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源头活水】ECCV2024|DepictQA: 图像质量感知多模态语言模型

【源头活水】ECCV2024|DepictQA: 图像质量感知多模态语言模型

作者头像
马上科普尚尚
发布2024-07-29 10:35:49
760
发布2024-07-29 10:35:4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人工智能前沿讲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前沿领域知识的学习,从其他研究领域得到启发,对研究问题的本质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是自我提高的不竭源泉。为此,我们特别精选论文阅读笔记,开辟“源头活水”专栏,帮助你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科研文献,敬请关注!

项目主页:https://depictqa.github.io DepictQA-v1 (ECCV2024) :https://arxiv.org/abs/2312.08962 DepictQA-v2 (arXiv, preprint) :https://arxiv.org/abs/2405.18842 代码 (包括训练推理与数据集构造代码):https://github.com/XPixelGroup/DepictQA 数据集: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zhiyuanyou/DataDepictQA

为什么会做这个项目?

图像质量感知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课题。比如:

  • 图像是细节越多越好吗?

并不是。很多人都会喜欢湛蓝纯净的天空。因此,在飘了一些淡淡的云彩的天空中加入blur,使得天空的颜色更加均匀,人看起来反而更好看。

  • 失真一定会带来低质量吗?

并不是。如下图所示,右图是在左图的基础上添加噪声得到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噪声可以使手部皮肤看起来更加真实,而左图则显得过度平坦化。在这种情况下,噪声使图像更加真实。

很容易发现,图像质量感知与图像的局部内容是强相关的,甚至是与个人的喜好强相关的。

那么,如何刻画如此复杂的质量感知呢?

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 (IQA) 方法使用score来描述图像质量,可以直接用于对比不同模型的性能,被广泛地作为metric或者loss使用,促进了图像生成、修复等领域的发展。但是,score这种描述形式是图像质量感知的一个综合的方面,其表达能力的上限是不足的,无法刻画复杂的局部性和内容相关性。

在大语言模型 (LLM) 和多模态语言模型 (MLLM) 出现后,我们希望语言成为描述图像质量感知这个复杂问题的工具,这也是这一系列工作的初衷。

TL;DR

  1. DepictQA是基于多模态语言模型 (MLLM) 的图像质量感知方法。我们希望借助MLLM,对图像质量进行类似于人类的、基于语言的描述
  2. DepictQA-v1。为了验证MLLM感知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我们 (1) 构造了full-reference下的任务框架,(2) 构建了一个包括 大量的、简短的、模版化的构造数据 + 少部分的、详细的、人工标注的数据 组成的数据集,(3) 训练了一个MLLM,验证了MLLM感知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3. DepictQA-v2。在可行性验证之后,我们希望拓展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 (1) 任务框架的拓展 (任务类型从3种到8种),(2) 数据集的scaling up (detail数据从5K到56K),实现了 (3) 在自然图像上具有一定的泛化性。

Motivation: Score-based质量感知方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图像质量感知方法主要是score-based方法。这些方法输出一个score来描述图像质量,可以用于对比不同模型的性能,被广泛地作为metric或者loss使用,促进了图像生成、修复等领域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我们认为score的描述形式限制了更深层次的质量感知

  • 首先,图像质量包括了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无法通过一个简单的score有效表达,例如图3中的噪声、色彩失真和伪影等。
  • 其次,score无法模拟人类的感知过程。例如,在图3(b)中,人类一般首先识别图像的失真(即图像A中的噪声、图像B中的色彩失真和伪影),然后权衡这些失真对内容表达的影响(图像B中的色彩失真和伪影比图像A中的噪声更严重),最后得出结论 (图像A比图像B更好) 。但是,简单地对比score来判断好坏无法反应出人类复杂的感知过程。

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 (LLM) 将深度学习带入了大模型时代,随之出现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MLLM) 可以使用语言对图像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因此,我们希望探究基于MLLM、使用语言对于图像质量进行描述的方法

DepictQA-v1

任务定义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括三个任务的任务框架。

  • 质量描述。模型应该能够感知图像失真。如图5(a),给出参考图像和一张失真图像,模型需要描述失真图像中的失真和纹理损伤,并判断失真图像的整体质量。
  • 质量对比。模型应该能直接对比两张图像的好坏。如图5(b),给出参考图像和两张不同的失真图像,模型需要确定哪一张失真图像的质量更好。
  • 对比归因。模型应该能对两张图像的好坏进行判断并归因。如图5(c),模型需要描述两张失真图像的失真和纹理损伤,并推理权衡利弊,对比图像质量的好坏。该任务是质量描述和质量对比的综合。

数据收集

  • 人工标注选项 + GPT-4语言化

在DepictQA-v1收集数据时,GPT-4V等强多模态模型还没有出现。我们设计了人工标注选项 + GPT-4语言化的数据策略。如图5所示,我们设计了由选择题构成的问卷,标注员标注问卷后,GPT-4将问卷的标注结果组合成语言,由此构造图像文本对。

大量的、简短的、模板化回答 + 少部分的、详细的回答

人工标注数据是详细的,但是费时费力获取难度大。因此,我们将已有的包含score的数据集转化为文本,构造大量的、简短的、模版化的数据。比如,图像A的score比图像B高,可以转化为"Image A maintains a better quality than Image B"。将模版化数据 + 详细数据混合训练,对于对比精度和归因准确性都有一定提升。

模型训练

如图6所示,我们采用了LLaVA框架,包括image encoder、image projector、LLM三部分。

  • 区分多张图像

LLaVA的输入是单张图像,而我们涉及到多张图像。如何让模型区别多张图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测试了4种区分多种图像的方法,并根据结果选择了textual hint + tag hint的方法。

  • 加入high-level数据作为正则化

质量相关的描述语言是单一的,包括的独立词汇量偏少。仅仅用这些数据训练,模型存在过拟合、说套话、重复说话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了LAMM引入的COCO详细描述数据作为正则化。

实验结果

  • 在双图对比、多图对比 (双图对比的拓展) 上,超越了经典的score-based方法。
  • 在质量描述和对比归因上,通用MLLMs不具有质量感知能力,而DepictQA-v1体现出了一定的质量感知能力。

DepictQA-v2

任务定义

DepictQA-v1主要关注了full-reference设置下的3种任务。在DepictQA-v2中,我们对任务定义进行了拓展,从3种任务扩展到8种任务,提出了一个多任务的框架。如图7所示,拓展后的任务框架包括了单图评估和双图对比两大类任务,每类任务都包括了brief和detail两个子任务,支持full-reference和non-reference设置

数据收集

  • 更全面的自然图像。我们选择了KADIS-700K作为高质量图像的来源,一共包括了140K的高质量图像。
  • 更全面的失真类型。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失真库,包括了35种失真类型,每种类型包括了5个等级。
  • 更大尺度的数据量。我们将detail数据从DepictQA-v1的5K扩增到了56K,相应地,brief的数据也扩增到了440K。
  • 更合理的数据生成。在构造DepictQA-v2的数据集时,GPT-4V等强多模态模型已经出现。Co-Instruct直接采用了GPT-4V构造数据。虽然GPT-4V具有强大的内容识别、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其失真识别、质量对比能力都是不足的。因此,如图8所示,我们提出ground-truth-informed生成方法,将失真识别和质量对比的结果直接加入GPT-4V的prompt中,提升了生成数据的质量。

模型训练

我们采用了DepictQA-v1的模型架构。

  • 图像分辨率的适应。由于图像的分辨率以及比例也是质量的重要部分,我们提出对于clip image encoder的位置编码进行差值,而保留图像的原始分辨率和比例。
  • 置信度的计算。MLLM的response缺乏一个良好的置信度。我们提取了response中的key tokens,计算了key tokens的预测概率作为置信度。

实验结果

  • 在失真识别上,超越了通用MLLMs、以及已有的MLLM-based质量感知模型。
  • 在直接对比上,超越了score-based方法、通用MLLMs、以及已有的MLLM-based质量感知模型。
  • 在评估归因和对比归因上,超越了通用MLLMs、以及已有的MLLM-based质量感知模型。
  • 在web下载的真实图像上也体现出较好的泛化性。
  • 模型预测的置信度与模型性能的一致程度非常高。

不足与未来的工作

在这两篇工作中,我们展示了使用MLLMs描述图像质量的可能性。但是,MLLM-based图像质量感知模型的落地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数据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不足,限制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尽管DepictQA-v2已经进行了数据集的scaling up,但是对于非自然图像,其泛化性能依然不足。
  • MLLM-based方法的应用不像score-based方法那么自然。Score可以被直接对比选择更优的模型,但语言不能被直接对比。Score也可以被用作loss优化模型,但语言目前还不具有这种特性。因此,质量感知的语言能否被输入生成模型或者修复模型用于质量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本文目的在于学术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分享、在看,给个三连击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7-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工智能前沿讲习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为什么会做这个项目?
  • TL;DR
  • Motivation: Score-based质量感知方法的局限性
  • DepictQA-v1
    • 任务定义
      • 数据收集
        • 模型训练
          • 实验结果
          • DepictQA-v2
            • 任务定义
              • 数据收集
                • 模型训练
                  • 实验结果
                  • 不足与未来的工作
                  相关产品与服务
                  内容识别
                  内容识别(Content Recognition,CR)是腾讯云数据万象推出的对图片内容进行识别、理解的服务,集成腾讯云 AI 的多种强大功能,对存储在腾讯云对象存储 COS 的数据提供图片标签、图片修复、二维码识别、语音识别、质量评估等增值服务。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