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提高跨部门/团队协作效率?

如何提高跨部门/团队协作效率?

作者头像
开心鸭
发布于 2020-10-26 06:35:12
发布于 2020-10-26 06:35:12
1.2K0
举报

Part 1. 工作维度

1.1 切记严谨

严谨指的是在自己任务范围之内要多次review,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返错率降低。

如果是实习生同学,自己的任务一定要给资深的同学review过一遍,脸皮厚一点尽情的烦他们,现在不烦到时候出错,等你的基础工作内容的错误到了业务的上游,整条链路都要跟着你去修改。维护成本会变得非常之大。

如果是数字化企业,换言之是用软件工具/平台把任务流程化的,建议在流程当中加入review选项。

1.2 典型问题Q/A总结

总结典型问题的目的就是让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复现,如果个人没有很好的去管理Q/A,去维护自己负责业务的文档,会导致之后的同学崩溃式溯源你之前的工作内容,学过软件工程的同学就知道,不良好的维护文档,项目越到后期,维护成本会比之前多出好几个量级

1.3 沟通记录,每次meeting尽量叫上所有相关的人

如果会议没有做记录,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沟通成本,这个成本随着会议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具体表现就是这个讲过的点需要再次说,更差一点的表现是他忽略了这个点,在完成任务过程当中也同时忽视掉,导致工作出错,不停地返工。

1.4 需求问题的粒度要详细拆解

这句话意思是,某个需求提出,一定有来自多个部门的多个人负责这件事情,这时候要有一个非常细粒度的规则去说明。并且在提出需求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技术部门要求的规范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说明规范,可能会导致每次跨部门沟通都需要重新说明规则,并且很容易导致需求方拒绝配合。

1.5 拿数据说话

如果你的岗位是可以拿到相关的数据的,那么在和跨部门同学争论过程当中,尽量拿数据,摆事实,不然会陷入无尽的自我中心主义当中。

1.6 To do list

组内合作应该尽早划分每个人的to do list,明确到责任人,考虑范围、成本(若有)、时间、质量、风险。没有目标感的协作,效率会非常低。

1.7 有条件的团队可以使用协作工具

举个例子:teambition,能用摩托车用啥自行车?

Part 2. 沟通维度

在工作当中情绪化是很难去避免的,毕竟大家都是情感动物。以下是几个沟通的tips。

2.1 明确沟通目标

每次meeting的时候,大家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五分钟的会开到二十分钟,这就是会议的目标感很差,在meeting之前一定要非常的具备目标感,积极主动思考,如果大家不主动,应该自己去把握会议的主动性,早点解决疑惑点,结束会议。

2.2 避免情绪词

避免在沟通过程当中使用这样的语句,还要开会啊?? 你这个不对啊。。。

在沟通过程当中请用结论化描述来代替这些情绪的宣泄。比如,现在需要开会的原因哪些方面的疑惑点没有明确?是A方面还是B方面?

2.3 千万别说我不知道,我不会

正式员工的同学就不说了,实习生同学如果在跨部门之间去这样沟通会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形象大大下降。你可以做的第一个是去查资料,第二个是带着明确的疑问去问前辈/同事。

2.4 和对的人沟通

在跨部门之间协作过程当中,很容易找错人。比如服务端的问题,去问客户端了,这时候客户端又要call 服务端,整个聊天链路变长,一天啥也没干。

2.5 遇到沟通冲突的时,“甩锅”

这个甩锅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甩锅,因为这个事情没办法在双方谈判当中立刻解决,并且遇到了冲突,这时候比较良性的方式是“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有办法确定,我目前能有的方案是XX,对于你的需求,我需要跟我的leader 再重新确认一下,稍后给你答复”。 这样回复第一,确认方案会让工作更加严谨,第二可以避免摩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如何应对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在日常的交付工作中,即便大家都更希望在一个氛围轻松、效率高、有成长空间的团队中工作,但实际上不管人数多少、合作的对象是谁,都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建立一支高度团结一致的团队非常难,但其实过程并不复杂,关键是要使事情化繁为简。 本文从“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出发,首先对团队协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抽象归类,然后分享我们试过且效果很好的一些敏捷实践。每个团队情况不同,所列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人,不喜轻喷,欢迎来一起讨论分享。 本文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团队挑战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针对每一大障碍的具体
ThoughtWorks
2022/07/18
6400
如何应对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敏捷开发如何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团队协作效率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开发模式往往受限于严格的计划和预定义的流程,这可能导致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不畅,灵活性不足,从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敏捷开发作为一种灵活且迭代的开发方法,旨在通过持续的反馈和协作来提升团队的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本文将深入探讨敏捷开发如何通过其核心原则和实践,显著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ZDOO全协同管理平台
2024/11/19
1830
居家办公的团队协作模式改进思考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420篇文章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精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为精力有限,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时间管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尝试和改进的,清单模式我们小团队践行了近1年多,今年疫情以来自己也在不断的调整,这个过程中我也摸索出一些想法来,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也仅算是一个小学生。     最近打算入手Omnifocus,结果无意中找到一本书《小强升职记》,篇幅不长,是故事形式的描写,看起来很有画面感,所以果断入手了。    书里面提炼了一个方法论叫做:3+1清单视图,这个推导过程是很深刻和震
jeanron100
2022/05/25
5590
居家办公的团队协作模式改进思考
《常年写代码的程序猿转为管理后经常会犯哪些错误?》
大家都知道做程序员不可能从头到尾一直都是一个人写代码研究技术,到了一定阶段 ,自身有了一些能力经验可能就会转变为组长,项目管理,哪怕没有升职转岗,公司领导可能也会让你去带一些新人。 说下我的情况,我迄今为止是做了2年多java开发,6年android开发,4年项目管理(java和Android时间有重叠),在上家公司完成了转型 ,刚进公司时岗位是 Android开发工程师,后面调整为 Android开发组组长->移动开发组组长->项目经理->事业部经理。来到现在的公司基本还是做同样的事情,只是项目规模不一样。看似顺风顺水的职业道路上,其实我犯过很多的错误,因为毕竟是技术出身,程序员思维,在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真的是惯性思维,没有调整过来,所以自己回顾复盘后希望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后面的小伙伴有一点点帮助。 (ps:不同公司对团队领导定义略有区别 技术组长、技术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 这些角色我下文统称 经理。)
再见孙悟空_
2023/02/10
2690
《常年写代码的程序猿转为管理后经常会犯哪些错误?》
比起个人发挥,高效的团队协作更能提高办公效率
各种即时沟通工具...沟通虽说挺方便,但如果每个事情的沟通,都需要同时用到这多个软件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信息将分散在各处,无异于会阻碍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
飞项
2021/08/06
4020
比起个人发挥,高效的团队协作更能提高办公效率
跨部门SOP与统一知识库: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团队协作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且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高效地跨越部门界限,实现无缝协作。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不同部门间流程不一致、信息不共享,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整体效能。因此,构建跨部门SOP(标准操作程序)与统一知识库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企业运营学堂
2024/09/11
3670
跨部门SOP与统一知识库: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团队协作
IT 经理把项目带崩是因为这几点没做好
分享一个来自码哥工作中遇到的时间紧任务重,对系统不熟悉,没有产品文档,目标就是将原有系统改造成客户本地部署运行的多重困难跨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差点带崩的经历。
码哥字节
2024/02/21
1150
IT 经理把项目带崩是因为这几点没做好
大厂的培养路线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些录友会好奇,究竟培养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大厂都会这么培养新人吗? 以下也是知识星球里录友的提问: ---- 请问一下卡哥,你之前的回答里说的,大厂会有比较好的新人培养体系,想问问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有培养体系是普遍现象吗,还是只有成熟的/核心的部门才有? 我目前在某二线厂实习,感觉实习过程基本靠摸爬滚打和不断问别人,挺难受的。 ---- Carl 答: 其实大厂部门也是非常多,不同的领导对待新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只能说进大厂,大概率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培养体系。具体要看部门,有的业务部门营收压力比较大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04
4090
大厂的培养路线应该是什么样的?
工程师必须成为敏捷协作忍者
有时我会陷入怀旧情绪,回忆起智能手机尚未占据我们全部注意力之前的日子。MTV 还在播放音乐视频,电脑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人工智能也没有改变一切。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产品工程与10年前、5年前甚至1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停下来思考事物变化的速度时,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被甩在后面。云计算、DevOps、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已经加入了这场盛宴,并且将长期存在。
云云众生s
2024/12/14
760
【指导】科研工作团队协作避坑指南
科研工作是围绕一个科学问题展开的探索,只要是探索就有成功,有失败。而人工智能的科研探索,永远是以失败为主旋律。再详尽的计划,再强大的开发能力,都无法保证实验不出现问题。和数学条理清晰的证明不一样,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黑盒性质,使科研工作的展开注定磕磕绊绊。
杨丝儿
2022/11/10
2520
【指导】科研工作团队协作避坑指南
如何解决跨团队协作的交付摩擦?——构建高效协作体系的实践框架
在当今复杂的企业环境中,跨团队协作已成为项目交付的核心挑战。根据行业调查,约70%的项目延迟源于团队间的责任边界模糊、沟通不畅或流程不透明。本文将从流程优化、沟通机制、工具支撑、验收闭环和文化融合五个维度,结合DevOps与敏捷方法论,探讨如何系统性解决跨团队协作的交付摩擦。
Towserliu
2025/03/20
1250
如何解决跨团队协作的交付摩擦?——构建高效协作体系的实践框架
疫情后的第三年:时代更迭下的技术管理与团队协作
http://mpvideo.qpic.cn/0bc3q4abeaaazyapkf2xy5rfbb6dckdqaeqa.f10002.mp4?dis_k=d68be65a6f507e1c8d1068f
TVP官方团队
2022/05/18
8420
疫情后的第三年:时代更迭下的技术管理与团队协作
老生常谈:如何快速提升项目管理和团队效率?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可:企业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团队需要更高效的合作,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唯一「可持续优化」,并降低发展成本,减少浪费的有效方式。
齿轮易创
2018/05/22
2.6K1
如何从复盘中获得真正的收获?持续改进是关键!
复盘,本是围棋术语,每次博弈结束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复演一遍,分析对局当中得失关键,提升自己棋力的好方法。复盘是对思维的训练。 通过复盘,当类似局面再次出现,你就能快速预测接下来的动态走向,更好应对。
JavaEdge
2023/06/10
5280
如何从复盘中获得真正的收获?持续改进是关键!
码农管码农 Collection<码农> Cookbook
最近事情太多,变化也太多,拖了有半年了吧,儿子也都快半岁了。在居士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重新灌水。
木东居士
2019/06/20
5290
码农管码农 Collection<码农> Cookbook
安全运营项目的工作方法
我们做了大量的安全运营工作,这些事情以项目论起来有大有小,不同公司对这些从事这些一线运营工作的内容描述有“拿结果”、“push”、"落地"、“打法”、"主导"不同的说法,我比较认可“推动”的说法,通过运营专项推动工作达到预定的治理效果,”推“和”动“很形象地说明关于安全运营的主要工作:需要主动“推一推才动”,安全的特点确实是要做成一件事,合作方确实有很少的意愿去配合,所以需要有科学的办法去运营这些事情。
安全乐观主义
2021/12/06
1.3K0
安全运营项目的工作方法
如何提高开会效率?
公司越大,会议越多。这就导致员工白天工作的时间被占用。很多程序员都是白天开会,晚上干活,导致看起来每天加班都很忙,产出却并不多。在有些公司,这也是导致项目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云升
2022/08/25
6220
DevOps文化落地,如何构建高效协作的团队?
DevOps文化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开发(Dev)和运维(Ops)团队之间的协作,促进软件开发和交付的高效性、质量和稳定性。要成功地将DevOps文化落地并构建高效协作的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天创项目管理分享
2024/11/20
1360
DevOps文化落地,如何构建高效协作的团队?
三年0故障是如何做到的?
近段时间我的团队,其他团队一直在强调代码质量,减少故障。入职快三年半了,距离我上次故障也快三年半了,所以在这方面有些感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 个人经历 , 代码质量理解,以及针对代码质量这块的 工作习惯三个方面来分析总结一下。
IT大咖说
2018/12/29
2670
Scrum敏捷开发
什么是Scrum敏捷开发 Scrum是敏捷开发的一种,是一种以人为本,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的过程,以英式橄榄球争球队形(Scrum)为名,因此可以想象,整个团队是高效而富有激情的。以人为本,即Scrum开发特别强调沟通,要求团队所有人员都坐着一起工作,通过高效的沟通解决问题。
葆宁
2019/12/20
2.2K0
Scrum敏捷开发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如何应对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