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主办,烽火通信与光迅科技联合承办的TC6 WG3/WG4第100次会议在湖北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围绕预成端ODN、多模光纤、XPON光模块等关键技术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及更新,同时对光纤频谱资源的拓展应用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此次会议不仅标志着中国通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千兆光网全覆盖”目标,全球光接入网络的建设正以每年千万端口以上的规模快速增长,并向高速率、智能化、大容量、绿色低碳方向加速演进。与此同时,新型智能业务的不断升级推动我国接入网从“千兆普及”向“万兆光网”迈进。然而,当前接入网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ODN(光分配网络)智能化不足、光纤容量扩展中频谱资源浪费,以及部分相关标准与国际脱钩且不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等问题。
预成端ODN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光纤网络部署方案,能够显著缩短建网时间,并大幅降低组网成本和用户安装成本。在欧美市场,预成端ODN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运营商Verizon在其FTTH(光纤到户)网络中采用预成端ODN技术,成功将部署时间缩短了30%,同时降低了20%的运营成本。国内虽已在小范围内试点应用,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预成端ODN的推广受到限制。
本次会议上,烽火通信牵头提出的《通信用室外预成端光配线连接设施第1部分:光缆分纤箱》标准,首次规范了预成端分纤箱的生产、应用及检验流程。该标准在技术指标上较传统ODN大幅提升了密封性、浸水性、机械强度和环境适应性,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地面部署扩展至地下或地埋、架空(壁挂、抱杆、吊线)等多种复杂环境。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预成端ODN标准的空白,也为未来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对高速率、低时延的数据传输需求日益迫切,推动了多模光纤市场的快速增长。据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多模光纤市场规模已达到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70亿美元。多模光纤在短距离高速传输中的优势使其成为数据中心内部互联的首选方案,同时也推动了材料与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并确保互操作性,多模光纤标准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会议上,烽火通信牵头修订的A4类多模光纤标准通过审查。此次修订重点调整了产品分类,将多模光纤产品类型由A4a到A4h类扩展为A4a到A4i子类,并新增了A4i子类多模光纤的性能要求。这一修订使塑料多模光纤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工业短距互联领域,例如工业自动化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和机器人控制。
此外,由于A4f子类多模光纤在带宽与波长扩展性方面存在不足,应用场景受限,本次修订删除了A4f子类,以避免与国际标准脱钩的问题。这一调整不仅提升了国内多模光纤标准的国际兼容性,也为未来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
随着5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C波段(1530-1565 nm)和L波段(1565-1625 nm)的频谱资源已接近饱和,而S波段(1460-1530 nm)作为潜在的高效频谱资源,其开发利用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会上,专家组针对光纤频谱资源拓展使用开展了“面向S波段扩展应用的光纤技术研究”,提出了S波段衰减系数的建议值,并探讨了S波段在短距离通信和分布式传感中的应用潜力。例如,日本NTT公司已在实验网络中成功将S波段用于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实现了高达400 Gb/s的传输速率。这一研究为光纤S波段的后续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也为未来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站在第100次会议的历史节点,中国通信标准化工作正从“跟随”迈向“引领”。随着海洋通信、空间光通信、全光综合布线等新标准的立项,烽火通信将联合工作组持续为万兆光网、F5.5G与6G演进注入动能。例如,在海洋通信领域,烽火通信已成功参与建设了连接亚洲与欧洲的超长距离海底光缆系统,展现了我国在光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通信行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通往ICT之路-终身VIP重磅上线!一次投入=终身免费获取海量文档,有兴趣的可添加微信咨询:OFC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