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107. 谈谈面试必问的Java内存区域(运行时数据区域)和内存模型(JMM)

107. 谈谈面试必问的Java内存区域(运行时数据区域)和内存模型(JMM)

作者头像
用户11332765
发布于 2024-11-01 09:11:14
发布于 2024-11-01 09:11:14
14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编程编程
谈谈面试必问的Java内存区域(运行时数据区域)和内存模型(JMM)

Java 内存区域和内存模型是不一样的东西,内存区域是指 Jvm 运行时将数据分区域存储,强调对内存空间的划分。

而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 JMM )是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抽象关系,即 JMM 定义了 JVM 在计算机内存(RAM)中的工作方式,如果我们要想深入了解Java并发编程,就要先理解好Java内存模型。

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

众所周知,Java 虚拟机有自动内存管理机制,如果出现内存泄漏和溢出方面的问题,排查错误就必须要了解虚拟机是怎样使用内存的。

下图是 JDK8 之后的 JVM 内存布局。

JDK8 之前的内存区域图如下:

在 HotSpot JVM 中,永久代中用于存放类和方法的元数据以及常量池,比如Class和Method。每当一个类初次被加载的时候,它的元数据都会放到永久代中。

永久代是有大小限制的,因此如果加载的类太多,很有可能导致永久代内存溢出,即万恶的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为此我们不得不对虚拟机做调优。

那么,Java 8 中 PermGen 为什么被移出 HotSpot JVM 了?我总结了两个主要原因:

  • 由于 PermGen 内存经常会溢出,引发恼人的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因此 JVM 的开发者希望这一块内存可以更灵活地被管理,不要再经常出现这样的 OOM 移除 PermGen 可以促进 HotSpot JVM 与 JRockit VM 的融合,因为 JRockit 没有永久代。
  • 根据上面的各种原因,PermGen 最终被移除,方法区移至 Metaspace,字符串常量移至 Java Heap。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由于 Java 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内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

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 Java 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 Native 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Undefined)。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 OutOfMemoryError 情况的区域。

Java虚拟机栈

与程序计数器一样,Java 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是方法运行时的基础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在活动线程中,只有位千栈顶的帧才是有效的,称为当前栈帧。正在执行的方法称为当前方法,栈帧是方法运行的基本结构。在执行引擎运行时,所有指令都只能针对当前栈帧进行操作。

1. 局部变量表

局部变量表是存放方法参数和局部变量的区域。局部变量没有准备阶段, 必须显式初始化。如果是非静态方法,则在 index[0] 位置上存储的是方法所属对象的实例引用,一个引用变量占 4 个字节,随后存储的是参数和局部变量。字节码指令中的 STORE 指令就是将操作栈中计算完成的局部变呈写回局部变量表的存储空间内。

虚拟机栈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异常;如果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前大部分的 Java 虚拟机都可动态扩展),如果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就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2. 操作栈

操作栈是个初始状态为空的桶式结构栈。在方法执行过程中, 会有各种指令往 栈中写入和提取信息。JVM 的执行引擎是基于栈的执行引擎, 其中的栈指的就是操 作栈。字节码指令集的定义都是基于栈类型的,栈的深度在方法元信息的 stack 属性中。

i++ 和 ++i 的区别:

  • i++:从局部变量表取出 i 并压入操作栈,然后对局部变量表中的 i 自增 1,将操作栈栈顶值取出使用,最后,使用栈顶值更新局部变量表,如此线程从操作栈读到的是自增之前的值。
  • ++i:先对局部变量表的 i 自增 1,然后取出并压入操作栈,再将操作栈栈顶值取出使用,最后,使用栈顶值更新局部变量表,线程从操作栈读到的是自增之后的值。

之前之所以说 i++ 不是原子操作,即使使用 volatile 修饰也不是线程安全,就是因为,可能 i 被从局部变量表(内存)取出,压入操作栈(寄存器),操作栈中自增,使用栈顶值更新局部变量表(寄存器更新写入内存),其中分为 3 步,volatile 保证可见性,保证每次从局部变量表读取的都是最新的值,但可能这 3 步可能被另一个线程的 3 步打断,产生数据互相覆盖问题,从而导致 i 的值比预期的小。

3. 动态链接

每个栈帧中包含一个在常量池中对当前方法的引用, 目的是支持方法调用过程的动态连接。

4.方法返回地址

方法执行时有两种退出情况:

  • 正常退出,即正常执行到任何方法的返回字节码指令,如 RETURN、IRETURN、ARETURN 等;
  • 异常退出。

无论何种退出情况,都将返回至方法当前被调用的位置。方法退出的过程相当于弹出当前栈帧,退出可能有三种方式:

  • 返回值压入上层调用栈帧。
  • 异常信息抛给能够处理的栈帧。
  • PC计数器指向方法调用后的下一条指令。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 Java 方法(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为虚拟机使用到的 Native 方法服务。Sun HotSpot 虚拟机直接就把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合二为一。与虚拟机栈一样,本地方法栈区域也会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和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线程开始调用本地方法时,会进入 个不再受 JVM 约束的世界。本地方法可以通过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来访问虚拟机运行时的数据区,甚至可以调用寄存器,具有和 JVM 相同的能力和权限。当大量本地方法出现时,势必会削弱 JVM 对系统的控制力,因为它的出错信息都比较黑盒。对内存不足的情况,本地方法栈还是会抛出 nativeheapOutOfMemory。

JNI 类本地方法最著名的应该是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JNI使 Java 深度使用操作系统的特性功能,复用非 Java 代码。但是在项目过程中, 如果大量使用其他语言来实现 JNI , 就会丧失跨平台特性。

Java堆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Java 堆(Java Heap)是 Java 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 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

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很多时候也被称做“GC堆”(Garbage Collected Heap)。从内存回收的角度来看,由于现在收集器基本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所以 Java 堆中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再细致一点的有 Eden 空间、From Survivor 空间、To Survivor 空间等。从内存分配的角度来看,线程共享的 Java 堆中可能划分出多个线程私有的分配缓冲区(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TLAB)。

Java 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当前主流的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通过 -Xmx 和 -Xms 控制)。如果在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再扩展时,将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方法区

方法区(Method Area)与 Java 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虽然Java 虚拟机规范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 Non-Heap(非堆),目的应该是与 Java 堆区分开来。

Java 虚拟机规范对方法区的限制非常宽松,除了和 Java 堆一样不需要连续的内存和可以选择固定大小或者可扩展外,还可以选择不实现垃圾收集。垃圾收集行为在这个区域是比较少出现的,其内存回收目标主要是针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型的卸载。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JDK8 之前,Hotspot 中方法区的实现是永久代(Perm),JDK8 开始使用元空间(Metaspace),以前永久代所有内容的字符串常量移至堆内存,其他内容移至元空间,元空间直接在本地内存分配。

为什么要使用元空间取代永久代的实现?

  1. 字符串存在永久代中,容易出现性能问题和内存溢出。
  2. 类及方法的信息等比较难确定其大小,因此对于永久代的大小指定比较困难,太小容易出现永久代溢出,太大则容易导致老年代溢出。
  3. 永久代会为 GC 带来不必要的复杂度,并且回收效率偏低。
  4. 将 HotSpot 与 JRockit 合二为一。
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是方法区的一部分。Class 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Constant Pool Table),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进入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存放。

一般来说,除了保存 Class 文件中描述的符号引用外,还会把翻译出来的直接引用也存储在运行时常量池中。

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 Class 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Java 语言并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并非预置入 Class 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期间也可能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这种特性被开发人员利用得比较多的便是 String 类的 intern() 方法。

既然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自然受到方法区内存的限制,当常量池无法再申请到内存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 Java 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

在 JDK 1.4 中新加入了 NIO,引入了一种基于通道(Channel)与缓冲区(Buffer)的 I/O 方式,它可以使用 Native 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 Java 堆中的 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这样能在一些场景中显著提高性能,因为避免了在 Java 堆和 Native 堆中来回复制数据。

显然,本机直接内存的分配不会受到 Java 堆大小的限制,但是,既然是内存,肯定还是会受到本机总内存(包括 RAM 以及 SWAP 区或者分页文件)大小以及处理器寻址空间的限制。服务器管理员在配置虚拟机参数时,会根据实际内存设置 -Xmx 等参数信息,但经常忽略直接内存,使得各个内存区域总和大于物理内存限制(包括物理的和操作系统级的限制),从而导致动态扩展时出现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Java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型是共享内存的并发模型,线程之间主要通过读-写共享变量(堆内存中的实例域,静态域和数组元素)来完成隐式通信。

Java 内存模型(JMM)控制 Java 线程之间的通信,决定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写入何时对另一个线程可见。

计算机高速缓存和缓存一致性

计算机在高速的 CPU 和相对低速的存储设备之间使用高速缓存,作为内存和处理器之间的缓冲。将运算需要使用到的数据复制到缓存中,让运算能快速运行,当运算结束后再从缓存同步回内存之中。

在多处理器的系统中(或者单处理器多核的系统),每个处理器内核都有自己的高速缓存,它们有共享同一主内存(Main Memory)。

当多个处理器的运算任务都涉及同一块主内存区域时,将可能导致各自的缓存数据不一致。

为此,需要各个处理器访问缓存时都遵循一些协议,在读写时要根据协议进行操作,来维护缓存的一致性。

JVM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Java 内存模型的主要目标是定义程序中各个变量的访问规则,即在虚拟机中将变量(线程共享的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这样底层细节。

Java内存模型中规定了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中,每条线程还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直接读写主内存中的变量。

这里的工作内存是 JMM 的一个抽象概念,也叫本地内存,其存储了该线程以读 / 写共享变量的副本。

就像每个处理器内核拥有私有的高速缓存,JMM 中每个线程拥有私有的本地内存。

不同线程之间无法直接访问对方工作内存中的变量,线程间的通信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消息传递,二是共享内存。Java 线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方式,线程、主内存和工作内存的交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里所讲的主内存、工作内存与 Java 内存区域中的 Java 堆、栈、方法区等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内存划分,这两者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两者一定要勉强对应起来,那从变量、主内存、工作内存的定义来看,主内存主要对应于Java堆中的对象实例数据部分,而工作内存则对应于虚拟机栈中的部分区域。

重排序和happens-before规则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做重排序。重排序分三种类型:

  •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 **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 **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 / 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从 java 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会分别经历下面三种重排序:

JMM 属于语言级的内存模型,它确保在不同的编译器和不同的处理器平台之上,通过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和处理器重排序,为程序员提供一致的内存可见性保证。

java 编译器禁止处理器重排序是通过在生成指令序列的适当位置会插入内存屏障(重排序时不能把后面的指令重排序到内存屏障之前的位置)指令来实现的。

happens-before

从 JDK5 开始,java 内存模型提出了 happens-before 的概念,通过这个概念来阐述操作之间的内存可见性。

如果一个操作执行的结果需要对另一个操作可见,那么这两个操作之间必须存在 happens-before 关系。这里提到的两个操作既可以是在一个线程之内,也可以是在不同线程之间。

这里的“可见性”是指当一条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新值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可以立即得知的。

如果 A happens-before B,那么 Java 内存模型将向程序员保证—— A 操作的结果将对 B 可见,且 A 的执行顺序排在 B 之前。

重要的 happens-before 规则如下:

  • 程序顺序规则:一个线程中的每个操作,happens- before 于该线程中的任意后续操作。
  • 监视器锁规则:对一个监视器锁的解锁,happens- before 于随后对这个监视器锁的加锁。
  • volatile 变量规则:对一个 volatile 域的写,happens- before 于任意后续对这个 volatile 域的读。
  • 传递性:如果 A happens- before B,且 B happens- before C,那么 A happens- before C。

下图是 happens-before 与 JMM 的关系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 可以说是 JVM 提供的最轻量级的同步机制,当一个变量定义为volatile之后,它将具备两种特性:

  • 保证此变量对所有线程的可见性。而普通变量不能做到这一点,普通变量的值在线程间传递均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注意,volatile 虽然保证了可见性,但是 Java 里面的运算并非原子操作,导致 volatile 变量的运算在并发下一样是不安全的。而 synchronized 关键字则是由“一个变量在同一个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 lock 操作”这条规则获得线程安全的。

  • 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普通的变量仅仅会保证在该方法的执行过程中所有依赖赋值结果的地方都能获取到正确的结果,而不能保证变量赋值操作的顺序与程序代码中的执行顺序一致。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11-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大数据开发:关于JVM内存模型JMM详解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 ,JMM)就是一种符合内存模型规范的,屏蔽了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访问差异的,保证了Java程序在各种平台下对内存的访问都能保证效果一致的机制及规范。
成都加米谷大数据
2021/02/02
5270
大数据开发:关于JVM内存模型JMM详解
Java的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 虚拟机在执行 Java 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区域有各自的用途,以及创建和销毁的时间,有些区域随着虚拟机进程的启动而一直存在,有些区域则是依赖用户线程的启动和结束而建立和销毁。
真正的飞鱼
2023/04/02
4820
Java的运行时数据区域
Jvm内存模型深度理解
之前是对jvm内存模型一知半解,本次打算抽时间认认真真的理解一遍jvm内存模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好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查询资料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对jvm内存模型做一个理解分析,自己对jvm内存模型的理解还不够彻底,也还有思考不明白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也能够让我搞明白一些困惑。
XING辋
2019/03/26
2.2K0
Jvm内存模型深度理解
Java内存区域有哪些构成?
Java 内存区域, 也叫运行时数据区域、内存区域、JVM内存模型,和 Java 虚拟机(JVM)的运行时区域相关,是指 JVM运行时将数据分区域存储,强调对内存空间的划分。 经常与Java内存模型(JMM)混淆,其定义了程序中各个变量的访问规则,即在虚拟机中将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这样的底层细节。 JVM并不是只有唯一版本的,在Java发展历史中,有许多优秀的Java虚拟机,其中目前大家最熟悉的就是HotSpot虚拟机,什么你不知道?
Jensen_97
2023/07/19
3530
Java内存区域有哪些构成?
JVM运行时数据区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做是字节码解释器的行号指示器。字节码解释器在工作时通过改变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异常处理、跳转等功能都是通过计数器实现的。 为了保证线程切换回来恢复到正确的位置,每个线程都有独立的程序计数器,每个线程独立存储,互不影响,是线程私有的。
Li_XiaoJin
2022/06/10
2130
JVM运行时数据区
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
根据《Java 虚拟机规范(Java SE 7版)》规定,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将会包括一下几个运行时数据区域:
爱撸猫的杰
2019/03/28
5320
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
JVM运行时数据区知多少
java引以为豪的就是内存自动化管理,不需要像C、C++等一样需要开发者手动获取内存、释放内存,对内存进行操作等,java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非常方便。所以,了解java内存区域是怎么划分的是非常有必要的,面试的时候也是经常会问到的。
索码理
2022/12/28
3500
JVM运行时数据区知多少
探究JVM——运行时数据区
最近在读《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收获颇丰,记录一下,部分内容摘自原书。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区域都有各自的用途,以及创建和销毁
欠扁的小篮子
2018/04/11
6520
探究JVM——运行时数据区
JVM-01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上)【运行时区域数据】
在内存管理领域 ,C/C++内存管理由开发人员管理,既拥有每一个对象的所有权,还必须负责维护每一个对象生命从开始到终结的责任
小小工匠
2021/08/16
3830
8张图 带你理解Java内存区域
Java内存区域是指 JVM运行时将数据分区域存储 ,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数据放在不同的地方。通常又叫 运行时数据区域。
HaC
2020/11/16
3.3K0
JVM运行时数据区和各个区域的作用
JVM在执行JAVA程序时会把它管理的内存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统称为运行时数据区,由图可见JVM程序所占的内可划分成5个部分: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线程栈)、本地方法栈、堆(heap)和方法区(内含常量池),其中方法区和堆被所有线程共享。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allsmallpig
2021/02/25
1.4K0
JVM运行时数据区域及GC
方法区 (Method Area or Permanent Generation):
哲洛不闹
2018/09/14
3870
JVM笔记【1】-- 运行时数据区
C/C++每一个new操作都需要自己去delete/free,而java里面有虚拟机自动管理内存,不容易出现内存泄漏或者溢出的问题,但是不容易出现不代表不出现,了解虚拟机怎么使用和管理内存是十分重要的是,对程序优化或者问题排查有帮助。
秦怀杂货店
2022/02/15
2030
JVM笔记【1】-- 运行时数据区
JVM 系列(1) —— 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 虚拟机会在 Java 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
求和小熊猫
2020/12/16
2880
JVM 系列(1) —— 运行时数据区域
JVM笔记【1】-- 运行时数据区
C/C++每一个new操作都需要自己去delete/free,而java里面有虚拟机自动管理内存,不容易出现内存泄漏或者溢出的问题,但是不容易出现不代表不出现,了解虚拟机怎么使用和管理内存是十分重要的是,对程序优化或者问题排查有帮助。
秦怀杂货店
2020/12/26
2430
JDK8之后-JVM运行时数据区域
首先弄清几个概念: 1.方法区(method area)只是JVM规范中定义的一个概念,用于存储类信息、常量池、静态变量、JIT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具体放在哪里,不同的实现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永久代是HotSpot虚拟机特有的概念,是对方法区的实现,别的JVM没有永久代的概念。(虽然去除了永久代,但是方法区作为概念上的区域仍然存在) 2.在JDK8中,JDK8的HotSpot VM已经是以前的HotSpot VM与JRockit VM的合并版,也就是传说中的“HotRockit”,只是产品里名字还是叫HotSpot VM。所以对于说JDK8去除永久代换成元空间的说法,就是默指的合并后的HotSpot虚拟机。 3.为什么要将永久代去除呢? 一方面是节省空间,避免了常见的永久内存错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整合JRockit,因为JRockit没有永代区这样类似的空间。 其实,从jdk7开始,就开始了永久代的转移工作,将譬如符号引用(Symbols)转移到了native heap;字面量(interned strings)转移到了java heap;等。但是指导JDK8永久代才被元空间替代。 4.元空间又是什么呢?以前存储在永久代里面的数据现在存在了哪里? 元空间是一块与堆不相连的本地内存。原本存在永久代的数据,一部分移到了java堆里面,一部分移到了本地内存里面(即元空间)(文档中原句:Move part of the contents of the permanent generation in Hotspot to the Java heap and the remainder to native memory.) 。永久代中原来存储的字符串常量(池)、符号引用(这两个在jdk7普遍就已经将其放在堆上了)和类的静态变量现在存储在java堆中,其余的数据作为元数据存储在元空间中。 5.什么是元数据呢? 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或者叫做用来描述数据的数据或者叫做信息的信息。(比如原本方法区存储的类信息、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也可以把元数据简单的理解成,最小的数据单位。元数据可以为数据说明其元素或属性(名称、大小、数据类型、等),或其结构(长度、字段、数据列),或其相关数据(位于何处、如何联系、拥有者)。 6.元空间详细:http://blog.csdn.net/lk7688535/article/details/51767460
洋仔聊编程
2019/01/15
1.6K0
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其包括:程序计数器、Java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Java堆和方法区。
conanma
2021/12/06
3440
JVM 运行时数据区域,书中没有说清楚的方法区、永久代、元空间
数据库系列吭哧吭哧写得差不多了,准备寒假看完 JVM,然后开学来看看框架背背八股就准备秋招了。话不多说,JVM 第一个知识点必定要奉献给 Java 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区域划分。
飞天小牛肉
2022/02/23
7180
JVM 运行时数据区域,书中没有说清楚的方法区、永久代、元空间
JVM 运行时数据区详解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数据区域。
阿豪聊干货
2018/08/09
3450
JVM 运行时数据区详解
JVM--运行时数据区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时,会把它所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区域,这些区域各有各的用途。
SuperHeroes
2019/03/12
4410
相关推荐
大数据开发:关于JVM内存模型JMM详解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