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OFC 2021: GlobalFoundries的硅光工艺进展

OFC 2021: GlobalFoundries的硅光工艺进展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于 2021-08-26 07:14:59
发布于 2021-08-26 07:14:59
2.7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硅光技术分享硅光技术分享

去年OFC 2020, GlobalFoundries报道了其45nm工艺节点的硅光平台45CLO。今年OFC, GF又带来了很多新的进展,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一下。

GlobalFoundries的45nm硅光单片集成(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平台,其截面如下图所示。晶圆的尺寸为300mm(12 inch), 硅的厚度为160nm,Box层厚度为2um,调制器区域的硅减薄为50nm。为了优化电器件的性能,硅的厚度在CMOS区域减薄为88nm。此外,在硅上方还可以有一层300nm厚的SiN。

(图片来自文献1)

1. SiN相关无源器件

SiN层的厚度为300nm, 通过工艺的优化,目前单模SiN波导的损耗为0.35dB/cm, 90度弯曲波导的损耗为0.017dB, taper的损耗为0.014dB,Si-SiN转换器的损耗为0.026dB,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2)

GF实现了较低损耗的偏振旋转分束器(PSR), TE和TM的插损分别为0.3和0.5dB,串扰小于-30dB。其结构如下图所示,PSR分为三部分,先是将TE和TM模式分离到两个波导中,进而对TM模式进行旋转,转化为TE模式,最后再经过一个分束器,进一步过滤TM模式。

(图片来自文献2)

此外GF还尝试了SiN的微环滤波器,设计的通道间隔为100GHz, 3dB带宽为25GHz。微环的结构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GF目前还没有在SiN ring中引入热调,由于器件的加工误差,测试结果与设计值有一定的偏差。

2. III-V激光器的混合集成

采用与V-groove类似的加工工艺,在硅光芯片上首先刻蚀出一个坑(laser cavity),在坑里加工出所需的金属线与焊料,再将激光器的die芯片倒装(flip-chip)到这个坑里,激光器产生的光通过taper耦入到硅波导中,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3)

这个混合集成方案看起来非常简单,难点还在于工艺。GF此前在edge coupler的开发中积累了相关的passive对准工艺以及V-groove刻蚀工艺。通过该混合集成方案,在100mA驱动电流的情况下,有11dBm的光功率输入到硅波导中。

GF还提出了利用SiN波导作为taper的集成方案,如下图所示,可进一步降低插损。

(图片来自文献3)

3. MOSCAP型微环调制器

波士顿大学Milos研究组在GF 45CLO工艺平台上,开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微环调制器。微环的半径为1.5um, 使用基于多晶硅层的MOSCAP型结构,调制效率为30GHz/V(文中没有给出poly Si的厚度)。器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4)

该调制器在1.5V偏压时的3dB带宽为2GHz, 可实现5Gbps速率的信号传输,如下图所示。功耗为10pJ/bit。

(图片来自文献4)

GlobalFoundries在硅光领域积累丰富,选择的是单片集成路线,提供了45nm工艺节点的光电混合集成平台。此外,GF还独立开发了全自动晶圆级硅光测试平台。GF是为数不多的对硅光工艺比较重视的fab, 当然这也与其宣布放弃7nm先进工艺的研发有关。目前有许多硅光创业公司选择在GF流片,包括Ayar Labs, Acacia(已被Cisco收购), Lightmatter, PsiQuantum等。可以看出GF的硅光平台,得到了产业界的广泛认可。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欢迎大家向我提问,小豆芽会尽自己的能力给出解释。另外,微信讨论3群还有一些空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加入进来讨论硅光技术。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photon_walker


参考文献:

  1. M. Rakowski, et.al., "45nm CMOS - Silicon Photonics Monolithic Technology (45CLO) for next-generation, low power and high speed optical interconnects", OFC 2020
  2. Y. Bian, et.al.,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silicon nitride platform", OFC 2021.
  3. Y. Bian, et.al., "Hybrid III-V laser integration on a monolithic silicon photonic platform", OFC 2021.
  4. H. Gevorgyan, et.al., "MOSCAP Ring Modulator with 1.5 µm Radius, 8.5 THz FSR and 30 GHz/V Shift Efficiency in a 45 nm SOI CMOS Process", OFC 2021.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8-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今年的OFC会议上,Intel有多个报告,报道了其在硅光领域的核心器件进展以及未来的布局,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下,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2/03/29
4.7K1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几位硅光大佬最近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arXiv上。文章整理总结了当前硅光技术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并展望了下一代硅光技术,高屋建瓴,非常值得一读, 原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5.15820。站在大佬们的肩膀上,小豆芽这里整理下相关论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3/09/02
2.7K0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GlobalFoundry的300mm硅光子工艺平台
这篇笔记主要参考GlobalFoudry(以下简称GF)最近发表的文章"300mm Monolithic Silicon Photonics Foundry Technology"(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678809) ,介绍下GF的硅光子工艺平台。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2.3K0
OFC 2025:低插损硅光端面耦合器(旭创/GF/台积电)
收集了OFC 2025上的三篇关于硅光端面耦合器的工作,分别来自旭创/Global Foundries/TSMC,都是采用SiN材料来做的,这是因为SiN实现低插损无需很小的线宽(130nm工艺就绰绰有余),工艺容差大,厚度/位置灵活,并且在CPO等潜在应用中能够承受高功率,以上这几点都是Si材料难以实现的。这几篇文章的结果虽然比不上台积电去年所报道的COUPE,不过也都基本达到了1 dB/facet的水平。
光芯
2025/04/08
1770
OFC 2025:低插损硅光端面耦合器(旭创/GF/台积电)
OFC 2021: IMEC实现O波段60Gb/s的GeSi电吸收调制器
OFC 2021最近刚刚闭幕,小豆芽会陆续介绍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这篇笔记介绍下IMEC在GeSi电吸收调制器方面的进展。
光学小豆芽
2021/07/09
1.4K0
OFC 2021: IMEC实现O波段60Gb/s的GeSi电吸收调制器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今天来看看OFC 2025上那些明星初创公司都介绍了哪些有意思的进展。主要介绍的公司之前都有陆续写过,包括Ayar labs,、Lightmatter、Celestial AI、OpenLight、Xscape、Lucidean等。Lightmatter和Celestial AI的验证结果展示感觉是脚步最快、最惊艳的(也体现到他们的融资上),Ayar Labs在瞄准大规模制造优化耦合封装方案,而Xscape、Lucidean公司也有了不俗的进展,Nubis展示了新的应用场景,奇点光子开始露面,Openlight平台在持续演进,昨天Tower新闻稿提到的400G/lane技术看会不会在会场有介绍。
光芯
2025/04/08
1800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OFC2022: 硅光与800G光模块
今年OFC有来自II-VI的Po Dong博士的邀请报告"Silicon Photonics for 800G and Beyond"。但是不凑巧的是,OFC网站上没有录制相关的视频,只有paper。小豆芽这里收集一下相关的材料,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2/04/27
3.5K0
OFC2022: 硅光与800G光模块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台积电在IEDM 2024会议上有好多论文,其中硅光的也有好几篇,看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
光芯
2025/04/08
187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三星的硅光技术进展
前段时间Intel发布了其多波长激光器阵列的最新进展,其他几个大的代工厂都已经相继在硅光领域布局,包括台积电、GlobalFoundries、ST等。而作为全球前二的晶圆代工厂,三星似乎一直在硅光领域投入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曝光度。刚好小豆芽看到一篇行业新闻https://picmagazine.net/article/115025/Samsung_progresses_in_developing_PICs_for_LiDAR,介绍了三星在硅光LiDAR方向的努力。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4K0
三星的硅光技术进展
Intel的硅光子技术
上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了IBM的硅光封装方案 IBM的硅光封装方案。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执牛首者,Intel经过十多年(2004年起)的硅光技术积累,已经在2016年发布了其硅光的产品,包括PSM4和CWDM4两种。这篇笔记主要整理下Intel公司的硅光子相关技术方案。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4K0
3dB分束器进展——adiabatic型定向耦合器
这篇笔记主要介绍下最近的一篇硅光器件进展,韩国一课题组基于adiabatic型定向耦合器,实现了超低损耗0.06dB和超高光学带宽100nm的3dB分束器,相关文章发表于Applied Sciences, 文章标题为"Low-Loss and Broadband Silicon Photonic 3-dB Power Splitter with Enhanced Coupling of Shallow- Etched Rib Waveguides"。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2.5K0
Acacia的硅光技术
上周大家的朋友圈肯定被"思科宣布收购Acacia"这一新闻刷屏,Cisco对硅光是真爱,分别在2012年收购了Lightwire, 2018年收购Luxtera。这篇笔记,小豆芽主要整理下Acacia的硅光技术。Acacia的技术资料相对较少,小豆芽收集的不是很全面,主要是一些OFC的会议论文和专利。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8K0
硅基光波导
从这一篇笔记开始,小豆芽将顺着各个硅光器件的发展历程,捋一捋思路与脉络(以上是COO的建议),一方面夯实自己在硅光方面的基础,加深认识,另一方面也方便大家参考。第一篇就从最最基本的单元——硅波导说起。硅波导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不同的光器件,有些类似电路中的导线。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8.7K4
Mellanox公司的硅光子技术
前段时间,Mellanox公司宣布关闭1550nm的硅光部门,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笔者收集了一些Mellanox硅光子相关的资料与文章,在这里整理总结一下。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2.5K0
载流子积累型硅基调制器
接着载流子注入型硅光调制器的讨论,这篇笔记整理下载流子积累型硅基调制器(carrier accumulation modulator)的相关知识点与进展。
光学小豆芽
2021/05/31
1.5K0
载流子积累型硅基调制器
硅光芯片的光源
这一篇笔记聊一聊硅光芯片的光源问题。公众号里写了很多硅光相关的专题,但是一直没有提及光源问题。在硅光芯片上可以单片集成调制器、探测器等,并且性能优良,但是不能发光是硅材料的短板,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由于硅材料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它的发光效率非常低,天生的缺陷。下图是Si和InP的能带图比较,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7K0
光芯片中的adiabatic型结构
Adiabatic,意思是绝热,这一概念来源于量子力学中的绝热近似(adiabatic approximation)。所谓绝热定理,是指对于一个量子系统,如果所受的微扰变化得非常缓慢,系统仍然处于当前时刻的本征态。这个定理有点像“温水煮青蛙”,把青蛙的“平静”与“躁动”看成两个本征态,水慢慢煮开,而青蛙一直很平静,没有察觉到水温的变化。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3K0
光芯片的材料体系比较
我们在阅读各类光芯片的相关文章时,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绝活,可以用自己所擅长的微加工手段制成光芯片,完成特定的功能。这篇笔记主要总结与比较下不同材料体系的优劣。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2K1
III-V与硅的异质集成
由于Si是间接带隙材料,发光效率低,因此硅光芯片的光源问题(硅光芯片的光源)成为了一个难点。这其中,III-V材料与Si的混合集成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III-V材料是直接带隙材料,利用它来产生激光,就可以解决硅光芯片的光源难题。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惠普实验室(Hewlett Packard Labs, 以下简称HPL)的硅光平台,主要特色是异质集成了InAs/GaAs材料,既实现了片上的量子点频率梳激光器,也实现了MOSCAP型调制器,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图所示,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3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相关推荐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更多 >
领券
💥开发者 MCP广场重磅上线!
精选全网热门MCP server,让你的AI更好用 🚀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