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Roam Research 最佳实践——知识管理与任务管理

Roam Research 最佳实践——知识管理与任务管理

作者头像
QQ音乐前端团队
发布于 2021-05-11 10:40:10
发布于 2021-05-11 10:40:10
1.9K0
举报

自去年 8 月以来,Roam Research 是我唯一使用的笔记软件,使用 Roam Research 之后自己摸索出一套较为舒适的知识管理与任务管理模式,并使用 Roam Research 产出了几篇文章,以及管理自己日常工作的内容。我发现使用这套方法之后,无论任务管理还是知识研究,它们都开始变得极其高效且逐渐有趣了起来。

可惜的是,我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社区内没有高质量的 Roam Research 的使用讲解文章,可能因为它在国内的使用门槛有些过高了(只有 Web 版+要求翻墙+高昂的订阅价格),导致其在国内并不热门。

那本文就介绍一下我自己使用 Roam Research 的场景和使用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需要在开篇明确是,工具只是工具而已,重要的是使用方法和行为模式,因此最后读者们无论是否使用 Roam Research 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如何将这套模式吸纳到自己的工具包中。也因此本文虽题为「Roam Research 最佳实践」,但内容上更多的是结合 Roam Research 来介绍知识管理与任务管理的方法,甚至在某些步骤中我也会顺便介绍一些可替代的工具。

让我们开始吧!

1. 知识管理

1.1 新知识的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结

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新的节点,或者更精确点说,是创造出新的联系。比如对于以下这句话:

Flutter 是一个高性能的跨端前端开发框架,因为它提供了自绘引擎来抹平多端差异,并提供了高性能的 Channel 来实现跨端通信。

如果你不是前端开发,对 Flutter 没有了解,不知道自绘引擎的原理,不明白跨端开发,不清楚 Channel 是什么,也不知道这句话中潜在对比的对象是什么技术方案,甚至不知道「高性能」的指标是什么,那么上面这句话对你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虽然你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它对你而言却不能构成新的知识。

因此,学习的核心是找到并建立起新节点与旧知识的联系,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要点——能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复述新知识,这才是对新知识的完全的理解,若固有知识体系无法完全解释新知识,就需要对知识框架做调整,这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1.2 知识间的钩子:标签

一种比较容易关联起新旧知识的方法是为两者都添加一个共同的“第三元素”——标签,这是几乎所有笔记软件都有了一种基础能力,标签的介入一方面收纳了知识,另一方面使得标签内的所有知识有了间接的联系。

此外,标签打破了文件目录传统的树状结构,本身知识就应该是网状的,不应该是树形的非此即彼。

Roam Research 则高度抽象灵活,它只有两个概念:Page 和 Block——Page 可以作为其他 Page 的 block 的一部分,而某个 Block 的一部分也可以随时变成 Page。除此之外,它们之间可以交叉互相引用,是非常灵活的。

如上图所示,Page 是整个「斯宾诺莎」页面,而页面里面的所有内容(开头有个点)就是 Block。

灵活意味着使用起来没有压力,但也会令使用者产生困惑,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标签,它没有。但其实任何一个 Page 和 Block 只要前面加上了「#」,那它就是标签。我们可以建一个题为「标签」的 Page,然后把我们所有的标签都收纳到这里。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因为标签本身也是一种知识

上图就是我目前用到的标签,而点进「哲学」Page,可以看到里面又有很多收纳好的页面,已经按照某种结构进行了组织。其中“经验论”和“唯理论”又做了一层引用,因此可以看到这两者有特殊标记。(引用的作用与好处我们在后文的「知识产出」章节中再展开说,此处不详细说)

1.3 如何做阅读笔记?

到目前为止,我们介绍的内容并没有展示出 Roam Research 的优势,包括本节即将介绍的「如何做阅读笔记」,其实和 Roam Research 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阅读方法是通用的,工具大家可以自行选用(但 Roam Research 会有一些方便之处)。

话归正题,如何做阅读笔记这个话题经久不衰,但我想很多笔记都是按照书本的章节目录来做的——第一章讲了啥,甚至这一段讲了啥,都如实原句记录下来。这样并不是不对,只是对于「学习」这个目的而言,它的效率会有些低——因为这个笔记记录的是作者的思想,你了解的到也仅仅这是作者想给你看到的东西而已。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于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嵌入到自己知识体系里?都是需要打上问号的。如果是否定的答案,那学习的目的就没有达成。

首先,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不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会更高效,因为问题驱动会让我们对阅读摄取的信息会更加敏感,它是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其效率永远大于被动学习。而如果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就缺少了主体和背景的区分,则会很难记住事物。

比如《故事》被誉为编剧圣经,是一部比较厚的书,我会先通读一遍,如果想学习了解「人物弧光」,那会再带着这个目的深入阅读。

再比如《Effective Objective-C》介绍 OC 的编程技巧,我会结合目前正在做的项目,边阅读边反思其有没有编码上的不足之处。

其次,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好不要一句不动地复制原文——因为笔记是应该对知识的提炼和浓缩,只有加工之后的信息才能嵌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变成自己可以掌握的新知识。而反复加工提炼,这也是康纳尔笔记法所强调的内容。

**最后,对于学完的知识我们需要使用它。**学习完新知识之后,它就变成了旧知识,下次摄入新知识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进行加工,如此可以不断不断地强化理解,不断不断地优化、重构、扩充自己的知识框架,使得知识储备充实起来。

比如想学习什么是「认识论」,就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哲学书,然后将几个关键问题列出来,再自己进行解答。

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会扩展学习「经验论」和「唯理论」,而「认识论」其中的某些问题的回答又会引用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概念,这个时候就可以将解答直接嵌入进来,如此就形成了简单的知识网络。

同时,也可以发现上图中最底下会自动链接上「斯宾诺莎」的部分内容,这是 Roam Research 自动链接上的,对我们做研究和知识产出会有帮助, 我们讲解知识产出会详细介绍 Roam Research 的灵魂——双向链接。

在那之前,我们先看看笔记中标记的使用。

1.4 标记使用

Roam Research 天然支持 Markdown 语法,并且可以自定义 CSS 和自己写一些有意思的 JS 插件。

简单列一下几个 Markdown 标签我的使用场景:

  • 大标题:文章标题,或者是知识卡片的标题
  • 标题:单独成为一个 Block,需要是一个名词,名词性短语,方便引用。如果是一个粒度足够细的概念,也要单独成一个 block,以方便引用。
  • 粗体:段落里重点内容会用绿色的粗体标注。
  • 荧光笔:用的比较少,标注关键概念。
  • 斜体:由于我个人不会用到斜体,所以我将斜体的样式改成了红色,用来标注问题。
  • TODO:标记需要后续补充的内容

Roam Research 支持模板,这里我单独列出了标签 Block 和来源 Block,方便链接和溯源。以下是用模板创建的一个笔记框架,并记录了部分笔记,如下图所示:

此外,Roam Research 提供了 Daily 板块,可以将临碎的知识内容记录直接记录进来,后续整理。如下图所示,是某天的临时笔记,需要整理的内容已用 TODO 标出,方便后续进行任务管理(任务管理章节再细谈)。

1.5 知识产出

我们所有的学习笔记其实目的都是为了产出,产出未必是形成完整的文章,阶段性灵感或内化成自己特有的收获也是可以的。那在这个阶段中 Roam Research 的自动块级双向链接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 1.1 中说过,学习的本质是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具体而言,是神经元的特性所致:

  1. 先后激活,就会建立连接:比如现有 A,再有 B,心里默念 A 再默念 B,如此 AB 之间就有了连接。
  2. 双向激活,可以强化连接:在刚才连接的基础上先默念 B 再默念 A,形成双向激活,认识到 AB 可以成对出现,如此便强化了连接。
  3. 第三者干扰,将会弱化原本的连接:但因为引入的新的节点,知识网络也便扩充了,认知视野也更广阔了。

只要在 Roam Research 中使用了引用,它就会自动建立双向链接,当这种链接丰富了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知识之间的隐藏关系。

如下图所示,是我笔记图谱中的局部网络,当我点击「设计」之后,与它关联的 Page 就会高亮显示,我们会发现其中的「Hook 模型」和「心理学」也有联系,那我们在深入研究「设计心理学」这个交叉学科领域时,那对这些隐藏链接的发掘就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也是在 Roam Research 中使用标签的额外收获——通过增加钩子,来建立知识之间的隐藏联系。

那发掘关系之后,我们如何深入研究某个知识呢?举个例子,我想深入研究「康德」,那只要建立「康德」这个 Page,Roam Research 就会在这个 Page 下方显示上所有的有关「康德」的强链接和弱链接。即它帮我们确定了「康德」这个新知识,在我们知识框架中具体位置。

上图所示,我以前读过的书——比如《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当下的启蒙》;我以前写过的文章《人生为何》;我在笔记中添加过的标记……等等这些,「康德」都将它们关联上了。其中,对于添加过的标记,就是强链接,我们可以点开后面的引用计数,来看其中引用的具体原文:

可以说我什么额外的工作都没有去做,Roam Research 就根据我已有的知识生成了「康德」这个新的知识。之后,我们需要对于生成的知识做整合和加工,将其记录在 Page 中,以此扩展我们的知识内容,加深对「康德」的理解和掌握。在未来不断地学习中,如果对于康德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可以反复修改这个 Page,长久维护,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 任务管理

第二章中,我们来看看如何在 Roam Research 中做任务管理。其实 Roam Research 的主打能力还是知识管理,奈何其功能太过灵活,因此也是可以做任务管理的。

2.1 每日任务与复盘

我们之前说过,Roam Research 提供了 Daily 视图,为自动创建每日笔记。同样的,我们可以对任意 TODO Block mark 上日期,那么在对应的日期上就能看到我们以往对当天的安排。

而每日的任务,我们可以从其他的项目中直接引用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日程来管理项目,同时由不会肢解项目流程的完整性。

在任务下我们可以记录任务实现的方案和遇到的问题,如此一来,沉淀下来的每日的 Daily 内容我们就可以直接复盘。

2.2 筛选任务

Roam Research 还提供了 Query 查询脚本,比如我们可以写一个 Query 脚本来过滤出该项目仓库中所有未解决的 issue。

对于项目中的任务,我们直接使用模板将任务和代码仓库中的 issue 进行管理。

2.3 长期计划管理

对于长期计划,我们也可以新建一个 Page 进行管理,例如这个是我的「阅读」Page,记录了我阅读的书籍,点击对应的书籍中就可以看到对应的笔记。

2.4 替代方案

任务管理的核心是「任务——规划——复盘」,这一套流程还是有蛮多替代方案的,这里安利一下 NotePlan 3,它也是每日笔记,也可以建立项目页面,从而实现在每一天的日程中具体管理项目。

当然 OmniFocus、iOS 的提醒事项、甚至纸笔,只要方法对了,也都是可以做到高效的任务管理。

对于知识管理部分,如果没有条件使用 Roam Research,那么 Obsidian、Notion 、Craft 也是不错的免费替代方案。最后,工具仅仅只是工具而已,希望本文提到的阅读法和知识关联法能够对大家的知识管理有些帮助。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5-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QQ音乐前端团队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am Research 101 系列之每日笔记与页面引用
欢迎来到 Roam Research 宫殿,Roam 的门槛其实很低,但是天花板特别高。
JimmyLv_吕靖
2021/09/08
1K0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am Research 101 系列之每日笔记与页面引用
【双向链接的前世今生】上都计划与 Roam Research 思维工具
对我来说,我在很久之前就一直在探索知识管理、任务管理,这方面是我一直以来非常热衷的兴趣点。本文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介绍双向链接是什么,会先为你讲述 Roam 的 3 个故事,然后专注于解释 Roam Research最核心的 1 个功能:双向链接(当然,Roam 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地方)。最后,我会介绍自己的 2 个应用场景,以及什么是 Tools for Thought 和为什么你需要一款思维工具?
JimmyLv_吕靖
2022/05/16
8660
【双向链接的前世今生】上都计划与 Roam Research 思维工具
基于 Logseq 重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自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有在关注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相关的方法与工具,先后用过 Typora、Anki、印象笔记、OneNote、MarginNote、TiddlyWiki 等等等等。其中也慢慢 从对某些具体工具的执念中走出,更关注一些设计哲学与方法层面的东西。大概 19 年的时候开始使用 Notion,后来开始实习、工作,逐步用起 Obsidian 至今。
zgq354
2023/10/18
2.4K0
基于 Logseq 重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双链笔记软件综合评测:Roam Research、 Obsidian、Logseq 、思源笔记 、Roam Edit 、RemNote、葫芦笔记、TiddlyW
除了一些上古笔记软件,比如 神的编辑器 Emacs,Obsidian 通过其极其优秀的扩展能力,可能是最为接近 All in One 理念的笔记软件。 对,一切皆可 Ob.
数字花园
2022/07/04
4.7K0
双链笔记软件综合评测:Roam Research、 Obsidian、Logseq 、思源笔记 、Roam Edit 、RemNote、葫芦笔记、TiddlyW
Lattics:一款简单易用、好看强大的「类脑式」知识管理工具,笔记应用与写作软件二合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笔记软件和写作软件作为一种常用的知识管理工具,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从最早的印象笔记、有道云、为知笔记、幕布mubu到近几年的思源 Siyuan、熊掌记 Bear、flomo浮墨笔记、石墨、语雀yueque、WPS、Notion、FlowUs 息流、我来Wolai、Xmind等,以及 iA Writer、Ulysses、Writeathon、Effie、Typora、Scrivener 等写作软件,不同的笔记软件和写作软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数字花园
2023/05/11
2.3K0
Lattics:一款简单易用、好看强大的「类脑式」知识管理工具,笔记应用与写作软件二合一
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笔记软件,强大在哪里? #RoamResearch
今天的人类知识体系,已经汇聚成了一个浩瀚的信息与思想的海洋,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如果能够解决潜在的协作问题,这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机会。
mixlab
2023/02/06
5960
Roam Research 的缺点是什么?
Roam Research 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灵活性过强,导致初学者的意志力和信心容易崩溃。
王树义
2021/02/23
9220
Roam Research 的缺点是什么?
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题图: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本文首发于少数派平台,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以获取链接)
王树义
2020/09/10
9420
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三):Roam 不是卡片盒
听到这个题目,你可能有一些惊诧,甚至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2020年, Roam Research 几乎是和卡片盒(英文:slipbox,德语:zettelkasten)这个概念一起火起来的。许多人甚至认为,Roam Research 就是按照卢曼卡片盒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的。只是因应新技术,加了些改良而已。
王树义
2021/07/08
605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三):Roam 不是卡片盒
双链笔记 Roam Research 综合评测、学习资源、使用教程分享
Roam Research 是最近几年,除了 Notion 以外,被广大笔记用户最为关注的产品。关于 Roam, 很多读者已经了解颇多。因此,对于 Roam 我只做简要评价,重点在于分享 Roam 使用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使用教程。
数字花园
2022/07/04
1.9K0
双链笔记 Roam Research 综合评测、学习资源、使用教程分享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
Roam Research 这款软件,数周前突然宣布暂停免费公测,让大家排队等。并且还扬言很快就要开始收费。
王树义
2020/06/04
1.4K0
块编辑器和双链笔记如何选择Notion vs Roam Research?FlowUs vs Obsidian
从 20 年以来,Notion 和 Roam Research 成为笔记软件赛道的现象级应用。如今,Notion 已经快速成长为百亿美金的独角兽。而 Roam 已经获得不少融资,并且获得了很多重度笔记用户的疯狂支持。随后,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这两款笔记软件的追随者和竞争者。比如,在国内,FlowUs 对标 Notion,新增了文件夹页面、原生开发等特性,Logseq 则对标 Roam Research, 提供了 离线、加密、主题市场、插件市场等功能。
数字花园
2022/07/01
5K0
块编辑器和双链笔记如何选择Notion vs Roam Research?FlowUs vs Obsidian
如何把 Roam Research 安利给你的另一半? | Roam Newsletter 漫游研究所周报 2021W12
Tweet by @Jimmy_JingLv on [[March 13th, 2021]]:
JimmyLv_吕靖
2021/03/24
955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二):笔记节点粒度
上次我给你介绍了双向链接的概念,希望你还能记得其中的主要内容。简要回顾,就是你不再是只能按照树状结构从根往枝叶走,而是可以把笔记编织成网络,从任何一个节点出发,向各个方向上,与之有联系的笔记节点漫游。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款工具起名 Roam Research 吧。
王树义
2021/07/08
537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二):笔记节点粒度
四个月,知识管理实践
原因 现状 读研的现状是: <em>越来越不需要应付考试而准备着啃知识。</em> <em>时间的空闲,越来越需要主动追求知识的积累。以期能谋求今后的一个比较好的发展。</em> 读闲书 因为读研的学习方式和读大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各个学校的培养方式也不相同,我所在的学校给予了每一个研究生很大的空闲时间,各导师的安排也不尽相同。而我很荣幸的被放养了... 一边研读着理论知识,一边学习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我选择的是从事技术路线。可以说研究生阶段对我而言,是认清自我最好的一个阶段。 大面积的阅读着闲书,
谢伟
2018/06/06
5870
打破知识管理伪命题,个人知识管理指南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提高与跃升的时代,知识从未如此充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从未如此热烈。 个人知识管理成了一个愈发热门的词汇,然而何为个人知识管理,又该如何坚持个人知识管理?或者更直白地发问:个人知识管理真的有用吗? 前两个问题或许答案很容易获取,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路径,但总归是有一个答案,而对于“是否有用”,或许只有长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的人才能给出一些有效论点。 01 觉醒在实践中 在个人知识管理的修行中,我们常常是从信息和知识出发,走着走着发现,不仅此事需躬行,此事的全貌也绝非如此。 尽管知识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04
2750
打破知识管理伪命题,个人知识管理指南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一)「双向链接」
使用 Roam Research 已经半年多了。其间我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笔记,从中收获了不少。
王树义
2020/12/03
996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一)「双向链接」
【星球精选】如何高效构建 Roam 与 theBrain 间细粒度双向链接?
Roam Research 作为卡片盒很好用,只是目前缺乏中观网络可视化能力。老牌知识管理应用TheBrian 可以很好补充上这个短板,因此我希望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只是这个过程,有些曲折。 在《Obsidian 中的 excalibrain 功能插件好用不?》一文中,我曾经给你介绍过 2 年多前尝试使用 theBrain 的经过,以及遇到的问题。我提到过,最大的障碍,就是太贵了。
王树义
2022/08/31
7570
【星球精选】如何高效构建 Roam 与 theBrain 间细粒度双向链接?
如何在双链笔记软件中建立仪表盘和知识库?以嵌入式小组件库 NotionPet 为例
自从 2020 年 Roam Research 出现以后,在文本编辑器领域兴起了双链笔记热潮。目前,国内外比较广为认知的双链笔记包括:Roam Research、 Obsidian、Logseq 、思源笔记 、Roam Edit 、RemNote、葫芦笔记、TiddlyWiki、Athens、Trilium. 针对这些双链笔记,我已经整理了《双链笔记软件综合评测》、以及针对单个工具的详细评测。具体如下:
数字花园
2022/07/17
1.6K0
如何在双链笔记软件中建立仪表盘和知识库?以嵌入式小组件库 NotionPet 为例
从收集到输出:盘点那些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优秀笔记软件盘点(四)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已经介绍了不少兼具优雅和强大等特性的工具。今天我将围绕知识管理主题,我将从信息收集到内容输出,介绍几款在知识生产各个环节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
数字花园
2022/07/02
1.4K0
从收集到输出:盘点那些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优秀笔记软件盘点(四)
推荐阅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am Research 101 系列之每日笔记与页面引用
1K0
【双向链接的前世今生】上都计划与 Roam Research 思维工具
8660
基于 Logseq 重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2.4K0
双链笔记软件综合评测:Roam Research、 Obsidian、Logseq 、思源笔记 、Roam Edit 、RemNote、葫芦笔记、TiddlyW
4.7K0
Lattics:一款简单易用、好看强大的「类脑式」知识管理工具,笔记应用与写作软件二合一
2.3K0
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笔记软件,强大在哪里? #RoamResearch
5960
Roam Research 的缺点是什么?
9220
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942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三):Roam 不是卡片盒
6050
双链笔记 Roam Research 综合评测、学习资源、使用教程分享
1.9K0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
1.4K0
块编辑器和双链笔记如何选择Notion vs Roam Research?FlowUs vs Obsidian
5K0
如何把 Roam Research 安利给你的另一半? | Roam Newsletter 漫游研究所周报 2021W12
955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二):笔记节点粒度
5370
四个月,知识管理实践
5870
打破知识管理伪命题,个人知识管理指南
2750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一)「双向链接」
9960
【星球精选】如何高效构建 Roam 与 theBrain 间细粒度双向链接?
7570
如何在双链笔记软件中建立仪表盘和知识库?以嵌入式小组件库 NotionPet 为例
1.6K0
从收集到输出:盘点那些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优秀笔记软件盘点(四)
1.4K0
相关推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am Research 101 系列之每日笔记与页面引用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