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可信计算和可信赖计算的渊源

可信计算和可信赖计算的渊源

作者头像
安全乐观主义
发布于 2019-11-20 12:31:58
发布于 2019-11-20 12:31:58
1.5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安全乐观主义安全乐观主义

写在前面

发展历史

微软方面

名词解释文献

专家讲解

引申阅读

写在前面

看到业界在谈论可信计算时,将任何微软做的事情都称为可信计算,其实这里面发展过程很复杂,历史的交叉结合翻译的错误颇有故事,微软做的一些事情和可信计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按照我很尊敬的某位做可信计算的同事对此的评价:"看那些乱七八糟,东拼西凑,自己造出的词语,会被误导的"。

首先为大家介绍可信计算。按照权威可信计算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官网https://trustedcomputinggroup.org/)的定义,"一个实体是可信的,如果它的行为总是以预期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IEEE给出的定义是"可信是指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可以论证其是可信赖的,即不仅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可信赖的,而且这种可信赖还是可论证的。"信任是一种哲学关系,在计算机行业讲究科学,目前的困难是计算理论模型发展相对缓慢,安全芯片的标准和功能过于复杂,扩展和兼容性不好。

发展历史

198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准则》TCSEC(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又称为彩虹系列)。在TCSEC中第一次提出可信计算基TCB(Trusted Computing Base)的概念,并把TCB作为系统安全的基础。彩虹系列(桔皮书)的出现形成了可信计算的一次高潮,多年来彩虹系列一直成为评价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准则,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995年法国Jean-ClaudeLaprie和美国Algirdas Avizienis提出可信计算(dependable computing)的概念,1999年IEEE太平洋沿岸国家容错系统会议改名为 “ 可信计算会议”(PRDC),标志着可信计算又一次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2000年12月11日以美国卡内基梅农大学与美国国家宇航局的Ames研究中心牵头,IBM、HP、Intel、微软等著名企业参加,成立了可信计算联盟TCPA,标志着可信计算进入产业界。

2003年TCPA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TCG。TCG的成立标志着可信计算技术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大多数场景支持可信pc规范v1.2。当然除了PC,当然还有server等,可信的核心是可信平台模块(TPM)芯片,目前已经升级到了TPM2.0,TPM1.X 禁止在中国销售,TPM2.0可以在中国销售。

微软方面

微软用的是Trustworthy computing(可信赖),而没有使用Trusted computing,比尔盖茨的网络安全备忘录指得就是TWC。采用微内核机制建立可信执行环节,为windows平台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给用户建立和提供得到保障的、可靠的计算体验,SDL、威胁建模作为一类工具为此提供帮助。PC架构方面和TCG不同,提出代号为Palladium(守护神)的可信计算计划。Intel对微软的Palladium计划给予支持,宣布了支持Palladium计划的LaGrande硬件技术,并计划推出采用LaGrande技术的新一代奔腾处理器。后来,微软又将这一计划改名为NGSCB(next generation secure computing base),这一计划05年后发展不畅。

微软后来积极响应 TCG 的号召,做了可信计算标准的创新和商业应用的推广,包括在 Windows Vista、Windows 7、8、8.1 和最近发布的 Windows 10 中开发 TPM 功能。

名词解释

TCG: 可信计算组织(https://trustedcomputinggroup.org/)TPM: 可信计算的硬件支持模块。主要功能是验证,密码/证书存储、计算功能。TCB:可信计算基。一个理论名词,其主要功能在TPM中实现。TSS:可信计算软件栈。 一套软件/库。可信计算的管理接口和功能提供接口。

TBS:TPM标准服务,容许windows操作系统和应用使用TPM提供的软件组件,比如BitLocker就是。

TCM,国内叫做可信密码模块(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作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可信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使用原生中国算法兼容符合微软、intel平台。

文献

最后为大家摘录闵应骅教授的《请不要将信任计算混同于可信计算》,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247164.html,作者是IEEE Life Fellow,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次IEEE国际会议主席或程序主席,CCF容错计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专家讲解

2009/7/20-22在海拉尔召开的第13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上,专门举办了一个关于“可信和安全计算的未来”的讨论会,邀请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Daniel P. Siewiorek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ACM Fellow, AAAS Fellow),法国国家科学院系统结构分析实验室高级研究员Jean Arlat博士,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吕荣聪教授(IEEE Fellow, AAAS Fellow)及李晓维、徐拾义、杨孝宗等教授参加了讨论。大家觉得,可信计算和信任计算这两个科技名词无论从概念上、应用上和翻译上都需要加以区别。 可信计算(Dependable Computing) 在1985年召开的国际容错计算会议上,容错计算会议创始人Algirdas Avizienis提出了Dependable Computing的概念。日本人把它翻成可信赖计算,而中文则翻成可信计算。那是24年前的事。2000年IEEE国际容错计算会议在举行了29届以后,与IFIP WG10.4 关键应用的可信计算工作会议(DCCA)合并,改名为IEEE/IFIP国际可信系统与网络会议,每年一届。从2004年起,IEEE出版可信与安全计算汇刊(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这个刊名明确地把可信计算和安全计算分开。可信计算主要针对元器件、系统、网络在设计、制造、运行、维修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非恶意故障;进行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故障避免、故障容许,使系统能够高可靠、高可用。这是从容错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门类的技术领域。在计算机科学内部,应该算理论性比较强的一个分支。所以有人把容错计算归于计算机科学理论范畴。事实上,电子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行、维修过程中都可能产生故障。硬件设计中可能有错误,虽然设计人员想方设法减少故障,但仍难避免。在软件设计中的故障,则更是普遍存在。一般认为,每千行程序有4-5个故障是很正常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故障,导致成品率一般到80%就很好了。测试过程可能把坏芯片当作好芯片给了用户。国外用拒收率来标志测试质量的好坏,以ppm (parts per million chips)为单位,即每百万芯片中有多少坏芯片被测试误认为是好芯片,而由用户退回。500ppm尚可,100ppm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测试了。在运行中,产品由于老化、环境、干扰等原因产生故障,操作员的错误操作也会引起故障。系统维修必不可少,但维修过程中可能引起新的故障。所有这些故障,会使某些单元输出出现差错,进而导致系统失效。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可信计算就是要在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的全过程中检测故障、诊断故障、避免故障、容忍故障,以保证系统在用户有理由信赖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安全计算(Secure Computing)主要针对系统和网络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这个问题在因特网出来之前,在多用户系统中就已经存在。在银行、旅馆、机场、控制等领域已经受到极大重视。自从因特网普及以后,安全问题显得无比重要了。各国政府、各大公司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关注计算的安全性。 可信计算和安全计算主要的不同就在于他们要对付的故障不同。安全计算主要对付人为的恶意攻击,而可信计算主要对付非恶意产生的故障。 信任计算(Trusted Computing)   2001年皮尔、盖茨在微软启动了Trustworthy Computing的研究。事实上,1999年几十家公司和大学成立了TCPA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2003重组为Trusted Computing Group (TCG),并推出了TPM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2008年中国成立了China Trusted Computing Union (CTCU),报纸上公布叫中国可信计算联盟,推出了TCM (Trusted C Module) 。信任计算的目的是让PC机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被用户信任、被公司信任,也被国家信任。这就需要在每个终端平台上植入一个信任根(Trusted root),让PC从BIOS到操作系统内核层,再到应用层,都构建信任关系,由此建立一个能在网络上广泛传递的信任链。信任计算要在现有计算机架构上添加安全芯片、硬件模块及相应软件,以构建一个操作系统体系之外的计算机安全平台。从商家来说,它可以检查用户使用的软件是否为合法软件,以确保知识产权。从用户来说,它可以保证自己的文件和资料的安全。对于个人、公司和国家都需要保证信息安全,对于国家就尤其重要。当然,信任计算的结果是否真正是那么值得信任,和社会紧密相连,和管理关系极大。就知识产权来说,用户不用正版软件,公司就不能信任该用户的计算结果,而且侵犯了公司的知识产权。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形势,因特网上的黑客攻击,各种各样的病毒都使用户提心吊胆,不敢信任自己的计算机和它出现的任何异样。所以,信任计算受到极大关注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我们国内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以,国内有媒体说2008年是“中国信任计算元年”,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可信计算和信任计算的区别   自从2007年以来,国内把Trusted Computing也翻成可信计算。这样,可信计算和信任计算就被混在一起,都说是可信计算。自此,。就在国内引起了混乱。在科研课题立项、评估、审批等方面造成许多误会。从政府部门的官员,到信息技术的大同行专家学者,如果不了解这两个词的来龙去脉,就很难区别。其实,从字面上说,Trusted Computing并没有“可以”信任的意思,而是“被信任的计算”的意思。按照中文的习惯,可以翻成“信任计算”。就是说,商家和用户都相信“信任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而可信计算是要用理论、实验或证据来说明:在怎样的情况下,计算为什么是可以信赖的。从英文的字面上来说:I trust someone who is not dependable。这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I do not trust someone who is really dependable。这种误会也是常有的。举例来说,2008年10月20日起微软在华推出XP系统和Office软件正版验证,盗版XP桌面每小时将变为黑色,被称为“黑屏事件”。这是微软不信任用户用的是它的正版软件,于是设置实时监控,检查用户是否在使用盗版软件,如果是,则“黑幕”。这对公司是对正版的确认,而对用户则是一种不信任的行为。所以,碰了钉子。2009年6月,工信部下文,要求国内新售电脑必须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软件,目的是防止青少年浏览不良信息。这就是所谓的“绿坝事件”。工信部信任该软件能筛掉不良信息,但用户反应比较大,没几天就发现许多软件漏洞,因而不得不搁浅。这就是工信部信任了一个不可信的软件。这说明,信任的东西应该经过是否可信的论证,才应该去真正信任它。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Dependable computing和Trusted computing从概念上、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从字面上看,人们信任一个可信的系统,但也可以信任一个不可信的系统,如果他有什么特殊的需要的话。同样地,人们一般不信任不可信的系统。但是,不排除有人就是不信任一个可信的系统。所以,“可信”和“信任”是有区别的。所以,这次会议大家一致建议:将Dependable computing翻成可信计算,而Trusted computing翻成信任计算,希望不要把信任计算混同于可信计算。 --闵应骅

引申阅读

  • https://blog.csdn.net/piddock/article/details/83470085
  • https://blog.csdn.net/gscsnm/article/details/71436586
  • https://trustedcomputinggroup.org/about/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07082
  • https://zh.coursera.org/lecture/os-virtsecurity/9-11-fang-tan-qing-si-yi-jiao-shou-1-wei-ruan-de-ke-xin-lai-ji-suan-gai-nian-17-Zaq0S
  • 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previous-versions/windows/it-pro/windows-server-2008-R2-and-2008/cc734063(v=ws.1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安全乐观主义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可信计算与可信计算组织
可信计算的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 中国可信计算研究工作始于1992年。可信技术发展经历了以主机可靠性为主要特征的可信计算1.0时代,以节点安全性为主要特征的可信计算2.0时代,现在发展到
安智客
2018/02/24
1.9K0
可信计算与可信计算组织
《可信计算3.0工程初步》读书笔记
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TCSEC),该评估准则定义系统中实现安全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的总和为可信计算基,明确安全机制首先要做到“可信”;有一点要意识到的是,可信不等于安全,但可信是安全的前提。1999年, IBM、HP、Intel和微软等著名IT企业发起成立了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CPA,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这标志着可信计算进入产业界。2003年,TCPA 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TCG, Trusted Computing Group)。目前,TCG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可信计算技术规范,如可信PC、可信平台模块(TPM)、可信软件栈(TSS)、可信网络连接(TNC)、可信手机模块等,且不断地对这些技术规范进行修改完善和版本升级。
呱牛笔记
2023/05/02
9830
《可信计算3.0工程初步》读书笔记
可信计算常用术语整理
在读《可信计算–理论与实践》时,一大堆各种英文简写,很快就看晕了,于是在此整理一下。 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可信计算组织 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可信平台模块 TCM: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可新密码模块 MTM: Mobile Trusted Module:移动可信模块 DAA:直接匿名功能。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 PCA:Privacy Certificate Authority隐私签证机构.
yifei_
2022/11/14
1.1K0
芯安全 新发展 | 国民技术可信计算再上新台阶
8月11日,为期三天的密码与安全行业盛会——“2023商用密码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降下帷幕,国民技术携带近40个优秀安全应用案例参展,全面展示了国民技术“芯安全 新发展”成果。首次亮相的可信计算NS350系列TCM2.0密码安全新品等可信计算相关产品与应用案例在展会上尤为受到关注。
芯智讯
2023/09/07
4680
芯安全 新发展 | 国民技术可信计算再上新台阶
可信计算之虚拟可信平台模块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单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逐渐成为主流,但是,单台物理机上的TPM芯片只有一个。为了让物理机上的多个虚拟机都能使用可信计算,2006年,IBM在USENIX论文《vTPM: Virtualizing the Trusted Platform Module》中首次提出了虚拟可信平台模块技术(vTPM)。vTPM是TPM的软件实现,让虚拟机也能够使用安全存储、密码操作等功能,而不需要专属的TPM芯片。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24/04/17
5440
可信计算之虚拟可信平台模块
可信执行环境的定义及实现形态
一般认为,最早给出可信执行环境定义的是OMTP(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这个组织,其在2009年其在《omtpadvancedtrustedenvironmentomtptr1v11.pdf》中定义了TEE,定义为“一组软硬件组件,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设施”,需要满足两种定义的安全级别中的一种。第一个安全级别(Profile 1)目标是应对软件攻击,第二个安全级别(Profile 2)目标是同时应对软件和硬件攻击【1】。
安智客
2019/09/25
3.5K0
可信执行环境的定义及实现形态
可信计算之可信平台模块介绍
早期计算机安全主要依赖于杀毒软件,然而,这种纯软件防御存在明显缺陷。一旦恶意软件获得与杀毒软件相同的权限,它可以轻易关闭防护程序并悄悄隐藏自身。更甚的是,一旦恶意软件针对固件和引导程序发起攻击,杀毒软件的查杀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这些挑战,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应运而生。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24/04/17
8540
可信计算之可信平台模块介绍
什么是TPM? Windows 11 是否会重蹈 Windows Vista 覆辙?
2021 年 6 月 25 日,微软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 Windows 11。相比手机操作系统差不多一年更新一个版本,Windows 的迭代节奏还是慢很多。Windows 11 和 Windows 10 之间隔了 6 年多时间,这在手机领域简直无法想象。
云水木石
2021/07/14
1.2K0
Google的Titan与可信计算
近日,谷歌宣称定制Titan芯片,为谷歌的重计算负载主机,提供硬件验证的启动和端到端认证的信任根。并声称在Google Cloud Platform中加固了服务器的各个层面,包括Google设计的硬件,受控的固件栈,OS镜像,加固过的hypervisor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secure boot的增强和基于硬件的身份加密。
段立功
2022/06/13
7150
白话TPM
TPM,可信平台模块,是一种加密协处理器,很多PC上都配有TPM芯片,主要是用来保护个人计算机的安全;
呱牛笔记
2023/05/02
6350
白话TPM
可信计算之完整性度量架构
可信计算场景下,证明一个系统是否可信的信息由系统自身产生,验证方需要判断系统哪一部分给出的答案才是值得相信的。返回可信信息的程序本身,以及运行这些程序的BIOS、内核,都是不可信的,因为它们都可能被篡改。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24/04/17
6840
可信计算之完整性度量架构
蚂蚁区块链第10课 可信计算分类以及TEE硬件隐私合约链智能合约开发实践
本文介绍可信计算分类INTEL SGX技术和ARM TRUSTZONE技术技术方案概要,以及应用INTEL SGX技术的蚂蚁区块链TEE硬件隐私链的智能合约开发实践。
辉哥
2019/04/17
3.9K0
蚂蚁区块链第10课  可信计算分类以及TEE硬件隐私合约链智能合约开发实践
可信软件基概述
安智客长期关注可信执行环境TEE,今天了解学习一些可信软件基TSB(Trusted Software Base)。要了解可信软件基,先来了解可信计算基TCB(Trusted Computing Base)这一个传统概念。由于可信计算规范内容较多既包括计算节点也包括服务器可信支撑平台。本文参考大量规范标准只对可信软件基做一个浅述。
安智客
2018/07/30
8.4K0
可信软件基概述
ACM与IEEE双Fellow、华人女计算机科学家周以真:可信 AI,未来可期
对于某些任务,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取得足够好的表现,可以部署在我们的道路和家里。比如,物体识别可以帮助汽车识别道路;语音识别则有助于个性化语音助手(如Siri和Alexa)交流。对于其他任务,人工智能系统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人类,AlphaGo 就是第一个击败世界最强围棋选手的计算机程序。
AI科技评论
2021/10/21
7300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刘峰团队招收可信赖机器学习方向博士生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墨尔本大学刘峰团队(墨尔本可信赖机器学习与推理研究组)招收可信赖机器学习(Trustworthy Machine Learning)方向博士生的相关信息。 导师介绍 刘峰博士现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助理教授,组建了墨尔本可信赖机器学习与推理研究组来从事可信赖统计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他也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访问科学家和澳大利亚人工智能中心(AAII)的访问学者。刘峰博士曾多次获得机器学习领域的奖项,比如 2022 年 NeurIPS 杰出论文奖,2021 年 NeurIPS 杰出
机器之心
2023/02/23
9820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刘峰团队招收可信赖机器学习方向博士生
TPM 2.0 爆出漏洞,数十亿物联网设备受到严重威胁!
The Hacker News 网站消息,可信平台模块 ( TPM ) 2.0 参考库规范中爆出一个严重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导致设备信息泄露或权限提升。 漏洞或影响数十亿物联网设备 2022 年 11 月,网络安全公司 Quarkslab 发现并报告漏洞问题,其中一个漏洞被追踪为 CVE-2023-1017(涉及越界写入),另一个漏洞追踪为 CVE-2023-1018(可能允许攻击者越界读取)。 Quarkslab 指出,使用企业计算机、服务器、物联网设备、TPM 嵌入式系统的实体组织以及大型技术供
FB客服
2023/03/29
5010
TPM 2.0 爆出漏洞,数十亿物联网设备受到严重威胁!
WAIC AI开发者论坛全日程公布!高性能计算、多模态交互、类脑计算,业界大咖精彩分享不容错过!
9 月 3 日,2021 年图灵奖得主、中外院士领衔顶级嘉宾阵容,只讲「技术 + 实践」干货! 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持续涌现,推动新一代技术浪潮渐入高潮,万物互联的世界正加速到来。 以 “智联世界、元生无界” 为主题,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将于 9 月 1 日至 3 日,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 由机器之心主办的「WAIC · AI 开发者日」,是大会期间唯一一场面向 AI 开发者和技术人员的活动,也是大会最重要的技术论坛之一,举办 3 届以来始终专注 AI 技术人员与开发者,持续推动 WAI
机器之心
2022/08/25
6030
WAIC AI开发者论坛全日程公布!高性能计算、多模态交互、类脑计算,业界大咖精彩分享不容错过!
二十一世纪的计算 | 康奈尔大学教授Fred B. Schneider开讲计算机安全
雷锋网按:本文根据Fred B. Schneider教授在韩国“Compu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2016”大会上所做报告《A Science of Cyber – Secu
AI科技评论
2018/03/08
9760
二十一世纪的计算 | 康奈尔大学教授Fred B. Schneider开讲计算机安全
隐私计算中可信执行环境的一知半解
隐私计算是使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技术,它包括了密码学、人工智能、安全硬件等众多领域交叉的学科体系。对于隐私计算而言,业界通常分为三大路径技术:以安全多方计算为代表的密码学路径、以可信任执行环境为代表的硬件路径和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路径。
半吊子全栈工匠
2022/12/03
1.3K0
隐私计算中可信执行环境的一知半解
2019 ACM Fellow刚刚发榜!陶大程、谢源、陈熙霖等7位华人学者当选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领域专业性学术组织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刚刚公布2019年最新当选的ACM Fellow,一共58位科学家当选,其中包括7位华人,表彰他们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打击网络犯罪、量子计算和无线网络等领域做出的广泛而重要的贡献。
新智元
2019/12/18
526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可信计算与可信计算组织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