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由于没有实验环境,没有亲手实践,因此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反正也是学习笔记,以后再修改吧...
docker的镜像跟virtualbox的镜像不一样。在虚拟机中,镜像是一个系统的完整体,包括了系统、用户在上面做的操作等等。而在docker中,镜像是一组文件的叠加。
解释下,玩过PS的应该都知道图层的概念。一个图片由不同的图层叠加混合,最终形成一张完美的照片。其中底层可能原始图片,然后盖上一层黄色,再覆盖掉不想要的部分,或者添加点点缀,通过这种图层的方式,可以方便的合并出想要的图片。在docker中,先通过启动文件启动一个基础的文件,然后在它上面加载文件系统,同时加载其他的文件。
举个例子,我想要搭建一个apache服务器的镜像,可能会按照下面的步骤:
就像下面的图展示的一样:
加载完这些镜像后,会创建一个读写层。之前加载的镜像都是只读的,所有的修改操作都会放在这个读写层中。如果修改的是下面只读层的内容,则会拷贝到读写层再修改,这样就保证了层的读写分离。
查看docker镜像
sudo docker images
从镜像网站上拉取镜像:
sudo docker pull fedora:20
查找镜像:
sudo docker search puppet
推送镜像:
sudo docker push jamtur01/static_web
删除镜像:
sudo docker rmi jamtur01/static_web
通过dockerfile创建镜像:
touch Dockerfile
sudo docker build =t="xxx/xxx:xxx"
查询docker历史:
sudo docker history 2dfshfjksd
1 CMD:启动时运行的命令
2 ENTRYPOINT:不会被run的指令覆盖。
3 WORKERID:创建新的镜像,设置工作目录
4 ENV:设置环境变量
5 USER:指定运行的用户
6 VOLUME:向镜像添加卷
7 ADD:把文件夹中的内容复制到镜像中
8 COPY:与ADD类似,但是不会解压或者提取
9 ONBUILD:添加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