的全球3公里空间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试验,全面展现了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以及在其上构建全球高分辨率大气模拟系统的重大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以“Establishing a non-hydrostatic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at 3-km horizontal resolution with aerosol feedbacks on the Sunway supercomputer of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上。此项成果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课题组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虹教授课题组联合攻关,在国家气象局、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的紧密配合下完成。
气象学家
2022/04/18
4450
Science Bulletin | 中国科大在新一代神威超算上首次实现全球公里尺度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
AI预测极端天气提速5000倍!微软发布Aurora,借AI之眼预测全球风暴
自人类有历史以来,就一直执着于预测天气,以各种方式破解「天空之语」,我们慢慢发现,草木、云层似乎都与天气有关,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从事生产的需要,也是人类想要对着大风歌唱、在月光下吟诗的需要。
新智元
2024/06/05
2840
AI预测极端天气提速5000倍!微软发布Aurora,借AI之眼预测全球风暴
气象遇见机器学习
近些年来关于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新闻数不胜数。各领域也都高举人工智能大旗,试图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解决行业内的问题,拓展新业务。尤其是在图像识别、语言识别等领域,深度学习的应用让人惊叹。
MeteoAI
2019/07/24
5.4K0
《使用 NVIDIA Earth-2 部署 AI 天气模型》:小白也可以预测城市96小时气候变化
近期,大陆极端天气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河北、河南地区,高温肆虐,局地地面温度突破60摄氏度,甚至部分地区超70度。像河南林州在5月19日下午14点最高气温达43.2度,安阳42度,河北峰峰43度,均打破了当地五月最高气温纪录,林州还刷新了河南全省五月份的最高纪录。
GPUS Lady
2025/06/09
1460
《使用 NVIDIA Earth-2 部署 AI 天气模型》:小白也可以预测城市96小时气候变化
聊一聊最近 AI 技术给气象工作者带来的焦虑
自从盘古气象模型点爆气象圈子以后,各种 AI 预报模型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名字起得好听不说,还争相上了《Nature》。这些 AI 预报模型在赚足了眼球的同时,也迎来了业内的一些质疑,而 AI 预报模型的盛行也真真切切地让很多气象工作者感到焦虑,甚至有一些博主喊出了“留口饭吃”的口号。
自学气象人
2023/09/22
5510
聊一聊最近 AI 技术给气象工作者带来的焦虑
冬奥气象保障实现“百米级”预报支撑
天气是历届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决定因素之一。北京冬奥会由于举办地气候条件与往届不同,更是面临国际上尚未解决的气象难点。尽管如此,冬奥气象科技攻关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等项目支持下,历经四年研发形成“冬奥智慧气象预测保障系统”,向现代气象预报技术的天花板发起挑战,自主研发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北京冬奥会对气象保障提出的“一场一策、一项一策”的高标准要求,将客观化、自动化的气象预报做到了“百米级、分钟级”。
气象学家
2022/03/28
1870
用于预测恶劣天气的深度学习
尽管数值天气预报(NWP)已经取得了几十年的努力和进步,但极端天气事件仍然具有挑战性。现代天气预报使用大气和海洋的数学模型来根据当前的天气状况预测天气。即使现在超级计算机的能力越来越强,数值天气模型的预测能力也只能维持6天左右,尽管它与地点、季节和天气模式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GPUS Lady
2020/02/17
1.7K0
用于预测恶劣天气的深度学习
2024 气象人不可错过的免费 Workshop | 使用盘古、伏羲、风乌气象 AI 大模型预测台风路径
本次 Workshop:动手实践盘古、伏羲、风乌气象 AI 大模型 | 台风路径预报 由和鲸社区发起举办,面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用户11172986
2024/07/06
8220
2024 气象人不可错过的免费 Workshop | 使用盘古、伏羲、风乌气象 AI 大模型预测台风路径
数据驱动:理查孙手工NWP实践百年后的新引擎
大约100年前,现代动力气象的鼻祖,巧妙绕过了难以得到解析解的偏微分方 程组,通过向观测数据学习,用天气图上不断丰富的各自物理量的观测和计算(如 通量)、借助模型对复杂问题的简化(如涡度守恒、正压近似等),让现代动力气 象学,在大气运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被得到前数十年,就被有效用于天气预报。
自学气象人
2023/06/21
3710
数据驱动:理查孙手工NWP实践百年后的新引擎
未来已来:算力如何改变世界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万物智联的智能社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众所周知,生产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组成,其中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最关键要素。技术能够丰富生产资料的来源和利用方式,创造和改良生产工具使其对生产资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利用,提高劳动者发现生产资料价值和利用生产工具的技能。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从简单的以人力为核心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演进过程。具体来看,人类生产力发展历经人力、畜力、动力等时代演进,当前已进入算力时代,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
边缘计算
2022/09/01
3630
CV与物理模型的结合,正在改变传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也不只是单纯的第二天的温度和晴雨预报,它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一般说来,天气预报按预报时效长短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临近天气预报(2小时内)、短时天气预报(2-1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12小时-3天)、中长期天气预报(3天以上)。由于各种天气预报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的预报思路和方法也不同。
CV君
2020/04/15
1.2K0
南方地区连日降雨,AI技术如何为气象预测保驾护航?
近期以来,南方地区连续的强降雨不断,多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的降雨过程,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预警不断。连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已造成南方地区数百万人受灾,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据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几天我国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至江汉、黄淮、江淮等地将有新一轮强降雨过程。据了解,上海中心气象台在6月9日已宣布上海进入梅雨期。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今年的梅雨期与以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不同,一是入梅时间早,二是强降水可能会增多。
气象学家
2020/06/20
9620
让未来照进现实,人工智能科学计算
大会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百度CTO王海峰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李彦宏率先解密“增长从何而来”,王海峰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深度学习+”阶段。
用户1386409
2023/03/06
2590
让未来照进现实,人工智能科学计算
推荐阅读
【模式基础知识】献给数值模式新手入坑前的小结
3.4K0
不是取代,而是共生!气象科学的未来需要AI与数值预报的有机结合
3010
AI气象大模型最新总结 ! 揭秘智能天气预测的新纪元
12.7K0
4个气象AI大模型免费在线体验,无需部署,零门槛畅玩!内含:NeuralGCM、盘古、伏羲、风乌
1.2K0
单卡30秒预测未来10天全球天气,大模型“风乌”效果超DeepMind,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5100
总结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范水勇:数值天气预报介绍
1.5K0
清华&中国气象局大模型登Nature:解决世界级难题,「鬼天气」预报时效首次达3小时
1.1K0
Science Bulletin | 中国科大在新一代神威超算上首次实现全球公里尺度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
4450
AI预测极端天气提速5000倍!微软发布Aurora,借AI之眼预测全球风暴
2840
气象遇见机器学习
5.4K0
《使用 NVIDIA Earth-2 部署 AI 天气模型》:小白也可以预测城市96小时气候变化
1460
聊一聊最近 AI 技术给气象工作者带来的焦虑
5510
冬奥气象保障实现“百米级”预报支撑
1870
用于预测恶劣天气的深度学习
1.7K0
2024 气象人不可错过的免费 Workshop | 使用盘古、伏羲、风乌气象 AI 大模型预测台风路径
8220
数据驱动:理查孙手工NWP实践百年后的新引擎
3710
未来已来:算力如何改变世界
3630
CV与物理模型的结合,正在改变传统天气预报
1.2K0
南方地区连日降雨,AI技术如何为气象预测保驾护航?
9620
让未来照进现实,人工智能科学计算
2590
相关推荐
【模式基础知识】献给数值模式新手入坑前的小结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