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七堂极简物理课

七堂极简物理课

作者头像
六个周
发布于 2022-10-28 06:33:39
发布于 2022-10-28 06:33:39
72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六个周六个周

介绍

七堂极简物理课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罗韦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2016年出版,这本书向读者讲述的是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全文2.8万字,短小精悍,非常简单易懂,书的开头这么介绍:只有诗意的讲述,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读起来确实很简单,下面运用我极致的总结如下。

第一课:最美的理论

这个最美的理论,说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小爱同学于1905年发表的三篇论文使他名声大噪,但其中的第三篇“狭义相对论”与我们的认知–自由落体产生矛盾,于是对牛哥的万有引力提出质疑,希冀不与他新提出的的相对论水火不融。为此小爱同学又花了十年时间,疯狂的尝试、犯错,1905年,最美的理论献世:“广义相对论”。 牛哥解释的自由落体和行星运转,是假设万物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量,称之为引力。 牛哥认为空间是个能装下宇宙的容器,所有物体做直线运动,直到来了个力使他们的轨道发生弯曲,至于这个容器是由什么做成的,牛哥没给出答案。 然后,这个小爱同学从小对电磁场很着迷,受家庭影响:父亲在工业革命刚开始那会,正建造第一批发电站。 而电磁场的运用,可以让他爸爸修建的发电厂里的发电机运转起来。 回到万有引力,小爱同学研究认为:这个引力也是类似于“电场”的“引力场”。 他灵光一闪:引力场不弥漫与空间,因为他本身就是空间,这个就是相对论的思想。 这个惊骇世俗的理论,意思就是说: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而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成分之一,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地球并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牵引才围绕太阳转,而是在弯曲的空间中行进,即空间发生了弯曲。 接着,黎曼曲率–就是一个方程式,将弯曲空间的特征使用了一个数学量来描述。 小爱同学基于又写了个公式:Rab -1/2Rgab=Tab,表示有物质的地方会发生弯曲。 然后就是这么一个咱也看不懂的方程公式,小爱的一些预测一一被证实: 太阳会使光线偏折。 不仅是空间,时间也会发生弯曲。 在高空中,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时间会过的比较快。(一对双胞胎,住在山上的哥们比住在海上的哥们老的快)。 一个大恒星燃烧完自己所有燃料,由于自身重量坍塌,导致空间强烈弯曲,塌陷成黑洞。 空间不可能一直保持静止,而是一直在不断膨胀。 这个膨胀是由一个极小、极热的年轻宇宙爆炸引起–‘宇宙大爆炸’。 空间会像海平面一样起伏–‘引力波’。

第二课:量子力学

20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除了广义相对论,另一个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理论每天在应用于物理、工程、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学科的基石)、生物、晶体管、激光、电子显微镜、原子钟、核磁共振等等。 量子力学是统治微观世界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经典力学不是很一样,让人很难理解。 量子力学到底是个什么,读起来也不知道怎么总结,非常的神奇,然后我去看了两个简单的科普视频,可能不是那么准确的的总结如下: 量子力学的开端是由当时存在物理学上两片乌云的其中一片:黑体辐射发展而来。 _普朗克_通过一个公式完美解释了黑体辐射,但是他对自己理论有所怀疑,与传统物理学能量可以连续的理论相比非常不符合,然后普兰克怀疑的这个理论就成为了量子力学的开端。 然后小爱同学,运用普朗克的观点:“震动带电粒子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做了个光电效应实验,因为这个实验而获得诺尔儿奖,结论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因此有说:普朗克是量子力学之父,爱因斯坦是让量子力学理论成长的培养人) 接着,_波尔_提出**“量子跃迁”。然后_海森堡_为量子理论列出了方程,他们同属于哥本哈本学派**阵营。 量子力学直捣传统物理学核心、直指狭义相对论,这下小爱同学不乐意了,他又联合了一堆物理学家作为另一个阵营,开始反对量子理论,开始两个阵营一生的互相对吵,其中“上帝不会掷骰子”这句话就是小爱对波尔说的。 量子力学是怎么直指狭义相对论的呢?这就得说下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的理论是量子超距作用,量子超距作用违背了局域性原理(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不可能立刻影响到另外一个地方),而狭义相对论说任何物质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也就是说:量子超距作用与狭义相对论是互斥的。于是小爱至到去世也始终坚持认为量子纠缠是一定存在的隐变量导致的。 然后说一丁点这个量子纠缠实验相关的: 量子纠缠这个几乎没法完成的实验,直到约翰~贝尔的出现。 首先约翰贝尔认为量子力学理论是不对的,他同意小爱的说法。然后他为此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贝尔不等式。 然而,这个贝尔不等式,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隐变量假设是错的,也就是说贝尔用理论证明了自己的信仰是错的。他的最大贡献是让量子纠缠可以通过实验(幽灵成像实验)来验证了,众多实验证明量子理论是对的,也即:隐变量不存在,量子纠缠具有超距作用,因和果同时发生。

好了,刚才表达的是什么不是很重要,换一个比较读得懂的大白话方式来进行最后的总结: 爱因斯坦认为: “所有的事情,都会被人的认知、举止、决定和行动影响,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其所有因素汇集而成,人的自主意志其实是决定论的一个关键所在。” 波尔给出的是:终极决定论。 “他认为这个宇宙的所有规律,都是决定好了的,每一步都是绝对精确的,客观世界下的运动都是安排好的,我们做的每一步都是早就确定了的,甚至人的意识也不是自主的,也都是确定的,不会被改变。”

第三课:宇宙的构造

这节课讲的是宇宙的构造。 内容笔记简答,简答来说: 关于宇宙构造的认识,从几千年前的地在下,天在上,到2600年前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有人想弄明白为什么太阳、月亮和星辰围绕着我们,然后到亚里士多德用科学论证证明地球是圆的。再然后到哥白尼,比亚里士多德多提出的一个观点是行星运动的中心是太阳。 然后,随着科学仪器发展,我们又知道太阳系是不计其数星系中的一个,有千亿个如太阳般的恒星。再到20世纪30年代。经精确测量发现银河系也不过是众多星系中的一粒尘埃。 宇宙成了一片均匀的、没有尽头的疆域。 最后,结论是这个布满星系、富有弹性的浩瀚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热量极强的小星云,大爆炸后膨胀到现在的规模。 这就是我们现在对宇宙的最大程度了解。

第四课 粒子

这节内容在我们还是学生时期都学过,小结如下: 粒子分为光和其他物质。 光由光子组成,这是小爱同学凭直觉想出的光的微粒。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它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质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夸克组成。夸克之所以能将质子和中子"黏"在一起,是由一种物理学家成为"胶子"的粒子。 目前为止,标准模型虽然不完美,但却是解释我们周围世界的最好模型。 屈指可数的几种基本粒子,不断地存在和不存在之间震动、起伏,充斥在似乎一无所有的空间中。

第五课 空间的颗粒

在第二节的量子力学中,我们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方向,存在了悖论。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理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成果,奠定了当代科技的基石,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这两个理论不可能都同时正确。至少依照目前的了解来说,他们是互相矛盾的。 然后作者从历史角度简单说明了物理学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两个看起来完全对立的伟大理论了,之前都被一一整合,也说明了这两个理论的对立恰是一个难得机会。 目前针对这两个理论的重要尝试就是“圈量子引力”,各国的研究小组都在从事相关研究。 圈量子引力的目的是为了整合这两个伟大的理论,而圈量子引力核心理论是: 「空间是不连续的,不可被无穷分割的,而是由细小的颗粒,或者说“空间原子”构成的,这个空间原子要比原子核还要小几亿-亿倍,它们被称为"圈"或环–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网络,从而编织出了空间的纹理。这些空间量子不存在任何地方,它本身就是空间」 圈量子引力的第二个结论说:这些描述空间和物质的颗粒的方程不再包含时间这个变量,意思并不是说一切保持稳态没有变换,相反,它说明变化是普遍存在,但是不能将其过程形容为:“一个瞬间接着另一个瞬间” 还有一个结论极其轰动,是关于宇宙的起源。 第三课中我们看到宇宙的开始是源自只要一丁点时候的大爆炸,那么在此之前呢? 圈量子引力又把宇宙的历史往回推了一点:那个开始的著名大爆炸实际上可能是大反弹,宇宙在自身重量下坍缩到非常小的时候,开始反弹膨胀,开始回弹的那一瞬间,进入了量子引力领域:时间和空间一起消失,世界融化成一团涌动的概率云。

物理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我们看到的东西不断让我们惊异。 我们意识到人类满脑子的都是偏见,我们对世界本能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不合时宜的。 嗯,让我们继续关注圈量子引力的破译把。

第六章 概率、时间和黑洞的热

什么是"热"? 最终英国和奥地利的两个物理学家,发现了热的本质,结论是:一个热的物质并不是因为包含热质,而仅仅因为其中的原子运动速度过快。冷空气之所以冷是因为空气中的分子,跑的比较慢,热空气热是因为空气中的分子跑的比较快。 那为什么热量会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 作者先是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通过钟摆–摩擦生热的小例子,给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只有存在热量的时候,过去和未来才有区别,能将过去和未来区分开来的基本现象就是热量总是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 接着继续解释,为什么热量会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 波尔兹曼发现其中的原因惊人的简单:这完全是随机的。 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并非遵循什么绝对的定律。只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从统计学角度看,快速运动的热物体原子更有可能碰上一个冷物体的原子。 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接触后温度不降反升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概率小的可怜罢了。 这种通过讲概率引入物理核心,直接解释热动力学的基础,刚开始被人认为荒谬至极,波尔兹曼自缢身亡。 但随着发展,概率进入了物理学的核心位置。并由此发展的分支为统计物理学,成果之一就是热力学。 热力学和统计力学随后都延伸到了电磁场和量子现象的领域。 但是延伸到引力场时,引起场会如何变化,仍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引力场就是空间本身,或者说是时空,当热量在引力场扩散开来的时候,空间和时间也应该发生振动,但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如何描述它。

尾声:我们

这部分内容是作者发散了自己的感性思维,对于我们处在这个宇宙中扮演的角色, 从我们到底是什么这个角度进行了一些碎碎念。 其中的碎碎念观点以及一些内容主要就是: 我们扮演的角色是内部观察者、 我们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相比我们没有什么特别、 我们尝试了解我们所处在的这个真实世界、 编故事和追寻踪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活动、 自然界中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如何塑造我们和我们的思想是当今科学领域最有趣的前沿之一、 自由的决定疑问着什么? 我们这个物种不会延续很久、 我们的爱与真诚与生俱来,我们天生就渴望懂得很多,渴望不断学习。 我们的认知在不断增长,我们的求知欲在燃烧。 我们渴望探索宇宙纹理的细微之处、探索宇宙的起源、时间的本质、黑洞的现象、思维的运行。 这一切,让我们目眩神迷。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03-2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英国科学期刊选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10个公式
◆ ◆ ◆ 导言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 ◆ ◆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
大数据文摘
2018/05/25
4800
量子物理学的四个常见误解:薛定谔的猫、无人理解量子力学……
选自phys.org 作者:Alessandro Fedrizzi等 机器之心编译 编辑:王楷 对于这几个误解,你了解过吗? 量子力学,是主宰原子和粒子微观世界的理论,自有其独有的魅力和特点。与诸多其他物理学领域不同,它奇妙万分且又悖于直觉,令人惊叹、引人入胜。20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 Alain Aspect、John Clauser 和 Anton Zeilinger 三人,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研究领域所做的贡献,这引起了难抑的兴奋和众多的讨论。 然而,无论是在聊天论坛、媒体还是科幻小说中,由于
机器之心
2023/03/29
4210
量子物理学的四个常见误解:薛定谔的猫、无人理解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质量/能量物体是如何影响时空的?
不管质量物体以何种形式存在,空间扭曲都会一直存在,只是扭曲程度不同而已,黑洞的引力井更深、更陡。而引力正是由空间扭曲产生的。跟黑洞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不存在逃离黑洞这么一说。
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员
2020/10/26
1.8K0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质量/能量物体是如何影响时空的?
物理定律告诉你:单身狗没救了,情侣们也别高兴太早
导读:七夕又到了,礼物准备好了吗?浪漫约会安排上了吗?哦对了,这些烦恼的前提是,有人跟你过节吗?
IT阅读排行榜
2019/08/08
1.3K0
物理定律告诉你:单身狗没救了,情侣们也别高兴太早
Nature封面:只低一毫米,时间也会变慢!叶军团队首次在毫米尺度验证广义相对论
晓查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你知道吗?在地球上,楼层越低,时间过得越慢。 这可不是玄学,而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时间膨胀效应:引力越大,时间越慢。 △ 在不同高度差上验证时钟变快(图片来自Nature) 今天Nature封面的一篇文章证明了,即使高度差只有一毫米,时间流逝的速度也不一样,这是迄今为止在最小尺度上验证广义相对论的实验。 该研究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JILA实验室的叶军团队。 他率团队开发出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得出在一毫米高度差上,时间相差大约一千亿亿
量子位
2022/03/04
5100
为什么物理学家在一百年后仍然无法完全理解量子理论?
量子分形艺术家维克托·马津(Wiktor Mazin)使用量子计算机生成的分形图像丨图片来源:@wiktormazin_quantum_art
小腾资讯君
2025/03/12
1150
主宰宇宙宿命的法则:揭秘物理世界的四大定律
大数据文摘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机构、自媒体转载,务必后台留言,申请授权。 素材来源:《星际穿越》 揭秘物理世界的四大定律 从17 世纪开始,物理学家们就在努力探索物理定律是如何构造并控制宇宙
大数据文摘
2018/05/21
1.9K0
为什么很难统一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
量子化 (quantum) 是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是一个经典理论和“量子论”的过程。它基本上包括把你系统中的可观测值(位置、动量、能量等),在经典理论中只是数字,变成作用于量子态的算子。那么可观测值就是相应算子关于系统量子态的期望值。
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员
2020/10/28
9090
盘点十个最伟大的公式,1+1=2仅排到了第七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
小明互联网技术分享社区
2021/06/24
7940
最美的理论(下篇)
在蓝海中纠缠 这些愉悦的意外还在继续。在1997年,胡安·马尔达西那,一位阿根廷理论学家,现在也在IAS工作显示,在量子立场中,共形场论的公式和称为反德西特空间(原源自Willem 德西特,和宇宙膨胀解相思,但是精致,而且深受弦理论学家的喜爱)爱因斯坦的方程式之间有一个深刻的联系。虽没有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解释,但他们之间的联系让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中重新处理棘手的问题,将其转为广义相对论下发现的方程式种类,从让让他们可以更容易的破解。 在材料科学中这个方法开始有效的使用来解决问题,吵到和量子计
Peter Lu
2018/06/20
1K0
宇宙是一个图网络?「全球最聪明的人」刚刚为物理基础理论指出了全新道路
著名计算机科学、数学、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的研究经常被人们视为「神作」。但当昨天沃尔夫勒姆宣布「找到了理论物理基础的正确道路」时,所有人仍然感到非常惊讶,第一时间不知如何做出评论。
机器之心
2020/04/17
4500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空的曲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物理学家。 [1-4]
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员
2020/10/26
1K0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空的曲率
灵界的科学丨一、灵界在哪里?
二十世纪末的一九九八年时,两组天文学者宣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发现:我们的宇宙充满了一种能量可以抵抗银河间的万有引力,导致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股能量叫做暗能(dark energy),被当年科学上最重要的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选为当年度「科学的突破」(The Break of Science)。五年以后的二○○三年,美国的威尔金森微波非等向性探测卫星(WAMP)[1]以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得的数据,再配合其他数据如史隆数位巡天计画(SDSS)[2]所得的上百万个银河的资料,再度证实宇宙具有大量的暗能,也被二○○三年《科学》期刊选为当年度「科学的突破」。
ApacheCN_飞龙
2022/11/24
2.7K0
灵界的科学丨一、灵界在哪里?
【愚公系列】《AI智能化办公:ChatGPT使用方法与技巧从入门到精通》 010-用 ChatGPT 生成文章(文章的生成方法)
我为你整理了这段话,并做了一些修改和优化,使其更加清晰和易于阅读。以下是整理后的版本:
愚公搬代码
2024/10/04
1370
宇宙是模拟的,我们都是NPC!物理学家称可证明但还差160万,网友:急需外挂
最近,来自朴茨茅斯大学的物理学家Melvin Vopson准备做一个试验,来测试我们是不是生活在计算机程序之中。
新智元
2023/01/08
4960
宇宙是模拟的,我们都是NPC!物理学家称可证明但还差160万,网友:急需外挂
人类最伟大的两大理论是什么?
改变思维方式是人类最难的,认知的过程也是复杂多变的。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带来了人类思想与思维的大变革,提升了人类认知科学的发展。无论是科学还是经济这两大理论都帮助了人类更好的探索未知。
机器思维研究院
2019/11/15
1.3K0
史上最烧脑物理学科普,看完瞬间涨姿势!
这是一部壮丽的物理史诗,这是一串光耀后世的姓名。他们是:牛顿,高斯,黎曼,麦克斯韦尔,爱因斯坦,杨振宁,拉马努金,霍金,维藤……(且慢,最近十年,我们只能在娱乐版看到的杨老师,居然可以和那些大师比肩吗?可以的!以杨老师和他的学生命名的杨-米场,即所谓标准模型,成功地解释、整合了四种自然力中的三种。)那么,这些智慧的头脑到底有多智慧?
钱塘数据
2018/12/05
1.1K0
一场数学革命将在量子物理领域爆发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似乎总是自带高贵的气质,它所追寻的都是一些永恒的真理。然而其实数学的发展也是因势利导的结果,许多数学概念的起源都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例如,占星术、建筑学的发展,启发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研究几何学;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力学的发展则带来了微积分。
lujohn3li
2020/03/04
5150
一场数学革命将在量子物理领域爆发
最美的理论(中篇)
成名已久 爱因斯坦发现,近太阳下的时空的曲率可以很好的解释水星的行为。在同时期的授课中,这是他唯一可以指出的,以前科学无法解释,但是广义相对论可以解释的现象。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理论在“树立爱因斯坦更卓越,任何他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都无法激发他的动力”方面没有价值,马丁·里斯,英国皇家天文学家是其中一位。他简单的凭借自己的观察认为,万物都必须是某种重力,都需要用数学之美来描述。 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爱因斯坦开始通过观测,寻找可以验证的方式。其中一个是当太阳日食的时候,对天空中同一个区域,位置确定的恒星,对比不
Peter Lu
2018/06/20
8100
从零开始读懂相对论:探索爱因斯坦的科学奇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里程碑之一,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尽管相对论的概念在科学界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但它的影响依然深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还推动了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海拥
2023/10/09
8050
从零开始读懂相对论:探索爱因斯坦的科学奇迹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英国科学期刊选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10个公式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