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抢了安世的荷兰,没料到中方的反制,更没料到中国芯片获重大突破

据多家外媒报道,前段时间,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总部,并试图通过这一行动掌控其中国区的资产。

然而,这一单边举措引发了中方的迅速反击,同时也让欧洲汽车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芯片行业也传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芯片技术。

这一系列事件交织在一起,不仅让荷兰措手不及,也让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再度升温。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其产品覆盖汽车的多个系统,尤其是电动车上最关键的逆变器芯片,安世一家就占了全球40%的份额。

宝马、大众、奔驰等欧洲汽车巨头高度依赖安世的芯片供应,尤其在新能源车领域,其产品更是不可替代。

然而,荷兰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选择对安世总部进行接管,并试图冻结其在中国区的资产。

这一行为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背后的意图是削弱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面对荷兰的单边行动,中方迅速采取了果断措施。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当天发布声明,明确表示荷兰总部的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先生职务不变,中国区的业务运营一切正常。

这一声明在法律上切断了荷兰总部对安世中国的控制权,直接让荷兰方面的计划落空。

更重要的是,中方通过出口管制措施,对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链进行了严格限制。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有近七成的封装测试产能位于中国,没有这些产能,荷兰的接管行动无疑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中方的反制也让欧洲汽车产业首当其冲。

由于安世芯片供应中断,大众汽车已经被迫停止了其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这家工厂主要生产高尔夫和途观两款车型,而这两款车一直是欧洲市场的畅销车型。

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车生产线也因芯片短缺而停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称,如果争议无法迅速解决,欧洲汽车产业链可能面临至少三个月的中断。

这一连锁反应让荷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其经济大臣在与中国商务部长的通话中,既未提及撤换中国高管的决定,也未对冻结资产的行为道歉,仅表示希望能够找到“建设性解决方案”。这种态度显然难以让中方满意。

就在这场博弈如火如荼之际,中国芯片行业传来了突破性进展。

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

这项技术首次让模拟计算的精度与数字计算媲美,并在特定任务处理上,将计算吞吐量和能效提升了百倍至千倍。虽然这一技术突破无法直接改变安世事件的现状,但其意义非凡。

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芯片研发正在稳步推进,无论封锁还是抢夺,都无法阻挡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步伐。

从安世事件到芯片技术突破,这场博弈的背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复杂博弈。

荷兰的行动不仅让自己陷入了困局,也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了沉重的代价。而中国的迅速反击和技术进步则展现了一个科技大国的决心与实力。

未来,随着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持续突破,全球科技版图可能会发生深远的变化。

而荷兰的行动是否会引发更多国家效仿?中国芯片技术的突破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科技竞争?这些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Ofs5QSo7Q8EdVMsoS5F0c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