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51CTO技术栈
众所周知,人类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识别和标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如今,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迭代,计算机已经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对捕获到的图像进行大规模的分类了。目前,此类先进算法的应用场景已经涵括到了包括:解读肺部扫描影像是否健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面部识别,以及为零售商区分不同的消费对象类型等领域。
下面,我将和您共同探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的一种应用——图像分类,并逐步展示如何使用TensorFlow,在小型图像数据集上进行模型的训练。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使用MNIST数据集的从0到9的数字图像。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我们训练该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将图像分类到其各自的标签下,即:它们在上图中各自对应的数字处。通常,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会提供一个输入、一个输出、两个隐藏层(Hidden Layers)和一个用于训练模型的Dropout层。而CNN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是识别较大图像的首选,它能够在减少输入量的同时,捕获到相关的信息。
首先,让我们通过TensorFlow、to_categorical(用于将数字类的值转换为其他类别)、Sequential、Flatten、Dense、以及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架构的 Dropout,来导入所有相关的代码库。您可能会对此处提及的部分代码库略感陌生。我会在下文中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解释。
我将通过如下方面,来选择正确的超参数集: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Flatten, Dense, Dropout
params = {
'dropout': 0.25,
'batch-size': 128,
'epochs': 50,
'layer-1-size': 128,
'layer-2-size': 128,
'initial-lr': 0.01,
'decay-steps': 2000,
'decay-rate': 0.9,
'optimizer': 'adamax'
}
mnist = tf.keras.datasets.mnist
num_class = 10
# split between train and test sets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mnist.load_data()
# reshape and normalize the data
x_train = x_train.reshape(60000, 784).astype("float32")/255
x_test = x_test.reshape(10000, 784).astype("float32")/255
# convert class vectors to binary class matrices
y_train = to_categorical(y_train, num_class)
y_test = to_categorical(y_test, num_class)
由于TensorFlow库也包括了MNIST数据集,因此您可以通过调用对象上的 datasets.mnist ,再调用load_data() 的方法,来分别获取训练(60,000个样本)和测试(10,000个样本)的数据集。
接着,您需要对训练和测试的图像进行整形和归一化。其中,归一化会将图像的像素强度限制在0和1之间。
最后,我们使用之前已导入的to_categorical 方法,将训练和测试标签转换为已分类标签。这对于向TensorFlow框架传达输出的标签(即:0到9)为类(class),而不是数字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在细节上设计神经网络架构。
我们通过添加Flatten ,将2D图像矩阵转换为向量,以定义DNN(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输入的神经元在此处对应向量中的数字。
接着,我使用Dense() 方法,添加两个隐藏的密集层,并从之前已定义的“params”字典中提取各项超参数。我们可以将“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作为这些层的激活函数。它是神经网络隐藏层中最常用的激活函数之一。
然后,我们使用Dropout方法添加Dropout层。它将被用于在训练神经网络时,避免出现过拟合(overfitting)。毕竟,过度拟合模型倾向于准确地记住训练集,并且无法泛化那些不可见(unseen)的数据集。
输出层是我们网络中的最后一层,它是使用Dense() 方法来定义的。需要注意的是,输出层有10个神经元,这对应于类(数字)的数量。
# Model Definition
# Get parameters from logged hyperparameters
model = Sequential([
Flatten(input_shape=(784, )),
Dense(params('layer-1-size'), activation='relu'),
Dense(params('layer-2-size'), activation='relu'),
Dropout(params('dropout')),
Dense(10)
])
lr_schedule =
tf.keras.optimizers.schedules.ExponentialDecay(
initial_learning_rate=experiment.get_parameter('initial-lr'),
decay_steps=experiment.get_parameter('decay-steps'),
decay_rate=experiment.get_parameter('decay-rate')
)
loss_fn = tf.keras.losses.CategoricalCrossentropy(from_logits=True)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ax',
loss=loss_fn,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experiment.get_parameter('batch-size'),
epochs=experiment.get_parameter('epochs'),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 Log Model
model.save('tf-mnist-comet.h5')
至此,我们已经定义好了架构。下面让我们用给定的训练数据,来编译和训练神经网络。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为图像分类任务,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一些入门级的知识。您可以将其作为熟悉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分类的一个起点。据此,您可了解到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参数集、以及架构背后的思考逻辑。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