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11月1日中方再发声!荷兰硬抢安世遭痛批,出口豁免戳破安全谎言

2025年10月26日,荷兰安世半导体正式暂停向中国东莞封测厂供应晶圆。 一纸通知背后,是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中资企业、中美欧芯片博弈的激烈交锋。

这场始于“国家安全”借口的干预,仅一个月就导致全球车用芯片价格飙升10倍,本田墨西哥工厂停产,欧洲车企面临断供危机。

而中国商务部抛出的“出口豁免”政策,看似留有余地,实则精准击中荷兰软肋——ASML的光刻机依赖中国稀土,欧洲汽车产业链离不开中国封装产能。 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商业纠纷,成为全球产业链脱钩代价的试金石。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援引1952年《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半导体30家海外主体资产,并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张学政职务。

从高管提请到裁决落地仅用7天,被业内称为“法律闪电战”。 荷兰政府宣称此举是为“防止技术转移和岗位流失”,但行动时间点耐人寻味——前一天,美国刚发布针对中资持股超50%企业的“穿透规则”。

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 闻泰科技2019年收购后,将其打造为车规级芯片巨头:年出货量1100亿颗,全球客户2.5万家,小信号MOSFET和ESD保护器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其二极管占全球车用市场份额40%,是宝马、大众等车企的“芯片心脏”。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管制令,禁止安世中国出口芯片成品。 这一击直指要害——安世荷兰70%的封装产能依赖中国工厂,禁令使其无法向全球客户交付产品。

10月19日,安世中国宣布进入“独立运营”,切断与荷兰总部的系统连接,并要求所有分销商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 东莞工厂工人透露,生产线已调整为“上三休四”,但国内客户供应未中断。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敦促荷方“停止破坏供应链”。 仅10天后,荷兰安世致函客户,以“中国子公司未履行付款条款”为由暂停晶圆供应,但强调不打算退出中国市场。 这场博弈陷入“荷兰断原料、中国断产能”的死循环。

断供危机迅速蔓延。 安世部分基础芯片价格从几分钱涨至2-3元,涨幅超10倍。 本田墨西哥工厂因芯片断供停产,该厂年产能20万辆;Stellantis集团设立“战情室”监测库存。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若安世产能持续受限,欧洲车企数周内可能停产。

荷兰的干预代价惨重。 闻泰科技近五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雇佣数千名员工。 荷兰雇主协会批评此举“摧毁投资信任”,中国对荷绿地投资已在2025年归零。

网友嘲讽:“荷兰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却忘了自己的饭碗端在中国手里”。

荷兰的困境暴露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深度捆绑。 ASML光刻机单台需10公斤稀土磁体,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安世东莞工厂承担其全球70%封测任务,而中国封测产业全球占比超50%。 即便荷兰想将产能转移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工厂,短期也无法替代中国规模。

这场风波折射出半导体博弈的实质:政治干预市场的代价终将由全球产业链共担。 当芯片从科技产品变为地缘政治筹码时,安世事件已成一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wHRWxUX802OD1e0x32lNb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