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KIOXIA:PCIe 6.0 SSD最新动态

KIOXIA:PCIe 6.0 SSD最新动态

作者头像
数据存储前沿技术
发布2025-02-11 19:30:37
发布2025-02-11 19:30:37
1250
举报

全文概览

文末材料由KIOXIA America, Inc.发布,介绍了PCIe 6.0技术及其对存储设备的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了PCIe技术的发展历程,从2003年推出以来,其带宽和性能不断提升,以满足现代计算硬件和应用的需求。随后,详细讨论了PCIe 6.0的改进特性,包括双倍的传输速度、PAM4编码、错误校正机制和更有效的流量控制,这些都旨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降低功耗。

文章还探讨了PCIe 6.0 SSD的市场应用前景,指出尽管面临信号完整性挑战和高热管理需求,但该技术仍可大幅减少存储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服务器数量,同时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TCO(总拥有成本)。最后,强调了优化应用程序和适应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预测了PCIe 6.0 SSD的市场发展轨迹。此外,文中还提及了KIOXIA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产品演示,展示了公司在推动高性能存储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承诺。

PCIe 背景介绍

  • PCI Express®为突破并行总线的局限性而生,于 2003 年推出。
  • PCIe 带宽显著增长,以满足现代计算硬件和应用的需求。
  • NVMe® 规范首次制定于 2011 年。
  • 主要的硬盘形态包括:AIC、2.5 英寸和 M.2。
  • 第一批 KIOXIA NVMe SSD 产品覆盖了主要 PCIe 版本:
    • PCIe 3.0:CM5 系列于 2017 年发布。
    • PCIe 4.0:CM6 系列于 2020 年发布。
    • PCIe 5.0:CM7 系列于 2022 年发布。

Quote

并行总线有哪些局限性?

1. 带宽有限
  • 并行总线的速度通常受限于其信号同步性问题,尤其是在更高频率下,信号的时间偏移(skew)变得显著,限制了整体性能。
  • 每个通道需要分担带宽,因此总带宽的扩展能力有限。
2. 信号完整性问题
  • 并行总线在传输过程中,信号间可能会出现干扰(Crosstalk),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这种干扰变得更严重,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 线路越多,信号同步越难,尤其是长距离传输。
3. 同步问题
  • 并行总线要求多个信号通道在同一时刻传输和到达数据,但由于物理特性(如信号延迟的差异),难以保证所有信号同时到达,导致数据错误。
  • 信号延迟的累积可能需要额外的校正逻辑,从而增加复杂性。
4. 扩展性差
  • 并行总线的设计在硬件上需要更多的传输通道(更多的引脚和电缆),这会增加系统的物理复杂性,限制了硬件的扩展能力。
  • 随着需要更高的传输速率,增加通道数量会导致成本急剧上升。
5. 功耗较高
  • 并行传输需要多根数据线同时工作,导致功耗较高。
  • 尤其在高频率操作时,功耗会进一步增加,不适合现代高效节能的需求。
PCIe 的改进之处

PCIe 是一种串行总线架构,通过点对点连接(每条通道只有一对信号线)和分层协议实现以下改进:

  1. 更高的带宽每个通道速度更快,多个通道组合(如 x16)也能提供超高带宽。
  2. 更好的信号完整性点对点连接减少了信号干扰和同步问题。
  3. 高扩展性通过增加通道数量(x1、x4、x8、x16 等)灵活调整带宽。
  4. 更低功耗点对点架构显著降低了并行传输的高功耗问题。

并行总线的局限性促成了PCIe这种现代高速串行架构的诞生,成为主流标准。


多代次产品介绍

图片概述了 PCIe 技术从 3.0 到 5.0 的改进细节以及与之配套的 NVMe 存储设备形式。以下是主要改进点:

  1. PCIe 3.0通过 128b/130b 编码改进提高了带宽利用率;主要用于 M.2 和插卡形态。
  2. PCIe 4.0进一步优化了延迟、通道裕度,支持更复杂的硬件(如重定时器);驱动器形态扩展到 E1.L 和 E1.S。
  3. PCIe 5.0支持最新的 CXL 技术(扩展计算能力),并改进了物理层,驱动器形态拓展到 E3.S/E3.L,适应高性能和高容量需求。

每代 PCIe 的改进不仅提高了性能,还扩展了存储设备的形态,满足了从企业到数据中心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PCIe 6.0 技术改进

改进内容(Improvements):
  • 总体带宽从 32 GT/s 提升至 64 GT/s(翻倍)。
  • 使用 PAM4(脉冲幅度调制 4)技术。
  • 引入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 流控制单元(FLIT):固定流控制单元大小。
  • 支持 L0p 模式和动态通道宽度变化,以提高功耗效率。

更多关于 PCIe 发展历程 和特性,可阅读:

支持功能(Enables):
  • 支持性能更高的 NVMe™ SSD
  • 支持 CXL® 3.0(计算加速互联)。
  • 支持 800 千兆以太网网络(800 Gigabit Ethernet Networking)。
  • 支持更快速的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处理

随着 PCIe 6.0 的引入,对企业级和数据中心 SSD 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1. 形态需求E3.S 和 E3.L 是优选的驱动器外形,用于优化信号完整性和性能。
  2. 散热挑战更高的功耗需要改进机箱冷却系统和更高效的散热策略。
  3. 通道优化PCIe 6.0 的动态通道减少功能(如 L0p 模式)提升了效率,减少了硬件资源需求。
  4. 速度需求要实现完整性能,需引入新一代硬件(SoC 和 DDR5)以及更快的 NAND 接口速度。
  5. 性能瓶颈要达到 PCIe 6.0 的峰值性能,队列深度需要超过 512。

图片还强调了在 SSD 设备上,业界正向 1T 厚度的 NAND 设计标准统一,为未来的设备设计和生产提供了一致性方向。


PCIe SSD市场成熟度

左图是KIOXIA 总结的:典型SSD 成熟度路线,区分6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

右侧表格:当前市场上的 PCIe SSD落地情况

PCIe 各代 SSD 的市场进程时间表(2022-2028):

  • PCIe 3.0 SSD:2024 年进入停产阶段(Ph 5),2025 年停止支持(Ph 6)。
  • PCIe 4.0 SSD:从 2022 年的 Ph 2 到 2028 年持续在 Ph 4(下量阶段)。
  • PCIe 5.0 SSD:2022 年开始 Ph 2,2023 年进入 Ph 3,未来几年维持在 Ph 3(上量阶段)。
  • PCIe 6.0 SSD:2022-2025 年在规划和生态系统阶段(Ph 0 和 Ph 1),预计 2028 年达到 Ph 2(认证与发布阶段)。
  • 客户认证时间因最终用途的复杂性,可能需要 3 个月到接近 2 年。
  • 重大技术的转换总会因“成长中的痛点”增加认证时间。
  • PCIe 6.0 的真正普及和大规模生产要到 2028 年才会发生。

PCIe 6.0 的场景价值

考虑一个需要约 500 TB 存储容量的应用

  1. 存储整合能力
    • PCIe 6.0 SSD 的高容量(15.36 TB)和高性能(896 GB/s 的带宽、224M IOPS)允许更少的驱动器和服务器满足相同存储需求(500 TB),减少设备数量。
    • 相比 PCIe 5.0,PCIe 6.0 保持相同驱动数量时性能显著提升。
  2. 效率与功耗
    • 尽管 PCIe 6.0 的总功耗比 PCIe 5.0 高一些(1,280 瓦对比 800 瓦),但其性能和吞吐量成倍增长,使其更高效。
  3. 总体拥有成本(TCO)优化
    • 减少硬件数量意味着节省设备成本、空间和维护成本,同时实现高性能和低延迟。

PCIe 6.0 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为企业和数据中心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总结

  • 高性能带来的新需求PCIe 6.0 提高了性能,但相应地对功耗、散热和设备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 应用优化的必要性要实现 PCIe 6.0 的全部潜能,需要针对特定应用进行调整和优化。
  • 技术挑战PAM4 的引入虽然增加了带宽,但也带来了信号完整性方面的难题,需要行业进一步解决。
  • 生态系统成长存储领域相关硬件和组件生态正在扩展,以支持 PCIe 6.0 的发展。
  • 普及速度较慢PCIe 6.0 NVMe SSD 的普及过程预计会比 PCIe 5.0 更加缓慢,这可能与生态系统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相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12-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王知鱼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全文概览
    • PCIe 背景介绍
    • 多代次产品介绍
    • PCIe 6.0 技术改进
    • PCIe SSD市场成熟度
    • PCIe 6.0 的场景价值
    • 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