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无可避免的是对象之间的引用,引用给我们带来便捷(对象的复用),但同时也会给类与类之间造成强依赖关系。在一对一的关系中,这看起来并不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但若是在一对多中,修改任意的一个对象,都会影响到其它调用者,形成强耦合。
如同上面的图,当对象之间形成网络结构之后,改变5号对象只会影响到4号对象,改变1号对象,其引用它的4、5、6号对象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而改变2号对象其它5个对象都需要作出改变,我们想要跟踪对象的引用是非常的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其解耦。 那要如何做呢? 不难发现,我们只需要将网络结构中的一对多的引用改造成为一对一的结构,那么不就非常简单了么。
像上面这样,引入一个中介者对象,所有对象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中介者来处理,这样,所有对象也就只有一个对象与之关联,我们在修改任意的对象时也只需要修改中介者对象对应的逻辑即可,引用的跟踪也不再是难事了。这就是中介者模式的威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介者的例子,有时我们也会与其打交道,比如找房屋中介租房,下面就以这个例子来说明,首先是房东和租客,这里为了处理方便,使它们都继承自抽象的people类:
public class Person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String mess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this.name + "收到消息:" + this.message;
}
public void set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message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Landlord extends Person {
public Landlord(String name) {
super(name);
}
}
public class Tenant extends Person {
public Tenant(String name) {
super(name);
}
}
然后是中介者类(考虑到以后的扩展,抽象出一个抽象的中介者,并持有contact方法,房东和租客则是通过中介者来取得联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Media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contact(String message, Person person);
}
public class HouseMediator extends AbstractMedi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act(String message, Person person) {
person.setMessage(message);
}
}
最后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Mediator mediator = new HouseMediator();
Person landlord = new Landlord("房东");
mediator.contact("我要租房", landlord);
System.out.println(landlord.getMessage());
Tenant tenant = new Tenant("租客");
mediator.contact("一个月500", tenant);
System.out.println(tenant.getMessage());
}
打印如下结果:
房东收到消息:我要租房
租客收到消息:一个月500
像上面这样就实现了一个中介者模式,我们改动任意的对象(房东或是租客),受到影响的仅仅只有中介者。当然,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中介者模式,例子本身简单,没有必要使用中介者模式,但不妨想想,对象一旦增多,并相互引用,这个模式带给我们的好处不言而喻。
中介者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解除对象之间的耦合,但是在实际编码中并不是经常被使用。因为它会使得体系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在使用该模式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想想是不是本身的设计是否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