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DPR框架下,合法同意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合法性基础之一,尤其针对特殊类别数据(如生物识别、健康信息,第9条)需采用明确同意(Explicit Consent)。正确获得并记录同意需遵循“有效获得→规范记录→动态管理”的闭环流程,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一、获得合法同意的核心要求
GDPR第4(11)条定义“同意”为:数据主体自愿、具体、知情且明确作出的声明或肯定行动。2025年欧盟监管实践(如法国CNIL、意大利SA的执法案例)进一步强化了以下要求:
1. 自愿性(Voluntary)
- 禁止捆绑同意:不得将数据处理(如营销、数据分析)与核心服务绑定(如“不同意则无法使用产品”)。例如,电商平台的“订单处理”为核心功能,而“个性化营销”为可选功能,需分开请求同意。
- 无隐性压力:不得通过“限时优惠”“默认勾选”等方式迫使用户同意。例如,注册时“同意隐私政策”应为可选复选框,而非必填项。
2. 具体性(Specific)
- 目的绑定:每一次数据处理都需获得单独同意,且同意需明确指向具体目的。例如,收集“地理位置”用于“物流跟踪”与“个性化推荐”需分别请求同意,不得合并。
- 分层同意:对数据收集、使用、共享等不同环节,需提供分层选择。例如,“收集手机号(用于登录)”与“共享手机号给第三方物流(用于配送)”需分开授权。
3. 知情性(Informed)
- 清晰披露:需向用户提供简洁、易懂的信息,包括:
- 数据控制者与处理者的身份(如公司名称、联系方式);
- 数据处理的目的(如“用于订单配送”“用于个性化营销”);
- 数据类型(如“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
- 数据保留期限(如“订单完成后30天删除”);
- 数据主体的权利(如“可随时撤回同意”“可申请删除数据”)。
- 避免技术术语:信息需以“普通用户能理解的语言”呈现,不得使用晦涩的法律或技术术语(如“数据脱敏”“算法模型”需解释为“去除个人信息后的分析”)。
4. 明确性(Unequivocal)
- 肯定行动:同意需通过“主动操作”作出,如勾选复选框、点击“同意”按钮、签署电子协议。禁止预勾选(如默认选中“同意营销邮件”),2025年法国CNIL对某平台的罚款(90万欧元)即因预勾选营销同意。
- 特殊类别数据的“明确同意”:对于生物识别、健康、性生活等特殊类别数据,需采用更严格的明确同意(如书面声明、电子签名),且需额外披露“处理风险”(如“健康数据共享可能影响保险 coverage”)。
5. 儿童同意的特殊要求
- 年龄限制:处理16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需获得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欧盟各国可将年龄降低至13岁,如西班牙)。
- 核实同意人身份:需通过“身份证验证”“人脸识别”等方式确认同意人是儿童的父母(如某儿童APP要求上传监护人身份证照片)。
二、规范记录同意的关键要素
GDPR第7(1)条要求“控制者需承担证明同意的责任”,因此记录需完整、可审计、可追溯。2025年欧盟监管实践(如德国数据保护代表指南)强调以下记录要素:
1. 基础信息
- 同意时间:精确到秒(如“2025-10-20 14:30:00”);
- 同意方式:记录用户作出同意的渠道(如“网站弹窗”“APP内按钮”“线下签署”);
- 同意内容:复制用户同意的具体文本(如“我同意收集手机号用于物流跟踪”)。
2. 关联信息
- 数据主体标识:记录用户的唯一标识(如用户ID、手机号、邮箱);
- 数据处理细节:关联同意对应的“数据处理活动”(如“物流跟踪”“个性化营销”),包括数据类型、处理目的、保留期限;
- 同意来源:记录同意的渠道(如“iOS APP”“Android 网页”),确保跨平台一致性。
3. 撤回记录
- 撤回时间:记录用户撤回同意的时间(如“2025-11-05 10:00:00”);
- 撤回方式:记录用户撤回的渠道(如“APP设置→隐私→撤回营销同意”);
- 后续动作:记录撤回后的处理(如“停止营销推送”“删除相关数据”)。
4. 工具要求
- 同意管理系统(CMP):采用专业的CMP工具(如OneTrust、CookieYes)自动记录同意信息,生成可导出的审计报告(符合GDPR第30条“处理活动记录”要求);
- 不可篡改:记录需存储在安全数据库(如加密的SQL数据库),避免篡改(如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
三、动态管理同意的流程
同意不是“一劳永逸”的,需建立“撤回→更新→通知”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符合GDPR第7(3)条“撤回同意与作出同意同样便捷”的要求。
1. 撤回同意的实现
- 便捷性:撤回同意的渠道需与作出同意的渠道一致(如通过网站弹窗同意的,需通过同一弹窗撤回);
- 即时生效:用户撤回同意后,系统需立即停止相关数据处理(如停止发送营销邮件、停止共享数据给第三方);
- 数据处置:若撤回同意后无其他合法依据(如合同履行),需删除或匿名化相关数据(如删除用户的营销偏好数据)。
2. 同意的更新
- 定期 review:每12个月或在“数据处理目的变更”(如从“物流跟踪”扩展到“个性化推荐”)时,需重新获取用户同意;
- 通知变更:若数据处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共享给新的第三方),需通过邮件、APP通知等方式告知用户,并重新请求同意。
3. 旧数据的处理
- 重新获取同意:对于2025年5月25日(GDPR生效)前收集的旧数据,若不符合当前GDPR要求(如未获得明确同意),需重新获取同意后方可继续处理;
- 删除旧数据:若无法重新获取同意,需删除相关数据(如删除2025年前的未同意营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