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银行 SRE 转型,模式推广策略剖析

银行 SRE 转型,模式推广策略剖析

原创
作者头像
嘉为蓝鲸
发布于 2025-03-04 06:06:28
发布于 2025-03-04 06:06:28
13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RE转型SRE转型

直达原文:【SRE转型】银行SRE模式推广策略

摘要: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运维理念,逐渐在银行业得到了应用。银行作为高风险、高可用性要求的行业,其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传统的运维方法难以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本文基于银行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SRE模式的推广策略,分析了不同系统的适用性,并提出了系统性推进SRE的具体措施,为银行IT运维团队和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涉及关键词:银行运维,SRE转型

01.引言

随着金融行业逐步迈向数字化,银行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愈加复杂。从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到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银行的信息系统在架构、功能和服务模式上都有着显著差异。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日益复杂的技术架构,以及高可用性和合规性要求,银行亟需引入更加高效、灵活和自动化的运维模式。

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模式起源于谷歌,它通过将开发与运维相结合,采用自动化手段提升系统可靠性,帮助组织实现更加灵活、高效和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在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SRE模式的推广对于提升服务可靠性、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银行业务系统的特征与复杂性,探讨SRE模式在不同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并提供系统性的推广计划。通过对SRE模式的实践探索,银行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运维效率与业务敏捷性,从而应对更加复杂和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

02.银行系统特征和SRE模式推广

1)银行业务系统的复杂性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核心行业,其信息系统种类繁多、架构多样,且需要满足高可用性、高性能和严格合规的要求。根据功能与应用场景,银行的信息系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 渠道服务类系统: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面向客户的高并发系统。
  • 客户服务类系统:如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支持精准化服务和内外部协作。
  • 核心业务系统:如支付结算和账户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核心运营能力。
  • 决策支持类系统:如经营分析和监管报送系统,辅助业务决策和合规管理。
  • 基础平台类系统:为各业务提供通用服务的底层平台,如总线系统、安全平台。

此外,银行系统在技术架构上呈现显著的多样性:

  • 大型机架构:多用于核心业务系统,具备超高可用性,但灵活性相对较低。
  • 集中化架构:依赖小型机和集中式数据库,广泛应用于传统银行的关键系统。
  • 分布式架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分布式架构系统越来越多,但运维复杂度也显著提升。

2)SRE模式在银行推广的注意事项

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模式作为一种现代运维与开发的融合方法,强调通过工程手段和自动化提升系统可靠性。然而,银行系统的复杂性和高风险属性,决定了SRE模式的推广需要慎重考虑:

1.业务场景适配性:并非所有系统都适合采用SRE模式。

  • 适合:分布式架构的互联网金融类系统,因其变化快、弹性需求高,更能从SRE的自动化和持续改进中受益。
  • 不适合:大型机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这类系统以稳定为优先,变更频率低,SRE模式的作用有限。

2.组织文化与协作模式:银行传统运维团队以稳定性为核心目标,而SRE更强调在容忍失败的基础上提升效率,这种理念需要逐步渗透和落地。

3.监管与合规约束:银行业务系统需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可能对自动化变更和容错策略有严格限制。

3)不适合采用SRE模式的系统特点

SRE模式以衡量服务可靠性为核心,但对于以下几类系统,其推广效果可能受限:

  • 变更频率极低的系统:如超高可用的核心业务系统,稳定性优先,难以接受高频变更。
  • 外包为主的系统:外包服务的质量管理更多依赖合同约定,SRE的直接实施难度较大。
  • 非关键支持类系统:如办公系统或人力系统,其服务重要性较低,运维资源可以适当简化。

03.各类系统的SRE应用模式梳理

1)业务现状梳理

为了有效推动SRE模式的落地,首先需要对银行各类系统的业务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这包括业务规模、重要性、突发性、外包情况以及近期的业务变更等关键维度。以下是不同维度的梳理方法及其作用:

2)业务系统服务类型划分的考量

银行系统的服务类型直接影响其SRE实践的应用模式。以下是根据不同服务类型的系统,适用的SRE实践:

3)按技术架构划分的差异化策略

银行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差异显著,针对银行不同的技术架构,SRE的推广与实施策略需要充分考虑各架构的特性与挑战。传统的集中化架构和大型机架构更多地侧重于稳定性、可靠性和变更管理,而现代的分布式架构则强调扩展性、弹性和故障恢复能力。为了在不同技术架构中成功实施SRE,银行需要根据架构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SRE策略。以下是根据不同架构类型制定的策略:

4)各系统的SRE应用模式

根据上述梳理,在应用SRE的过程中,由于银行的业务系统在功能、重要性、架构和技术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推广SRE模式时,需要根据每种系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应用模式。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银行系统的SRE应用模式分析和实施策略:

04.各系统的SRE推广计划

1)推广优先级

SRE模式推广的优先级应基于 服务类型、技术架构和业务现状 综合评估,以下是优先级划分的建议:

2)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SRE模式推广的成功,需从以下组织维度提供支持:

05.总结

SRE模式的引入和推广,给银行系统的运维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不同类型系统的深入分析,银行可以选择合适的推广策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运维效率。然而,SRE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技术手段的改进,还需要组织文化的转型、跨部门的协作以及高层的支持。通过系统性的推广计划,银行能够实现更高的业务稳定性和更强的应急响应能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读《新一代银行IT架构》有感
在规划整体架构之前,我们首先需了解业务,然后据此明确架构目标及科技发展战略。互联网银行在建设之初,就与传统银行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如下表所示)。
用户5548425
2019/08/14
3.7K0
读《新一代银行IT架构》有感
银行运维SRE转型:挑战与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探讨了银行运维团队实施SRE(站点可靠性工程)转型的路径,涵盖了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到工具的全面实施方案。银行面临着由传统单体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的挑战,SRE通过引入自动化、可观测性和持续改进机制,帮助银行提升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业务连续性。文章还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文化、技术和人才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嘉为蓝鲸
2025/02/08
2150
SRE转型:银行 SRE 转型与 SLO 管理的深度融合
摘要:本文探讨了银行在SRE转型中如何通过SLO管理提升系统可靠性与业务连续性。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传统运维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可用性需求,SLO管理成为提高服务稳定性和优化运维效率的核心实践。文章比较了SLO管理与传统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差异,详细阐述了SLO定义、监控、故障响应和持续改进的实施步骤,并分析了银行在落实SLO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最终,文章总结了SLO管理对提升银行系统稳定性、资源优化和跨部门协作的积极作用。
嘉为蓝鲸
2025/02/13
1060
SRE转型:银行 SRE 转型与 SLO 管理的深度融合
银行SRE转型:如何突破传统运维困境,打造高效团队
摘要:银行SRE团队的建设是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关键策略。本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传统运维与SRE的差异,并通过分阶段的转型路径说明了如何从规划到核心能力建设,再到全覆盖推广,逐步构建高效的SRE团队。在这一过程中,SRE团队不仅是技术升级的执行者,更是组织变革的推动者,为银行的长期可靠性和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嘉为蓝鲸
2025/02/08
1590
SRE转型:不同团队规模下的银行SRE团队组建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银行在不同规模团队下的SRE转型策略。小型团队应优先解决核心系统的稳定性挑战;中型团队通过SLO/SLI管理及跨团队协作初步实践SRE方法;大型团队则推动运维平台智能化。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架构SRE、工具SRE、业务SRE的具体职责,以灵活适配团队规模和技术水平,逐步实现技术驱动与文化协作的可靠性提升。通过技术与文化的双重进化,银行能够实现可靠性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持续提升业务价值。
嘉为蓝鲸
2025/02/13
1070
SRE转型:不同团队规模下的银行SRE团队组建策略
打破壁垒,共创未来:银行SRE与虚拟IT组织的跨界融合实践
摘要:本文探讨了银行SRE团队与其他跨职能虚拟组织(如业务连续性委员会、技术架构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之间的协作模式。分析了各委员会的职能与目标,并阐述了SRE团队如何与这些组织协同工作,确保银行系统的高可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协作流程、设立跨职能沟通渠道和共享绩效指标,银行能够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角色冲突,推动技术创新,确保业务连续性和风险控制。
嘉为蓝鲸
2025/03/18
850
打破壁垒,共创未来:银行SRE与虚拟IT组织的跨界融合实践
深度剖析:银行 SRE 转型中 SRE 与 DevOps 团队的协作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SRE和DevOps在银行中的角色与职责,详细阐述了它们在核心协作点上的紧密配合,尤其是在自动化流程、SLO与CI/CD的结合、故障响应、性能优化等关键领域的协作。通过表格的方式,我们展示了在软件全生命周期中,SRE与DevOps如何协同工作,确保银行系统的高可用性、弹性和持续创新。
嘉为蓝鲸
2025/03/12
360
深度剖析:银行 SRE 转型中 SRE 与 DevOps 团队的协作
《SRE实战手册》学习笔记之SRE落地实践
前面介绍了SRE的基础,包括SLI和SLO以及Error Budget(错误预算)。其中:
老_张
2022/04/01
2.7K0
《SRE实战手册》学习笔记之SRE落地实践
中国民生银行:智能运维引领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智能运维引领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跟大家分享民生银行在智能运维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肉眼品世界
2021/03/11
1.4K0
让大模型告诉我DevOps工程师和SRE工程师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几年在DevOps团队做一些工作,发现很多人(包括同事)把SRE和DevOps完全混为一谈,我心里知道这两个岗位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能描述的很清楚。
panzhixiang
2024/10/30
1360
【银行运维】落地平台化管理,大步迈向银行4.0
​​​蓝鲸平台作为当下大型企业常用的研运一体化平台,已经在很多企业内落地实施,在银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实施的规模,建设内容,推广方式以及应用效果却各有不同。本文以两个典型银行为例,对比分析蓝鲸建设方式区别和原因,同时基于平台特性,对蓝鲸在银行的应用方式给出相关的建议。
嘉为蓝鲸
2020/02/25
1.9K0
【银行运维】落地平台化管理,大步迈向银行4.0
深度解析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与配套技术基础建设
姜岩,哈尔滨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自1993年至今,始终在银行业从事应用系统开发、运维管理、架构管理以及新业务科技实现的设计等相关工作,历经银行系统从单机到联网、从独立到集中、从网点渠道为主到线上渠道为主的发展过程,以及多次核心系统更新换代的亲身参与,对金融科技与业务的配套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
jeanron100
2021/09/24
4520
张升:农业银行的分布式架构应用实践与展望
近年来,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提出的“去IOE”,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去IOE”直接含义是不使用传统IT巨头的产品,这些厂商产品虽然好,但基本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用户议价能力较弱,成本高昂,技术受制于人,供应链风险较大。“去IOE”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采用分布式的架构替代集中式的架构,构建高可用、易扩展、低成本的分布式架构。 随着国家安全可控政策的实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业务量的迅速提升,以及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成本约束日益显现,银行业信息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农业银行在分布式架构方面进行了
CSDN技术头条
2018/02/09
1.1K0
张升:农业银行的分布式架构应用实践与展望
2.2.1 以业务为中心重塑运维岗位能力
本篇是第二章“组织”中“2.2 个体岗位能力”第1节,主要聊聊运维适应性系统建设中,人员岗位能力这个组件要求。
彭华盛
2021/01/05
1.5K0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环境的“无感”升级
本文聚焦于杭州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通过高可用机制实现关键业务系统“无感”升级的探索实践。随着金融行业加速线上化和移动化转型,业务系统的连续性要求显著提升,传统的数据库变更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杭州银行基于 TiDB 分布式架构设计的新一代关键业务系统,通过节点冗余、数据副本、故障转移和负载均衡等机制,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PingCAP
2024/09/05
1420
运维可用性能力建设
业务的不断演进,系统的数据量不断扩大,技术栈越来越复杂,系统模块越来越多,造成信息系统中断的事件的风险场景越来越多,中断事件的频率和种类持续增长,且有相当一部份事件会造成业务中断,可用性问题越来越严峻。一个严重的业务可用性问题通常是多个层面上的可用性保障均失效的结果,比如:架构的高可用能力,监控能力、自动化工具能力、应急能力等,所以说运维组织的事件管理能力特别的重要,应该本着“不浪费故障”的理念去深挖故障背后的问题,不断的完善每个环节的不足(当然,这里不提倡追责的方式分析故障)。可以用“海恩法则”来进一步解释可用性问题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海恩法则: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都会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对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百度百科》
彭华盛
2020/03/06
2.5K0
「笔记」某电信公司转型 SRE 运维体系交流
5.专业职责和经验赋能给综合运维岗,如提供数据库自动化脚本、数据库切换演练流程标准化等
东风微鸣
2022/04/22
4540
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解读研运能力建设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信通院联合编制了业界首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对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系统剖析,提出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方法、实施路径、发展趋势。
嘉为蓝鲸
2024/01/25
4270
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解读研运能力建设
2025年,SRE在企业中可以做哪些事
在当今时代,AI 浪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各行各业,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从医疗领域的智能诊断,到金融行业的风险预测,AI 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
没有故事的陈师傅
2025/01/16
2300
2025年,SRE在企业中可以做哪些事
SRE-面试问答模拟-开放问答话题
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和可观测性是运维工作中的关键理念,这些问题涵盖了不同层次的运维实践和理念。以下是对部分问题的简要回答:
行者深蓝
2024/09/07
237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读《新一代银行IT架构》有感
更多 >
LV.6
广州嘉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