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Intel:300mm硅光平台异质集成抗反射量子点激光器

Intel:300mm硅光平台异质集成抗反射量子点激光器

作者头像
光芯
发布于 2025-04-08 09:05:58
发布于 2025-04-08 09:05:58
96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光芯前沿光芯前沿

量子点激光器相比量子肼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阈值电流密度、高温下更高的增益及更小的增益竞争,具备多波长激射能力,最重要的是QD Laser的线宽增强因子低,对光反馈的容忍度高(抗反射),可以实现去隔离器,显著降低封装和组装成本及复杂性

Intel老早就搞定了硅光异质集成量子阱激光器的大规模量产,这里他们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方法开展了硅光异质集成量子点激光器的工作。先在硅上把MMI、光栅耦合器、VOA、反射镜等器件加工完以后,把量子点激光器通过直接等离子体键合的方式,die2wafer异质集成上去。对III-V激光器进行衬底去除后,加工多级渐变taper,将光从无源硅波导过渡到III-V光学增益区。这个工作他们稀疏地键合了54个die来确认工艺和性能。

◆ FP激光器和DFB激光器发光性能

首先他们加工了一个带有高反镜(R ~ 100%)和部分(R ~ 40%)反射镜的FP激光器,测试了在30°C至150°C的PIV曲线。阈值电流在30°C时为20 mA,在110°C时增加到40 mA,对应于在此范围内的特征温度T0为115°C。同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在30°C至110°C之间仅下降了0.7 dB,展示了量子点的卓越温度性能。过了110°C之后,激光器阈值增加,输出功率下降得更快,但在150°C时仍显示出清晰的激射特征,输出功率大于5mW。

将QD-FP激光器控制在低于20mA阈值电流进行研究,以观察设备的放大自发辐射(ASE),测量线宽增强因子(LEF)或α因子。可以看到随着电流增加,这表明模式折射率的真实部分并没有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改变。计算得到QD 激光器的LEF在1280到1320nm之间几乎为0,而典型的量子阱(QW)激光器的LEF则在约2到5左右。由于光栅耦合器的光谱带宽限制,接近零的LEF意味着激光器在非常高的光反馈水平下才会进入相干坍缩。

接着他们又加工了DFB激光器。在室温下,1mm长的QD-DFB在1310nm附近的激射阈值为26 mA,并且在200 mA的驱动电流下测量到的输出功率为28 mW,似乎不算太高。在80°C时,输出功率下降1.5 dB至20 mW,阈值电流增加到42 mA。激光器的边模抑制比(SMSR)超过50 dB,并且温度变化时不会改变。L-I曲线非常平滑,表明在偏置电流扫描过程中几乎没有模式跳跃发生。

与QD-FP激光器相比,QD-DFB在高温下的光功率降低得更多,这是因为激光器波长由布拉格波长固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布拉格波长会跟增益峰值发生漂移。控制激光波长及其与增益峰值的失谐对于在高温范围内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中非常重要。通过在硅光上来加工激光器光栅可以提供额外的设计灵活性和出色的激光波长重复性,从而提高整体良率和产量。

◆抗反射测试

A. QD-DFB RIN测试

QD-DFB通过一个2x2 MMI输入,2x2 MMI的一个输出连接到硅p-i-n掺杂可变光衰减器(VOA)和高反射率环形镜。环形镜由一个1x2 MMI组成,其输出相互连接,提供超过92%的反射率。通过VOA和环形镜的往返光学损耗范围从-7dB到-24dB,加上2x2 MMI的往返6dB插损,返回到QD-DFB的总光学背反射范围从-13dB到-30dB可调。

在典型工作电流150mA的QD-DFB的RIN的差异小于2dB/Hz,表明即使在-13dB(VOA关闭)的最强背反射水平下,激光器也没有受到干扰。在两种条件下测量的激光器的光学光谱显示没有变化,波长由于受到VOA的热串扰导致轻微红移。

在-13dB的反馈下扫描偏置电流,从光谱上看都没有多模或相干性坍缩的迹象。RIN在低电流下有小幅度的增加和一些接近3GHz频率的小尖峰,但在高于80 mA的偏置电流下这些现象大部分消失了。在高偏置电流下,RIN接近其< -150 dB/Hz的下限。

B. 数据传输演示

本工作通过QD-DFB+硅光微环调制器(MRM)的链路进行眼图测试。硅MRM的半径为6微米,Q值为4500。其调制效率和3 dB电光带宽分别测量为0.46 V·cm和45GHz。MRM由使用任意波形发生器(AWG)随后通过射频放大器的PAM4信号驱动,数据速率为64 Gb/sNRZ和128 Gb/s PAM4。

NRZ的眼图在所有测试的背反射水平下都是完全张开的。在-13.0 dB和-24.5 dB反射下的眼图都具有> 5 dB的消光比(ER)和> 5的信噪比(SNR)。误码率(BER)也几乎相同。

同样,在所有测量的背反射水平下,测量了128 Gb/s PAM-4信号的眼图,在-13.0 dB反馈下TDECQ相比-30dB反射,只有<0.2 dB的代价。随着反馈强度降低到-22 dB以下,TDECQ值稳定在大约1.65dB。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有测试最高的反射-13dB也许还不是QD LD的极限,只是本工作器件设计所能达到的最大反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10-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
DFB激光器Distributed Feedback (DFB) Lasers,为克服FP激光器Fabry-Perot Laser的缺点而生。
睐芯科技LightSense
2024/07/24
1900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几位硅光大佬最近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arXiv上。文章整理总结了当前硅光技术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并展望了下一代硅光技术,高屋建瓴,非常值得一读, 原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5.15820。站在大佬们的肩膀上,小豆芽这里整理下相关论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3/09/02
2.7K0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OFC 2025 PDP:单波400G的III-V(NTT/华为)、铌酸锂(Hyperlight/住友)及硅光(Aloe)
OFC 2025 PDP又增添了好几个单波400G的验证结果,其中有华为的540 Gbps EML传光纤30km的报道(OFC 2025 PDP:华为的110 GHz带宽、540 Gbps EML+30km传纤实验)。除此之外,Hyperlight用Ciena的3nm 448Gbps Serdes完成了8×400G的3.2T 2km DR8和FR8实验;NTT也演示了8通道的无制冷高带宽的InP MZM的3.2T 500m传输;住友基于前两年做的集成电光均衡器的高带宽铌酸锂(封装后带宽>100GHz)演示了单波400Gbps 传输(不过是C波段的),PDP之外Coherent是发布了新闻稿会在OFC现场演示400 Gbps的差分EML。
光芯
2025/04/08
3310
OFC 2025 PDP:单波400G的III-V(NTT/华为)、铌酸锂(Hyperlight/住友)及硅光(Aloe)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台积电在IEDM 2024会议上有好多论文,其中硅光的也有好几篇,看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
光芯
2025/04/08
189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DFB激光器
DFB,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即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激光器主要以半导体材料为介质,包括锑化镓(GaSb)、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硫化锌(ZnS)等。DFB激光器具有非常好的单色性(即光谱纯度),它的线宽普遍可以做到1MHz以内,以及具有非常高的边模抑制比(SMSR),可高达40-50dB以上。
用户2760455
2022/06/08
1.4K0
DFB激光器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今年的OFC会议上,Intel有多个报告,报道了其在硅光领域的核心器件进展以及未来的布局,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下,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2/03/29
4.7K1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名字很相近,但是表示的意思差很大的。首先看线宽,线宽比较好理解,就是激光光谱的半峰全宽。
用户2760455
2022/06/08
4.1K0
激光器的线宽和带宽
DFB分布反馈激光器:设计和制作
法布里-珀罗激光器(FP-LD)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半导体激光器,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光器的谐振腔由半导体材料的两个解理面构成。目前光纤通信上采用的FP-LD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普遍采用双异质结多量子阱有源层、载流子与光分别限制的结构。
用户2760455
2022/06/08
3.2K0
DFB分布反馈激光器:设计和制作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惠普实验室(Hewlett Packard Labs, 以下简称HPL)的硅光平台,主要特色是异质集成了InAs/GaAs材料,既实现了片上的量子点频率梳激光器,也实现了MOSCAP型调制器,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图所示,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3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Intel的硅光子技术
上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了IBM的硅光封装方案 IBM的硅光封装方案。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执牛首者,Intel经过十多年(2004年起)的硅光技术积累,已经在2016年发布了其硅光的产品,包括PSM4和CWDM4两种。这篇笔记主要整理下Intel公司的硅光子相关技术方案。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4K0
Nokia Bell Labs基于硅基板(SiOB)的低热串扰C+L大范围可调激光器
来看下Nokia Bell Labs另外一个关于SiOB的工作,做了一个可用于相干光通信的大范围C+L可调谐激光器,用的是传统的空间光分立组件的方案,发表在OE期刊上边。(https://doi.org/10.1364/OE.523097)
光芯
2025/04/08
640
Nokia Bell Labs基于硅基板(SiOB)的低热串扰C+L大范围可调激光器
ECOC 2024前瞻: 激光器专题
ECOC2024下周就要开了,先根据放出来的日程提前整理一些文章信息。看了一下还是有些比较有趣的激光器论文,涉及高速EML、高速InP可调光源、大范围/多通道外腔光源、高速大功率PCSEL等。
光芯
2025/04/08
870
ECOC 2024前瞻: 激光器专题
改善红光激光COD
COD全称灾变性光学镜面损伤,是激光器腔面区域吸收谐振腔内部较高的光输出后,导致腔面区域温度超过其材料的熔点,从而发生腔面熔化的一种灾变性破坏。
用户2760455
2022/06/08
6930
改善红光激光COD
激光器光源和硅光器件研读
1、半导体光源作为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体系,应用范围很广。根据不同的材料组分、光波段特点,分为很多种。
用户2760455
2022/06/06
1.1K0
激光器光源和硅光器件研读
光通信系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
光纤通信系统是可以传输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因此他们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也和其他领域的不同。
用户2760455
2022/06/06
6370
光通信系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要求
激光芯片的老化和测试
激光芯片的可靠性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指标,无论是小功率的激光笔还是要求较高的激光通信芯片,都需要进行芯片的老化和可靠性的测试。
用户2760455
2022/11/16
1.5K0
激光芯片的老化和测试
Intel实现3D混合集成的微环光发射器
这篇笔记主要介绍下Intel在微环光发射器的最新进展,系统中集成了激光器、微环调制器以及基于28nm工艺的driver,实现了112Gb/s的PAM4信号调制,能耗为7.4pJ/bit。
光学小豆芽
2020/10/10
2K0
Intel实现3D混合集成的微环光发射器
硅基III-V族量子点激光器
这一篇笔记调研下硅基III-V族量子点激光器。之前的笔记 硅光芯片的光源中提到在Si上直接外延生长III-V族材料,进而加工结构形成激光器。本篇笔记对此做更详细的介绍。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1.7K0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1962 年,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GaAs 同质结构注入型半导体激光器。由于该结构的激光器受激发射的阈值电流密度非常高,需要 5 × 10^4 ~ 1 × 10^5 A/ cm2,因此它只能在液氮制冷下才能以低频脉冲状态工作。从此开始,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与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用户2760455
2022/06/08
1.3K0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惠普实验室:大规模III-V/Si异质集成光子器件平台助力下一代光计算(一)
(原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835188)
光芯
2025/04/08
1220
惠普实验室:大规模III-V/Si异质集成光子器件平台助力下一代光计算(一)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