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科学家用机器学习训练出一个智能AI耳机线

科学家用机器学习训练出一个智能AI耳机线

作者头像
用户7454708
发布于 2023-05-09 01:09:19
发布于 2023-05-09 01:09:19
15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宗恩宗恩

科学家 Alex Olwal 实现了一个奇思妙想,让纺织品拥有与人交互的能力。

通过改善美学、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纺织品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材料和柔性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传感和显示技术能够融入到外套、衣服和毯子等软质材料中。现在织物覆盖的智能扬声器和编织耳机线已经实现了这个设想。

Alex Olwal 开发了不同的原型机来展示电子布艺架构的功能:电子布艺 USB-C 耳机可以控制手机上的媒体播放,连帽衫抽绳可以在衣服上无形中增加音乐控制,还有一个交互式的线,用于智能音箱的手势控制。

互动式喇叭线,可同时使用连续(扭动/滚动)和离散手势(捏/拍)控制音乐播放。

左边:轻点 = 播放/暂停;中间。双击 = 下一个轨道; 右边。滚动 = 音量+/-

具有嵌入式触摸感应,手势识别和视觉反馈的可扩展交互式电子纺织体系结构。

把机器学习与交互式纺织品结合

在 ACM CHI 2020 会议论文集中,他将交互性带到了软设备里,并展示了机器学习(ML)与交互式纺织品拓扑结构相结合,如何实现离散和连续手势的并行使用。

实验从 12 位新参与者中收集了数据,得到了 864 个手势样本,每个手势都有 16 个特征,这些特征随时间线性插值到 80 个观察值。

由于适应个体差异,因此参与者以自己的风格进行八个手势操作,而无需反馈,因为分类高度依赖于用户风格、偏好和解剖结构。

因此,流水线被设计为用于依赖用户的培训,以使各个样式具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顺时针/逆时针使用不一致,时间手势之间重叠对于与用户无关的系统,需要解决此类差异,例如,对于一致性的更严格的说明,来自更多人群的数据以及更多样化的环境。培训过程中的实时反馈还将帮助减轻用户学习调整其行为时的差异。

[

十二个参与者(水平轴)对八个手势(垂直轴)执行了9次重复(动画)。每个子图像显示 16 个重叠的特征向量,并随时间插值 80 个观察值。

通过对八个重复进行训练并通过九个排列对一个重复进行测试,对每个手势上的每个用户执行了交叉验证,并获得了约 94% 的手势识别精度。这一结果令人鼓舞,特别是考虑到这种低分辨率传感器矩阵所具有的表现力。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重复感测矩阵中的固有关系非常适合于机器学习分类。研究中使用的 ML 分类器可对有限的数据进行快速训练,从而使依赖于用户的交互系统变得合理。根据他的经验,对典型手势的训练少于 30s,这与训练指纹传感器所需的时间相当。

ACM CHI 2020 会议论文集: https://dl.acm.org/doi/abs/1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3-05-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谷歌用AI训练“耳机线”,实现了触摸屏大多数功能
谷歌在开发可穿戴设备上从未停歇,比如和李维斯合作推出的智能夹克衫Commuter Trucker。
量子位
2020/05/26
5960
谷歌用AI训练“耳机线”,实现了触摸屏大多数功能
捏一捏就能切换音乐,这根编织绳能打造「真·线控」耳机吗?
从可触控牛仔夹克到 Pixel 4 的姿态识别雷达,谷歌从未停止过对新奇交互方式的追求,
机器之心
2020/05/26
5420
捏一捏就能切换音乐,这根编织绳能打造「真·线控」耳机吗?
靠肌肉信号操作无人机钻铁环!MIT科学家想让机器拥有直觉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经说过“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直觉。”直觉是帮助我们理解意图和互相交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大数据文摘
2020/05/19
2780
靠肌肉信号操作无人机钻铁环!MIT科学家想让机器拥有直觉
多模态人机交互国内研究进展
在大数据可视化领域,国内的发展也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每年都有许多可视分析系统不断涌现。近年,沉浸式大数据可视化得到了发展,浙江大学的探索了如图 1所示的无缝结合羽毛球比赛数据绘制的2D和3D可视化视图的问题,Chu等人(2022)探索了结合高度来凸显羽毛球数据中多个战术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如图 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沉浸式大数据可视化对数据分析和展示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2022/12/27
1.5K0
多模态人机交互国内研究进展
全球智能交互设计 研究报告与前沿趋势 (2020-2025)
注:在学术研究领域,许多高价值的论文和会议报告通常发布在专业的数字图书馆或期刊平台上,例如 ACM Digital Library、IEEE Xplore、SpringerLink 等 。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尤其是最新发表的论文,往往需要通过机构订阅或付费才能访问全文。文中已提供 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或所属会议/期刊的名称。
宇相
2025/06/28
1810
全球智能交互设计 研究报告与前沿趋势 (2020-2025)
利用人类和机器智能创建ML模型,人机回圈竟在这些领域大展手脚
机器之心分析师网络 作者:仵冀颖 编辑:Joni 人机回圈(Human-in-the-loop,HITL)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利用人类和机器智能来创建机器学习模型。从本质上讲,人机回圈将自动化的问题重新定义为了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设计问题。本文选择了三篇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简述人机回圈的应用。 一直以来,人们致力于使用 AI、ML 实现各种流程或任务的自动化(Automation)。然而,人们总是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即这种全面的自动化、由机器接管全部任务
机器之心
2023/03/29
4620
利用人类和机器智能创建ML模型,人机回圈竟在这些领域大展手脚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基于生成式AI的机器人智能控制及大模型和AGI发展思考
10 月 26 日,在 2023 CCF CTO Summit 上,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 AI Lab 及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博士发表了报告《迈向具身智能以及对大模型和 AGI 的一些思考》。
小腾资讯君
2023/11/07
1.7K0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基于生成式AI的机器人智能控制及大模型和AGI发展思考
亚马逊AI主任科学家李沐:机器学习简介
本书作者跟广大程序员一样,在开始写作前需要来一杯咖啡。我们跳进车准备出发,Alex掏出他的安卓喊一声“OK Google”唤醒语言助手,Mu操着他的中式英语命令到“去蓝瓶咖啡店”。手机快速识别并显示出命令,同时判断我们需要导航,并调出地图应用,给出数条路线方案,每条方案均有预估的到达时间并自动选择最快的线路。好吧,这是一个虚构的例子,因为我们一般在办公室喝自己的手磨咖啡。但这个例子展示了在短短几秒钟里,我们跟数个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交互。 如果你从来没有使用过机器学习,你会想,“这不就是编程吗?”或者,“机
IT派
2018/03/28
1.7K0
亚马逊AI主任科学家李沐:机器学习简介
AI+CFD:面向空天动力的科学机器学习新方法与新范式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秦飞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AI+CFD,面向空天动力的科学机器学习新方法与新范式。
用户1386409
2022/01/17
1.2K0
AI+CFD:面向空天动力的科学机器学习新方法与新范式
八大步骤,用机器学习解决90%的NLP问题
编译 | 林椿眄 审校 | 胡永波 在现实生活中,文本信息无处不在。理解并学习文本数据的内在涵义一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这就是自然语言处理。 对于企业而言,利用文本数据可以对新产品的功能进行验证、改进并扩展。在这样的实际应用中,有三大类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最为常见: 识别不同的用户/客户群(如预测客户流失量、生命周期价值、产品偏好) 准确地检测和提取不同类别的反馈信息(如正面和负面的评论/意见、衣服尺寸等特定属性的提及频率) 根据用户的意图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如请求基本帮助、紧急问题) 尽管自然语言处理领
用户1737318
2018/06/05
8400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资料大全
  昨天总结了深度学习的资料,今天把机器学习的资料也总结一下(友情提示:有些网站需要"科学上网"^_^)   推荐几本好书: 1.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by Hastie, Tibshirani, and Friedman's ) 2.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by Bishop's)   这两本是英文的,但是非常全,第一本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第可以先看第二本。如果看英文觉得吃力,推荐看一下下面几本英文书
Charlotte77
2018/01/09
9.2K0
DeepMind 首席科学家 Oriol Vinyals 最新访谈:通用 AI 的未来是强交互式元学习
整理|李梅 编辑|陈彩娴 自 2016 年 AlphaGo 在围棋中击败人类以来,DeepMind 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算法,Oriol Vinyals 就是其中之一。 Vinyals 于 2016 年加入 DeepMind,目前任首席科学家,领导深度学习小组。此前他曾在 Google Brain 工作。他的博士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获得 2016 年 MIT TR35 创新者奖。他在 seq2seq、知识蒸馏以及 TensorFlow 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应用于谷歌翻译、文转到
AI科技评论
2022/08/26
3480
DeepMind 首席科学家 Oriol Vinyals 最新访谈:通用 AI 的未来是强交互式元学习
机器人相关学术速递[7.26]
【1】 Provident Vehicle Detection at Night for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标题: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夜间防盗车辆检测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1/07/27
5920
2019年IEEE Fellow名单曝光:近百名华人入选,大陆学者30余人
IEEE最新公布了2019年的Fellow名单,一共新增295名Fellow ,其中华人90多位、中国大陆学者30余人。
新智元
2018/12/18
5K0
2019年IEEE Fellow名单曝光:近百名华人入选,大陆学者30余人
一周AI看点 | 北航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前IBM沃森首席科学家任京东副总裁
本期一周AI看点包括AI行业要闻、投融资、技术应用、业界观点以及技术前沿。 行业 【北航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与百度合作办学】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该校软件学院将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并与百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师资力量配备比率:30%业界知名学者、30%企业一线专家、40%高校的教授团队。 【微软Visual Studio Code 现支持深度学习/ AI 应用程序】 该工具是一个跨平台的扩展,用于使用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CNTK)、Google T
AI科技大本营
2018/04/27
1.2K0
一周AI看点 | 北航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前IBM沃森首席科学家任京东副总裁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7.9]
【1】 Rating and aspect-based opinion graph embeddings for explainable recommendations 标题:用于可解释推荐的评级和基于方面的意见图嵌入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1/07/27
1.3K0
主动推理研究机构和主动推理生态系统
这份文件简要调查了主动推理研究所和主动推理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概述了我们未来的方向。它将被版本化为一般和局部生态系统的活表示(循环和更新),描述主动推理研究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行动。
CreateAMind
2023/09/28
4120
主动推理研究机构和主动推理生态系统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9.1]
【1】 Structure-Aware Hard Negative Mining for Heterogeneous Graph Contrastive Learning 标题:基于结构感知的异构图对比学习硬否定挖掘 链接:https://arxiv.org/abs/2108.13886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1/09/16
1.1K0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7.22]
【1】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patial and Spectral Domain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raph Neural Networks 标题:弥合空间域和谱域之间的鸿沟:一个图神经网络的理论框架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1/07/27
1.5K0
Sklearn、TensorFlow 与 Keras 机器学习实用指南第三版(一)
2006 年,Geoffrey Hinton 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展示了如何训练一个能够以最先进的精度(>98%)识别手写数字的深度神经网络。他们将这种技术称为“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是我们大脑皮层的(非常)简化模型,由一系列人工神经元层组成。在当时,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被普遍认为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研究人员在 1990 年代末放弃了这个想法。这篇论文重新激起了科学界的兴趣,不久之后,许多新论文证明了深度学习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能够实现令人惊叹的成就,其他任何机器学习(ML)技术都无法匹敌(在巨大的计算能力和大量数据的帮助下)。这种热情很快扩展到许多其他机器学习领域。
ApacheCN_飞龙
2024/05/24
1.3K0
Sklearn、TensorFlow 与 Keras 机器学习实用指南第三版(一)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谷歌用AI训练“耳机线”,实现了触摸屏大多数功能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