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雨天美图大法:单图去雨的RESCAN新方式

雨天美图大法:单图去雨的RESCAN新方式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于 2018-07-31 07:34:36
发布于 2018-07-31 07:34:36
67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编辑组出品

最近一周的南北方降雨量可能不相上下,不仅雨量大,而且每场雨都在瓢泼。

南方台风中的画风是这样的?

而北京进入“看海”节奏,根本不需要台风?

雨滴会严重降低能见度,除了给日常出行造成各种不便,也导致许多当前的计算机视觉算法都无法工作。特别是在大雨中,来自各个方向的雨水积累和使背景场景朦胧,严重影响比如视频监控,物体检测,以及在自动驾驶跟踪等方向的准确性。

因此,除去雨水并从雨水图像中恢复背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其实在过去十年中,图像去除已经有了不少有趣的研究。

现有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包括基于视频的方法和单图去除方法。基于视频的方法可以利用视频中图片的关系框架,因此相对容易;相对而言,单图像去除更具挑战性。

在今年的雨季,来自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几位研究者,针对“单图去雨”任务进行了研究,他们基于深度卷积和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新颖的神经网络架构,并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这一成果在ArXiv上发表,并已被ECCV(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计算机视觉三大会议之一)采纳。

除了论文成果,里边对之前各种关于单图去雨的历史研究论述总结颇为详细,在今天读来是个很应景的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下载?

大数据文摘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下雨”获得本论文哟~~~

我们对论文的精华编译如下:

对于单图像去除,传统方法,例如判别稀疏编码、低秩表示以及高斯混合模型,都可以应用于这项任务,并且有不错的表现。最近,基于深度学习的消除方法,由于其强大的特征表示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所有这些相关方法仍有很多空间需要改进。

现有方法主要有两个局限。

一方面,根据之前的研究,空间背景信息对于雨点的消除非常有用。然而,许多当前的方法基于图像补丁去除雨条纹,忽略了大区域的背景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大雨中的雨滴会呈现各种各样的方向和形状,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让背景模糊不清。

分解整体,通过不同的阶段去除雨水条纹,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问题分解为多个阶段,以便我们可以迭代地去除雨条纹。然而,现有方法只对每个阶段独立除雨,而不考虑它们的相关性。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深度网络架构,基于深度卷积和递归神经网络对单张图像的雨水进行去除。

在大雨中,雨滴有各种各样的方向和形状,由于雨条纹层各自重叠,在一个阶段去除雨水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进一步分解雨水为多个阶段。利用循环神经网络以保留前几个阶段的有用信息,有利于后期去雨。我们在合成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所有评估指标的表现都优于先前的方法。

在解决上述两个局限性后,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深层网络,从而用于单个图像的除雨。例如上图,体现了逐步消除雨条纹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使用有多个卷积层的集成网络对背景图像的雨水条纹进行消除。由于雨条纹有各种方向和形状,我们让每个网络层对应一种雨条纹,并根据其在每个卷积层中的相互依赖性为其赋值。

受益于指数级增加的卷积层,这一神经网络接受域大且深度低,可以获取更多的背景图信息。我们接下来利用三种不同的循环神经网络(RNN),进一步最大限度的利用之前几个阶段搜集到的背景信息,来指导后期的雨滴去除。

我们将这一方法命名为REcurrent SE Context Aggregation Net(RESCAN)。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对于单图除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集成深度网络。

2、据我们所知,这是首篇考虑不同阶段除雨相关性的论文。通过RNN体系结构的三种不同循环单元,可以结合前几个阶段的来指导后期阶段。这一神经网络适用于复杂的下雨环境。

3、与最先端的方法相比,我们的深度网络在不同数据集上展现了更卓越的性能。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7-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EfficientDeRain: Learning Pixel-wise Dilation Filtering for High-EfficiencySingle-Image Deraining
 由于未知的降雨模式,单图像去噪相当具有挑战性。现有的方法通常对降雨模型做出特定的假设,这些假设很难涵盖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不同情况,这使得它们不得不采用复杂的优化或渐进式重建。然而,这严重影响了这些方法在许多效率关键应用中的效率和有效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在本文中,我们将单图像去噪视为一个通用的图像增强问题,并最初提出了一种无模型的去噪方法,即Ef finicientDeRain,它能够在10ms内(即平均约6ms)处理降雨图像,比最先进的方法(即RCDNet)快80多倍,同时实现类似的去噪效果。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逐像素膨胀滤波器。 特别是,用从核预测网络估计的逐像素核对雨天图像进行滤波,通过该网络可以有效地预测每个像素的合适的多尺度核。然后,为了消除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增强方法(即RainMix),该方法有助于训练网络进行真实的雨天图像处理。我们对合成和真实世界的降雨数据集进行了全面评估,以证明我们的方法的有效性和效率。
狼啸风云
2023/10/07
3880
EfficientDeRain: Learning Pixel-wise Dilation Filtering for High-EfficiencySingle-Image Deraining
Github项目推荐:新型深度网络体系结构去除图像中的雨水痕迹
雨水痕迹会严重降低图像能见度,导致许多当前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无法工作。因此去除图像中的雨水是有必要的。
AiTechYun
2018/08/06
6680
DRT: A Lightweight Single Image Deraining Recursive Transformer
过度参数化是深度学习中常见的技术,以帮助模型学习和充分概括给定的任务;然而,这往往导致巨大的网络结构,并在训练中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最近在视觉任务上强大的基于Transformer的深度学习模型通常有很重的参数,并承担着训练的难度。然而,许多密集预测的低级计算机视觉任务,如去除雨痕,在实践中往往需要在计算能力和内存有限的设备上执行。因此,我们引入了一个基于递归局部窗口的自注意结构,并提出了去雨递归Transformer(DRT),它具有Transformer的优越性,但需要少量的计算资源。特别是,通过递归结构,我们提出的模型在去雨中只使用了目前表现最好的模型的1.3%的参数数量,同时在Rain100L基准上超过最先进的方法至少0.33dB。消融研究还调查了递归对去雨结果的影响。此外,由于该模型不是刻意为去雨设计的,它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图像复原任务。我们的实验表明,它可以在去雪上取得有竞争力的结果。
狼啸风云
2023/10/07
6620
DRT: A Lightweight Single Image Deraining Recursive Transformer
天降斯雨,于我却无!GAN用于去雨如何?
1. 2017-Image De-raining Using a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公众号机器学习与AI生成创作
2020/04/27
1.1K0
深度去雨--Deep Joint Rain Detection and Removal from a Single Image
CVPR 2017 https://arxiv.org/abs/1609.07769?context=cs 文中说代码和模型会公布的。 首先通过下图感性认识一下图像中去雨是怎么回事 针对
用户1148525
2019/05/26
1.4K0
【风格化+GAN】感知对抗网络 PAN,一个框架搞定多种图像转换
【新智元导读】pix2pix 又有更新:悉尼大学的 Chaoyue Wang 等人受生成对抗网络(GAN)启发,在已有的感知损失基础上,提出了感知对抗网络(Perceptual Adversarial Network,PAN),能够持续地自动发现输出与真实图像间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图像转换的性能。在几种不同的图像转变任务中,PAN 的性能都超越了当前最优模型。 近来,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结合对抗生成网络(GAN)等崭新的方法,为图像转换任务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图像超分辨率、去噪、语义分割,还有“自动补全”,
新智元
2018/03/27
1.6K0
【风格化+GAN】感知对抗网络 PAN,一个框架搞定多种图像转换
腾讯AI 2020 去雨/对抗攻击 论文
当前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标准场景中已有相当好的表现,但下雨天了怎么办?雨水可能会遮挡视线,造成系统误判。这时候,消除雨水对视野场景中信息的影响就非常重要了。腾讯 AI Lab 的 ECCV 2020 入选论文中有 2 篇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去雨技术。
公众号机器学习与AI生成创作
2020/09/22
1.2K0
腾讯AI 2020 去雨/对抗攻击 论文
丰田研究院:自监督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数据和代码已开源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领域,它使计算机能够表示视觉世界。由于神经网络可以从数据中学习如何做出准确的预测,深度学习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最近的进展有望使汽车更加安全,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增加自由时间,以及为残疾人和我们迅速老龄化的全球人口提供机器人援助。
McGL
2021/05/28
1.7K0
丰田研究院:自监督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数据和代码已开源
LeCun、Bengio、Hinton三巨头曾合体,Nature发文综述深度学习(论文精华)
大数据文摘作品 编译:张南星、笪洁琼、钱天培 深度学习三巨头Yann LeCun、Yoshua Bengio、Geoffrey Hinton曾在Nature上共同发表一篇名为《深度学习》的综述文章,讲述了深度学习为传统机器学习带来的变革。 从2006年Geoffrey Hinton为世人展示深度学习的潜能算起,深度学习已经蓬勃发展走过了10多个年头。这一路走来,深度学习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又会何去何从呢? 文摘菌节选了这篇论文的精华部分进行编译,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内回复“三巨头”即可
大数据文摘
2018/05/23
1.6K0
CV 届的金鸡百花奖:盘点我心中的 CVPR 2018 创意 TOP10
2018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 (CVPR) 上周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它是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今年,CVPR 收到了主要会议论文投稿 3300 份,接受了其中的 979 份。超过 6500 人出席了会议!6500 人齐聚一堂:
AI研习社
2018/07/26
6370
CV 届的金鸡百花奖:盘点我心中的 CVPR 2018 创意 TOP10
追根溯源!一图看尽深度学习架构谱系
机器之心整理 参与:蒋思源、李泽南、李亚洲 近几年,深度学习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模型与架构,以至于我们无法理清网络类型之间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中国香港科技大学(HKUST)助理教授金成勳总结了深度网络类型之间的谱系图,以便于我们索引不同类型网络的杰出研究成果。 金成勳在 GitHub 上梳理出的谱系图如下(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最后的蓝色字体部分是各分支内的杰出研究成果(附所有论文链接)。机器之心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分支网络做了介绍、补充,希望对读者了解网络体系间的关联有所帮助。如有缺陷,欢迎
机器之心
2018/05/10
8840
ECCV 2020 | 腾讯 AI Lab 16篇入选论文解读
来自Tencent AI实验室。本文主要介绍 ECCV 2020 中腾讯 AI Lab 16篇入选论文。
深度学习技术前沿公众号博主
2020/08/04
1.2K0
ECCV 2020 | 腾讯 AI Lab 16篇入选论文解读
CVPR 2018,盘点我心中的创意 TOP10
2018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 (CVPR) 上周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它是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今年,CVPR 收到了主要会议论文投稿 3300 份,接受了其中的 979 份。超过 6500 人出席了会议!6500 人齐聚一堂。每年,CVPR 都会带来杰出的人以及他们伟大的研究,我们总能看到并学习到新的东西。当然,总有些论文发表新的突破性成果并带来新的知识。这些论文经常为计算机视觉的许多子领域带来最新技术。
昱良
2018/07/31
4640
CVPR 2018,盘点我心中的创意 TOP10
恶劣天气下的目标检测
1、Object Detection in Fog Degraded Images
狼啸风云
2021/05/19
3.6K0
CVPR 2018:腾讯图像去模糊、自动人像操纵最新研究
新智元报道 来源:腾讯优图 编辑:江磊、克雷格 【新智元导读】即将在6月美国盐湖城举行的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 2018,腾讯优图的其中两篇入选论文,由于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
新智元
2018/06/22
1.5K0
神奇!傅里叶与Mamba结合竟然能实现图像去雨!
图像去雨旨在从雨天的图像中去除雨条纹并恢复清晰的背景。目前,一些使用傅里叶变换的研究已被证明对图像去雨有效,因为它作为捕捉雨条纹的有效频率先验。然而,尽管图像中存在低频和高频的依赖关系,这些基于傅里叶的方法很少利用不同频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结合其学习过程,限制了频率信息在图像去雨中的充分利用。最近出现的Mamba技术展示了其在多个领域(如空间、时间)中建模相关性的有效性和效率,作者认为将Mamba引入其未探索的傅里叶空间以关联不同频率将有助于改善图像去雨。这促使作者提出了一种名为FourierMamba的新框架,该框架在傅里叶空间中使用Mamba进行图像去雨。由于傅里叶空间中频率顺序的独特排列,FourierMamba的核心在于不同频率的扫描编码,其中低频-高频顺序在空间维度(轴上未排列)和通道维度(轴上排列)中表现出不同的格式。因此,作者设计了FourierMamba,通过不同的设计在空间和通道维度上关联傅里叶空间信息。具体来说,在空间维度的傅里叶空间中,作者引入了Z字形编码来扫描频率,将顺序从低频到高频重新排列,从而有序地关联频率之间的连接;在通道维度的傅里叶空间中,由于频率顺序在轴上已排列,作者可以直接使用Mamba进行频率关联并改善通道信息表示。大量实验表明,作者的方法在定性和定量上都优于最先进的方法。
小白学视觉
2025/01/16
2830
神奇!傅里叶与Mamba结合竟然能实现图像去雨!
彩云天气:用神经网络「看见」北京的下一场雪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机器之心
2019/03/06
1.2K0
彩云天气:用神经网络「看见」北京的下一场雪
【干货笔记】22张精炼图笔记,深度学习专项学习必备
来源丨https://blog.csdn.net/sophia_11/article/details/103005821
lujohn3li
2020/03/02
6820
【干货笔记】22张精炼图笔记,深度学习专项学习必备
华为诺亚极简网络,靠13层就拿下83%精度(附源代码)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305.12972.pdf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2023/08/24
4390
华为诺亚极简网络,靠13层就拿下83%精度(附源代码)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递] 2018-03-16
通知:这篇推文有14篇论文速递信息,涉及目标检测、图像分割、显著性目标检测、人脸识别和GAN等方向 最近有些忙,论文速递频率快下降至两天一更了,希望大家可以体谅。 前文回顾 [计算机视觉] 入门学习资料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递] 2018-03-14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递] 2018-03-11 目标检测 [1]《Illumination-aware Faster R-CNN for Robust Multispectral Pedestrian Detection》 Abstract:对于行人检测来
Amusi
2018/04/12
9980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递] 2018-03-16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EfficientDeRain: Learning Pixel-wise Dilation Filtering for High-EfficiencySingle-Image Deraining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