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大模型这把大火,烧到了手机领域

大模型这把大火,烧到了手机领域

原创
作者头像
刘旷
发布于 2023-12-15 01:21:26
发布于 2023-12-15 01:21:26
22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刘旷专栏刘旷专栏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AI大模型从年初一直火到了年尾,但似乎离普通人还有些距离。不过,现在情况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各大手机厂商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把大模型装进手机里,让AI变得“触手可及”。

在很多人看来,手机厂商入局AI大模型,不过又是一场跟风炒作而已,实际上却绝非如此。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头部手机厂商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AI了,甚至有部分厂商已经狂砸百亿级的研发投入,AI团队达千人规模,而且未来的投入也不设上限。从这个架势来看,手机厂商入局AI,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备而来。

手机厂商竞逐大模型

当下,手机圈的大模型大战已经开始了。资料显示,今年8月,小米宣布其已经成功自研了一个13亿参数的端侧模型,并且在手机端实现了运行。同时公布其自研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MiLM-6B,参数规模达到了64亿,在权威中文评测榜单C-EVAL和CMMLU中位列同等参数规模大模型的第一名。10月26日,小米澎湃OS暨Xiaomi 14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宣布将AI大模型植入系统。

11月1日,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同时,vivo还发布了包含不同参数规模的大模型矩阵,包括1750亿、1300亿、700亿、70亿和10亿五款大模型。其宣布130亿参数的蓝心大模型已经实现端侧跑通,并开源了7B大模型。11月16日,OPPO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自主训练的个性专属大模型与智能体——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AndesGPT以“端云协同”为基础架构设计思路,推出从十亿至千亿以上多种不同参数规模的模型规格。

除了以上几位之外,包括华为、荣耀等厂商也都在纷纷布局,将大模型装进手机。那么,大模型为何能够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首先,当下AI大模型已经成为众多终端的生态底座,手机厂商入局做AI大模型势在必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手机厂商都在打造涵盖设备、汽车和联网终端的新一代智能生态环境,而大模型是生态底座,可以提升人机交互的智能化等。同时,其多模态和跨模态及轻量级应用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智慧应用及智能生态的繁荣。

其次,手机行业困局待解,AI大模型或为最佳突破方向。过去几年,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各路手机厂商都在极力搞创新。从芯片到外观再到续航,很多手机厂商均有涉足。不过,相较于几年前围绕NPU的“小打小闹”,生成式AI无疑让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看到了曙光:在全民都在讨论大模型的环境下,AI和终端的融合被视为新的创新锚点,将带动产业链共振。

尽管不同调研机构的口径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出货量巅峰在2017年前后,之后市场开始进入下行周期。因为5G等新技术的出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1年短暂复苏,却未能持续太长时间。消费电子市场的低迷,所影响的不只是终端公司,还对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下游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消费电子产业上下游对生成式AI的追捧并不单纯,本质上还是靠大模型的卖点刺激新的增长。

各家目的各有不同

事实上,手机虽然并不等于大模型的下一个爆发性入口,但手机使用频率和时间非常高,且手机是个人信息的集中地。通过手机,互联网厂商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用户,并获取用户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大模型通过与手机结合,可以通过手机这个互联网入口,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大模型应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大模型与手机结合,还可以使得大模型应用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缺陷,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过,从各家手机厂商的表现来看,各家与大模型结合的目的各有不同。

比如,OPPO布局大模型的目的,重点在于打造智能终端交互体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引入,用户跟语音助手交互知识问答类的问题,占比会有更显著的增长。目前OPPO语音助手小布的整个月活是1.5亿+,每天产生的交互数据大几千万次。在部署方面,主要是云端+本地部署,即涉及高度敏感的隐私数据,可以在端侧做本地化处理。但是面对复杂的一些任务,还是需要依赖云端大模型。

与OPPO有所区别,小米布局大模型时,重点在于轻量化和本地部署。相比前者,小米的部署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同时实现在本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为此,小米将一部分大模型能力下放到端侧,致力于达到功耗、推理速度和生成效果的最佳平衡。另外,其还自研了13亿参数的端侧模型,部分场景效果媲美60亿模型在云端的运算结果。

相比之下,vivo则更注重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vivo认为大模型将全面革新智能终端交互体验,并朝这个方向不断为用户带来优质的体验。在部署方面,130亿参数的蓝心大模型可实现端侧跑通,1750亿参数的蓝心大模型已达到GPT-3参数水平。

而华为与大模型的结合,则有着更深的图谋,其意在将大模型打造成系统的“大脑”。据了解,华为语音助手小艺和大模型的融合,不是简单对聊天、AIGC、回复等任务进行增强,而是以大模型为核心,进行了系统级增强。其底层逻辑是为了将用户的任务分配给合适的系统,各个系统各司其职,同时在复杂场景上增强体验。

总体来看,“重塑”语音助手无疑是各大手机厂商布局大模型的第一步,也是必走的一步。不同点在于各个手机厂商的优势不同,与大模型结合的重心也有所不同。比如,小米常年深耕智能家居领域,因而沉淀了大量的AI软硬件基础;OPPO则始终注重攻克技术和创新,为追求高质量拍摄和设计的用户提供产品,这在大模型上得到了延续;vivo以年轻时尚为主要定位,注重自拍和音乐等个性化功能,这使其在大模型个性化发展方面聚集了不容小觑的实力。

挑战仍然不小

不过,目前来看手机厂商想要利用AI大模型,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仍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是把大模型装进手机里面存在现实挑战。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手机厂商布局大模型,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以荣耀、小米等为代表的端侧计算模式;二是以vivo为代表的端侧和云端两条路径并行的模式。目前来看,两种模式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希望智能手机端侧AI模型支持本地问答、语音互动等功能,而其能否跑通则要看,各厂商能否联合上游实现算力、算法的演变。随着更多企业的深入布局,其也将展开技术竞技和资源争夺战。

同时,将参数动辄百亿、千亿级的大模型放进手机端,也面临成本高、自研难、算力消耗大等现实难题。

其次,从应用层面来看,AI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原因,获取并使用大量用户数据可能存在困难。同时,手机厂商还需要解决模型泛化不足的问题,以确保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都能够满足需求。

最后,从竞争层面来说,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加大投入布局AI大模型领域,竞争压力很大。对于参与其中的厂商而言,如何另辟蹊径,打造出差异化强的产品,避免同质化,就成了各家厂商参与大模型竞争的题中之义。

谁能抢先杀出重围?

那么,在这场手机厂商参与的大模型竞争之中,哪家手机厂商更有机会赢得先机,并最终杀出重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来回答。

首先,从技术实力方面来看,目前华为的大模型实力最强,这对于其推进手机端侧大模型的发展或有很大帮助。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华为的盘古大模型体量较大,可能在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级别,其已经接入了华为的鸿蒙OS和小艺智慧助手,未来可能会实现从手机、电脑再到汽车的大模型驱动以及智能互联。

相比之下,目前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公布的端侧大模型大多在几十亿到上百亿不等,从量级上来看与华为仍相差较大。虽然站在实际应用层面来看,不同量级的大模型,所对应的应用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底层实力来说,无论是云端还是操作系统还是大模型训练能力和水平,华为在国产手机厂商中都是独一份儿。

其次,从供应链层面来看,小米、OV、荣耀等厂商,或许能够在芯片层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当前,随着AI大模型走进手机领域,现有手机算力、存储的瓶颈就会逐渐凸显出来,推动大算力芯片,已经成为破解手机端侧大模型落地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目前高通、联发科等手机芯片企业都已经开始布局了。10月24日,高通发布第三代骁龙8,在端侧可运行超100亿参数的大模型,面向70亿参数的大预言模型每秒可生成20个token,在终端侧只需0.5秒就能利用Stable Diffusion完成文生图。联发科自然也不甘示弱,11月6日晚间,联发科发布专为生成式AI设计的第七代AI处理器APU790,内置硬件级生成式AI引擎,处理速度是上一代的8倍,能实现更加高速且安全的边缘AI计算。

作为下游厂商,这意味着小米、ov、荣耀等厂商,将有机会借助上游芯片厂商的力量,在高性能芯片定制方面走到前面。毕竟,限于美国的制裁,华为想要做高性能芯片,只能同国内厂商合作,目前是否能够顺利产出尚不可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手机厂商在较长的时间之内,都还有短板待补。华为需要与国内厂商合力攻坚,打造高性能算力芯片,并保证其顺利产出;而对于其他厂商而言,则需要加快算力和算法的提升,以保证自己的技术和用户体验足够领先。就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大模型手机密集下场: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杀疯了
不出意外,AI大模型浪潮卷到了智能手机领域,智能手机厂商争先恐后地自研AI大模型或者联手AI大模型厂商,挖掘智能手机与AI大模型的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刘旷
2023/11/06
4120
把大模型塞进终端,能让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吗?
高通、AMD、英特尔等上游的芯片厂商,争相喊出了混合AI、终端AI、AI计算等概念,努力向外界讲述终端AI化的想象空间;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纷纷将“大模型”搬到智能手机上,示范了智能助手、AI生图等应用场景;联想代表的PC厂商,也顺势讲出了AI PC的新故事……
Alter聊科技
2023/12/03
1780
把大模型塞进终端,能让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吗?
将AI大模型装进你的手机,你愿意么?
AI大模型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模型越做越大,以规模来提升性能。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通过将模型做小,来嵌入手机、电脑等计算终端,这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数据猿
2024/05/28
1950
将AI大模型装进你的手机,你愿意么?
苹果放弃造车:AI布局已被中国手机甩开一年 | 深网
意料之外的是,花费数十亿美元、秘密开展了10年的Titan项目(造车计划)会成为苹果的“弃子”。但在电车突破寥寥、生成式AI已成为全球最重要风口的背景下,苹果放弃造车专注AI项目又在情理之中。
小腾资讯君
2024/03/13
1950
构建端侧生成式AI生态,联发科领先高通的一步好棋
继去年11月推出天玑9300,率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带入到智能手机端之后,芯片大厂联发科(MediaTek)为了引领移动生态抓住“生成式AI手机”市场机遇,近日召开了首届“天玑开发者大会”(MDDC 2024),并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成式AI手机”标准与天玑移动AI生态,加速推动 “生成式AI手机”的普及。
芯智讯
2024/05/17
1920
构建端侧生成式AI生态,联发科领先高通的一步好棋
端侧大模型浪潮奔涌而至:态势、影响与建议
10月10日,Vivo推出蓝心端侧大模型 3B,其AI能力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5亿手机用户,大模型token输出量超过3万亿;随后,字节发布首款AI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与豆包深度集成;18日,荣耀同期发布了Magic OS 9.0 ,打造AI OS,其上的YOYO智慧助手已经打通了多款APP,可以实现一句话充值、一句话点外卖等服务。中国信通院与荣耀等企业还共同发布了《终端智能化分级研究报告》,推出了行业首个终端智能化分级体系。
小腾资讯君
2024/10/31
4730
卷生成式AI的旗舰手机,2024年会引发一场交互革命
先是在 10 月份的骁龙峰会上,小米放出消息,能在手机端侧运行的 60 亿参数大模型。
机器之心
2023/12/20
2470
卷生成式AI的旗舰手机,2024年会引发一场交互革命
今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看这些
仔细想来,自 2016 年 AlphaGo 在围棋上打败人类起已过去八年。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却丝毫没有减速,正在给我们创造更大的震撼。
机器之心
2024/04/12
1150
今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看这些
生成式 AI 时代,手机正在进行一次全栈革新?
最近一段时间,AI 与大模型技术突飞猛进。春节刚过,前沿方向上就迎来了新一轮突破。
机器之心
2024/03/07
1870
生成式 AI 时代,手机正在进行一次全栈革新?
新火种AI|三星打响“AI手机”第一枪,2024会是AI终端元年吗?
作为常年盘踞销量全球前三的品牌,三星突然宣布,将在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2点推出下一代旗舰设备Galaxy S24系列,包括Galaxy S24、Galaxy S24+和Galaxy S24 Ultra。
新火种
2024/01/06
1460
国产手机:2022疑无路,2023又一村?
1月28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2022年同比下降14%,达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销量持续走下坡路,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们似乎已难改市场羸弱现状。
刘旷
2023/02/08
2130
大模型深入智慧之地,手机厂商会如何交卷?
在蓬勃发展的 AI 浪潮中,各行各业似乎都在积极投入大模型。由此我们更想探讨,企业之所以追逐大模型,是基于真实的业务需求,还只是跟风效仿?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11/27
1730
大模型深入智慧之地,手机厂商会如何交卷?
从潮汐架构和安第斯大模型,看智能手机的未来演进
最近这段时间,手机厂商纷纷发布了自家最新的旗舰系列。其中,有一些技术,蛮值得关注的。
鲜枣课堂
2024/01/23
2890
从潮汐架构和安第斯大模型,看智能手机的未来演进
高端手机格局再生变数,华为赋魅、苹果祛魅
历经二十多年发展,智能手机产业链高度成熟,消费者换机需求疲软,智能手机厂商艰难创新,市场存量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刘旷
2024/05/13
1470
业界 | Kirin 970完爆A11,但华为手机的真正利器是HiAI移动计算平台
机器之心原创 作者:黄小天 9 月 2 日,德国柏林 IFA 2017 电子展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推出全球第一款手机端 AI 芯片麒麟 970(Kirin 970),以芯、端、云协同发展
机器之心
2018/05/08
9420
业界 | Kirin 970完爆A11,但华为手机的真正利器是HiAI移动计算平台
华为小米vivo向上,苹果荣耀OPPO向下
日前,Counterpoint发布的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2%,成为2024年唯一出现同比下滑的季度。而对于各大智能手机品牌来说,他们的市场份额和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刘旷
2025/01/22
1080
没有App,也没有 App Store,未来的手机会干掉全部应用开发人员吗?
在上个月的 WMC2024 上,德国电信联合高通、Brain.ai 推出了一款突破性创新的概念 AI 手机 T phone。与传统智能手机不同,这款手机主打一个“无 App”,它清除了屏幕上的密密麻麻的 App 图标,只留有一个按钮用来激活手机里的 AI 助手,让用户通过类似 ChatGPT 的操作界面来交互。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4/03/26
1190
没有App,也没有 App Store,未来的手机会干掉全部应用开发人员吗?
跳脱低迷,华为、苹果、荣耀OV小米激战2024
尽管2023一整年,很多行业都在逐渐复苏,但是对于手机圈来说,这股“春风”似乎就跟没吹过一样。整整一年哪怕厂商穷尽力气去卷,但行业低迷、市场体量下滑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刘旷
2024/01/22
2220
苹果开源可以在手机上跑的大模型!代码、权重、数据全公开,AI应用开发的下一个风口?
苹果开源了一个在设备端运行的 AI 模型 OpenELM,同时还公开了代码、权重、数据集、训练全过程。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4/04/26
1.1K0
苹果开源可以在手机上跑的大模型!代码、权重、数据全公开,AI应用开发的下一个风口?
手机厂商的开年大考:卷AI,还是卷MR?
一个是OpenAI发布的一系列demo视频,仅需寥寥数字的提示词,文生视频模型Sora即可生成一段场景逼真、动作丝滑、细节丰富的视频。被“震惊”的不单单是影视从业者,包括周鸿祎在内的大佬坦言: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时间可能缩短至一两年。
Alter聊科技
2024/03/04
1450
手机厂商的开年大考:卷AI,还是卷MR?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大模型手机密集下场: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杀疯了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