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实现报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顺序表)

【实现报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顺序表)

作者头像
走在努力路上的自己
发布于 2024-04-02 00:57:18
发布于 2024-04-02 00:57:18
40702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2
代码可运行

实验一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提示

学生信息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8位学号

char name[20]; //姓名

int grade; //成绩

}Student;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Student *elem;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链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LNode{

Stude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四、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有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五、实验代码如下:

(一)顺序表的构建及初始化

  1. 动态内存分配:使用malloc函数为elem分配内存空间,空间大小为MAX_SIZE乘以sizeof(Student),即足够存储MAX_SIZEStudent类型的数据。MAX_SIZE是一个宏定义,表示顺序表的初始容量。
  2. 内存分配失败检查:如果malloc返回NULL,表示内存分配失败。此时,程序打印错误信息并通过exit(1)退出。
  3. 初始化顺序表属性:将length设置为0,表示顺序表当前没有任何元素。将capacity设置为MAX_SIZE,表示顺序表的当前容量为MAX_SIZE个元素。
  4. 内存清零:使用memset函数将新分配的内存区域全部清零。这是一种预防措施,确保所有的Student记录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定义良好的状态(即所有位都是0),避免了使用未初始化的内存。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 8位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SqList
{
	Student* elem;     //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int  capacity;     // 线性表的容量
}SL;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void SeqListInit(SL* ps)
{
	// 动态分配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用于存储学生信息
	ps->elem = (Student*)malloc(MAX_SIZE * sizeof(Student));
	if (!ps->elem) {
		// 如果内存分配失败,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printf("建立顺序表失败\n");
		exit(1);
	}
	ps->length = 0;  // 初始化顺序表当前长度为0
	ps->capacity = MAX_SIZE;  // 设置顺序表的容量为MAX_SIZE
	memset(ps->elem, 0, sizeof(Student) * MAX_SIZE); // 将分配的内存区域清零  
}

(二)检查顺序表是否需要扩容

  • 检查是否需要扩容:首先,函数检查顺序表ps的当前长度(ps->length)是否等于其容量(ps->capacity)。等于容量意味着顺序表已满,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存储新的元素,因此需要扩容。
  • 计算新容量:如果顺序表需要扩容,函数计算新的容量newcapacity。新容量被设置为当前容量的两倍,这是一种常见的扩容策略,旨在平衡扩容操作的次数和每次扩容增加的空间。特殊情况是,如果当前容量为0(意味着顺序表尚未初始化或特殊设计),则初始化为4
  • 重新分配内存:通过realloc函数尝试重新分配内存。realloc不仅能够扩展或缩减已分配的内存块大小,还会保留原内存块的内容(在新内存块中复制原有数据),这对于顺序表的扩容操作是非常必要的。新内存的大小是newcapacity * sizeof(ElemType)ElemType是顺序表存储元素的类型,这里是Student结构体。
  • 检查内存分配结果:如果realloc返回NULL,意味着内存分配失败,函数会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 更新顺序表属性:如果内存分配成功,realloc会返回新分配内存的地址,函数会将这个新地址赋给ps->elem,以此更新顺序表的基地址。同时,更新顺序表的容量为newcapacity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oid SeqListCheckCapacity(SL* ps)
{
	// 如果当前长度达到容量限制,则需要扩容
	if (ps->length == ps->capacity) {
		// 新容量是当前容量的两倍,特殊情况下从0开始则初始化为4
		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ps->capacity * 2;
		// 尝试重新分配内存
		ElemType* tmp = (ElemType*)realloc(ps->elem, newcapacity * sizeof(ElemType));
		if (tmp == NULL) {
			// 如果内存分配失败,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perror("realloc fail!");
			exit(1);
		}
		ps->elem = tmp; // 更新顺序表的元素指针
		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更新顺序表的容量
	}
}

(三)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oid Input(ElemType* e)
{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printf("请输入要读入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 姓名, 成绩):");
	//scanf("%s %s %lf", e->no, e->name, &e->grade);
    printf("学号:");	scanf("%s", e->no);
    printf("姓名:");	scanf("%s", e->name);
    printf("成绩:");	scanf("%lf", &e->price);
    printf("输入完成\n\n");
}

//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printf("请输入要输入的学生个数:\n"); scanf("%d", &n);
while (n--)
{
	if (ps->length >= ps->capacity)
	{
		SeqListCheckCapacity(ps);
	}
	ps->length++;
	printf("请输入第 %d 个学生:\n", ps->length);
	Input(&ps->elem[ps->length]);
}

(四)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oid Output(ElemType* e)
{
	// 格式化输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printf(" 学号:%-10s\n 姓名:%-20s\n 成绩:%-10.2f\n\n", e->no, e->name, e->grade);
}

// 显示学生表信息
for (i = 1; i <= ps->length; i++) {
	Output(&ps->elem[i]);
}
break;

(五)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nt Search(SqList* ps, char str[])
{
	// 遍历顺序表中的每个元素,查找姓名匹配的学生
	int i = 1; // 注意这里的索引从1开始,为了用户友好
	for (; i <= ps->length; i++)
	{
		if (strcmp(ps->elem[i].name, str) == 0)
			return i; // 如果找到,返回学生的位置
	}
	return 0;
}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学生姓名:");
scanf("%s", str);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if (t = Search(ps, str))
	Output(&ps->elem[Search(ps, str)]);
else
	printf("没有此学生信息!\n");
*str = NULL;

(六)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oid Output(ElemType* e)
{
	// 格式化输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printf(" 学号:%-10s\n 姓名:%-20s\n 成绩:%-10.2f\n\n", e->no, e->name, e->grade);
}

printf("请输入显示的位置:\n");
scanf("%d", &id1);
Output(&ps->elem[id1]);

(七)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检查插入位置的有效性
  • 函数首先检查提供的位置i是否在合法范围内。有效的插入位置从1开始,到ps->length + 1结束(含)。
  • 如果i小于1或大于ps->length + 1,函数返回false,表示插入操作失败。
检查并扩容
  • 如果顺序表的当前长度加1大于等于其容量(ps->length + 1 >= ps->capacity),意味着顺序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新元素,因此需要扩容。
  • SeqListCheckCapacity函数被调用来处理可能的扩容。如果需要,这个函数会增加顺序表的容量,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插入新元素。
将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 为了在指定位置i插入新元素,从该位置开始到顺序表末尾的所有元素都需要向后移动一位。这通过一个从ps->length开始,向下到i的逆序循环完成。循环中的每一步都将元素从j位置移动到j + 1位置。
  • 这个过程为新元素腾出了位置i
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
  • 新元素通过解引用e指针(*e)获得,并被插入到顺序表的位置i。由于函数用户友好性考虑,位置i是从1开始计数的。
更新顺序表长度
  • 成功插入新元素后,顺序表的长度ps->length增加1,以反映新元素的添加。
返回值
  • 函数最后返回true,表示插入操作成功执行。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bool ListInsert(SqList* ps, int i, ElemType* e)
{
	// 检查插入位置的有效性
	if ((i < 1) || (i > ps->length + 1)) return false;
	// 检查并扩容
	if (1 + ps->length >= ps->capacity)
	{
		SeqListCheckCapacity(ps);
	}
	// 将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for (int j = ps->length; j >= i; j--)
	{
		ps->elem[j + 1] = ps->elem[j];
	}
	// 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
	ps->elem[i] = *e;
	ps->length++; // 更新顺序表长度
	return true;
}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printf("请输入要插入的位置:");
scanf("%d", &id2);
printf("输入要插入的人数:");
scanf("%d", &n);
for (i = 1; i <= n; i++)
{
	printf("请输入第 %d 个学生:\n", i);
	Input(&a);
	if (ListInsert(ps, id2, &a))
	{
		puts("插入成功");
	}
	else
	{
		puts("插入失败\n");
	}
}

(八)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 在执行删除操作之前,函数首先检查提供的索引i是否有效。索引有效的条件是它必须在1和顺序表当前长度ps->length之间(包含这两个值)
  • 如果i无效(即小于1或大于ps->length),函数立即返回false,表示删除操作失败。
  • 如果索引i有效,函数通过将从位置i+1开始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一位来删除位于位置i的元素。这通过一个for循环实现,循环的迭代变量ji开始,直到ps->length(包含)。
  • 循环内部的操作ps->elem[j] = ps->elem[j + 1];将每个后续元素复制到其前一个位置上,实际上是将位置i上的元素“覆盖”,从而实现删除效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bool ListDelete(SqList* ps, int i)
{
	// 首先检查给定的索引i是否有效。
	if ((i < 1) || (i > ps->length))return false;
	for (int j = i; j <= ps->length; j++)
	{
		ps->elem[j] = ps->elem[j + 1];
	}
	--ps->length;
	return true;
}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位置:");
int id3;
scanf("%d", &id3);
if (ListDelete(ps, id3))
{
	puts("删除成功");
}
else
{
	puts("删除失败");
}

(九)main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nt main()
{
	SL* ps = (SL*)malloc(sizeof(SL));
	ElemType a;


	printf("\n1.构造顺序表\n");
	printf("2.输入学生信息\n");
	printf("3.显示学生表信息\n");
	printf("4.根据姓名进行查找\n");
	printf("5.显示指定的位置学生信息\n");
	printf("6.在指定位置插入学生信息\n");
	printf("7.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n");
	printf("8.统计学生人数\n");
	printf("9.退出\n\n");

	int choose, n = 0; char str[20]; int id1, t = 0, id2 = 0, i = 1;
	while (1) {
		printf("请选择:");
		scanf("%d", &choose);
		if (choose == 9) break;
		switch (choose) {
		......
		}
	}
	return 0;
}

六、整体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_SIZE 10
#define Case break;case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 8位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SqList
{
	Student* elem;     //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int  capacity;     // 线性表的容量
}SL;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void SeqListInit(SL* ps)
{
	// 动态分配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用于存储学生信息
	ps->elem = (Student*)malloc(MAX_SIZE * sizeof(Student));
	if (!ps->elem) {
		// 如果内存分配失败,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printf("建立顺序表失败\n");
		exit(1);
	}
	ps->length = 0;  // 初始化顺序表当前长度为0
	ps->capacity = MAX_SIZE;  // 设置顺序表的容量为MAX_SIZE
	memset(ps->elem, 0, sizeof(Student) * MAX_SIZE); // 将分配的内存区域清零  
}

void SeqListCheckCapacity(SL* ps)
{
	// 如果当前长度达到容量限制,则需要扩容
	if (ps->length == ps->capacity) {
		// 新容量是当前容量的两倍,特殊情况下从0开始则初始化为4
		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ps->capacity * 2;
		// 尝试重新分配内存
		ElemType* tmp = (ElemType*)realloc(ps->elem, newcapacity * sizeof(ElemType));
		if (tmp == NULL) {
			// 如果内存分配失败,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perror("realloc fail!");
			exit(1);
		}
		ps->elem = tmp; // 更新顺序表的元素指针
		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更新顺序表的容量
	}
}

void Input(ElemType* e)
{

	//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printf("请输入要读入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 姓名, 成绩):");
	//scanf("%s %s %lf", e->no, e->name, &e->grade);
    printf("学号:");	scanf("%s", e->no);
    printf("姓名:");	scanf("%s", e->name);
    printf("成绩:");	scanf("%lf", &e->grade);
    printf("输入完成\n\n");
}
void Output(ElemType* e)
{
	// 格式化输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printf(" 学号:%-10s\n 姓名:%-20s\n 成绩:%-10.2f\n\n", e->no, e->name, e->grade);
}

int Search(SqList* ps, char str[])
{
	// 遍历顺序表中的每个元素,查找姓名匹配的学生
	int i = 1; // 注意这里的索引从1开始,为了用户友好
	for (; i <= ps->length; i++)
	{
		if (strcmp(ps->elem[i].name, str) == 0)
			return i; // 如果找到,返回学生的位置
	}
	return 0;
}

bool ListInsert(SqList* ps, int i, ElemType* e)
{
	// 检查插入位置的有效性
	if ((i < 1) || (i > ps->length + 1)) return false;
	// 检查并扩容
	if (1 + ps->length >= ps->capacity)
	{
		SeqListCheckCapacity(ps);
	}
	// 将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for (int j = ps->length; j >= i; j--)
	{
		ps->elem[j + 1] = ps->elem[j];
	}
	// 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
	ps->elem[i] = *e;
	ps->length++; // 更新顺序表长度
	return true;
}

bool ListDelete(SqList* ps, int i)
{
	// 首先检查给定的索引i是否有效。
	if ((i < 1) || (i > ps->length))return false;
	// 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前移
	for (int j = i; j <= ps->length; j++)
	{
		ps->elem[j] = ps->elem[j + 1];
	}
	--ps->length;// 更新顺序表长度
	return true;
}

int main()
{
	SL* ps = (SL*)malloc(sizeof(SL));
	ElemType a;


	printf("\n1.构造顺序表\n");
	printf("2.输入学生信息\n");
	printf("3.显示学生表信息\n");
	printf("4.根据姓名进行查找\n");
	printf("5.显示指定的位置学生信息\n");
	printf("6.在指定位置插入学生信息\n");
	printf("7.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n");
	printf("8.统计学生人数\n");
	printf("9.退出\n\n");

	int choose, n = 0; char str[20]; int id1, t = 0, id2 = 0, i = 1;
	while (1) {
		printf("请选择:");
		scanf("%d", &choose);
		if (choose == 9) break;
		switch (choose) {
		case 1:// 初始化顺序表
			SeqListInit(ps);
			Case 2:
			//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printf("请输入要输入的学生个数:\n"); scanf("%d", &n);
			while (n--)
			{
				if (ps->length >= ps->capacity)
				{
					SeqListCheckCapacity(ps);
				}
				ps->length++;
				printf("请输入第 %d 个学生:\n", ps->length);
				Input(&ps->elem[ps->length]);
			}
			Case 3:
			// 显示学生表信息
			for (i = 1; i <= ps->length; i++) {
				Output(&ps->elem[i]);
			}
			break;
			Case 4: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学生姓名:");
			scanf("%s", str);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if (t = Search(ps, str))
				Output(&ps->elem[Search(ps, str)]);
			else
				printf("没有此学生信息!\n");
			*str = NULL;
			Case 5: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printf("请输入显示的位置:\n");
			scanf("%d", &id1);
			Output(&ps->elem[id1]);
			Case 6: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printf("请输入要插入的位置:");
			scanf("%d", &id2);
			printf("输入要插入的人数:");
			scanf("%d", &n);
			for (i = 1; i <= n; i++)
			{
				printf("请输入第 %d 个学生:\n", i);
				Input(&a);
				if (ListInsert(ps, id2, &a))
				{
					puts("插入成功");
				}
				else
				{
					puts("插入失败\n");
				}
			}
			Case 7: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位置:");
			int id3;
			scanf("%d", &id3);
			if (ListDelete(ps, id3))
			{
				puts("删除成功");
			}
			else
			{
				puts("删除失败");
			}

			Case 8: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printf("表中学生个数有%d人\n", ps->length);
			break;
		default:
			printf("无效选项\n");
			break;
		}
	}
	return 0;
}

运行截图:

今天就先到这了!!!

看到这里了还不给博主扣个: ⛳️ 点赞☀️收藏 ⭐️ 关注!

你们的点赞就是博主更新最大的动力! 有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呢秒回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03-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什么是接口幂等性?为什么会产生接口幂等性问题?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
博主负责的项目报了一个问题,用户操作回退失效。我们的设计里,操作回退是回到操作前的状态。经过查看日志发现,用户之前的操作做了两次,也就是说提交操作的接口被调用了两次,导致之用户上一次的状态和这一次的状态是一样的,所以操作回退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了操作的接口被调用了两次。
三分恶
2020/12/01
1.7K0
什么是接口幂等性?为什么会产生接口幂等性问题?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
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
幂等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概念,用在接口上就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接口,多次发出同一个请求,必须保证操作只执行一次。调用接口发生异常并且重复尝试时,总是会造成系统所无法承受的损失,所以必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程序猿川子
2023/01/05
8650
面试官: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一口气说了12种方法!
幂等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概念,用在接口上就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接口,多次发出同一个请求,必须保证操作只执行一次。调用接口发生异常并且重复尝试时,总是会造成系统所无法承受的损失,所以必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程序员大彬
2022/12/22
2.1K0
面试官: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一口气说了12种方法!
高并发下如何保证接口的幂等性?
幂等性就是同一个操作执行多次,产生的效果一样。如http的get请求,数据库的select请求就是幂等的
Java识堂
2020/07/21
1.2K0
浅谈网络中接口幂等性设计问题
所谓幂等性设计,就是说,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f(x) = f(f(x))。
栗筝i
2023/03/08
6600
如何做到接口的幂等性
我们实际系统中有很多操作,是不管做多少次,都应该产生一样的效果或返回一样的结果。例如:
用户3467126
2019/10/24
5.2K0
如何做到接口的幂等性
幂等性如何保证
幂等概念来自数学,表示对数据源做N次变换和1次变换的结果是相同的。在工程中幂等性用来表示用户对于同一操作发起的一次请求或者多次请求的结果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多次点击而产生了副作用。
main方法
2021/06/17
1.2K0
幂等性如何保证
接口幂等性的解决方案
在编程中,幂等操作的特点是其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幂等函数指的是那些使用相同参数重复执行也能获得相同结果的函数。这些函数不会影响系统状态,也不用担心重复执行会对系统造成改变。比如说getIdCard()函数和setTrue()函数就是幂等函数。
崔笑颜
2020/07/25
6850
深入理解为什么要设计幂等性的服务
HTTP/1.1中对幂等性的定义是: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对于资源本身应该具有同样的结果(网络超时等问题除外)。也就是说,其任意多次执行对资源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
搜云库技术团队
2019/10/18
1.4K0
高并发下接口幂等性解决方案
我们实际系统中有很多操作,是不管做多少次,都应该产生一样的效果或返回一样的结果。例如1. 前端重复提交选中的数据,应该后台只产生对应这个数据的一个反应结果;2. 我们发起一笔付款请求,应该只扣用户账户一次钱,当遇到网络重发或系统bug重发,也应该只扣一次钱;3. 发送消息,也应该只发一次,同样的短信发给用户,用户会哭的;4. 创建业务订单,一次业务请求只能创建一个,创建多个就会出大问题等等很多重要的情况都需要幂等的特性来支持。
用户2781897
2021/01/13
4730
高并发下接口幂等性解决方案
高并发下的接口幂等性解决方案!
来源:blog.csdn.net/u011635492/article/details/81058153
芋道源码
2019/11/21
9170
谈谈高并发下的幂等性处理
Methods can also have the property of “idempotence” in that (aside from error or expiration issues) the side-effects of N > 0 identical requests is the same as for a single request.
Bug开发工程师
2018/07/23
3K0
接口幂等性
接口幂等性就是用户对于同一操作发起的一次请求或者多次请求的结果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多次点击而产生了副作用;比如说支付场景,用户购买了商品支付扣款成功,但是返回结果的时候网络异常,此时钱已经扣了,用户再次点击按钮,此时会进行第二次扣款,返回结果成功,用户查询余额返发现多扣钱了,流水记录也变成了两条...,这就没有保证接口的幂等性。
一个风轻云淡
2023/10/15
3010
一文理解如何实现接口的幂等性
幂等,这个词来源自数学领域。幂等性衍生到软件工程中,它的语义是指:函数/接口可以使用相同的参数重复执行, 不应该影响系统状态,也不会对系统造成改变。
全菜工程师小辉
2021/06/25
5K0
一文理解如何实现接口的幂等性
浅谈高并发下接口幂等性解决方案
在编程中.一个幂等操作的特点是其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幂等函数,或幂等方法,是指可以使用相同参数重复执行,并能获得相同结果的函数。这些函数不会影响系统状态,也不用担心重复执行会对系统造成改变。例如,“getUsername()和setTrue()”函数就是一个幂等函数. 更复杂的操作幂等保证是利用唯一交易号(流水号)实现.
IT技术小咖
2019/06/26
4.8K0
聊聊幂等设计
当前互联网的系统几乎都是解耦隔离后,会存在各个不同系统的相互远程调用。调用远程服务会有三个状态:成功,失败,或者超时。前两者都是明确的状态,而超时则是未知状态。我们转账超时的时候,如果下游转账系统做好幂等控制,我们发起重试,那即可以保证转账正常进行,又可以保证不会多转一笔。
捡田螺的小男孩
2022/01/05
9500
聊聊幂等设计
系统幂等设计浅谈
幂等设计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数据一致性和事务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近期在优化交易系统,系统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幂等设计,遂对其进行了总结。
用户1139732
2019/09/03
1.7K0
系统设计——幂等性与解决方案
摘要 幂等概念来自数学,表示N次变换和1次变换的结果是相同的。这里讨论在某些场景下,客户端在调用服务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时,会进行多次调用,为避免多次重复的调用对服务资源产生副作用,服务提供者会承诺满足幂等。HTTP/1.1中对幂等性的定义是: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对于资源本身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网络超时等问题除外)。也就是说,其任意多次执行对资源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
终有救赎
2023/10/16
5450
系统设计——幂等性与解决方案
详细讲解服务幂等性设计
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技术设计方案评审会上,经常会有提到注意服务接口的幂等性问题,最近就有个同学就跑到跟前问我,幂等性到底是个啥?
架构精进之路
2021/11/08
1.8K0
详细讲解服务幂等性设计
我是这样给同事分析幂等性问题的
在日常一些技术设计方案评审会上,经常会提到注意服务接口的幂等性问题,最近有个同学就跑到跟前问我,到底啥是幂等性?
架构精进之路
2020/08/17
6690
我是这样给同事分析幂等性问题的
相关推荐
什么是接口幂等性?为什么会产生接口幂等性问题?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
更多 >
LV.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目录
  • 实验一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内容
  • 三、实验提示
  • 四、实验要求
  • 五、实验代码如下:
    • (一)顺序表的构建及初始化
    • (二)检查顺序表是否需要扩容
    • (三)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 (四)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 (五)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 (六)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 (七)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 检查插入位置的有效性
      • 检查并扩容
      • 将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 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
      • 更新顺序表长度
      • 返回值
    • (八)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 (九)main函数
  • 六、整体代码如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