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

作者头像
用户2760455
发布于 2022-06-08 10:01:11
发布于 2022-06-08 10:01:11
4.3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芯片工艺技术芯片工艺技术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名字很相近,但是表示的意思差很大的。首先看线宽,线宽比较好理解,就是激光光谱的半峰全宽。

激光器带宽,就不是一个光谱的长度单位了,它的全名应该叫激光器调制带宽。

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带宽是指可以输出的或者加载的最高信号速率(对数字信号而言),或者是输出(或加载的)模拟信号的最大带宽。

因此想弄明白带宽,就要先明白激光器的调制,调制的模式,以及定义。带宽就是在调制中出现的极限。

激光通信的原理其实也是二进制的模式,1和0的编码调制。

比如高电平驱动下的激光发光强度大,代表1,低电平驱动下的激光发光功率弱,代表0。

通过不同功率间的快速切换,就可以传播信息。

这个快速切换就可以人为的加入预定信号,输出到激光功率曲线上,就会形成“眼图”。

眼图的形成

对于数字信号,其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变化可以有多种序列组合。以3个bit为例,可以有000-111共8中组合,在时域上将足够多的上述序列按某一个基准点对齐,然后将其波形叠加起来,就形成了眼图。如图1。对于测试仪器而言,首先从待测信号中恢复出信号的时钟信号,然后按照时钟基准来叠加出眼图,最终予以显示。

对于一幅真实的眼图,如图2,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波形的平均上升时间(Rise Time)、下降时间(Fall Time)、上冲(Overshoot)、下冲(Undershoot)、门限电平(Threshold/CrossingPercent)等基本的电平变换的参数。

信号不可能每次高低电平的电压值都保持完全一致,也不能保证每次高低电平的上升沿、下降沿都在同一时刻。如图3,由于多次信号的叠加,眼图的信号线变粗,出现模糊(Blur)的现象。所以眼图也反映了信号的噪声和抖动:在纵轴电压轴上,体现为电压的噪声(VoltageNoise);在横轴时间轴上,体现为时域的抖动(Jitter)。

扯得有点远,眼图也不是激光传输的专利,其他通信领域都在用的。

回到激光器的带宽上来。

在激光器芯片内部,直观的来看带宽本来就应该通过电子空穴的复合时间常数限定。

其实就是电转化光的速率,快不快,因为注入电流要根据信号快速切换电压大小,这个切换的时间内,就要求电尽快变成光发射出去,不要影响电的下一个信号发出。但是电子和空穴不是一进去就马上复合的,一定电压下,它都会 选择慢慢悠悠的跑,偶尔有捷径还想着不过复合区直接穿过去,材料里面有缺陷、电阻、电容等等都会有影响。因此也就有了带宽极限一说。

实际中带宽的极限限制因素有很多

如果要使激光器的调制带宽得到提高,关键是降低激光器的电学寄生因素的影响,尤其需要降低寄生电容及载流子在量子阱结构中的输运过程。

制造高速激光器时,要想提高器件的3dB带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有源区采用应变(补偿)多量子阱结构——量子阱激光器阱材料由于在平行于阱面方向受到双轴压应变和垂直于阱面方向的拉伸应变,其价带顶的重空穴能级上 升,而且这种价带发生退简并,使电子从自旋轨道分裂带向重孔穴带的跃迁几率近似等于零,使室温下的俄歇复合几率减小,从而导致这种量子阱激光器的阈值电流 下降,线宽增强因子减小以及弛豫振荡频率、调制带宽、微分增益系数显着提高。 ②有源区p型掺杂 ——p型掺杂可减小穿过SCH区域时的空穴输运,这对高速量子阱器件是主要的限制;p型掺杂可以得到非常高的微分增益,并且使量子阱中载流子的分布更加均匀。 若有源区Zn掺杂浓度接近1018 cm-3时,其3dB带宽可达25GHz,而且掺杂还可使器件的振荡频率增加到30GHz(腔长为300μm)。此外,重掺杂还有利于降低线宽增强因子和进一步提高微分增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器件的调制特性。 ③降低电学寄生参数——为了降低高速激光器的电学寄生参数,尤其是寄生电容,可采用半绝缘Fe-InP再生长掩埋技术,同时还需减小电极面积;采用自对准窄台面结构(SA-CM)以减小器件的寄生电容。人们还常利用填充聚酰亚胺的方法来减小寄生电容。 ④提高激光器内部光子浓度和微分增益——增加激光器腔内的光子浓度,可增加本征谐振频率。利用DFB结构使激射波长与增益峰波长为负失谐(-10nm),可以提高微分增益,这些都可以增加-3dB调制带宽。 以上分析了限制半导体激光器高速调制特性的因素以及提高激光器调制带宽的途径,这些因素之间与其静态特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设计高速激光器时,还需考虑其它特性,如阈值、温度特性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11-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芯片工艺技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几位硅光大佬最近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arXiv上。文章整理总结了当前硅光技术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并展望了下一代硅光技术,高屋建瓴,非常值得一读, 原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5.15820。站在大佬们的肩膀上,小豆芽这里整理下相关论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3/09/02
2.9K0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OFC 2025:单波200G/400G调制技术(III-V/硅光/薄膜铌酸锂/PLZT)
整理了OFC 2025上的不同平台展示的>200 G/lane速率的调制器,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包括三菱的106 GHz EML、Openlight的400G EAM、AMF通过片上均衡将硅光调制器带宽提升到90 GHz、Riga联合Keysight展示铌酸锂调制器的400G PAM4测试结果、九州大学的高效率200 Gaud电光调制器(0.58 Vcm)等。
光芯
2025/04/08
6100
OFC 2025:单波200G/400G调制技术(III-V/硅光/薄膜铌酸锂/PLZT)
DML激光器与EML激光器
这一篇笔记扫除下自己的一个知识盲点,主要调研了DML激光器与EML激光器的原理与性能比较。
光学小豆芽
2020/08/14
14.1K0
OFC 2025 PDP:单波400G的III-V(NTT/华为)、铌酸锂(Hyperlight/住友)及硅光(Aloe)
OFC 2025 PDP又增添了好几个单波400G的验证结果,其中有华为的540 Gbps EML传光纤30km的报道(OFC 2025 PDP:华为的110 GHz带宽、540 Gbps EML+30km传纤实验)。除此之外,Hyperlight用Ciena的3nm 448Gbps Serdes完成了8×400G的3.2T 2km DR8和FR8实验;NTT也演示了8通道的无制冷高带宽的InP MZM的3.2T 500m传输;住友基于前两年做的集成电光均衡器的高带宽铌酸锂(封装后带宽>100GHz)演示了单波400Gbps 传输(不过是C波段的),PDP之外Coherent是发布了新闻稿会在OFC现场演示400 Gbps的差分EML。
光芯
2025/04/08
9990
OFC 2025 PDP:单波400G的III-V(NTT/华为)、铌酸锂(Hyperlight/住友)及硅光(Aloe)
激光器芯片的条形结构
条形激光器可以在Y方向上对注入电流进行限制,也可以对光起到限制作用。从而降低阈值电流。常见的三种条形激光器:
用户2760455
2022/06/08
6980
激光器芯片的条形结构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1962 年,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GaAs 同质结构注入型半导体激光器。由于该结构的激光器受激发射的阈值电流密度非常高,需要 5 × 10^4 ~ 1 × 10^5 A/ cm2,因此它只能在液氮制冷下才能以低频脉冲状态工作。从此开始,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与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用户2760455
2022/06/08
1.5K0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硅基电光调制器基础
调制器的作用是基于一定的物理效应,将信号加载到光信号上。硅是中心材料,不存在Pockell效应(线性电光效应),其Kerr效应比较弱(二次电光效应)。硅基电光调制器所应用的物理效应为等离子体色散效应(plasma dispersion effect),其物理机制是硅的折射率(实部和虚部)都随着载流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1550nm波长时的关系式如下,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8.5K0
全面认识MOS管,一篇文章就够了
虽然我把MOS管归结为基础知识一大类,但是迟迟没有更新,正好最近博客专栏《电路小课堂》分享总结的一些电路还比较受欢迎,而其中 MOS 管都是关键元器件,那么正好借此机会来好好的理一理 MOS管。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7/04
3.3K0
全面认识MOS管,一篇文章就够了
东京科学大学:50GHz带宽、支持240Gbps PAM4传输的1060nm单模VCSEL
(原文标题:Record 50 GHz Bandwidth 1060 nm Metal aperture Coupled-cavity VCSELs Enabling 240 Gbps PAM4 Modulation)
光芯
2025/07/12
1790
东京科学大学:50GHz带宽、支持240Gbps PAM4传输的1060nm单模VCSEL
光通信系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
光纤通信系统是可以传输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因此他们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也和其他领域的不同。
用户2760455
2022/06/06
6630
光通信系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
一文搞懂闩锁效应(Latch up)
N区的电子(多数载流子)通过扩散运动,向P区注入;反之,P区的空穴(多数载流子)向N区注入;
蓝色的天空
2023/11/22
10.6K1
一文搞懂闩锁效应(Latch up)
Ayar Labs:用于CPO的Linear直驱相干硅光链路的光电协同优化
原文链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850772
光芯
2025/04/08
1850
Ayar Labs:用于CPO的Linear直驱相干硅光链路的光电协同优化
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要素
提高限制层带隙的方法是不在常规的GaAs(100)面上生长外延,采用MOCVD在偏离(100)晶面平行的【011】晶向5~7°的衬底上生长外延,可以增加限制层的带隙0.05~0.06eV,同时可以使小丘缺陷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有源层(Ga0.85Al0.15)0.5In0.5P
用户2760455
2022/06/06
5370
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要素
DFB分布反馈激光器:设计和制作
法布里-珀罗激光器(FP-LD)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半导体激光器,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光器的谐振腔由半导体材料的两个解理面构成。目前光纤通信上采用的FP-LD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普遍采用双异质结多量子阱有源层、载流子与光分别限制的结构。
用户2760455
2022/06/08
3.4K0
DFB分布反馈激光器:设计和制作
OFC 2025前瞻:张江实验室/上海光机所报道12寸硅光平台实现的336 Gbps MZ调制器和290 Gbps 微环调制器
OFC 2025会议上,张江实验室、上海光机所以及复旦大学共同报道了在12寸硅光平台上实现的O波段高速MZ调制器和微环调制器。其中,MZ调制器实现了44 GHz带宽,336 Gbps PAM8的调制速率以及1.1Vcm的调制效率,微环调制器实现了51 GHz带宽,224 Gbps PAM4和290 Gbps PAM6调制速率(器件能效分别为0.114和0.083 fJ/bit)以及0.9 Vcm的调制效率。
光芯
2025/04/08
4010
OFC 2025前瞻:张江实验室/上海光机所报道12寸硅光平台实现的336 Gbps MZ调制器和290 Gbps 微环调制器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惠普实验室(Hewlett Packard Labs, 以下简称HPL)的硅光平台,主要特色是异质集成了InAs/GaAs材料,既实现了片上的量子点频率梳激光器,也实现了MOSCAP型调制器,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图所示,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4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ECOC 2024前瞻: 激光器专题
ECOC2024下周就要开了,先根据放出来的日程提前整理一些文章信息。看了一下还是有些比较有趣的激光器论文,涉及高速EML、高速InP可调光源、大范围/多通道外腔光源、高速大功率PCSEL等。
光芯
2025/04/08
1890
ECOC 2024前瞻: 激光器专题
激光器的漏电流
漏电流,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比较负能量的一个东西。在半导体领域,二极管在反向截止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理想的截止。在承受反压的时候,会有些微小的电流从阴极漏到阳极。这个电流通常很小,而且反压越高,漏电流越大,温度越高,漏电流越大。大的漏电流会带来较大的损耗,特别在高压应用场合。 产生的原因:从半导体材料内部结构看,是外加反向电压在PN结势垒区所产生的反向电场E大于势垒区扩散电荷形成的电场E。,导致了通过PN结的反向漏电电流。势垒区的薄厚,以及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共同决定了漏电电流的大小。
用户2760455
2022/06/08
4640
激光器的漏电流
几篇不错的激光芯片专利
1 202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名为“使用量子阱混合技术的激光架构”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的发明人来自苹果的工程团队,负责为苹果产品设计未来的专用芯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扩展到新的Apple Silicon。
用户2760455
2022/06/08
7840
几篇不错的激光芯片专利
Intel的硅光子技术
上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了IBM的硅光封装方案 IBM的硅光封装方案。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执牛首者,Intel经过十多年(2004年起)的硅光技术积累,已经在2016年发布了其硅光的产品,包括PSM4和CWDM4两种。这篇笔记主要整理下Intel公司的硅光子相关技术方案。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6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