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清华一年博士毕业生,抵美国十所名校之和?真相是......

清华一年博士毕业生,抵美国十所名校之和?真相是......

作者头像
用户6317549
发布于 2021-07-16 03:31:21
发布于 2021-07-16 03:31:21
1.2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研猫科研猫

2021年6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典礼上,宣布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授予3168人博士学位;授予5650人硕士学位。

外行人看热闹,可能认为清华培养硕博的能力很强大,人才济济;但有些内行人,则认为该数字过于“庞大”了。在清华毕业典礼后的几天,下面这张清华一年毕业博士=“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芝加哥+哥伦比亚+加州伯克利+约翰霍普金斯”,引起网民对于国内第一高等学府培养博士是否工厂化、灌水化的担忧。

事实如何呢?

疫情的影响

大家从清华大学最近5年硕博学位授予的数量就可以发现,2020年当年授予学位数量要明显少于2017、2018和2019年。这和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和2020年初北京当地的疫情有关。2021年毕业的这群学生,其实是自去年7月至今年6月份完成学业的学生。

疫情导致实验室关闭、科学实验难以展开以及国内外工作都难找等情况,都迫使当年的研究生选择了延毕。这些延毕的学生,积压到2021年,导致了2021年清华毕业研究生数量的上升。其实,大家算一下就知道,2020年和2021年硕博学位授予总数的平均数是7400,并不比往年多,反而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此外, 有消息称,清华校内将于2022年6月,对所有论文未能及时答辩的、2016级及其以前入学的研究生,进行清退。红线之下,也倒逼延毕生人选择赶紧毕业。

清华“一校”顶“多校”是事实

其实,大家看看数据就知道,无论怎么算,国内外博士定义的差异、对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生的添加与否等,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清华一年的硕博授予学位确实要比世界一些一流研究型高校要多很多,10所之和或许有些夸张,但是4-6所之和应该是有的。

原因很多,略说如下。

1:有需求

我国人口14亿,美国人口才3亿,英国人口还不足1亿。国内人口众多,硕博人数的绝对值肯定也大。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4.5倍,按照哈佛大学2019年1573的学位授予数量算,乘以4.5后是7000人,正好与清华的现状完美契合。

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大约在2014年前,985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还能找到不错事业编工作,硕士还可以找到高校的教职。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努力读了博士的人发现,一些公立单位岗位的门槛又水涨船高了,国外很多青年PI已经在排队等待回国名额了。

如果单说清华硕博生的庞大只与国内的内卷、清华的放水有关,我想是不够客观的。内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不独独在中国;按照中国的人口基础,清华作为国内第一学府,相比于哈佛,硕博生并不多。

2:高校为满足需求提供条件

清华的人事制度改革保障了该校的硕博生高产现状。2016年前后清华采用了Tenure制度,新制度下,所有进入Tenure-Track的教师无论职级,都可以作为博导招收博士生。清华大学教师3941人,在岗博导高达2836人。还有一些知名的教师、学术颇有建树,那么每年就有可能招收多名硕博生,实验室人数颇多。

3:没有退路

国外的博士中途退学和转硕的比例要比国内高很多。反观国内,不论任何专业,在读博的过程中退学或转硕的,都是极少数。

4:招生成本低

国外每个博士每月获得的薪资约在2000美元,而在我国,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是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导师的经费来自于国家或者省市的课题,学校也会帮导师负担一部分博士工资,学校的住宿、吃饭成本也比较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是咱们国家科技进步之所以可以弯道超车,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高等学府的教育投入,使高学历、高精尖的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当然,和导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国内导师一人有时要带多个博士,从入学时的课题设计到毕业答辩,相比于国外的「老板与员工」的模式,国内更像是「师徒」模式。硕博生在高强度的科研学习后,有人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有人虽从事其他工作,但其科研思维、学习能力和耐挫情志,并非本科学历可比。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导师的精力有限、某些导师的水平可能也比较有限,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有效指导可能比较少。这样有些博士可能受到的科研训练不足,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师生之间有效交流不足,处理不好多少会有师生矛盾纠纷。而且,博士数量大,毕业后能上的教职岗位就那么多,导致了教职岗位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由于我国科学技术起步相较于欧美较晚,一些领域的研究只能是对现有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的「锦上添花」,创新能力还比较弱。

近年来,不断有新闻报道,清华博士下沉到中学教书、基层公务员、选调生、回乡种地、回乡养牛。大家可以看做是人才的流失和下沉,也可以看做是整个社会人群知识储备提升的写照。

曾经有人标新立异的说,国外小学、初中的老师都是精英,我国都是二本师范的老师,怎么能教出来优秀的孩子。那现在清北名校毕业生去做老师,又被大家视为异类。清北的毕业生去搞农业,说明农业这块也是需要人才的。

尽管存在问题,但高校对于硕博生的扩招和优化培养,不管怎么说,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未来,期待我国高校硕博毕业生的量、质均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7-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研猫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Nature:博士太多,高校已经装不下了!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已突破7万,比2014年增长了40%以上,不再是「一博难求」。
新智元
2025/06/30
1310
Nature:博士太多,高校已经装不下了!
清北2021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清华博士0人出国,70%进体制
这几天,清北发布了《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两所顶级学府的学生就业去向一时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热点。
新智元
2022/02/24
8660
清北2021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清华博士0人出国,70%进体制
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清华大学新规登上热搜: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审稿人
清华大学新闻网 3 月 18 日消息,近日,清华大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 9 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正式公布。该项规定是清华大学硕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案、课程(环节)学习、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基本要求。
机器之心
2021/03/30
4850
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清华大学新规登上热搜: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审稿人
985本科生歧视北大博导“第一学历”,“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第一学历”歧视已经“反噬”了? 以前咱见到的都是应届学生出去找工作,因大学读了个专科或者二三本直接被刷掉简历。 现在,居然有北大的博士生导师被学生歧视第一学历不够好,“不想跟了”。 最近微博的一则热搜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是一位985本科生,在浏览北大数院的导师时,发现一位博导的硕士毕业院校是湘潭大学,本科更是因为只是某某学院连写都没写。 如此“第一学历”让这位同学瞬间对北大“下头”,质疑Top2招的大学老师还不如深圳中学。 并直言不讳(或者你说这
量子位
2023/03/01
4410
985本科生歧视北大博导“第一学历”,“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
到 2025 年,中国的 STEM 博士毕业生人数将是美国的两倍!就问你“慌”不?
近日,美国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发布了一份名为“China is Fast Outpacing U.S. STEM PhD Growth” 的报告,称到 2025 年,中国的 STEM 博士毕业生数量将是美国的两倍!
AI科技评论
2021/08/24
6290
到 2025 年,中国的 STEM 博士毕业生人数将是美国的两倍!就问你“慌”不?
清华2022就业报告出炉!本硕毕业生超33%首选IT大厂,博士一半留京
---- 新智元报道   编辑:Aeneas 好困 【新智元导读】2022年的清华毕业生,本硕尽头是IT大厂,而博士是教育。 《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出炉了! 和2021年相比,今年的报告有效信息大幅缩短,仅剩4页图表,并且去掉了具体的文字分析。 那么,从国内排名Top 2的顶级学府出来后,清华学子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出国深造小幅提升,签三方明显增长 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
新智元
2023/02/24
4350
清华2022就业报告出炉!本硕毕业生超33%首选IT大厂,博士一半留京
清华史上首次「云毕业」典礼,校长:坚守职责,学生如此,大学亦如此
困难,是眼下的疫情,是走出校门的清华学子今后的磨难,也是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下一次危机。
量子位
2020/06/24
3450
2016年,中国顶尖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联盟,九校联盟(简称C9)一直以来被喻为中国高校的“常春藤联盟“,是中国高校教育顶尖力量的代表。 日前,C9高校已经全部公布了最新的《2016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报告,青塔小编对其毕业生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顶尖高校的就业情况。 顶尖名校男多女少 从C9高校的报告来看,2016届毕业生最多的学校是浙江大学(11472人),毕业人数最少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101人)。其余几所学校分别是北京大学9534人,上海交通大学8338人,哈尔滨工业大学8180人,
小莹莹
2018/04/24
8180
2016年,中国顶尖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博士的学术职业路径到底有多难走?
👆点击“博文视点Broadview”,获取更多书讯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而2017年报考人数为201万,5年间翻了一番。 随着考研热和硕士研究生数量的增加,考博也逐渐升温,2022年博士招生人数突破13万,我国在读博士人数将达到56万。 “是否读博”“读博士是否要留在学术界”成为热议话题。 然而,与硕士相比,获得博士学位显然要难得多。 到底有多难,从知乎上这几个话题可以窥见一斑。 就像一座围城,一边是源源不断的人希望进来,另一边是进来的人苦口婆心地劝退。 城外的人认为,博士位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2/09/22
3730
博士的学术职业路径到底有多难走?
清华计算机系上热搜!近9成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前50名41人留校深造
昨日,清华大学马少平教授发文称,「据统计,清华计算机系前10名中的9人,前20名中的17人,前50名中的41人,都选择了校内深造。」
昱良
2021/10/09
4430
原来有这么多清北毕业生去了华为!
意外的第一点,是清北毕业生出国人数并不像网上传言那么高,大部分学子选择留在祖国继续发展。
肉眼品世界
2020/11/11
1.6K0
原来有这么多清北毕业生去了华为!
清华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上热搜!计算机系前10名中9人留校深造
“前10名中的9人、前20名中的17人、前50名中的41人,都选择了留在校内深造。”
量子位
2021/09/29
3990
美国STEM博士生被疫情害惨了!毕业生人数下跌创60年记录
在2020年,Kristen D’Elia以为最多再过一年,自己就能博士毕业了,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疫情爆发了……
新智元
2023/01/07
4990
美国STEM博士生被疫情害惨了!毕业生人数下跌创60年记录
62%中国AI毕业生赴美,机器学习人才最高产大学出炉 | 报告
这份调查来自硅谷机器学习公司Diffbot,是斯坦福大学风投基金投资的第一家公司。Diffbot用据称“比谷歌还大”的知识图谱,捕捉了全网72035名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人才,想一探全球ML人才现状。
量子位
2018/12/25
5030
德国版“非升即走”引发学界震荡!“临时工”干12年也难获教职,网友:全世界都在卷
汉娜是视频虚拟的一位生物科学家,她念完博士花了6年时间,现在要面临的是再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
量子位
2021/07/19
3210
AI排名第一,南大首届毕业生现状
2018年,南京大学在我国C9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在此后的一年里相继迎来了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如今,南大“AI一期”顺利毕业,2022年6月16日,他们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典礼,带着总体就业率96.19%,本科生平均年薪30.38万元,硕士生48.21万元的“成绩”,写下了AI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行“代码”。
Datawhale
2023/01/07
9320
AI排名第一,南大首届毕业生现状
清华NISL实验室李琦研究组招募博士后/工程师/访问学生,网络/应用/机器学习安全方向
新的一期博士招生正式启动!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清华大学 NISL 实验室李琦老师研究组招募博士后 / 工程师 / 访问学生的相关信息。 作为专业的全球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机器之心不仅可以提供前沿的科研动态,还能帮你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进修机会。 本期的招募信息来自清华大学 NISL 实验室李琦老师研究组,欢迎对网络/应用/机器学习安全感兴趣的同学踊跃申请。 导师简介 研究组负责人李琦老师是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ACM SIGSAC China 副主席,曾在苏黎世联邦理工等海外高校从事网络安全
机器之心
2022/09/08
6420
清华NISL实验室李琦研究组招募博士后/工程师/访问学生,网络/应用/机器学习安全方向
国内自动化(机器人)专业Top 10院校,你同意吗?
机器人已经迅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对我国中国制造2025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动化是距离机器人最近的专业,本文为您梳理国内排名前十的自动化院校。 TOP 1: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该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依托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在国内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工程、现代
机器人网
2018/04/12
5.3K0
国内自动化(机器人)专业Top 10院校,你同意吗?
2022 年谷歌博士生奖学金名单公布,17 位华人博士生入选
作者 | 李梅、黄楠 编辑 | 陈彩娴 近日,谷歌发布了 2022 年博士奖学金(Google PhD Fellowship)的获奖名单。今年又有多位华人博士生入选,约占总数三成。 他们中的多位曾在大陆高校就读本科和硕士,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个个也都实力强劲,有的姚班毕业,有的拿奖无数、有的收割过最佳论文,还有的有多段知名大厂实习经历...... 据项目公布名单显示,今年共有 61 位博士生分别入选 1
AI科技评论
2022/08/31
9010
2022 年谷歌博士生奖学金名单公布,17 位华人博士生入选
重磅!中国研究生迎重大改革,多所高校已调整!专硕迎来春天,学硕或成历史
每天给你送来NLP技术干货! ---- 来源:澎湃新闻、青塔、软科、各高校官网、微博、募格学术等 近期,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人关注。一直以来,专硕学制2至2.5年、学硕学制3年,已成惯例,对于专硕的学制变化,有学生表示“喜忧参半”。 而结合大环境看,不少高校都在官宣学硕、全日制硕士停招的同时,增加了专硕的招生比例和学习年限。 随着这波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全或专硕或将迎来春天? 多所高校延长专硕学制 每年的6月至8月,是各大高校集中发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时期。据澎湃新闻报道,多所高校在其招生简章中明确
zenRRan
2022/09/22
8520
重磅!中国研究生迎重大改革,多所高校已调整!专硕迎来春天,学硕或成历史
推荐阅读
Nature:博士太多,高校已经装不下了!
1310
清北2021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清华博士0人出国,70%进体制
8660
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清华大学新规登上热搜: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审稿人
4850
985本科生歧视北大博导“第一学历”,“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
4410
到 2025 年,中国的 STEM 博士毕业生人数将是美国的两倍!就问你“慌”不?
6290
清华2022就业报告出炉!本硕毕业生超33%首选IT大厂,博士一半留京
4350
清华史上首次「云毕业」典礼,校长:坚守职责,学生如此,大学亦如此
3450
2016年,中国顶尖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8180
博士的学术职业路径到底有多难走?
3730
清华计算机系上热搜!近9成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前50名41人留校深造
4430
原来有这么多清北毕业生去了华为!
1.6K0
清华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上热搜!计算机系前10名中9人留校深造
3990
美国STEM博士生被疫情害惨了!毕业生人数下跌创60年记录
4990
62%中国AI毕业生赴美,机器学习人才最高产大学出炉 | 报告
5030
德国版“非升即走”引发学界震荡!“临时工”干12年也难获教职,网友:全世界都在卷
3210
AI排名第一,南大首届毕业生现状
9320
清华NISL实验室李琦研究组招募博士后/工程师/访问学生,网络/应用/机器学习安全方向
6420
国内自动化(机器人)专业Top 10院校,你同意吗?
5.3K0
2022 年谷歌博士生奖学金名单公布,17 位华人博士生入选
9010
重磅!中国研究生迎重大改革,多所高校已调整!专硕迎来春天,学硕或成历史
8520
相关推荐
Nature:博士太多,高校已经装不下了!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