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做好一场 Presentation

如何做好一场 Presentation

作者头像
molier
发布于 2022-11-03 01:08:21
发布于 2022-11-03 01:08:21
59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olier的小站Molier的小站

# 0X1 前言: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当时晋级答辩之后本想趁热打铁,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七七八八,再加上拖延症犯了,所以导致直到今天大家才能看到这篇文章。不奢求大家看过文章后晋级答辩就能一路绿灯,只是希望能在答辩季这关键时期给需要的人些许的启发或者能与大家产生一些共鸣,更主要的是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都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分享出来。

对于大部分开发同学来说,Presentation 一直都是短板,因为答辩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本身的体现,还涉及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分类检索聚合能力。
  • PPT 的书写能力。
  • 临场发挥、表达能力。

# 0x2 如何选取素材?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知道都有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然后再对症下药。在答辩前也跟不少同事聊过,总结了几个大家都会提到的问题,其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就是 “不知道要答什么”。每个人都会说,这半年没做过什么 < font color="#dd0000"> 有技术含量 </font > 的事情,<font color="#dd0000"> 业务需求 </font > 都忙不过来。关键字已经标红,可以看出来这两个因素是阻挠我们的真凶。

# 2.1:技术含量?

对于一个技术答辩来说什么样的事情算是有技术含量?其实并不一定是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精尖技术突破,也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技术点。其实做移动端,或者大前端开发的人都知道,互联网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发展史,能挖的技术点早已经被挖透了,各种知识随便 google 一下就一大堆,想在这种环境下研究新技术出来实在是难于登天。所以大家有这样的疑问也是情理之中的。

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换一个思路去思考问题,稍稍改变一下 技术含量 这个词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是 在技术方面能对现有项目起到正向优化效果,或者能提高现有工作的效率的工作 ,凡是这样的工作,都值得被用来答辩或者作为 Presentation 的素材,这样一来,是不是感觉能答辩的东西就很多了,可选的范围变广了。

# 2.2:业务需求?

这是这里面临第二个 “难题”。的确大部分的同事的大部分时间都跟业务需求打交道,需求的点子是产品同学想的,代码也是按照需求单里面的写的,乍一看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大家都是在公司上班的人,业务需求肯定躲不过。其实现代技术的发展一开始都是由人类需求来驱动的。比如音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各种加解密、排序算法等,都是先有需求再有技术产出,而针对同一个需求的不同技术方案也有 优劣差异 ,比如 H264,H265;比如各种排序算法的复杂度等。所以我们答辩的内容最好是要从平时各种需求去挖掘,而实现需求时方案的 优劣差异 正是我们需要展示出的亮点。这一套做完后我们再通过业务需求本身的一些数据来佐证我们论点。

这样一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让 业务需求 从绊脚石变成促成我们一次答辩或者 Presentation 成功的一个助推剂。有业务需求作为支撑,可以使我们的内容更加有说服力,不至于让我们的 presentation 变成纸上谈兵。换句话来说,过多的业务需求未必是一件坏事,不过这就需要我们在做每个需求时都要有认真的思考,我们不仅仅是要完成需求本事,而是要考虑同样的工作如何做的更好。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技术需求大多简单没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其实对于移动端来说,目前的编程语言都已经是非常高级的语言,我们在平时的开发中几乎接触不到底层的东西,比如汇编,或者硬件之类的。安卓和苹果都通过层层封装为开发者屏蔽了底层的实现,但是我们真的明白当我调用一个高级接口的时候底层都做了哪些事情吗?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大家都知道圆角或者透明图层会导致离屏渲染,会影响性能,但是有多少人能说出为什么会离屏渲染?离屏渲染时候 CPU 在做什么、GPU 在做什么?切圆角触发了哪些 GPU 的指令?GPU 和 CPU 以及各种显示管线是如何交互的?其实我们并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乏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对于大前端来说我们接触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面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细细挖掘的。

# 2.3:兜底策略!

如果看了上面两段还是不知道说什么那兜底策略就是: 能报就报,先报再说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而且对自己个人成长有益事情要学会争取,答辩或者 presentation 的意义不仅仅是升职加薪,其中的过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对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是很大的提高,之前基本所有参与过的同学都说过:“答辩掉层皮,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对于这种好事我们怎么能拒绝呢?

# 0x3 开始 PPT 之前要做什么

PPT 是答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是 PPT 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他的作用是把自己的想法更加具象的表达出来。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想法和思路,以及我们的内容,在这里笔者建议 <font color="#dd0000"> 不要着急写 PPT!</font>,因为过早的写 PPT 就避免不了后期大量的修改,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而且过早的写也容易禁锢自己的思路。

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写,这个可能要取决于每个人内容的积累程度,当你相关的知识储备到达一定量级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感觉” 下笔如有神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了。这里还是建议最晚开始时间要在答辩前一个月左右。关于如何做知识积累,我这边有个方法:在平时工作时候,将答辩相关的知识点全部都记录在一个文档里,不需要记录多详细,可能是一行网址、一个截图、一个书名 + 页数,甚至是一行 API。在 PPT 开始前必须保证这个文档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之后才能快速高质量的完成 PPT。

这里用笔者的亲身经历举例,第一次答辩时候没有经验,很早就把重心放到了 PPT 书写上,导致在该做技术积累的时候时间都花在构思 PPT 上。最终的结果就是 PPT 改了无数版,面目全非,而且最后发现技术深度不够,信息密度不够,才开始后期恶补。第二次答辩吸取了教训,早早地就把各种相关知识点沉淀到文档中,确定了大方向和提纲。然后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该文档中进行信息提取整合,写 PPT 的效率翻倍,而且自始至终基本不会有结构上太大的修改。

# 0x4 如何写 PPT

知道了要讲什么东西,那这节来看看如何把一件事情清晰的描述出来。就像写代码一样,任何事情都要有条理,要有先后顺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虽说不上要引人入胜,但是至少让听众或者评委能顺着你的思路走。所以在写 PPT 或者演讲稿之前要从上帝视角来审视整个流程,整理出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的工作才是细化内容,挖掘深度等。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时间线为依托,一个好的描述手法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4.1:背景

做任何事情都有原因,在开始一切之前反问一下自己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但是这里的原因并不是” 因为有这个产品需求所以我做了 “,因为 presentation 的素材绝对不是需求本身,而是由需求引出的更高层次的思考,来源于需求,高于需求。因此 < font color="#dd0000"> 背景是建立在你对现状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表达出要迫切优化的诉求 </font>。换句话说 背景 就是让听众带着问题听下去,你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来主导听众的思考方向。

  • 描述方式:背景的描述方式尽量采用 <font color="#dd0000">1. 2. 3. ... 点来列出来 </font>,这样不仅清晰明了,而且也方便后面的针对性解答,起到点题的作用。
# 4.2:竞品对比

之前也讲过,互联网发展这么久,任何问题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所以你能想到的问题其他人也一定会想到,说不定别人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所以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一定要找到我们比他强的地方,或者是我们不能用他人的只能用你的原因。这点很重要,前期不做好功课,不然等评委问道了 用XXX一样可以解决问题,你为什么还重复造轮子? 的时候哑口无言,那就很尴尬了。

竞品对比要尽量找些知名度较高的竞品,这样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衬托出你所做内容的优势。同时要思考全面,让听众能感受到你对行业的敏感性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 描述方式:该模块尽量采用 <font color="#dd0000"> 表格 </font > 描述,通过不同维度的对比来突出自己的优势。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贬低竞品,可以在一些无关痛痒或者跟本次演讲内容无关的地方去肯定他人的做法,不然会让人觉得你做的东西也比较廉价。
# 4.3:工作内容描述

这个环节就是真正开始描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 不要写流水账,要突出亮点。
  • 尽量不要贴代码,除非你的代码很优秀没有破绽,或者是官方 API,不然非常容易被挑战。
  • 文字一定要越少越好,不然很容易变成照着读 (那样评委就会自己读而不去听你讲的了),把你想写的话尽量通过图表达出来。
  • 每一页的内容不要过多,一页不能出现两个主题。
  • 合理使用动画和转场效果,避免花里胡哨。
  • 描述顺序最好跟照前面背景中提到的问题顺序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和背景中的问题要一一对应起来。
# 4.4:数据佐证

对于任何的工作,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尽量选择线上数据,进行纵向、横向对比

  • 纵向对比:同一个项目中,在你所做工作介入前和介入后 对于项目某项指标的提升做对比。
  • 横向对比:同市面上的其他相似方案在对于项目的某项指标上的提升进行对比,类似于上文提到的竞品对比。
  • 描述方式:尽量采用表格,饼图、折线图等数据图表并配以少量的文字描述来进行展示。
# 4.5:后续优化点

对于在计划中但还没有完成或开始的工作可以写到该模块下,但是要注意的是该处不要写 过于简单或者很容易实现 的内容,不然很容易被挑战:” 为什么不一起做完再来讲?“。该模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上面所讲内容的一个补充,体现出自己考虑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该模块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理解的不那么细,毕竟是预研阶段,但是要让评委或者是听众知道你在有计划的执行下去,同时后续方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 4.6:关于口水稿

口水稿就是把自己要说的一字不漏的直接写在 PPT 备注里面,包含一些白话和口语。可能大多数同学会认为,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可以添加口水稿。但是个人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口水稿都是必要的,不仅仅是在答辩过程中能给你相应的提示,更重要的是写口水稿的过程其实就是模拟答辩的过程,你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对于 PPT 查漏补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最后一到两版的 PPT 开始写口水稿,笔者在这个期间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不乏一些逻辑错误,或者表达错误。

# 4.7:其他建议
  • 关于主题 尽量选择一个主题来表述,如果一定要选择多个项目,一定要分清主次,最好 1:9 或者 2:8 来讲,同时非主要内容要先讲,然后再开始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大部分评委或者听众会对你最后讲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 Q&A 环节也是在最后。
  • 关于篇幅 答辩总时长 30 分钟,PPT 最终有效页数要控制在 35 页内,如果超了这个页数说明你的内容不够精简,要做适当的调整,<font color="#dd0000"> 确保每一个字都不是废话,都要有自己的使命。</font>

# 0x5 答辩前如何准备

</br> <img src="https://tva1.sinaimg.cn/large/008i3skNgy1gsvmqw7dnkj30u00w6jtv.jpg"width ="300"height ="300"alt=" 图片名称 " align=center />

</br>

很多同学会担心紧张,个人认为其实紧张分两种,一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个谁都避免不了,但是这样的紧张基本不会影响到临场的发挥。另一种就是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而带来的慌张、自我怀疑、没有安全感的状态,这个就比较可怕,他会极大的影响到你的发挥表现,而且准备不充分本身就是致命的错误。

其实第二种紧张的状态也比较好解决,这里提供几个方法:

  • 自己在家或者会议室多进行模拟答辩 (要卡时间 30 分钟),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进行脱稿。
  • 多找资深的同事或者 leader 帮你过 PTT。
  • 积极参加团队内的预答辩,争取一切表现自己的机会。
  • 尽可能的考虑周全,把评委可能挑战的点都想到,同时要有兜底策略,如果评委真的问道没有准备的或者不会的问题要怎么办 (这个可以找过来人分享他们的经验)。

真正的胸有成竹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急于展示自我的跃跃欲试的感觉,与其说紧张倒不如说激动,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说明你离成功不远了。自信的人才最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

# 0x6 最后

如果你都已经按照上面做了,那么其实最后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我相信每个公司设立答辩机制的初衷一定都是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增进员工间的良性竞争氛围,提升技术产品敏感度等。这些都与职级和薪酬无关。全力以赴准备一次答辩,你就基本已经具备了这些优秀的特质。当然从结果导向的理论来说,还是希望大家顺利通过!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1-07-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江湖事儿 | 技术人如何做好晋升准备
又到一年晋升季,哈迪想跟大伙唠唠技术人晋升的一些事儿。对于技术人来说,相信大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专注于技术本身,来为业务赋能,而缺少了沟通和表达等软实力的培养,没错哈迪就是,本文就是把哈迪在准备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收获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oliday
2020/08/10
1.2K0
程序员LIYI:如何做好一场演讲?
这是我在充电平台学习《如何做好一场技术演讲》专栏的笔记。这个专栏是免费的,作者不是一个人,是许多富有演讲经验的大伽集体撰写的。我读了以后,对技术演讲这个事不再怵了。以下内容仅是我的读后感,最后一篇总结代表了我对技术演讲工程化的理解,欢迎你单击【原文链接】阅读源头内容,也欢迎你就地展开讨论。
LIYI
2021/04/21
6900
腾讯「技术创作101训练营」第2季 —— 技术分享笔记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alon/live-1342
goodspeed
2021/01/09
6920
腾讯「技术创作101训练营」第2季 —— 技术分享笔记
技术创作101训练营第2季直播内容分享要点
本文为腾讯「技术创作101训练营」第2季 —— 技术分享,直播当天的要点笔记。 直播回看链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alon/live-1342 王晔倞@好买财富 核心 有故事 有热点 有名气 有情怀 演讲要点 先说结论,再说过程。 别闭门造车,找名师。 陈峰 开阔眼界 GitHub stackoverflow 公众号 内网 KM/码客/工蜂 技术交友 掌握常用工具 开发工具 调试工具 性能分析 优化工具 代码质量 掌握代码规范 代码可读性 可扩展
浊世一壶酒
2021/01/09
9100
技术创作101训练营第2季直播内容分享要点
如何做好一场技术分享,100%纯干货输出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自己看来,可能会存在很多因素会导致我们可能做不好一场技术分享,例如:
架构精进之路
2021/01/20
1.7K0
如何做好一场技术分享,100%纯干货输出
关于技术人员晋级答辩实用小Tips
笔者一共参加过3次公司内的晋级答辩,均为一次通过。从评委反馈评价来看,也是一个逐渐向好的过程。除此之外,笔者还曾经担任过部门的晋级答辩小助手,全程参与过一次小组晋级答辩的组织工作。
ruoyuliu
2023/08/26
1.8K1
关于技术人员晋级答辩实用小Tips
晋升季,如何减少 50%+ 的答辩材料准备时间、调整心态(个人经验总结)
因此萌生了分享一下晋升答辩准备过程的想法,有一些方法的沉淀的话,后续对自己以及帮小伙伴 review 材料的人都会更轻松一些。
公众号:大数据羊说
2022/04/04
2K0
那些在鹅厂顺利晋级的人,原来都是这样做的 | 晋级也像面试,得有全局观
进行的晋级答辩,关系到职级评定和收入增长。不同的岗位,比如设计、产品,都有不同的答辩通道和晋级标准。 今天进来说说我的鹅厂答辩故事: 晋级面试怎么答辩?现场汇报怎么准备?如何提高成功率? 01 晋级就是面试,标准答案你了解吗? 鹅厂有一种工程师文化,我非常喜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简单说,就是标准清晰,沟通直接,先把要求说明白了然后期望你准时交付的文化。 当标准答案对所有人都很清晰的时候,如何基于这些明确的要求去演绎,如何准备答辩思路就变得非常重要。 你要如何去讲述你的故事,让你的故事直接指向标
腾讯大讲堂
2020/04/28
1K0
「杂谈」晋升PPT这样写,帮你提高晋升概率
解决痛点:对于准备晋升的同学,如果你还在为如何写晋升ppt而困扰,那么此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到你。
小火龙说数据
2022/06/30
1.3K0
「杂谈」晋升PPT这样写,帮你提高晋升概率
设计结构化实践手册(三) 如何有效组织设计输出与表达
本手册分为三章,你能获得什么: 1. 设计师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思维:有脑就懂的结构化思维和实践原理。 2. 如何系统化地进行学习:化整为零的设计学习和知识输入技巧。 3. 如何有效组织设计输出:有手就会的设计输出技巧与表达实战能力。<<<we are here 前面的结构化输入与分析更多地是能帮我们自己提升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设计师做了东西总要给人看和用,结构化输出能更好地帮助沟通对象去吸收我们希望对方理解的内容。接下来的章节会带大家了解一些朴实无华的输出小技巧。 首先设计输出基于短期和长期大概可以划分为四
腾讯ISUX
2023/05/22
8740
设计结构化实践手册(三) 如何有效组织设计输出与表达
如何准备技术晋级答辩
技术晋级答辩,或称技术通道面试,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在许多大公司里,技术人员在职业通道上的关键晋升节点都是要有正规的技术答辩的,比如我所在的美的电商公司即是如此。
姬小光
2018/09/05
4.9K0
T族(技术研发)通道晋升答辩之完全解析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导语 晋升答辩之于职业生涯,如同吃饭之于人生,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得进行下去,不管是为了前途,还是为了图钱。既然不得不做,那就应该让过程尽可能轻松愉快一点。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与身边同学的相关经历,对通道答辩的全流程给出个人的所思所想,以供参考,若对大家有所裨益,则不胜荣幸。 前言:阅读提示 晋升答辩,是一个关于技术的非技术话题,本文将按照答辩活动的开展顺序,对答辩前,答辩中,答辩后的各环节展开逐层剖析,以期改善大家的阅读体验,并尽力提供一个贴近实操的行动指南(个人建议)。 主要
腾讯VTeam技术团队
2021/02/09
3.8K0
如何做晋级答辩
视频讲解链接:https://space.bilibili.com/513778848
研究僧
2022/05/09
2K0
「杂谈」晋升答辩十点注意事项,帮你提高晋升概率!
解决痛点:对于准备晋升的同学,如果你还在为如何在答辩中有好的表现而困扰,那么此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到你。
小火龙说数据
2023/03/08
1.6K0
「杂谈」晋升答辩十点注意事项,帮你提高晋升概率!
标准的晋升 PPT 长什么样子?
👆点击“博文视点Broadview”,获取更多书讯 如果你真的想顺利地升职加薪,就得从现在开始,重新系统地理解晋升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评技巧导学 你可能会认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自己能力达到了,  晋升就是“水到 渠成”的事情。毕竟评委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经验又丰富,自然能够看出你的闪光 之处。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你的能力到底强不强,  在评委的眼中可能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分地考察你,  只能通过不到 2 个小时的面评对你做出判断。 所谓“面评” ,就是评审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04
1.2K1
标准的晋升 PPT 长什么样子?
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获奖经验剖析解读—助力4C大赛【全网最全万字攻略-获奖必读】
<font face="华文行楷" size=6 color=#FF0033>注意看本文目录-快速了解本专栏</font> <font face="华文行楷" size=6 color=#FF0033>收藏本文,关注本专栏—本文、本专栏不断更新</font>
一键难忘
2023/12/15
6.9K0
程序员职场晋升:与阿里前P9的一次近距离互动
👆点击“博文视点Broadview”,获取更多书讯 程序员职场晋升,想必是很多技术同学想要了解的内容:晋升遵循怎样的路径?怎样才能顺利晋升?晋升时要注意哪些坑,又有哪些技巧?…… 博文视点“解惑杂优铺”栏目邀请到畅销书《互联网大厂晋升指南:从P5到P9的升级攻略》作者李运华老师来进行了一场“从程序员职场晋升直播课,与阿里前P9的一次近距离互动”的主题直播访谈,希望可以解答小伙伴们在晋升道路上的一些疑问。 李运华老师,阿里前资深技术专家(P9),有16年的软件设计开发经验,曾就职于华为、UCWEB、阿里巴巴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04
1K0
程序员职场晋升:与阿里前P9的一次近距离互动
【经验】超全面:这份设计师晋升答辩指南 值得收藏!
最近收到好几位同学的问题:晋升述职ppt好难做、答辩要怎么说才能提高通过率、好几次晋升都失败了是什么原因……..
奔跑的小鹿
2020/10/30
2.2K0
【经验】超全面:这份设计师晋升答辩指南 值得收藏!
产品通道晋升踩坑及评委提问记录
距离上次通道答辩已经过去一年,又到了答辩季。最近参加了公司的产品通道答辩,经历一番波折后还算顺利地收尾了,把自己踩过的一些坑分享给大家。
九零后在互联网
2023/02/06
7420
如何做有说服力的PPT ——从胡乱堆积到有理有据
|导语 本文会分享PPT的逻辑攻略四部曲:一,情境分析;二,结构设计;三,提炼要点;四,逻辑呈现。这将有效帮助大家梳理出有说服力的逻辑框架。 当你接到一个PPT任务,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懵逼、迷茫、心烦、焦躁,随便找个模板,复制WORD、EXCEL材料到每一页,想到哪写到哪,写了1稿、2稿…N稿就是没定稿。 结果可以预见的不理想,领导不满意打回重写,听众昏昏欲睡讲了等于白讲,或者感觉不知所云。 还有一种情况,花费很多时间研究色彩如何搭配、图形怎么才好看、母板究竟怎么用、文字怎样突出重点、图表如何有
腾讯大讲堂
2020/12/08
1.9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江湖事儿 | 技术人如何做好晋升准备
更多 >
LV.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作者相关精选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