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计算机网络:信道复用技术概念解析

计算机网络:信道复用技术概念解析

作者头像
Srlua
发布于 2024-03-24 02:01:17
发布于 2024-03-24 02:01:17
689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SDN社区搬运CSDN社区搬运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复用 (multiplexing) 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它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频分复用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时分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 (isochronous) 信号。
  •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Statistic TDM)

波分复用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使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光载波信号。

码分复用 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
  •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码片序列(chip sequence)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 (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

  • 发送比特 1 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 发送比特 0 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S 站的码片序列:(–1 –1 –1 +1 +1 –1 +1 +1)

码片序列实现了扩频

假定S站要发送信息的数据率为 b bit/s。由于每一个比特要转换成 m 个比特的码片,因此 S 站实际上发送的数据率提高到 mb bit/s,同时 S 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数值的 m 倍。

这种通信方式是扩频(spread spectrum)通信中的一种。

扩频通信通常有两大类:

  • 一种是直接序列扩频DSS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如上面讲的使用码片序列就是这一类。
  • 另一种是跳频扩频FHSS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CDMA 的重要特点
  •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orthogonal)。
  •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码片序列的正交关系
  • 令向量 S 表示站 S 的码片向量,令 T 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码片向量。
  • 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 S 和T 的规格化内积 (inner product) 等于 0:
正交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 1 。
  •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CDMA 的工作原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03-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计算机网络——媒体接入控制
​ 共享信道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多个发送和接收站点对一个共享传输体的占用,即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
王同学要努力
2022/11/15
6120
计算机网络——媒体接入控制
计算机网络-信道复用技术
其中u1 u2是两个用户, 如果这两个用户之间连通的信道在他们使用过程中, 被他们完全占用了, 其他人就只能等着了. 那有人说了, 那就多架设信道不就好了. 如果说 A B之间的信道可以满足20G 流量的传输, 而u1 u2 在通信的过程中, 只使用了其中的千分之一, 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 不管从哪方面考虑, 都应该充分利用其传输的性能.
烟草的香味
2020/10/29
8150
计算机网络-信道复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课后习题-第二章习题全解
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需要解决的问题: 物理层要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就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
程序员洲洲
2024/06/17
2.1K0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课后习题-第二章习题全解
OSI物理层之信道复用技术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孙晨c
2020/07/20
8350
OSI物理层之信道复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为使用介质的每个结点隔离来自同一信道上其他结点所传送的信号,以协调活动结点的传输。
timerring
2022/11/16
9400
计算机网络: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第2章 物理层
复用 (multiplexing) :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物理层上复用技术是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
Here_SDUT
2022/09/19
5210
计算机网络:第2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信道划分 介质访问控制 ( 数据链路 | 介质访问控制分类 | 频分多路复用 FDM | 时分多路复用 TDM | 波分复用 WDM | 码分多路复用 CDM 计算 )★
① 点对点链路 : 两个 相邻 节点 , 通过 单一 链路 连接 , 第三方 无法收到任何信息 ;
韩曙亮
2023/03/28
1.7K0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二章:物理层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而另一种代表1状态。
roydonGuo
2022/11/02
7670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二章: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整理--数据通信基础
小编最近在复习计算机网络基础,整理出来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哈,后续会更新~
黄桂期
2018/05/01
3.8K5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整理--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王铭颢
2024/01/20
1980
计算机网路概述(上)
cheese
2023/10/25
3920
计算机网路概述(上)
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十二惊惶
2024/02/28
1960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第二篇:物理层(谢希仁版)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BWH_Steven
2020/10/30
1.1K0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第二篇:物理层(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总结-一本书一个晚上一个奇迹
在 IP 地址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 全1广播地址,全0网络地址
唔仄lo咚锵
2021/09/14
3.1K0
计算机网络总结-一本书一个晚上一个奇迹
计算机网络学习11:媒体接入控制、静态媒体接入
共享信道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多个发送和接收站点对一个共享传输媒体的占用,即 媒体接入控制MAC
程序员洲洲
2024/06/07
1750
计算机网络学习11:媒体接入控制、静态媒体接入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第一章第二章
计网的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即共享硬件,软件,数据 第一章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1 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C/S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P2P方式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
JavaEdge
2018/05/16
1.1K0
计算机与网络(二) 物理层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播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赤蓝紫
2023/01/02
7290
计算机与网络(二)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学习--物理层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传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
shimeath
2020/08/01
5710
计算机网络02——物理层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4)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wsuo
2020/07/30
1.1K0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 形状 和 尺寸 、 引脚数目 和 排列 、 固定和锁定 装置。
用户9615083
2022/12/30
4580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计算机网络——媒体接入控制
更多 >
交个朋友
加入腾讯云官网粉丝站
蹲全网底价单品 享第一手活动信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