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疫情之后,医生们希望他们的机器助手留下来

疫情之后,医生们希望他们的机器助手留下来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于 2020-07-22 09:43:10
发布于 2020-07-22 09:43:10
358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theverge

编译:lin

面对COVID-19这种传染性疾病,医院里多一些机器人助手帮忙消毒、排查,或许医生们会更加有安全感。

在爱尔兰塔拉莫尔医院的骨科医生克里斯汀·基尔南(Christine Kiernan)被诊断出COVID-19之后没几天,机器人Violet就到了。她已安排了这台自动紫外线清洁机在塔拉莫尔的试验工作,以帮助医院适应由疫情引起的人员短缺。但是在Violet工作的第一天,基尔南已经因病躺在床上了。

自那次疾病完全康复后的基尔南对Verge说:“真可怕,我不会说谎。谢天谢地我的病情并不严重,但确实感觉像是废了几周。你的精力已经耗尽。我有两个孩子,事实上说是婴儿更准确,一岁和两岁的孩子之间没有社交距离。”

除了她不幸的确诊时间,基尔南(Kiernan)在Violet上的经历也是一个启示。像世界各地的许多医护人员一样,随着COVID-19的到来,她的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医院生活的正常忙碌已被新的复杂性所填补:人员短缺,对个人防护设备的需求以及严格的清洁制度以避免感染病毒。

但是基尔南说,像Violet这样的机器已经帮助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危机时刻证明了它们的价值。和其他医生一样,基尔南说疫情结束后,机器人应该留下来。

“来自员工以及任何真正看到它的人的反应都非常积极,” 谈及Violet时基尔南说。“他们不但喜欢我们拥抱新技术,对于所带来的超出了我们可以手动完成的工作的结果也乐见其成。我们在保护员工,在保护患者,在保护清洁工。”

清洁,学习,以及杀病毒的机器

Violet是一家总部位于都柏林的公司Akara Robotics创造出来的,该公司制造机器人对养老院提供社会支持。疫情发生时,该公司开始改用名为TurtleBot的开源机器,以用作使用紫外线的移动消毒设备。在短短24小时内,它创建了一个工作原型,用于在塔拉莫尔等医院进行测试。

像所有的UV清洁机器人一样,Violet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车轮灯泡。它四处游荡,发出足以将病毒内的遗传物质分开的紫外线。紫外线对许多冠状病毒是有效的,研究表明它在SARS-CoV-2上也同样有效,SARS-CoV-2是导致当前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结果,不仅在医院中,而且在机场,旅馆和食品银行等有感染风险的各种高流量空间中,都部署了自动紫外线清洁机。

这些机器已经成为疫情自动化的先锋,近几个月来UV清洁机器人的销售迅速增长。美国一家机器人公司Xenex告诉The Verge,其UV清洁机器人的销售额比2019年增长了600%。“我们从12月开始增加产量,当时我们刚听到国际同行关于中国情况的报道,” Xenex首席执行官莫里斯·米勒(Morris Miller) 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了The Verge。“我们已经可见来自医疗系统的订单激增。”

在塔拉莫尔,Violet对医院的CT扫描室进行了消毒,这是冠状病毒治疗链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家相对较小的拥有250张病床的医院,塔拉莫尔只有两台CT扫描仪。但是由于这些扫描仪器是诊断COVID-19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机器始终可以使用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必须快速清洁。

Violet在进行紫外线消毒

基尔南说,需要花费人工清洁工一个小时才能对CT扫描室进行仔细消毒,擦拭设备和表面。因此,当疫情袭来,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清洁房间时,“一台过去每天可以进行30次扫描的机器减少到了7个。”

相比之下,Violet只需15分钟就能清洁房间。它使用由英特尔Movidius AI芯片驱动的机器视觉来绘制地图并导航其周围环境。尽管正如基尔南所指出的那样,人类仍然必须清洁“机器人无法触及的缝隙和沟壑,就像门把手的后面”。但是,通过将清洁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5分钟,医院的CT扫描频度提高了四倍。

基尔南说,这种额外的净空空间在降低人类清洁工的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好处。塔拉莫尔现在正在扩大对Violet的试验,以覆盖医院的更多空间。

那些“上前线”的机器人

没有手,没有大脑,只有一个带轮子的灯泡发着光:UV机器人无疑表明了目前自动化医疗的局限性。医生说,实际上可以像人类一样照顾病人的机器仍然是科幻梦想,但是有一个简单的特征使机器人非常适合在疫情期间工作:它们的免疫力。

机器不会咳嗽,打喷嚏或握手,因此它们无法在医院内积极传播冠状病毒。这意味着,除了进行紫外线清洁外,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还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感染者之间的接触。自疫情以来,我们已经看到机器人向隔离的患者运送食物和药品,运送测试样品进行诊断并充当接待员。

例如,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大学医院,机器人已经占据了医疗保健一线的位置。携带粗短胳膊和躯干的儿童大小的机器人迎接来院的怀疑自己患有COVID-19的患者。

安特卫普大学医院,机器人被用来筛查到达医院的潜在传染病患者

该机器人由中国公司Ubtech制造,并由比利时Zorabots公司编程并转售。机器顶部的摄像头会检查每个访客的体温,并验证他们是否戴着口罩,告诉他们如果没戴口罩就去戴。然后,它扫描由调查表生成的QR码,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前必须填写该QR码。这将评估它们是否为高危病例,然后机器人将它们定向到医院内的适当病房。

负责医院手术室管理并监督机器集成的迈克尔·范梅切伦说,该机器人于5月在安特卫普开始试验,正好是在比利时冠状病毒病例激增的时候。但是,范梅切伦说,在医院已经恢复正常运营,而可用于接待新进病人的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机器人实际上变得更加有用。

他说,这台机器并没有马上就位。最初,用于扫描患者QR码的相机太慢,使人们感到沮丧,并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更多问题。但是后来进行了快速的硬件升级之后,机器人接待员现在可以像梦想中那样工作,帮助指导患者,而无需让工作人员接触到COVID-19。

范梅切伦告诉The Verge:“从现在开始,它每天都在工作。他说,这些机器人很‘吸引人’,将人们直接引向医院的适当处置流程中。人们对此深深着迷。真的有点魔幻。”

这种机器人奇迹的感觉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儿童医院很有用,因为疫情,OhmniLabs建造的网真机器人被用来招待被限制在他们房间里的孩子。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网真机器人(本质上是带轮子的iPad)来帮助医生看病人而没有感染风险。但是在凤凰城,这些机器人正在帮助年轻的病人走出去。

使用网真机器人,孩子们能够前往消防局之类的医院外的地方。观看医院的闭路电视频道,该频道播放实况游戏节目并向患者房间进行小测验游戏;并接待像家庭成员,当地体育明星甚至漫画家这样的访客,他们使用网真机器人远程绘制孩子们的素描,然后将他们的肖像发送到医院进行打印。

凤凰城儿童医院让机器人在病房里陪伴孩子

工作人员告诉The Verge,拥有一个真实的物理形象,这些拜访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差异。当有一个可以远程操纵的机器人,而不是在平板电脑上进行简单的Skype通话时,孩子们会感觉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菲尼克斯儿童医院维护儿童病房电子设备的马特·布赖森(Matt Bryson)告诉The Verge:”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已经成为令人惊讶的资产。'' “如果我们没有机器人,我们将无法进行这些特殊访问。对于我们的患者来说,在不允许他们接触很多其他事情的情况下获得这些体验对他们来说受益良多。”

自2018年以来,凤凰城儿童医院实际上已经拥有两个网真机器人,但是由于疫情这些机器变得更有价值,他们又订购了两个,以补充其机队。协调孩子活动的史蒂芬妮·史密斯(Stephanie Smith)说,现在每天都在使用这些机器人,它们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史密斯说:“昨天,当一个孩子正在与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起使用机器人进行寻宝活动时,她妈妈说‘谢谢你陪伴我们’。”

压力即动力,危机带来创新

尽管COVID-19给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医生告诉The Verge,他们对这种疫情激发了对新技术的测试感到满意。

塔拉莫尔的基尔南告诉The Verge:“我们现在的创新速度是正常创新速度的五倍。疫情实际上使项目得以实现。官僚已不存在。人们更愿意采取可衡量风险的方法,并说“好的,让我们尝试一下。当然是在安全的情况下。”

在世界各地,在一夜之间医护人员不得不改变他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新的重点是远程医疗和远程诊断。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创造了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新方法的怀疑减少了,而乐观情绪也有所提高。

除了对Violet的试验外,基尔南还提供了来自她的骨科部门的实例。她说,塔拉莫尔的医院已经从一个典型的早晨要看100多名患者进化到了大约20名患者,医生和护士通过在线提供服务来获得补偿。例如,他们现在在Zoom上进行物理治疗,并创建了一个网站,向患者介绍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之前的情况,并征得他们的手术同意。在疫情发生之前要花费整个下午的时间做这种介绍;现在,只需几分钟。

“如果你想在平时引入网站,那么,请想象下你需要申请获批的人数,”基尔南说。

比利时的范梅切伦表示同意,并补充说,需要处理COVID-19带出的特定问题,例如减少即入患者的感染,这使得变更过程更易于管理。他说,比起经理们简单地尝试在各个方面“现代化”医院,这会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单个挑战。

“我们有一个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创新的好环境。” 范梅切伦说。“以前我们需要花三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现在才开发了一个星期。因为每个人都专注。”

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危机时期,医学进步常常会蓬勃发展。当1918年的流感在一个世纪前席卷全球时,据估计造成5千万人死亡,约占全球人口的2.5%,该病毒空前的速度和致命性促使政府转向中心化医疗健康系统。一种影响广大公众的疾病要求采取同样广泛的应对措施,因此各国政府开始提供自己的医疗保险,并收集医疗数据,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跟踪未来的疫情爆发。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一种非常不同的疫情。但也有类似的机会可以吸取教训,不仅是接受机器人的帮助,而且还可以通过创建总体上更具适应性的医疗服务。如果无法针对这次疫情,那就针对下一次。

基尔南说:“现在是冠状病毒,但几年后可能还会出现别的。” “我认为现在已经发生的许多改变将继续存在。”

相关报道:

https://www.theverge.com/21317055/robot-coronavirus-hospital-pandemic-help-automatio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7-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物联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The-Growing-Role-Of-IoT-In-COVID-19-Response-1068x656-1.jpg
用户4122690
2020/06/09
5110
物联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AI“黑头盔”亮相成都,警察街头2分钟筛查上百人体温!
新冠病毒已进入全球传播阶段,截止发稿,中国累计确诊已超80000例,国外累计确诊已超14000例,形势严峻。
新智元
2020/03/06
5450
AI“黑头盔”亮相成都,警察街头2分钟筛查上百人体温!
AI对抗冠状病毒爆发的11种方式
随着COVID-19到达60多个国家/地区,全球病例超过95,500,死亡人数超过3,000,全世界正在尽最大努力避免这场灾难。尽管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等组织正在释放资金以促进研究,但许多组织都在寻求人工智能来减缓危机。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在为21世纪的问题找到21世纪的解决方案。
DrugAI
2021/02/01
3730
全国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医疗机器人与智能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研究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途径,找到医疗机器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并总结相关医疗发展的一些趋势和特征。
数据派THU
2020/02/27
7020
全国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医疗机器人与智能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在检测和治疗冠状病毒的战斗中AI扮演的作用
COVID-19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对社区构成威胁,令金融市场感到恐慌,并在许多情况下迫使国家流行病应对小组迅速更新和实施多年前制定的计划。当这些研究人员竞相将当今的技术应用于检测和对抗病毒时,许多人都在讨论如何——甚至是实地测试——可以用来缓解这场全球危机的人工智能策略。
GPUS Lady
2020/03/09
5370
在检测和治疗冠状病毒的战斗中AI扮演的作用
罕见“川崎病”重现美国,164名儿童感染,《柳叶刀》称与Covid-19直接相关
美国15个州的医生报告说,至少有164名儿童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炎症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烧和炎症,可以影响包括心脏在内的器官。其中一些儿童的Covid-19检测呈阳性或有该病毒的抗体,其中三人已经死亡。
大数据文摘
2020/05/25
3830
罕见“川崎病”重现美国,164名儿童感染,《柳叶刀》称与Covid-19直接相关
机器之心「智能战疫日报」:跟踪AI应用动态,对接AI抗疫资源
机器之心最新推出「智能战疫日报」,围绕「人工智能直接应用于抗击疫情」和「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应对非常时期各项困难」两大主题,提供相关政策、人工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行业洞察、研究进展等每日动态,便于大家关注趋势变化,辅助决策;同时发布抗击疫情需求、产业需求或难题、人工智能资源等信息,促进产业与技术、场景与资源之间的高效合作。文末识别二维码即可开启订阅。
机器之心
2020/02/24
7690
闻不出猫砂臭味?你可能得了新冠肺炎!英美鼻科学会呼吁嗅觉失调者在家隔离
母亲闻不到婴儿的尿布,鼻子灵敏的厨师闻不出咖喱或大蒜的味道,还有人表示他们无法闻到洗发水的香味或猫砂的臭味。
大数据文摘
2020/04/01
4960
闻不出猫砂臭味?你可能得了新冠肺炎!英美鼻科学会呼吁嗅觉失调者在家隔离
冒着疫情抢修网络,却被反5G愚民们辱骂“你在杀人”,英国电信工程师自述魔幻经历
自从疫情期间英国封锁以来,5G阴谋论从英国开始逐渐泛滥,不仅荷兰、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基站遭殃,美国的5G基站也遭遇大规模破坏。
大数据文摘
2020/06/17
4140
冒着疫情抢修网络,却被反5G愚民们辱骂“你在杀人”,英国电信工程师自述魔幻经历
AI将帮助我们应对下次流行病,但不是这次!| MIT科技评论
AI 最先发现疫情的到来,至少故事是这么说的。12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 BlueDot 利用机器学习监测到全球传染病的爆发后,向其客户,包括各国政府、医院和企业,发出预警称中国武汉的肺炎病例出现了不寻常的激增。九天后,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宣布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Covid-19。
数据科学人工智能
2022/03/31
3520
AI将帮助我们应对下次流行病,但不是这次!| MIT科技评论
原来疫情发生后,全球加密社区为了抗击冠状病毒做了这么多事情!
致命的冠状病毒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世界各地,许多区块链和加密行业的重要成员都在关注全球的呼声,并迅速采取了有意义的行动——无论是直接参与相关的研究还是通过捐赠资金或资源材料,如口罩,消毒设备等。
区块链大本营
2020/04/16
4610
新冠肺炎获正式命名COVID-19,钟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结束,回应「最长潜伏期24天」为个例
昨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新一轮会议,探讨有关新冠病毒疫情事宜。会上对新冠病毒肺炎疾病进行了命名,为「COVID-19」,即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的缩写。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对疾病而非病毒的命名。
机器之心
2020/02/23
5640
新冠肺炎获正式命名COVID-19,钟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结束,回应「最长潜伏期24天」为个例
谷歌官博晒疫情成绩单,BAT:Naive,我们才接地气
内容提要:疫情发生以来,众多科技公司纷纷加入这场战「疫」中,为疫情防控的各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所实行的多项举措,已经为现阶段很多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HyperAI超神经
2020/03/12
6430
谷歌官博晒疫情成绩单,BAT:Naive,我们才接地气
这15个医疗机器人,可能会让医生失业
镁客网导读:随着AI+医疗的进一步融合、深入,适用于细分医疗领域的AI辅助技术也在不断加强。服务机器人多个应用场景中,医疗必然是最重要之一。这不是简单的科技辅助,而是成为治疗环节的一部分,它们的角色开始转为“医组成员”,它们会测量患者的脉搏、扫描生命体征、阅读病例记录甚至进行手术。
镁客网
2018/10/18
5340
无人机巡逻喊话、疫情排查、送药消毒,抗疫战中机器人化身钢铁战士!
这场抗疫战争似乎格外漫长,但回头细数一下才发现,自疫情爆发以来,也不过半月之久。在接下来的几个半月中,抗疫战仍将继续,各方力量也要绷紧神经继续战斗。
CDA数据分析师
2020/02/21
7810
无人机巡逻喊话、疫情排查、送药消毒,抗疫战中机器人化身钢铁战士!
波士顿动力送狗抗疫:头顶iPad,背装对讲机,说是减少医患接触,但性价比真的OK吗?
波士顿动力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他们经常被医院问到,机器人能否帮助医护人员减少接触新冠病毒的风险。
量子位
2020/04/24
5160
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迎来哪些机遇?
新型冠状肺炎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大多数人都体验了“给你吃喝、手机和Wifi,但只能待在一间房子里,你能待多久?”这个问题。不知道那些回答“我能待一辈子”的人心中是否有了新的答案。
博士的沙漏
2020/09/03
8270
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迎来哪些机遇?
科技抗疫有门道,AI建模和分析背后的加速键
【导语】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全球人们的心。与过去不同,此次抗疫中,科技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力量。尤其是AI技术,无论是影像分析,还是疫情防控,都有着AI技术的影子。从数据采集到训练、应用,AI技术应用的速度在抗疫中至关重要,今年抗疫中诸多AI应用的快速实现,背后的“加速键”倒是什么?请看下文。
大数据在线
2020/06/04
3610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全过程!从脚趾到大脑,科学家追踪到病毒对身体的巨大摧残
在杜兰大学医学院,肺病和重症监护医生Joshua Denson发现,一天之内,在约20位重症监护病人中,有2名患者出现癫痫症状,其余不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还有小部分患者的肾脏功能急剧衰减。
大数据文摘
2020/05/19
7380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全过程!从脚趾到大脑,科学家追踪到病毒对身体的巨大摧残
Sience子刊 新研究揭示:COVID-19病毒影响人体线粒体功能,或成治疗新途径
自SARS-CoV-2病毒引发的COVID-19大流行暴发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为何该病毒相较于其他冠状病毒,会引发如此严重和长期的影响。近期,费城儿童医院(CHOP)团队和COVID-19国际研究小组(COV-IRT)合作发现,新冠病毒对线粒体(人体细胞的能量工厂)基因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肺部之外的多器官发生功能障碍。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8月9日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2022=17.1)杂志,开创了治疗COVID-19的新思路。
生信宝典
2023/08/30
3960
Sience子刊 新研究揭示:COVID-19病毒影响人体线粒体功能,或成治疗新途径
推荐阅读
物联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5110
AI“黑头盔”亮相成都,警察街头2分钟筛查上百人体温!
5450
AI对抗冠状病毒爆发的11种方式
3730
全国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医疗机器人与智能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7020
在检测和治疗冠状病毒的战斗中AI扮演的作用
5370
罕见“川崎病”重现美国,164名儿童感染,《柳叶刀》称与Covid-19直接相关
3830
机器之心「智能战疫日报」:跟踪AI应用动态,对接AI抗疫资源
7690
闻不出猫砂臭味?你可能得了新冠肺炎!英美鼻科学会呼吁嗅觉失调者在家隔离
4960
冒着疫情抢修网络,却被反5G愚民们辱骂“你在杀人”,英国电信工程师自述魔幻经历
4140
AI将帮助我们应对下次流行病,但不是这次!| MIT科技评论
3520
原来疫情发生后,全球加密社区为了抗击冠状病毒做了这么多事情!
4610
新冠肺炎获正式命名COVID-19,钟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结束,回应「最长潜伏期24天」为个例
5640
谷歌官博晒疫情成绩单,BAT:Naive,我们才接地气
6430
这15个医疗机器人,可能会让医生失业
5340
无人机巡逻喊话、疫情排查、送药消毒,抗疫战中机器人化身钢铁战士!
7810
波士顿动力送狗抗疫:头顶iPad,背装对讲机,说是减少医患接触,但性价比真的OK吗?
5160
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迎来哪些机遇?
8270
科技抗疫有门道,AI建模和分析背后的加速键
3610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全过程!从脚趾到大脑,科学家追踪到病毒对身体的巨大摧残
7380
Sience子刊 新研究揭示:COVID-19病毒影响人体线粒体功能,或成治疗新途径
3960
相关推荐
物联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