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从“无人问津”到“最热风口”,智能语音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数据科学50人•俞凯

从“无人问津”到“最热风口”,智能语音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数据科学50人•俞凯

作者头像
DT数据侠
发布于 2018-12-28 06:18:04
发布于 2018-12-28 06:18:04
62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DT数据侠DT数据侠

从“冷板凳”到“最热风口”,俞凯博士(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一直相信人机交互,将带给人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并且,他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借助科技,沟通万事、打理万物,从而改变世界。

▍数据科学是从0到1的过程

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颁给了一部人工智能影片——《Her》,影片讲述的是孤独的作家Theodore,与语音助理Samantha的爱情故事。

(图片说明:电影 《Her》 中,渴望亲密关系的男主角,爱上了善解人意的语音助理;来源:豆瓣电影)

影片中的Samantha不仅拥有语音识别技术,能将声音转化成文字;还拥有语义理解技术,精准处理、解读文字含义;最后还能语音合成,将信息转化成声音,准确输出。

联想起不久前小米发布会上,雷军与小爱同学的“智障对话”,Samantha 恐怕是所有语音从业者的“梦中情人”了吧。

(图片说明:雷军与智能音箱对话)

“确实,能听、会说、能纠错,才是真智能语音。”在思必驰的会议室里,俞凯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坐姿,和我们阐述起他的语音交互观点。“以前语音识别只追求‘听清’,语义理解也只追求一句话层面的‘听懂’,现在更追求的是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后,能够‘听话’、且具有进化和适应能力的‘语音机器人’。”

(图片说明:俞凯在思必驰上海办公室接受DT数据侠的专访)

俞凯留着时下最考验颜值的“板寸”,语速略快地说着这些。对答中,他的思路缜密,学识广博,对于繁复问题会自觉拆解,逐一回答。对于语音识别中存在的错误率和发展瓶颈等尖锐问题,也能层层分解。

先告诉你语音交互系统发展的历史——1952年,贝尔实验室开发了第一个能够识别阿拉伯数字的系统Audrey,能够识别10个英文数字,拥有98%的正确率。1950年代末,伦敦学院的Denes又将语法概率加入语音识别中;1962年发明了第一台可以用语音进行简单数学计算的机器Shoebox……

随后点明语音交互系统的进步基础——一方面是技术,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机器学习和各种信号处理方法,另一方面是庞大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数据。

总之,在语音识别中,训练数据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是系统性提升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语料的标注和分析需要长期的积累、总结,这就需要大数据的辅助。

“数据积累是从0到1的过程。现在得益于互联网,我们能获得大量日常信息,包含各种材料和环境,但数据是没有尽头的。”

“那么您如何界定数据科学?”我们好奇。

“数据科学本身就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但是从研究领域来讲,只要和研究数据相关,都可以叫做数据科学。这点来说,我们都是数据科学的相关研究从业者。”语毕,俞凯爽朗一笑。

▍想要改变世界的科学思维工程师

俞凯的数据科学和语音故事要从2002年的剑桥说起,一切也就像思必驰的渊源一样:“思于剑桥,驰于中国”。

(图片说明:俞凯博士在英国;来源:清华校友总会)

2002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时,美国国防部和剑桥恰好合作展开了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项目”;并且,该项目还为博士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尽管俞凯将进入语音识别领域的机缘,归结于“时代的机遇”,是集合所有最优条件后的选择,但他对科研的进取心和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却并非一蹴而就。

在来到剑桥之前,俞凯在清华大学攻读工程自动化的本科和硕士。1997年,在互联网还未得到应用的年岁里,他就曾为了“考察国情民生”,从北京骑行1500公里到达西安,甚至在骑行之前写下遗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你需要像推导公式一样全面判断会有哪些危险,分别该怎样应对等等,虽然很苦,但很锻炼人。”这样的经历让俞凯意识到,完成任何一件事,不仅要有正确的方法,还需要意志和理想的支撑。这也才有了后来他从语音识别到对话系统研究方向的转变。

(图片说明:俞凯博士(右三)在清华;来源:清华校友总会)

2002年至2007年,俞凯所在的剑桥语音识别项目组,多次在国际研究机构组织的对话系统挑战赛等国际评测和竞赛中获得冠军。尽管成绩斐然,俞凯更关注的却是那20%仍未解决的错误率。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研究者,我更想要通过科学的技术、能力,去改变世界。或者,你可以把我当作是一个有科学思维的工程师。”他如是解读自己对错误率的“零容忍”,以及个人的科学愿景。

因此,从2007年开始到往后5年,俞凯将自己在剑桥的研究领域从语音识别扩展到更大的对话系统,并在2007年和剑桥校友高始兴一起创立了智能语音公司AI SPEECH,中文名“思必驰”借用了德国诗人海涅名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这也是俞凯学术、创业之路的写照。

尽管2007年,全球语音发展尚处低谷期,许多同学甚至纷纷转行投身金融业,俞凯仍然坚信,语音交互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方向。“做不可预测事情的人,永远都是少数,因此需要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尽管投入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预计到往后的困难。但总有些热血,想要改变世界。”俞凯如是解读这段“年少轻狂”。

2008年思必驰回国发展,落户苏州。很多人不理解俞凯为什么会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他却不愿把“创业”和“当时国内相对滞后的发展条件”相提并论。“二者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你才是需要把这件事做起来的人,如果别人已经成功了,就不需要你了对吧?”他笑着反问。

或许,科研和创业对于俞凯而言,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获取,更像是一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变世界的自由征途。

即便过程中,在公司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合伙人高始兴都抵押过房产;创业之后,时间不再为个人所支配,“我和太太的蜜月是在南极度的,现在基本没时间休假”,甚至连乒乓球的运动爱好都改成了一个人游泳;即便他也一再强调,“现在不是总结回忆的时候”……

但俞凯很明确,每个阶段都有必须要做的事,由此带来部分牺牲必将随着事业的发展,逐步达到新的平衡,“这总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就像‘从产业化到公司化’,是最大的挑战,但同时,成功克服他们也是最大的收获。”

或许,所谓创业之难,不在于它是一座垂直的陡峰,或是波峰波谷大起大落的惊险,而更像是一条莫比乌斯带——将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如果不在开始旋转时认清起点和终点,就会在不断地循环里迷失自我。

(图片说明:莫比乌斯带;来源:视觉中国)

2011年苹果公司发布了Siri——一款智能语音助手,并助力了iPhone等产品的成功。人机交互的边界突然得到了拓展,那些原本在科幻电影和实验室中的信息互动场景走进生活,掀起智能语音发展的第一波高潮。

随后,微软Cortana、谷歌Assistant、亚马逊Alexa等智能语音助手纷纷面世,并顺势诞生了微软Invoke、Google Home、亚马逊Echo、苹果HomePod等智能硬件。

在国内,阿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的AI实验室都将语音交互作为重要布局,通过开放平台战略寻求软硬件及内容合作,营造智能语音行业生态。

2013年至2018年,人类经历了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智能设备互联的发展,交互方式也经历着从文本搜索、语音/文本对话、自然口语对话的变迁。

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也为语音识别中的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使得构建通用大规模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成为可能。

如今当智能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俞凯当年的判断也得到了印证,语音交互正在成为数以百亿级智能物联网设备最核心、最丰富的入口之一。

(图片说明:Canalys预计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将达1亿台;来源Canalys)

如果说,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武器,那么,作为人工智能核心底层硬件的AI芯片则是“机器学习”的灵魂。

2018年,“AI芯片热潮”来势汹汹。前有中兴加大核心芯片研发投入,后有阿里官宣收购中天微布局AI芯片行业,并成立“平头哥”芯片公司……专业AI语音企业紧随其后,开始“热”启动,纷纷推出AI语音专用芯片。

(图片说明:AI芯片发展历程;来源AMiner《2018人工智能芯片研究报告》)

思必驰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并即将召开“打通AI产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发布会”。对于当下的“芯片热”,俞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先是认真定义芯片的价值,“它应该是企业整体规划中锦上添花的助力,和其他产品配合,实现整体生态布局的完整闭环。”

对于市场的盲从和由此带来的投资泡沫,他呼吁“理性”,“目前业内最大的泡沫应该是大家的期望和现在AI技术所能实现的能力范围不相符。许多企业估值很高,但实质性的创新、落地不够。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上的‘人才军备战’也是一个道理。”

如今思必驰已经完成了5 亿元的D轮融资、公司规扩至500余人,计划近两年上市,但俞凯对于公司的定位仍然是创业型企业,若以爬山为参照,还处在刚刚出发的爬坡阶段,“应该说,我们的山顶比较‘高’,目标比较远。”

他对企业有着最直接又最简单的坚持,“希望思必驰能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交互的入口界面,就像现在百度的搜索入口。我们希望能够赋能万物、打理万事,让人和机器的沟通更自然、更人性。”

▍未来,属于人机共融

从图灵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和图灵测试,到最初级的神经元模拟单元——感知机,再到现在多达上百层的深度神经网络,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从未停止。不仅安防、医疗、出行、教育、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正因为人工智能的嵌入而焕发出更多维度的商业机会,文娱影视作品也利用人工智能对未来嵌入了更多想象。

斯皮尔伯格在2002年的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就“预见”:未来警察不仅和机器共存,还可以预测犯罪细节,并提前制止犯罪。

其中一个场景就是,由汤姆·克鲁斯扮演的未来警察用虹膜识别设备扫描了“预谋犯罪”的男子的眼睛,并以“即将谋杀罪”逮捕他。

“我的一贯观点,也是人机共融、共存、共进化。”在提及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俞凯如是阐述,“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人类和机器各自拥有一个世界,但两个世界能通过智能技术,相互沟通、彼此帮助。”

一如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终身教授Martial Hebert所言:“人和机器人应该是互动的,不仅是人在操控机器人,机器人也会提供一些指令帮助人更好地调整工作,这是一个双向的协同,不再是传统的单向协同。”

至于如今层出不穷的“取代论”,俞凯更赞同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机器会拥有和人类感知智能相匹配的能力,继而是复杂的认知能力,最后能够自我进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估计再过20年左右,机器可能具备自我进化的能力。”

在俞凯看来,未来人们讨论的不是机器如何取代人类,而是“什么是机器,什么是人”:“在共存形态中,确实要考虑人、机的各自占比,以及二者智能的相互协调,但二者总是不断有对立的融合。”或许,当机器在科学的帮助下成为地球的和谐公民甚至星球公民,这才是最值得想象的未来。

在“人机共融”的愿景下,一切的讨论也必须要回归到“安全”的本质——机器人能否提供的安全服务,以及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结合Google Home的数据安全泄露事件,和思必驰正在展开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和数据白皮书》工作,俞凯认为,“首先要完善数据监管,同时做好数据安全问题的界定;其次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鼓励创新之间也需要达成平衡,否则规定死了,创新就难以实现。”

联系11月份,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出台的《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或将限制AI、脑机接口等14类新技术出口。俞凯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或许是个机会,“往好的地方看,这是鼓励我们自主创新、实现产权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外国人的开源代码。”就像人们常说的,“面包总是会有的”,他相信,“知识和技术总会有的。”

(图片说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

如今,俞凯依旧会在每天早上九点前到达办公室或研究院,晚上十点左右结束一天的工作。2019年,他希望可以像在剑桥合作项目的导师、剑桥大学皇家工程院院士Steve Young教授一样,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Steve是最早开始做语音识别基础技术研究、语音识别开源软件的人,并把它们产业化出售给微软、谷歌、苹果,非常受人尊敬。更难得是他非常有活力,不仅能平衡好各项职务,当时60岁了,还在和我们一起编程、查我的代码。“俞凯追忆起学生时代。

“如果以10分制为生活和工作打分,你会给几分?”

“7分吧,都还要进步。”语毕,俞凯的脸上又露出了标志性的微笑,有总结,有憧憬。

作者 | 颜安琪:yananqi@dtcj.com

题图 | 站酷海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12-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DT数据侠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AIIA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开启在即,思必驰俞凯畅谈语音交互技术的“AI互联”
语音交互技术会使信息和人、信息和设备以更丰富的形式链接在一起,它已成为AI最重要的交互方式。
镁客网
2018/10/18
5950
AIIA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开启在即,思必驰俞凯畅谈语音交互技术的“AI互联”
AI Talk | 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深度绑定底层研究和产业问题
机器之心原创 作者:高琳 这个世界上的研究,总会有一些人去坐冷板凳,而坐冷板凳的人,他今天去坐明天不一定去坐。就像深度学习现在这么热,之前也有过很冷的阶段。 创业的这个过程中能够义无反顾,这是思必驰团队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点。当然不是傻的义无反顾,如果说大家都没有学习能力,只是撞南墙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义无反顾的决心,遇到困难就放弃,我不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对于创业者来讲,如果说他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够拿自己底层的东西去拼的话,这个创业,恐怕一遇到困难就会垮掉。 从研究到创业,这是俞凯在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
2018/05/07
1K0
AI Talk | 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深度绑定底层研究和产业问题
思必驰俞凯:自然语言技术的畅想关键点不在交互,而是自然丨清华人工智能研习社
大数据文摘作品 大数据文摘记者 刘涵 魏子敏 “自然语言技术的未来,其关键点是“自然”两个字。” 11月最后一天,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博士在清华x-lab主办的人工智能研习社第七课上,如此评价自然语言处理,并与现场听众一起畅想了这一潜力巨大的技术将走向哪里。 图:11月30日,思必驰联合创始人俞凯在清华做了题为《认知型口语对话智能》的讲座。 刘涵 摄 在这场题为《认知型口语对话智能》的讲座上,俞凯认为认知交互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一定不是语音,因为从语音识别的角度上来说,问题明确,只要专门向这个领
大数据文摘
2018/05/24
4020
机器之心GMIS 2017圆满闭幕,全面解读前沿研究、产业落地及AI全球化
机器之心原创 机器之心编辑部 5 月 28 日,机器之心主办的第一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GMIS 2017)顺利闭幕。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中,许多学界和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在 GMIS 的舞台上分享了机器学习的前沿进展、交叉学科的新奇思想、人工智能的炫酷应用以及机器智能时代的创业经验。在第一天,有「LSTM 之父」之称的 Dalle Molle 人工智能研究所副主任 Jürgen Schmidhuber、Citadel 首席人工智能官邓力、腾讯 AI Lab 副主任俞栋等嘉宾为我们带来了干货十足的头脑风暴和前沿解读。
机器之心
2018/05/07
6380
机器之心GMIS 2017圆满闭幕,全面解读前沿研究、产业落地及AI全球化
9月7日DUI平台发布在即,大咖云集,全面揭秘思必驰AI生态布局
大音希声,AI IS DUI,2017思必驰DUI开放平台发布会即将于9月7日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拉开帷幕,我们将诚邀800余名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参与此次大会,共同勾勒一幅完整AI生态画卷(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是人类社会的镜像,机器将探索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奥秘,建构内在学习模型,逐步走向适者生存。 DUI全称为Dialogue User Interface,以对话为核心的人机交互界面。此处的对话,不仅指声音,也包括文本信息、图像信息的总和。思必驰DUI开放平台
用户1737318
2018/06/05
5090
GMIS 2017读懂机器智能前沿技术:这份技术清单助你做好准备
5 月 27 日至 28 日,机器之心 SYNCED 主办的 2017 全球智能机器峰会(GMIS 2017)将在北京正式举行。这是机器之心主办的第一届 GMIS 大会,从大咖参会、人机大战,到五场主题 Session 和 IME 主题展的设置,可谓亮点十足 。 此外,我们还启动了志愿者招募和赠书等活动。现在离大会正式开幕还有 11 天,相信你已经为你心仪的演讲和分享做好了准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 GMIS 2017 大会上出现的前沿技术分享进行一个前瞻性的介绍,希望能为你的参会计划安排提供帮助。
机器之心
2018/05/07
7030
GMIS 2017读懂机器智能前沿技术:这份技术清单助你做好准备
GMIS 2017参会指南:产业明星带你读懂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2017 年 5 月 27 日-28 日,机器之心 SYNCED 主办的 2017 全球智能机器峰会(GMIS 2017)将在北京正式举行。 从大咖参会、人机大战,到五场主题 Session 和 IME 主题展,这场全球峰会可谓亮点十足(详见大会日程 )。 在学界,梦想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LSTM 之父」Jürgen Schmidhuber、质疑当前深度学习热潮的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 Gary Marcus、人工智能领域「标准教科书」《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的作者&伯克利计算机科学教授 S
机器之心
2018/05/07
8740
GMIS 2017参会指南:产业明星带你读懂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AI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完成数亿元Pre-IPO融资,冲刺苏州AI创业第一股
据介绍,参与此次融资的投资机构包括珠海大横琴、美的资本、上海交大基金会旗下菡源资产、中信证券投资、元禾控股等。
量子位
2020/08/28
9440
AI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完成数亿元Pre-IPO融资,冲刺苏州AI创业第一股
业界 | 从AWE看智能家居:语音技术商或成未来最大赢家
为期三天的AWE 2017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已经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了帷幕,在本次展会上,除了国内外的传统家电巨头以及一些创新创业公司带着他们的家电产品参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E2馆展
AI科技评论
2018/03/12
1.1K0
业界 | 从AWE看智能家居:语音技术商或成未来最大赢家
思必驰行业大模型DFM-2:乘上「东风」,打理万物
7 月 12 日,思必驰「东风生万物」DFM-2 大模型发布会后,我习惯性地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提供大会速记,对方略微一愣,我才发觉这个问题已经过时。
机器之心
2023/08/08
2060
思必驰行业大模型DFM-2:乘上「东风」,打理万物
思必驰AI芯片发布:内置完整语音交互方案,支持离线模式,All in One
而最重要的产品,便是正式发布上市的AI语音芯片:深聪TAIHANG芯片(TH1520)。
量子位
2019/04/24
2.2K0
思必驰AI芯片发布:内置完整语音交互方案,支持离线模式,All in One
GMIS 2017 智能机器展|从最新计算平台到人机互动游戏,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酷的一场人工智能之旅
机器之心 GMIS 2017 全球机器智能峰会将于 5 月 27 日和 28 日在北京 898 创新空间召开,同期还有 IME 智能机器展览在同一地点举行。IME 旨在展示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技术与行业应用的结合,增强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感知。目前 IME 有 30 家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参展,既有酷炫的人工智能技术,又有丰富有趣的交互体验,更有丰厚的礼品。 只参加 IME 智能机器展不需要 GMIS 大会门票,即来即玩!展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驼房营南路 898 创新空间 玩法介绍 1、在现
机器之心
2018/05/07
9010
GMIS 2017 智能机器展|从最新计算平台到人机互动游戏,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酷的一场人工智能之旅
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论坛:类脑智能、混合智能及应用前景的探讨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CSDN承办的201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15)于7月26-27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27日下午的“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专题论坛,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重庆邮电大学教授王国胤、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富春、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姚力、苏州思必驰联合创始人俞凯和京东数据与机器智能部负责人杨洋等,聚焦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类脑智能、混合智能及应用前景。本论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胡德文的主持。
用户1737318
2018/06/05
1.3K0
专访思必驰初敏:离开微软、放弃阿里,一个语音交互的“实用主义者”
栏目简介:激荡六十年,人工智能已经起航。然而在未来面前,我们都还是孩子。究竟是“奇点临近”?还是泡沫行将破灭?为了解惑,《AI名人堂》将汇聚领航者智慧,和你一起探索前行的方向。
AI科技大本营
2018/08/17
1.1K0
揭开《钢铁侠》AI管家贾维斯神秘面纱的扛鼎之作!
《钢铁侠》里的AI管家贾维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样可以像人一样和自己对话的AI管家,我们是不是都想拥有一个? 贾维斯之所以可以像人一样和我们对话,必然离不开语音识别技术的加持。 如今,从语音输入法到智能家居等,生活中到处都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人机交互。 拥有一个贾维斯的梦想好像越来越近了! 为了让这个梦想更近一步,学习好语音识别技术势在必行! 今天,博文菌就给大家推荐一本语音识别领域的扛鼎之作——《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理解与实践(精装版)》,该书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并入选为《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丛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5/19
4090
揭开《钢铁侠》AI管家贾维斯神秘面纱的扛鼎之作!
【干货】2015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2016年4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语音产业联盟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中国语音产业年会暨中国语音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
新智元
2018/03/21
1.5K0
【干货】2015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人工智能语音进化史三部曲
企鹅号小编
2017/12/29
1.1K0
人工智能语音进化史三部曲
百亿美元的智能语音市场,全球格局已初具雏形
人工智能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今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都拥有了自己的智能语音助手,并率先抢占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市场高地。
科技云报道
2022/04/12
9690
百亿美元的智能语音市场,全球格局已初具雏形
剑桥高材生归国创业,15年AI长跑终于迎来IPO
历经半年的沉寂,AI领域终于迎来了一个新高潮——又一家AI企业走向IPO,这次的主角是来自苏州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思必驰。
用户2908108
2022/12/17
3500
剑桥高材生归国创业,15年AI长跑终于迎来IPO
【研报】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达200亿美元,进入群雄纷争时代
【新智元导读】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 2016年5月4日发布报告《全球及中国语音产业报告,2015-2020》的修订版本。报告认为,随着语音在智能产业的应用不断加深,全球,以及中国的语音市场在接下来的5年当中仍将维持显著地增长,到2020年,全球语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1.7亿美元。报告数据显示,尽管领头羊Nuance仍然占据着三成的市场份额,但是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其他科技巨头谷歌、微软、苹果和科大讯飞则获得了迅速的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0.7%、13.4%、
新智元
2018/03/22
1.5K0
【研报】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达200亿美元,进入群雄纷争时代
推荐阅读
AIIA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开启在即,思必驰俞凯畅谈语音交互技术的“AI互联”
5950
AI Talk | 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深度绑定底层研究和产业问题
1K0
思必驰俞凯:自然语言技术的畅想关键点不在交互,而是自然丨清华人工智能研习社
4020
机器之心GMIS 2017圆满闭幕,全面解读前沿研究、产业落地及AI全球化
6380
9月7日DUI平台发布在即,大咖云集,全面揭秘思必驰AI生态布局
5090
GMIS 2017读懂机器智能前沿技术:这份技术清单助你做好准备
7030
GMIS 2017参会指南:产业明星带你读懂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8740
AI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完成数亿元Pre-IPO融资,冲刺苏州AI创业第一股
9440
业界 | 从AWE看智能家居:语音技术商或成未来最大赢家
1.1K0
思必驰行业大模型DFM-2:乘上「东风」,打理万物
2060
思必驰AI芯片发布:内置完整语音交互方案,支持离线模式,All in One
2.2K0
GMIS 2017 智能机器展|从最新计算平台到人机互动游戏,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酷的一场人工智能之旅
9010
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论坛:类脑智能、混合智能及应用前景的探讨
1.3K0
专访思必驰初敏:离开微软、放弃阿里,一个语音交互的“实用主义者”
1.1K0
揭开《钢铁侠》AI管家贾维斯神秘面纱的扛鼎之作!
4090
【干货】2015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1.5K0
人工智能语音进化史三部曲
1.1K0
百亿美元的智能语音市场,全球格局已初具雏形
9690
剑桥高材生归国创业,15年AI长跑终于迎来IPO
3500
【研报】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达200亿美元,进入群雄纷争时代
1.5K0
相关推荐
AIIA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开启在即,思必驰俞凯畅谈语音交互技术的“AI互联”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