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研究团队发现大脑产生“冲动”的兴奋机制,通过电脉冲实现有效干预 | 黑科技

研究团队发现大脑产生“冲动”的兴奋机制,通过电脉冲实现有效干预 | 黑科技

作者头像
镁客网
发布于 2018-05-30 02:43:38
发布于 2018-05-30 02:43:38
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镁客网镁客网

这一研究打破了对于人类杀人、吸毒等冲动行为有效干预的研究瓶颈。

冲动是魔鬼。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克制住自己的冲动,无论是对食物、性、烟酒的冲动,还是在危险下不可遏制的情绪冲动。对于这个随时会出现的“魔鬼”,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找到了一种解决的办法,即在恰当的时间施加短暂的电脉冲。

在动物的大脑中,伏隔核被认为是大脑的快乐中枢,它对食物、性和毒品等刺激是有反应的。并且,常用于实验的小鼠和人类一样,具有冲动的行为表现,如它们对高脂油腻的食物有着不可遏制的冲动,并且极度依赖不断提供食物的饲养人。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针对性的实验,监测其伏隔核的脑电波状态,以进一步研究让动物产生冲动的机制和抑制冲动的方法。此处,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深脑刺激(DBS),一种将电极植入脑内以用于监测和治疗的方法。

实验中,一改小鼠平常喂食的标准食物,研究人员连续10天给它们喂食1小时的高脂肪食物。结果,通过对小鼠的行为和伏隔核的监测,研究团队发现小鼠逐渐对高脂肪食物上瘾,同时脑电波活动也显示:在第二次喂食小鼠之前,小鼠的伏隔核就开始发出了高频信号,而在吃标准食物的时候,小鼠伏隔核的脑电波一直维持在低频状态。

根据记录的规律和分析,斯坦福大学的助理教授Casey Halpern及其团队编写了一段10秒的脉冲,并在小鼠伏隔核产生的高频信号上进行脉冲刺激,结果发现这一刺激大大减少了小鼠对高脂肪食物的兴奋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外在刺激并不影响到小鼠的社交生活和其他行为表现。

于是,随后,研究人员找到一位对DBS疗法耐受的强迫症患者,并对他进行了临床监测。与小鼠不同的是,研究人员将奖励机制变为金钱。监测的结果表明,人类的反应和小鼠的反应十分类似。

相较于小鼠的大脑,人的反应机制要复杂的多。但他们推测,类似的,是可以通过干预的方式对人类的冲动进行抑制的。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对于人类危险的冲动行为(如杀人、吸毒等),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记录大脑触发脉冲传输这一行为的特征。”

他们表示,未来将会对人类的兴奋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准确的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12-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镁客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肥胖和食物成瘾中脑 - 肠道 - 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添加微信号siyingyxf或18983979082咨询(电话18580429226,杨晓飞)。(文末点击浏览)
用户1279583
2022/02/28
8620
肥胖和食物成瘾中脑 - 肠道 - 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VR减肥、味觉减肥全是噱头!从神经和基因层面来看,真正的黑科技减肥方法是这两种!
在减肥这件大事上,科学家可是操碎了心。 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在美食面前,肥胖问题快成了人生大事: 我们先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组数据: 从1975年开始至今,全球肥胖人数增加了约3倍; 至2016年底,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过19亿人体重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是肥胖的; 至2016年底,超过3.4亿5-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 至2016年底,有4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或肥胖。 所以,作为一名成年人,患有肥胖症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即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肥胖症!!! 看到这
镁客网
2018/05/30
5530
脑机接口减肥大法来了!自动减少暴饮暴食频率,无明显副作用|Nature子刊
Alex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有正在(或者打算)控制体重的盆友吗? 但当一堆美味佳肴摆在你面前时,是不是常常又馋涎欲滴?(不信?看图) 不过现在有个帮你控制食欲的新招儿来了:插入脑机接口。 这算是不靠意志力也能减肥了吧! 而且这个方法还是经过实验证明的—— 实验结果显示,给体重超标者植入大脑刺激装置后,可以控制他们暴饮暴食的欲望,从而帮其减重。 经过6个月的食欲控制,这些参与实验的体重超标者平均掉秤10斤。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并没有加上其他的减重手段;而且这个脑机接口减肥大
量子位
2023/02/28
2240
脑机接口减肥大法来了!自动减少暴饮暴食频率,无明显副作用|Nature子刊
“读心术”未来或将改变游戏规则
将我们的想法从大脑中解读出来并以高效的方式参与这个世界一直以来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从视觉艺术到简单的对话,一切似乎都受制大脑中的理想化事物与不完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人们追求更直接的沟通渠道来实现对大脑信息的高效解读。尽管当今科学还没有破解心灵感应的密码,并且可能永远不会,但和不断发展的技术结合,它带来的福祉总是出乎人类的想象并且更加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
脑机接口社区
2023/02/13
4190
挑战马斯克Neuralink!斯坦福全新脑机接口,直连大脑和硅基芯片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Abdulmalik Obaid 说,“以前没有人把这些 2D 硅电子器件与大脑的三维结构相匹配,我们必须抛弃我们已经知道的传统芯片制造方法,设计新的工艺,将硅电子技术带入三维空间,我们必须以一种容易大规模应用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新智元
2020/04/01
6040
脑机接口技术具体如何实现,用不用做手术植入电极?
企鹅号小编
2017/12/25
1K0
脑机接口技术具体如何实现,用不用做手术植入电极?
Nature揭示--迷幻药物如何实现其强大的健康益处
迷幻药物MDMA(也称为摇头丸)的结晶,可以恢复小鼠从环境中学习特定方面的能力。图片来源: Police Scotland/Contraband Collection/Alamy
生信宝典
2023/08/30
1850
Nature揭示--迷幻药物如何实现其强大的健康益处
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经颅电刺激研究神经震荡的因果作用的综合方法
摘要:利用不同的经颅电刺激(tES)技术来阐明神经振荡的作用,但并不清楚是否真的发生神经夹带以及是否与最终的行为有因果关系。本文从一个跨系统、物种、理论和实验框架的新兴综合研究项目的视角出发,阐明tES诱导神经夹带的潜力。本文认为这样的综合研究是将tES作为一个工具,以测试神经振荡的因果作用并强调在采用转换方法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悦影科技
2021/10/05
6180
音乐与脑回路:加强音乐干预循证研究的策略
音乐和音乐干预(music-based interventions,MBIs)的神经科学是一个迷人但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虽然音乐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但MBIs可能包括音乐聆听、演奏音乐、基于音乐的运动、接受音乐教育和训练、或者接受音乐治疗师的治疗。通过收集强有力的研究证据,解开MBIs激活和影响的脑回路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MBIs的治疗和教育价值。然而,MBIs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了独特的研究挑战。该文回顾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支持MBIs的循证研究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所做的努力。该文还强调了MBI研究的基本挑战和策略,重点是利用动物模型、人脑成像和刺激技术、行为和运动捕捉工具以及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MBIs时的基本要求,并展望了进一步加强与脑回路相关的MBI循证研究的未来方向。
悦影科技
2023/02/28
6880
重磅研究!味觉可以被识别吗?脑机接口在味觉感知中的新应用
当一家餐馆或公司在设计推出一种新食品时,消费者的意见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对食品的感官愉悦决定了消费者对食物的选择,而所谓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往往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味觉被归为食物风味的感觉之一,而由于味觉感知中的代谢物和激素控制过程十分丰富,所以它在影响人们对食物整体偏好中也起到最关键的作用,而感官对食品的行为/满意度会以神经信号的形式反应在我们的大脑中。传统的获得消费者满意度反馈的手段往往是以问卷调查和感官面板分析的形式,但实际上,消费者的自我报告和感官表现经过了人体更高级的神经处理过程再输出后,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消费者第一时间的味觉感知,而商家和经营者们肯定更倾向于获得消费者对食品味觉的潜意识反应。那该如何获得这种潜意识反应呢?当人们在品尝食物时,对味觉的感知会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生物信号被识别,如脑电信号、面部表情、心率等,通过对识别的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就可以获得消费者的潜在反应。因此,生物计量学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了解消费者对新食品口味的接受程度。
脑机接口社区
2022/08/26
3.4K0
重磅研究!味觉可以被识别吗?脑机接口在味觉感知中的新应用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母亲角色的转变:激素、大脑和行为的联系
摘要:我们正在目睹与怀孕和生育有关的神经生物学过程的科学兴趣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分娩前后,初为人母的母亲会经历一种与母性行为相关的特定神经解剖学变化模式。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母性的人类神经生物学适应的概述,重点是怀孕相关的类固醇和肽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我们讨论了哪些大脑可塑性机制可能是MRI检测到的结构变化的基础,哪些激素系统可能导致这种神经解剖学变化,以及这些大脑机制如何与母性行为联系起来。本综述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可作为未来调查的路线图。
悦影科技
2023/10/24
4260
美精神学家编写特定“算法”,可实时监测你的“喜怒哀乐” | 黑科技
这项技术通过让大脑进行自刺激来对疾病进行治疗。 如何治疗精神上的疾病一直是医学上无解的难题,美国军方研究机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的两个研究小组开始使用脑植入物和相关算法对情绪障碍的发生模式进行初步试验,并且这套装置不需要医生的干预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治疗。 深脑刺激对强迫症等疾病无效 目前,在治疗人们的精神类疾病(强迫症、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癫痫、扭转痉挛等)方面,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是通过立体定位的方法进行精确
镁客网
2018/05/30
3620
Neuron. | 摆脱“冲动”——浙大研究团队发现了控制着“情绪性攻击”的重要的大脑回路
尽管攻击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对生存至关重要,但动物或人类的“无法控制”和异常攻击性行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或社会成本。对攻击行为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神经环路可能在特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调节攻击。此外,人类病理性攻击的特点是,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可能会爆发各种不适当且无法控制的冲动性攻击,这意味着大脑中的某些环路可能编码一般的攻击性反应。然而,大脑中是否存在协同环路,以及它们如何调节共同构成各种攻击行为的内部状态和行为活动模式,目前尚不清楚。
脑机接口社区
2022/09/22
5450
Neuron. | 摆脱“冲动”——浙大研究团队发现了控制着“情绪性攻击”的重要的大脑回路
神经调控技术的2035年展望
神经调控装置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运动障碍、癫痫、疼痛和抑郁症,并在标签外用于其他神经系统适应症。到2035年,我们对神经解剖网络和刺激作用机制的理解的进步,加上材料科学、小型化、能量储存和输送的发展,将扩大神经调控装置的使用。神经调控方法是灵活和可修改的。刺激可以针对功能失调的大脑焦点、区域或网络,可以作为单次治疗、连续治疗、根据占空比或响应生理变化进行治疗。编程可以根据临床反应或生理生物标志物进行滴定和修改。除了跟上临床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外,2035年的神经科医生还需要考虑复杂的伦理和经济因素,以确保快速增长的患者群体能够获得神经调控技术。本文概述了目前使用的系统和预期的系统,并强调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一些是技术性的,但大多数将通过学习大脑网络和快速增长的神经调控设备经验来解决。
悦影科技
2023/07/16
4020
AI读脑炸裂!扫描大脑画面,Stable Diffusion逼真复现图像
----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新智元导读】近日,一项研究声称能够用Stable Diffusion将大脑活动重建为高分辨率、高精确度的图像。相关论文被CVPR 2023接收,引起网友哗然,AI读脑已经近在咫尺? 即便没有霍格沃茨的魔法,也能看到别人在想什么了! 方法很简单,基于Stable Diffusion便可视化大脑图像。 比如,你看到的小熊、飞机、火车是这样的。 当AI看到大脑信号后,生成的图像是下面的样子,可见该有的要点全有了。 这个AI读脑术刚刚被CVPR 2023接收,让圈
新智元
2023/03/29
4790
AI读脑炸裂!扫描大脑画面,Stable Diffusion逼真复现图像
用未知解决未知,AI学会了如何增强大脑记忆力 | 黑科技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揭开大脑的秘密,也许机器可以为帮助我们做到。 说到“黑盒子”,可能没有比人脑更令人难以理解的类似机制了。人类大脑中的灰质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科学家们常常哀叹,它甚至无法完全理解自己。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揭开大脑的秘密,也许机器可以为帮助我们做到。在最新发表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卡哈纳(Michael Kahana)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机器学习算法(本身就是超级难以理解的系统)可以用来解码和增强人类记忆。 它是如何做到的?这需要触发精确定时的电脉冲,并将其发送到
镁客网
2018/05/29
6870
Nature:实验室培育的大脑可以拥有意识吗?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索,未来机器人是否能拥有意识?未来或许可以,这就需要我们先对人脑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大数据文摘
2020/11/09
3810
Nature:实验室培育的大脑可以拥有意识吗?
回顾:十大重要的脑科学研究
点击标题下「大数据文摘」可快捷关注 [今日3篇文章] 1.回顾:十大重要的脑科学研究 2.谁能做大数据工程师? 3.机不可失,阿里招聘啦! 近10年来,人们对大脑的认知迅速增长。诊断和分子技术的巨大发
大数据文摘
2018/05/22
9300
发现|能自主学习的人工神经突触出现 离人造“大脑”又近一步
AI科技评论按: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有一个流派,倾向于认为对大脑的恰当模拟会是制造出人工智能的关键,但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对人脑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仍然十分粗浅,更谈不上对它的精确模拟了。对大脑的研究、以及对以此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研究,早已脱离了单个学科可以应对的范畴,而需要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协作。或许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能理解,并最终推动这些领域的进步。 不过即使是我们目前对人脑非常浅薄的研究中得到的认知,也已经构成了一幅无比美丽的画卷。这其中蕴含的奥妙让我们丝毫不会怀疑,我们的大脑是世界上最精妙(同时居
AI科技评论
2018/03/12
1.2K0
发现|能自主学习的人工神经突触出现  离人造“大脑”又近一步
【Nature】人工“迷你大脑”,首次揭示人脑神经网络建模机制
【新智元导读】本周发表于《自然》的两篇论文向理解人类大脑神经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培养皿中构建了神经元三维模型,并将两种不同脑区不同类型的细胞融合在一起,首次观察到工作中的人脑神经回路。哈佛大学和 MIT 的合作研究则描述了在培养皿中让“迷你大脑”发育 9 个多月。两项研究都有助于理解人类大脑发育及结构,相信对人工智能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 科学家对人类大脑早期发育过程知之甚少。从 2013 年开始,神经科学家一直在使用由 iPS 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详见文末注释)诱导而成的神经元研
新智元
2018/03/28
1.1K0
【Nature】人工“迷你大脑”,首次揭示人脑神经网络建模机制
推荐阅读
肥胖和食物成瘾中脑 - 肠道 - 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8620
VR减肥、味觉减肥全是噱头!从神经和基因层面来看,真正的黑科技减肥方法是这两种!
5530
脑机接口减肥大法来了!自动减少暴饮暴食频率,无明显副作用|Nature子刊
2240
“读心术”未来或将改变游戏规则
4190
挑战马斯克Neuralink!斯坦福全新脑机接口,直连大脑和硅基芯片
6040
脑机接口技术具体如何实现,用不用做手术植入电极?
1K0
Nature揭示--迷幻药物如何实现其强大的健康益处
1850
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经颅电刺激研究神经震荡的因果作用的综合方法
6180
音乐与脑回路:加强音乐干预循证研究的策略
6880
重磅研究!味觉可以被识别吗?脑机接口在味觉感知中的新应用
3.4K0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母亲角色的转变:激素、大脑和行为的联系
4260
美精神学家编写特定“算法”,可实时监测你的“喜怒哀乐” | 黑科技
3620
Neuron. | 摆脱“冲动”——浙大研究团队发现了控制着“情绪性攻击”的重要的大脑回路
5450
神经调控技术的2035年展望
4020
AI读脑炸裂!扫描大脑画面,Stable Diffusion逼真复现图像
4790
用未知解决未知,AI学会了如何增强大脑记忆力 | 黑科技
6870
Nature:实验室培育的大脑可以拥有意识吗?
3810
回顾:十大重要的脑科学研究
9300
发现|能自主学习的人工神经突触出现 离人造“大脑”又近一步
1.2K0
【Nature】人工“迷你大脑”,首次揭示人脑神经网络建模机制
1.1K0
相关推荐
肥胖和食物成瘾中脑 - 肠道 - 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