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金刚石半导体加持,全球首款民用核能电池即将量产!能用50年!

金刚石半导体加持,全球首款民用核能电池即将量产!能用50年!

作者头像
芯智讯
发布于 2024-01-18 09:26:55
发布于 2024-01-18 09:26:55
40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芯智讯芯智讯

1月13日消息,近日,北京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塔伏特”)通过官网宣布,成功研制出全新的“微型原子能(核能)电池”,其融合镍63核同位素衰变技术和中国第一个金刚石半导体(第4代半导体)模块,可以实现50年稳定自发电,无需充电,无需维护,目前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即将量产投入市场。

贝塔伏特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同时在原子能电池和第四代金刚石半导体两个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颠覆性创新,“遥遥领先”欧美科研机构和企业。

△从该微型原子能电池的尺寸来看,比5角钱的硬币还要小,这似乎也意味着全新的无需充电的智能手机有望诞生,将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1月13日晚间,芯智讯也独家联系到了贝塔伏特公司董事长兼CEO张伟,针对该微型原子能电池进行了独家揭秘。

可实现50年续航,首款民用微型原子能电池即将量产上市

据介绍,原子能电池又称核电池或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同位素衰变释放的能量,通过半导体转换器吸收转化为电能。这是上世纪60年代美苏重点研究的高科技领域,目前仅有用于航空航天的温差核电池。但是,这种电池存在着体积和重量大,内部高温,价格昂贵,无法民用的问题。近年来,原子能电池小型化、模块化和民用化,已经成为了欧美各国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当中也提出了核技术民用化以及核同位素的多用途发展是未来发展趋势。

贝塔伏特的微型原子能电池研发采用了全新的技术路径,通过放射源镍-63发射的β粒子(电子)的半导体跃迁产生电流。为了做到这一点,贝塔伏特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单晶金刚石半导体,厚度仅为10微米,把一个2微米厚的镍-63薄片放在两个金刚石半导体转换器之间,将放射源的衰变能量转化为电流,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另外,该核电池是支持模块化,可以由几十个或几百个独立的单元模块组成,并可以串/并联使用,因此可以制造不同尺寸和容量功率的电池产品。

贝塔伏特公司董事长兼CEO张伟表示,公司将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BV100,是世界上首块即将量产的核电池,功率是100微瓦,电压3V,体积是15×15×5立方毫米,比一枚硬币还小。核电池每分每秒都在发电,每天8.64焦耳,每年3153焦耳。多块这样的电池可以串/并联使用,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

目前这款产品可以满足航空航天、AI设备、医疗器械、MEMS系统、高级传感器、小型无人机和微型机器人等长续航多场景下的电力供应。

张伟告诉芯智讯:“首款产品将会在一年内上市”。

此外,贝塔伏特公司还计划2025年推出功率为1瓦的电池。张伟表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原子能电池可以让一部手机永不充电,让现在只能飞行15分钟的无人机可一直飞。

资料显示,北京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册资本10亿元,法人代表穆索夫·扎乌尔(MUSOV ZAUR),北京闿明控股,三位俄方股东持股超9成。公司致力于成为集研发、生产、服务、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主营产品有原子能电池、第四代金刚石半导体和材料、超长碳纳米管以及超级电容器等。

五大优势突出,比锂电池更安全

据贝塔伏特介绍称,其研发的微型原子能电池拥有五大优势:

1、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三元锂电池的10倍以上,在1克电池中可存储3300豪瓦时的电能;

2、高使用寿命:能够实现50年自发电,不存在电化学电池的循环次数(2000次充放电)的概念。

3、高稳定性:原子能电池的发电功率稳定,不会因恶劣环境和负载而变化,可在零上120度和零下-60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没有自放电;

4、高安全性:针对针刺和枪击不起火,不爆炸,没有外部辐射。可以适合用于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和耳蜗等医疗设备;

5、环境友好:“镍-63”的半衰期为36963.51±54.79天(101年),在衰变期后,作为放射源的镍63同位素变成铜的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不构成任何威胁或污染。因此,与现有的化学电池不同,该核电池不需要昂贵的回收工艺,消除了电池使用寿命到期后的废料处理问题,非常的环保。

其中,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原子能电池安全性问题,张伟告诉芯智讯,贝塔伏特的原子能电池选择的放射源“镍-63”是最安全和理想的材料,具有柔和的β辐射(最大67 keV),没有其他同位素伴随发生的中子或伽马射线。“镍-63”的穿透力也很弱,一张纸就能阻挡射线。所以没有大家担心的“核泄露和污染”带来的相关问题。

同时,贝塔伏特独创的金刚石半导体转换器和3D组件的设计,对于“镍-63”同位素辐射电子的收集系数高达98%,并且制造工艺和密封的外壳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外部检测根本没有辐射。

张伟进一步强调,相比锂电池,贝塔伏特的微型原子能电池要安全多了!即便是针刺和枪击也不会起火、爆炸,不会有外部辐射。

对于目前国内外是否有类似的产品,贝塔伏特的微型原子能电池在技术有多大的领先性的问题,张伟对芯智讯表示:“目前世界上没有类似的产品,我们领先其他竞争对手5-8年。”

那么,为什么贝塔伏特的微型原子能电池能够具有这么强的领先性呢?

“核心难点就在于金刚石功率半导体,我们公司就是先从金刚石功率半导体做起的。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汇聚了15名知名院校毕业的博士。”张伟向芯智讯解释道。

资料显示,相对于硅材料、氮化镓、碳化硅等,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更是高达5.45 eV,最大优势在于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空穴:3800 cm2V-1s-1,电子:4500 cm 2V-1s-1) 、更高的击穿电场(>10 MVcm-1 )、更大的热导率( 22 WK-1cm-1),其本征材料优势是具有自然界最高的热导率以及最高的体材料迁移率,可以满足未来大功率、强电场和抗辐射等方面的需求,是制作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不过,金刚石材料的高成本和小尺寸是制约金刚石功率电子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8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还将以金刚石和氧化镓为代表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列入了出口管制。

据了解,贝塔伏特目前已经解决了金刚石功率半导体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合成了基于单晶金刚石的高压、高温、高速、抗辐射肖特基二极管,厚度仅为10微米。而这也正是贝塔伏特的微型原子能电池将放射源的衰变能量转化为电流的关键。

张伟在官方新闻稿中也指出,“贝塔伏特原子能电池的核心是第四代金刚石半导体,这是业界熟知的半导体终极材料,全球半导体领域科技竞赛的又一个高地。贝塔伏特是全球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掺杂制作大尺寸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的公司,高效率金刚石转换器是制造核电池的关键。贝塔伏特既是一家新能源公司,也是一家第四代半导体和超长碳纳米管新材料公司。核电池、金刚石半导体和超级电容器,三大技术和材料链接与融合,形成了贝塔伏特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据介绍,目前贝塔伏特公司已经在北京注册了与该“微型原子能电池”相关的专利,并将开始注册全球PCT专利。在中国中核集团举办的2023年创新大赛上,贝塔伏特作为极少数外部参赛企业,在几百家企业和研究机构中脱颖而出,获大赛三等奖,代表中国权威的核技术企业对贝塔伏特公司的原子能电池技术与产品的认可。

可穿戴及智能手机创新迎来新契机

众所周知,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其中一个关键的限制就是电池续航能力,因为此类设备的很多的功能设计和性能设计都需要向电池续航妥协。

比如决定手机/可穿戴设备性能的移动处理器,首先就需要考虑功耗问题,这也制约了芯片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为此芯片厂商不得不采用更为先进且昂贵的半导体工艺制程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这也使得处理器成为了不断推升各类设备成本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这些性能、续航、成本上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创新。但是,如果这类设备能够采用这种型原子能电池,那么很多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并且将为这些设备的创新带来全新的契机。

目前贝塔伏特推出的首款微型原子能电池BV100功率只有100微瓦,只能满足一些极低功耗设备的运行。因此主要面向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助听器、侵入式脑机接口等方面的应用。

但是,据张伟介绍,贝塔伏特明年将会推出功率1瓦的原子能电池,这样的功率已经是可以为很多可穿戴设备,比如TWS耳机、智能手环/手表,甚至是智能手机供电了。

根据中关村在线数年前对于20款智能手机一项续航测试显示,这些测试手机在100%电量的条件下插入SIM卡并接入4G LTE网络,开启WiFi网络,关闭蓝牙、GPS、勿扰模式、闹钟等功能,保留微信、电话、相机、皇室战争、微博共5个APP驻留后台并保持熄屏状态下,其平均的待机功耗为59.15毫瓦。

当然,现在智能手机在高负载状态下,功耗大概要到10瓦左右,仅靠功率微1瓦的微型原子能电池供电是不够的。但是,只要该原子能电池的尺寸及手机的内部的电池空间允许,完全是能够设计成两块电池供电。一块原子能电池作为待机供电,另一块常规电池作为高负载应用供电,同时待机状态下原子能电池则能够为常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就能够让智能手机实现无需充电的永久续航(至少是在智能手机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另外,现在消费者对于一款智能手机使用寿命一般也就是两三年,虽然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创新放缓,用户的换机周期有所拉长,对于一部智能手机的使用大概也就是在四五年左右的时间。所以,需要的是功率更高,但续航只需要数年的原子能电池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贝塔伏特公司还表示,其已经与中国专业核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沟通,计划继续研究采用锶90、钷147和氘等同位素,研制更高功率、使用寿命2年-30年原子能电池。或许未来数年内,我们就能够看到可以独立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原子能电池了。

张伟也明确的对芯智讯表示:“我们能做手机用的微型原子能电池,但是这么大功率的需要辐射安全许可证,所以民用会先从很小功率的开始,其他大功率的主要是面向非民用市场。”

对于成本方面,据张伟向芯智讯透露,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贝塔伏特的原子能电池未来会有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的不同价位的型号可以选择。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1-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芯智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第一次体验苦逼的程序员生活
前一阵子和一位长辈聊大学生就业,她说其实这个问题无解,更多的问题和劳动力供求平衡无关,更多的问题是大家自身的问题,如果他们自己是上进的,怎么都能找到工作,如果这个人就是伸手党,难道你要喂他到老么?几句
程序员互动联盟
2018/03/15
1.1K0
第一次体验苦逼的程序员生活
程序员如何在小公司成长和大公司学习-python
这篇文章会带有普遍性,不见得适合所有人,或者文章所描述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只是根据我的经历和所见写成的一篇文章,仅供参考。 前言: 在软件行业工作有几个年头了,换过多个开发语言,跳过槽,也被猎头找过,经历了三五杆枪打天下和创业公司一起成长灭亡,也进入了大公司。在这些年的历练 中,看见很多刚进入软件行业不久的新人总在抱怨,说学不到东西。其实不管你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关键看你怎么去学习,如何学习,找到 方法你就可以提高很快。 如果你已经知道如何在你的工作当中学习,那么下面的文章就走马观
小小科
2018/05/03
8510
聊聊程序员的职场“围城”,给出作为过来人的一些建议
大部分人选择离职跳槽其实是因为对当下的工作不满意,或者自己处于一个职业的低谷期才考虑的,关于员工离职,马云说的两点原因可谓一针见血:1、钱,没给够,2、心,受委屈了;即便如此,面对现实工作我们也很难做到潇洒的说走就走。除以上两点外,你还可能纠结于现任公司的大小,觉得在小公司做事多而杂,想去大公司,在大公司工作单一无趣,想去小公司历练,仿佛被困进职场的“围城”无法抉择,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下边的文章可能会帮到你! 前言 在软件行业工作有几个年头了,换过多个开发语言,跳过槽,也被猎头找过,经历了三五杆枪打
技术zhai
2018/04/25
9100
聊聊程序员的职场“围城”,给出作为过来人的一些建议
想申请用户体验设计实习?先看这六大建议!
对学生而言,从学生身份过渡到职场人士身份,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实习期。假期实习是他们自己作为用户体验专业人士的重要一步。实习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该领域并探索一个职业生涯的潜力。 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在实习申请的第一步就被吓到了。类似于这样的UX设计师招聘要求随处可见:“7年以上的UX设计专业经验,擅长交互设计、前端Web开发...” 这样的用户体验职位描述对实习生来说,要求过于严苛。初入社会,根本就极少有人有具体的项目经验,更别说N年以上的专业UX设计经验。但也并不是完全无效,或者说
奔跑的小鹿
2018/03/16
8020
想申请用户体验设计实习?先看这六大建议!
大公司小公司还是中型公司,体验究竟有什么不同?
经常有同学私信问我,在大公司工作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不是有网上宣传得那么美好?创业公司或者是小公司是不是又一定非常地坑爹,很容易踩雷呢?
TechFlow-承志
2022/08/26
7000
大公司小公司还是中型公司,体验究竟有什么不同?
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来回答你
就是这位学妹 昨天有位应届生学妹问我,她现在拿到了两家公司的实习offer,一个是一家创业公司,公司技术有6人,月薪8k;另一家是大一点的传统型企业,技术部门大概有100来人,月薪7.5k。她应该怎么选择?好吧,我的文章基本都来自生活中的一些事,请听我讲讲。 我们先来谈谈大小公司的优点。 大公司:可以观察、学习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流程;同时大公司一般会专门指派一个导师来帮助你,有些还会有很多针对新人的培训项目;还有一个就是大企业带给你带来品牌效应——职场品牌(前提是至少得是BAT这种公司)。 小公
黄小怪
2018/05/21
9490
聊一聊大厂内部的安全管理机制
工作了两个月了体会到了很多之前做外包小项目没有的东西,不得不说大厂的还是有自己一套的完善的体制,不会像B站那样泄露自己整个后台的源码这种事情发生。
乔戈里
2019/09/24
1.6K0
软件测试人员是选择大公司好,还是选择小公司好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又到了一年的最后几天了,准备年底跳槽的小伙伴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该准备的简历已经备好,该准备的技能已经复习OK了,目前只等期望公司伸来橄榄枝,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每个小伙伴
王豆豆
2018/06/08
2.5K0
年底跳槽,我来告诉你如何选择下一家公司?
上周五,一位从成都离职,转战深圳发展的女粉丝,跟我微信私聊,问我找工作选择公司的问题,现在不知道要选择什么公司的offer。(插一句,都说土哥的这个号,是前端圈里,妹子关注最多的技术号,果不其然) 简单寒暄后,我让她具体描述下她现在的个人情况,她跟我说,那她先组织下语言...... 之后我默默地等了一会儿,没见她回复,以后那边有事忙去了,难不成要放土哥的鸽子? 又过了几分钟之后,微信上她甩过来一张文字截图,好长的内容,应该是有在备忘录里纯手工敲字,然后截图发过来的。(朋友,感谢你对土哥的信任
闰土大叔
2018/12/21
8320
实习、竞赛、论文?关于计算机读研的一些小建议!
计算机是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学科,我们选择了这条路,除了想要学到有趣的知识,也希望毕业时找到心仪的工作。
zenRRan
2019/11/12
1.5K0
20位程序员关于求职的疑问,以及我给出的参考答案
前几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对于求职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我进行了收集整理,统一反馈。也许这20个问题也是你们遇到的问题,所以趁着年前赶紧把它发出来。
程序员黄小斜
2019/02/05
5090
FastSpeech系列一作:另辟蹊径的半个小镇做题家,不出国,不读博
导语:作为少数获得2020年度百度奖学金和字节奖学计划双奖的硕士生之一,任意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一向清晰:不出国,不读博,毕业即就业。而这并不是往届浙大竺院多数学生的优先选择。
AI科技评论
2021/03/09
1.2K0
FastSpeech系列一作:另辟蹊径的半个小镇做题家,不出国,不读博
不到 20 人的 IT 公司该去吗?
经常有一些朋友问乔戈里,一些初创的IT公司,一共几个人的配置,老板+1-2个前端+3-4个后端,老板描述的远景很宏大,说是未来会不断扩招,说可能下一个阿里就从他们开始。实际工作也不是很忙,但是薪水比预期低不少,这种公司到底要不要去?值不值得去?
乔戈里
2021/05/20
5270
这里有20位程序员关于求职的疑惑,还好也有参考答案
前几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对于求职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我进行了收集整理,统一反馈。也许这20个问题也是你们遇到的问题,所以趁着年前赶紧把它发出来。
程序员黄小斜
2019/03/14
5630
为什么大型科技公司更会发生人员流失?
我拜访了我以前的一位学生,他现在是一家大型上市科技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该公司是当前科技界求职者最向往的工作地之一。他们主要的业务方向是嵌入式软件和服务方面的创新。 CFO让我留下来,因为有一位工程负责人员要来参加一个会议。 我真希望当时我没有留下来…… 这位负责人在那里抗议他那整个70人的队伍不得不从帕洛阿尔托搬到东湾。 “现在,我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走路或者坐火车去上班。而这次搬迁会让他们在上下班的路上多花45分钟。我们很可能因此而会失去很多员工。” 这位负责人曾向他的上司,也就是工程副总裁抱
CSDN技术头条
2018/02/08
6540
为什么大型科技公司更会发生人员流失?
技术新人:BAT非核心岗和创业公司核心岗之间该怎么选?
互联网创业公司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对于从事技术类工作的年轻新人来说,要不要加入互联网创业公司呢?
PP鲁
2019/12/26
7220
【面试】实习求职终结篇
在和腾讯、阿里各通了4次电话之后,翘掉了腾讯的最后一面(因为是在隔壁的城市,而且是群面,心理上有点抗拒),拿到了阿里无线事业部的 offer,个人还是很满意,反过来记录一下整个过程,分享一下。
KyXu
2019/04/11
8720
再起航-大小公司选择
来到大公司已经快一年了,是该总结一下了。去年双十一时,就写了个总结的开头,但没有写完,拖到年底时,想要写个年度总结的,结果又没有写完。这次一定要写完了,一是新路程走了马上满一年,二是定的每月一篇的计划,实在不能拖了。当然如果正好碰到对大小公司如何选择难以决择的路上人有点启发就更有意义了。
码农戏码
2021/03/23
3640
分析程序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职业规划的 offer
多数人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沉淀,才会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职场的新人,要多去尝试,慢慢找到自己善长并且喜欢的方向。
一墨编程学习
2018/09/14
5060
Android应届生在杭州的求职经历
2018年毕业于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向大厂扔过几次简历,就跟打水漂一样,最终沉底,从上海离职到杭州,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更稳妥的方式应该是在实习结束后,留在原公司再呆一年。话虽是这么说,但还是得视情况而定,我总是告诫自己,当周围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该考虑离开这样的舒适区。
用户2802329
2018/08/07
762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第一次体验苦逼的程序员生活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