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玩转企业常见应用与服务系列(九):开源HTTP加速器 Varnish 详解

玩转企业常见应用与服务系列(九):开源HTTP加速器 Varnish 详解

作者头像
民工哥
发布于 2023-11-23 05:26:32
发布于 2023-11-23 05:26:32
355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前面介绍了企业常用服务 NFS FTP DHCPDNS SambalsyncdPostfixSquid 相关的知识点,今天我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开源HTTP加速器 Varnish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收获多多!如有帮助,请点在看、转发朋友圈支持一波!!!

CDN 缓存系统

CDN (content distribute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或者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交付网络)。CDN的任务是将内容从源站传递给用户。

常说的互联网由两层组成:

  • 一层是以TCP/IP为代表的网络层(狭义的互联网internet),另一层是以www为代表的应用层。
  • 过各种网络设备,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种信息数据的低成本传输。
  • 举个简单例子来区分而这之间的差异:internet就是铁路轨道和各种信号灯,而www则是运行在internet上的众多火车中的一种。
CDN的工作原理
无cdn时,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的过程
  • 1.用户在浏览器输入URL。
  • 2.浏览器向本地DNS请求域名解析
  • 3.如果本地DNS缓存有该域名的解析结果,则直接将解析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 4.如果本地DNS缓存中无该域名的解析结果,则以递归方式向整个DNS系统请求域名解析,在获得应答后将解析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 5.浏览器获得解析结果,提取出IP信息,使用IP向服务器请求数据 。
  • 6.服务器返回数据给浏览器。
有cdn时,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的过程
  • 1.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URL。
  • 2.浏览器向本地DNS请求域名解析,DNS会将域名解析权转交给CNAME指向的CDN专用的DNS服务器。
  • 3.CDN专用的DNS服务器将CDN的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IP返回给浏览器。
  • 4.浏览器向CDN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发起URL请求。
  • 5.CDN全局负载均衡设备根据请求的URL和用户的IP地址,将用户请求转发到用户所在区域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 6.区域负载均衡设备,根据用户IP、请求URL、缓存服务器的负载情况等,返回一台合适的服务器IP给用户。
  • 7.用户向缓存服务器发起请求。
  • 8.缓存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如果用户请求的内容缓存服务器上不存在,则缓存服务器要向上一级缓存服务器请求内容,直到追溯到网站的源服务器。

Varnish 简介

Varnish是一款高性能且开源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和HTTP加速器,其采用全新的软件体系机构,和现在的硬件体系紧密配合。与传统的squid相比,Varnish具有高性能、速度快、管理更加方便等优点,目前很多大型的网站都开始尝试使用Varnish来代替squid,这便是Varnish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Varnish的主要特征:
  • (1)缓存代理位置:可以使用内存也可以使用磁盘;
  • (2)日志存储:日志存储在内存中;
  • (3)支持虚拟内存的使用;
  • (4)有精确的时间管理机制,即缓存的时间属性控制;
  • (5)状态引擎架构:在不同的引擎上完成对不同的缓存和代理数据进行处理;
  • (6)缓存管理:以二叉堆管理缓存数据,做到数据的及时清理;

Varnish 与 Squid 的对比

相同点
  • 都是开源软件;
  • 都是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
Varnish 的优势
  • (1)稳定性:Varnish和Squid在完成相同负载的工作时,Squid服务器发生故障的几率要高于Varnish,因为使用Squid需要经常重启;
  • (2)访问速度更快:Varnish所有缓存的数据都是直接从内存中读取,而Squid是从硬盘中读取;
  • (3)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因为Varnish的TCP连接和释放的速度比Squid快很多。
Varnish 的劣势
  • (1)Varnish进程一旦重启,缓存数据都会从内存中完全释放,此时所有请求都会发送到后端服务器,在高并发情况下,会给后端服务器造成很大压力;
  • (2)在Varnish使用中如果使用单个URL的请求通过负载均衡时,则每次请求都会落在不同的Varnish服务器中,造成请求都会到后端服务器;而且同样的秦桂在多台服务器上缓存,也会造成Varnish的缓存资源的浪费,造成性能下降;
Varnish 劣势的解决方案
  • 针对劣势一:在访问量很大的情况下推荐使用 varnish 的内存缓存方式启动,而且后面需要 跟多台 squid/nginx 服务器。主要为了防止前面的 varnish 服 务、服务器被重启的情况下, 大量请求穿透 varnish,这样 squid/nginx 可以就担当第二层 CACHE,而且也弥补了 varnish 缓 存在内存中重启都会释放的问题;
  • 针对劣势二:可以在负载均衡上做 url 哈希,让单个 url 请求固定请求到一台 varnish 服务器 上;

Varnish的工作原理

当Varnish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时,首选检查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则直接响应客户端;如果没有则向后端服务器请求相应的资源,缓存到Varnish服务器本地,再响应客户端;

根据规则和请求页面的类型选择数据是否需要进行缓存,可以根据请求头中Cache-Contorl判断是否缓存,以及cookis是否有标记,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编写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

Varnish简单架构

Varnish分为management进程和child进程。

  • management进程:对child进程进行管理,同事对VCL配置进行编译,并应用到不同的状态引擎中;
  • child进程:生成线程池,负责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通过hash查找返回用户结果;

child进程生成的常见线程有:

  • accept线程:接收新的连接请求并响应;
  • worker线程:会话,处理请求资源;
  • expiry线程:清除缓存中过期的内容;

varnish 主要配置部分

  • 后端配置:给Varnish添加反向代理服务器节点,最少配置一个;
  • ACL配置:给Varnish添加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指定这些列表访问或禁止访问;
  • probes配置:给Varnish添加探测后端服务器是否正常的规则,方便切换或禁止对应后端服务器;
  • directors配置:给Varnish添加负载均衡模式管理多个后端服务器;
  • 核心子程序配置:给Varnish添加后端服务器切换,请求缓存、访问控制、错误处理等规则;

varnish请求处理的步骤

  • Receive 状态(vcl_recv)。也就是请求处理的入口状态,根据 VCL 规则判断该请求应该 pass(vcl_pass)或是 pipe(vcl_pipe),还是进入 lookup(本地查询)。
  • Lookup 状态。进入该状态后,会在 hash 表中查找数据,若找到,则进入 hit(vcl_hit)状态,否则进入 miss(vcl_miss)状态。
  • Pass(vcl_pass)状态。在此状态下,会直接进入后端请求,即进入 fetch(vcl_fetch)状态。
  • Fetch(vcl_fetch)状态。在 fetch 状态下,对请求进行后端获取,发送请求,获得数据,并根据设置进行本地存储。
  • Deliver(vcl_deliver)状态。将获取到的数据发给客户端,然后完成本次请求。
  • Pipe状态。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直接连接,从后端服务器调取数据。

安装 Varnish

除了一台varnish服务器,可以再开俩台web服务器,提供web页面就可以。

varnish服务器配置

下载依赖环境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yum -y install autoconf automake libedit-devel libtool ncurses-devel pcre-devel  pkgconfig python-docutils python-sphin

解压软件包,编译安装,复制配置文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tar zxf varnish-4.0.3.tar.gz 
[root@localhost ~]# cd varnish-4.0.3/
[root@localhost varnish-4.0.3]#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root@localhost varnish-4.0.3]# cp etc/example.vcl /usr/local/var/varnish

修改配置文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im /usr/local/var/varnish/example.vcl

vcl 4.0;
import directors;
import std;
backend default {
    .host = "127.0.0.1";
    .port = "80";
}
probe backend_healthcheck {
        .url="/";
        .interval = 5s;
        .timeout = 1s;
        .window = 5;
        .threshold = 3;
}
backend web1 {
        .host = "192.168.148.132";
        .port = "80";
        .probe = backend_healthcheck;
}
backend web2 {
        .host = "192.168.148.133";
        .port = "80";
        .probe = backend_healthcheck;
}
acl purgers {
        "127.0.0.1";
        "localhost";
        "192.168.148.0/24";
        !"192.168.148.133";
}
sub vcl_init  {
        new  web_cluster=directors.round_robin();
        web_cluster.add_backend(web1);
        web_cluster.add_backend(web2);
}
//把原来的全部删除添加如下
sub vcl_recv {
        set req.backend_hint = web_cluster.backend();
        if (req.method == "PURGE") {
                if (!client.ip ~ purgers) {
                        return (synth(405, "Not Allowed."));
        }
        return (purge);
}
if (req.method != "GET" &&
        req.method != "HEAD" &&
        req.method != "PUT" &&
        req.method != "POST" &&
        req.method != "TRACE" &&
        req.method != "OPTIONS" &&
        req.method != "PATCH" &&
        req.method != "DELETE") {
                return (pipe);
        }
if (req.method != "GET" && req.method != "HEAD") {
        return (pass);
}
if (req.url ~ "\.(php|asp|aspx|jsp|do|ashx|shtml)($|\?)") {
        return (pass);
}
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if  (req.url  ~ "\.(bmp|png|gif|jpg|jpeg|ico|gz|tgz|bz2|tbz|zip|rar|mp3|mp4|ogg|swf|flv)$") {
        un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else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gzip") {
                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gzip";
        } else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deflate") {
                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deflate";
        } else {
        un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
if  (req.url  ~ "\.(css|js|html|htm|bmp|png|gif|jpg|jpeg|ico|gz|tgz|bz2|tbz|zip|rar|mp3|mp4|ogg|swf|flv)($|\?)") {
        unset req.http.cookie;
        return (hash);
}
if (req.restarts == 0) {
        if (req.http.X-Forwarded-For) {
                set req.http.X-Forwarded-For = req.http.X-Forwarded-For + ", " + client.ip;
        } else {
       set req.http.X-Forwarded-For = client.ip;
        }
}
return (hash);
}
sub vcl_hash {
        hash_data(req.url);
        if (req.http.host) {
        hash_data(req.http.host);
        } else {
                hash_data(server.ip);
        }
        return (lookup);
}
sub vcl_hit {
        if (req.method == "PURGE") {
                return (synth(200, "Purged."));
        }
        return (deliver);
}
sub vcl_miss {
    if (req.method == "PURGE") {
                return (synth(404, "Purged."));
        }
        return (fetch);
}
sub vcl_deliver {
        if (obj.hits > 0) {
                set resp.http.CXK = "HIT-from-varnish";
                set resp.http.X-Cache-Hits = obj.hits;
        } else {
        set resp.http.X-Cache = "MISS";
        }
        unset resp.http.X-Powered-By;
        unset resp.http.Server;
        unset resp.http.X-Drupal-Cache;
        unset resp.http.Via;
        unset resp.http.Link;
        unset resp.http.X-Varnish;
        set resp.http.xx_restarts_count = req.restarts;
        set resp.http.xx_Age = resp.http.Age;
        set resp.http.hit_count = obj.hits;
                unset resp.http.Age;
                        return (deliver);
                        }
 
sub vcl_purge {
        return (synth(200,"success"));
}
sub vcl_backend_error {
        if (beresp.status == 500 ||
                beresp.status == 501 ||
                beresp.status == 502 ||
                beresp.status == 503 ||
                beresp.status == 504) {
                return (retry);
        }
}
sub vcl_fini {
        return (ok);
}

启动服务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arnishd -f /usr/local/var/varnish/example.vcl -s malloc,200M -a 0.0.0.0:80
web服务器的配置

第一台web提供页面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httpd
[root@localhost ~]# echo aaa > /var/www/html/index.html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httpd

第二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httpd
[root@localhost ~]# echo bbb > /var/www/html/index.html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httpd

验证:客户端访问

valish配置的详细解释

配置主要分为:后端配置、ACL配置、probes配置、directors配置、核心子程序配置几大块。其中后端配置是必要的,在多台服务器中还会用到directors配置,核心子程序配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backend后端配置  #给varnish添加反代服务器节点,最少配置一个;
ACL配置  #给varnish添加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指定这些列表访问或禁止访问;
probes配置  #给varnish添加探测后端服务器是否正常的规则,方便切换或禁止对应后端服务器;
directors配置  #给varnish添加负载均衡模式管理多个后端服务器;
核心子程序配置  #给varnish添加后端服务器切换、请求缓存、访问控制、错误处理等规则;

以下是完整的配置详解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vcl 4.0;
import directors;
import std;
# Default backend definition. Set this to point to your content server.
probe backend_healthcheck {
        .url="/"; #访问后端服务器根路径
        .interval = 5s;   #请求时间间隔
        .timeout = 1s;   #请求超时时间
        .window = 5;    #指定轮询次数5.threshold = 3;   #如果出现3次失败则表示后端服务器异常
}
backend web1 {    #定义后端服务器
        .host = "192.168.1.7";  #要转向主机(即后端主机)的 IP 或域名
        .port = "80";  #指定后端服务器的端口号
        .probe = backend_healthcheck;  #健康检查调用backend_healthcheck定义的内容
}
backend web2 {
        .host = "192.168.1.8";
        .port = "80";
        .probe = backend_healthcheck;
}
acl purgers { #定义访问控制列表
        "127.0.0.1";
        "localhost";
        "192.168.1.0/24";
        !"192.168.1.8";
}
sub vcl_init  {     #调用 vcl_init 初始化子程序创建后端主机组,即 directors
        new  web_cluster=directors.round_robin(); #使用 new 关键字创建 drector 对象,使用 round_robin(轮询) 算法
        web_cluster.add_backend(web1);   #添加后端服务器节点
        web_cluster.add_backend(web2);
}
sub vcl_recv {
        set req.backend_hint = web_cluster.backend(); #指定请求的后端节点web_cluster定义的后端节点
        if (req.method == "PURGE") {   #判断客户端的请求头部是否是PURGE
                if (!client.ip ~ purgers) {   #如果是,再判断客户端的IP地址是不是在ACL访问控制列表中.
                        return (synth(405, "Not Allowed."));  #如果不是,返回给客户端405状态码并且返回定义的页面.
        }
        return (purge);   #如果是ACL定义的,则交给purge处理.
}
if (req.method != "GET" &&
        req.method != "HEAD" &&
        req.method != "PUT" &&
        req.method != "POST" &&
        req.method != "TRACE" &&
        req.method != "OPTIONS" &&
        req.method != "PATCH" &&
        req.method != "DELETE") {      #判断客户端的请求类型
                return (pipe);
        }
if (req.method != "GET" && req.method != "HEAD") {
        return (pass);      #如果不是GETHEAD则交给pass.
}
if (req.url ~ "\.(php|asp|aspx|jsp|do|ashx|shtml)($|\?)") {
        return (pass);   #当客户端访问的是.php等结尾的交给pass处理.
}
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if  (req.url  ~ "\.(bmp|png|gif|jpg|jpeg|ico|gz|tgz|bz2|tbz|zip|rar|mp3|mp4|ogg|swf|flv)$") {
        un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取消客户端接收的压缩类型
        } else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gzip") {
                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gzip";  #如果有gzip类型,标记gzip类型.
        } elseif (req.http.Accept-Encoding ~ "deflate") {
                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 "deflate";
        } else {
        unset req.http.Accept-Encoding;  #其他未定义的页面也取消客户但接收的压缩类型.
        }
     }
if  (req.url  ~ "\.(css|js|html|htm|bmp|png|gif|jpg|jpeg|ico|gz|tgz|bz2|tbz|zip|rar|mp3|mp4|ogg|swf|flv)($|\?)") {
        unset req.http.cookie;  #取消客户端的cookie值.
        return (hash);    #将请求转发给hash子程序,也就是查看本地缓存.
}
if (req.restarts == 0) {  #判断客户端是不是第一次请求
        if (req.http.X-Forwarded-For) {     #如果是第一次请求,设置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
                set req.http.X-Forwarded-For = req.http.X-Forwarded-For + ", " + client.ip;
        } else {
       set req.http.X-Forwarded-For = client.ip;
        }
}
return (hash);
}
sub vcl_hash {
        hash_data(req.url);   #查看客户端请求的页面,并且进行hash
        if (req.http.host) {
                hash_data(req.http.host);  #设置客户端的主机
        } else {
                hash_data(server.ip);    #设置服务器的IP
        }
        return (lookup);
}
sub vcl_hit {
        if (req.method == "PURGE") {   #如果是HIT并且当客户端请求的类型是PURGE返回的200的状态码,并返回相应页面.
                return (synth(200, "Purged."));
        }
        return (deliver);
}
sub vcl_miss {
    if (req.method == "PURGE") {
                return (synth(404, "Purged."));   #如果是miss返回404
        }
        return (fetch);
}
sub vcl_deliver {
        if (obj.hits > 0) {
                set resp.http.CXK = "HIT-from-varnish"; #设置http头部X-Cache =hit
                set resp.http.X-Cache-Hits = obj.hits;  #返回命令的次数
        } else {
        set resp.http.X-Cache = "MISS";
        }
        unset resp.http.X-Powered-By;  #取消显示web版本
        unset resp.http.Server;    #取消显示varnish服务
        unset resp.http.X-Drupal-Cache;   #取消显示缓存的框架
        unset resp.http.Via;    #取消显示文件内容来源
        unset resp.http.Link;  #取消显示HTML的超链接地址
        unset resp.http.X-Varnish;  #取消显示varnish的id
        set resp.http.xx_restarts_count = req.restarts;   #设置客户端请求的次数
        set resp.http.xx_Age = resp.http.Age;   #显示缓存文件的时长
        #set resp.http.hit_count = obj.hits;   #显示缓存命中的次数
        #unset resp.http.Age;
        return (deliver);
}
sub vcl_pass {
        return (fetch);   #将后端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缓存到本地
}
sub vcl_backend_response {
        set beresp.grace = 5m;   #缓存额外宽限时间
        if (beresp.status == 499 || beresp.status == 404 || beresp.status == 502) {
                set beresp.uncacheable = true;   #当后端服务器相应状态码是449等,不缓存
        }
        if (bereq.url ~ "\.(php|jsp)(\?|$)") {
                set beresp.uncacheable = true;  #当是PHP的页面不缓存
        } else {
                if (bereq.url ~ "\.(css|js|html|htm|bmp|png|gif|jpg|jpeg|ico)($|\?)") {
                set beresp.ttl = 15m;  #当是上面结尾的,缓存15分钟
                unset beresp.http.Set-Cookie;
                } elseif (bereq.url ~ "\.(gz|tgz|bz2|tbz|zip|rar|mp3|mp4|ogg|swf|flv)($|\?)") {
                        set beresp.ttl = 30m; #缓存30分钟
                        unset beresp.http.Set-Cookie;
                } else {
                        set beresp.ttl = 10m;  #生存时间10分钟
                        unset beresp.http.Set-Cookie;
                }
        }
        return (deliver);
}
sub vcl_purge {
        return (synth(200,"success"));
}
sub vcl_backend_error {
        if (beresp.status == 500 ||
                beresp.status == 501 ||
                beresp.status == 502 ||
                beresp.status == 503 ||
                beresp.status == 504) {
                return (retry);  #如果状态码是上述其中之一,则重新请求
        }
}
sub vcl_fini {
        return (ok);
}

varnish相关操作命令

varnishd启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usr/local/sbin/varnishd -f /usr/local/var/varnish/default.vcl -s malloc,200M -T 127.0.0.1:2000 -a 0.0.0.0:80
#此处的80端口是varnish工作的监听端口;

-f /usr/local/varnish-3.0.2/etc/default.vcl
#这个–f选项指定varnishd使用哪个配置文件;

-s malloc,200M
#这个–s选项用来确定varnish使用的存储类型和存储容量,使用的是malloc类型(malloc是一个C函数,用于分配内存空间)200M定义多少内存;

-T 127.0.0.1:2000
#Varnish有一个基于文本的管理接口,启动它可以在不停止varnish的情况下来管理varnish。可以指定管理软件监听哪个接口。当然不能让所有人都能访问varnish管理接口,因为他们可以很轻松的通过访问varnish管理接口来获得root访问权限。推荐只让它监听本机端口;

-a 0.0.0.0:80
#varnish监听所有IP发给80端口的http请求,正常网站对外http访问端口为80;
varnishadm

管理平台,在这里可以通过help查看所有管理控制台上可执行的命令,比如清除指定url的缓存使用ban命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yum -y install telnet
[root@varnish varnish]# telnet 127.0.0.1 2000
ban.url test.php  #清除该url缓存
ban.url .*  #清除所有的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adm -T 127.0.0.1:2000 ban "req.http.host ~ www.abc.com$ && req.url ~ /image/test.jpg"
#www.abc.com为被清除的域名;
#/image/test.jpg为被清除的url地址列表;

清除所有缓存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adm -T 127.0.0.1:2000 ban.url *$

清除image目录下所有缓存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adm -T 127.0.0.1:2000 ban.url test.php.url /images
varnishtop

这个工具用于读取共享内存的日志,适当使用一些过滤选项如-I,-i,-X和-x,可以连续不断地显示大部分普通日志。

varnishtop可以按照使用要求显示请求的内容、客户端、浏览器等一些其他日志里的信息。比如: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查看客户端请求的url次数;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top -i rxurl

#查看请求后端服务器的url次数;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top -i txurl

#查看接收到的头信息中有多少次包含Accept-Encoding;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top -i Rxheader -I Accept-Encoding
varnishhist

用于读取varnishd共享内存段的日志,并生成一个连续的柱状图。varnishhist用于显示最后N个请求的处理情况。

如果缓存命中则标记"|",如果缓存没有命中则标记"#"符号。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hist
varnishsizes

varnishsizes和varnishhist相似,可以查看服务对象的大致大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sizes
varnishstat

用于查看varnish计数丢失率、命中率、存储信息、创建线程、删除对象等。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stat
varnishlog

当您需要鉴定哪个URL被频繁的发送到后端服务器,您可以通过varnishlog对请求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log
varnishncsa

varnishncsa工具读取共享内存的日志,然后以apache/NCSA的格式显示出来。下面的选项可以用-w file file把日志写到一个文件里代替显示他们,如果不是用-a参数就会发生覆盖,如果varnishlog在写日志时,接收到一个SIGHUP信号,他会创建一个新的文件信号,老的文件可以移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root@varnish varnish]# varnishncsa -w /var/lib/varnish/varnish.log  
#将varnishlog保存在一个文本文件里;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zhangchang3/article /details/130769044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019016 /article/details/107707871

读者专属技术群

构建高质量的技术交流社群,欢迎从事后端开发、运维技术进群(备注岗位,已在技术交流群的请勿重复添加)。主要以技术交流、内推、行业探讨为主,请文明发言。广告人士勿入,切勿轻信私聊,防止被骗。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

郑州最最最牛逼的 IT 公司全在这了!

离职前!这些一定要删得干干净净!

腾讯最新宣布:1546.25 亿!

轰然倒塌!3400 亿巨头申请破产

最强国产开源监控系统推荐!真的牛逼

使用Kubeadm搭建K8s集群,一次性成功!

PS: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加个“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点“在看”支持我们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11-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民工哥技术之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Varnish简介,原理,配置缓存
Varnish是高性能开源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和HTTP缓存服务器,其功能与Squid服务器相似,都可以用来做HTTP缓存。可以安装 varnish 在任何web前端,同时配置它缓存内容。与传统的 squid 相比,varnish 具有性能更高、速度更快、管理更加方便等诸多优点。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其作为旧版本的 squid的替代方案,以在相同的服务器成本下提供更好的缓存效果,Varnish 更是作为 CDN 缓存服务器的可选服务之一。
iginkgo18
2021/06/21
3.6K0
http加速器Varnish的vcl配置小记(lnmp环境)
在以前的公司曾安装过 Varnish,可惜还没摸热就离职了,这次接着倒腾了下 Varnish,并搭建成功,特来记录下,以备后用。 一、测试环境 系统版本:CentOS 6.4 x64 WEB 环境:Nginx+PHP+MySQL Varnish:3.0 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在本次测试中,Varnish 将来自 80 的请求转发到后端的 nginx8080 端口,当匹配到请求是 jpg、css、js 等静态文件时,将会进入缓存中查找,若未找到则将请求发给后端的 nginx 处理,并缓存此次请求的文件,若下次再
张戈
2018/03/23
1.6K0
Varnish4.0缓存代理配置
varnish缓存是web应用加速器,同时也作为http反向缓存代理。可以安装varnish在任何http的前端,同时配置它缓存内容。与传统的squid相比,varnish具有性能更高、速度更快、管理更加方便等诸多优点。
星哥玩云
2022/07/24
5040
Varnish4.0缓存代理配置
varnish3安装及配置
注:如果你在编译的vasnish中的bin目录没有发现varnishstat, varnishtop, varnishhist这个三个程序的话,是因为编译前没有安装与操作系统位数对应的ncurses-devel。
py3study
2020/01/14
4000
centos 7.3 部署varnish缓存服务器
一、简介 Varnish是高性能开源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和HTTP缓存服务器,其功能与Squid服务器相似,都可以用来做HTTP缓存。可以安装 varnish 在任何web前端,同时配置它缓存内容。与传统的 squid 相比,varnish 具有性能更高、速度更快、管理更加方便等诸多优点。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其作为旧版本的 squid的替代方案,以在相同的服务器成本下提供更好的缓存效果,Varnish 更是作为 CDN 缓存服务器的可选服务之一。
小手冰凉
2020/02/13
1.9K0
开源Varnish教程
西里国际站
2023/11/01
2170
Varnish 简介以及实用配置
若是有对以下的配置命令有不明晰的,有翻译的VCL手册(见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3/98011.htm),可以进行查阅!
星哥玩云
2022/06/30
6920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安装配置篇)
一、安装Varnish Varnish的安装非常简单,下面逐步介绍: 1、安装前的准备 Varnish安装环境如下表1所示: 表1 主机名 操作系统 IP地址 Varnish-server CentOS release 5.4 192.168.12.246 Web-server CentOS release 5.4 192.168.12.26 接着,建立varnish用户以及用户组,并且创建Varnish缓存目录和日志目录: [root@varnish-server ~]#useradd -s /sbin
小小科
2018/05/02
9690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安装配置篇)
[干货]varnish原理|杨过同学
Varnish是一款高性能的开源HTTP加速器(其实就是带缓存的反向代理服务),可以把http响应内容缓存到内存或文件中,从而提高web服务器响应速度。与传统的 squid 相比,varnish具有性
小小科
2018/05/04
9820
[干货]varnish原理|杨过同学
基于Keepalived+Varnish+Nginx实现的高可用LAMP架构
注意:各节点的时间需要同步(ntpdate ntp1.aliyun.com),关闭firewalld(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设置selinux为permissive(setenforce 0 或 vim /etc/selinux/config);同时确保DR1和DR2节点的网卡支持MULTICAST(多播)通信。通过命令ifconfig可以查看到是否开启了MULTICAST:
星哥玩云
2022/07/20
4660
基于Keepalived+Varnish+Nginx实现的高可用LAMP架构
Varnish使用小结
http://iyubo.blogbus.com/logs/35085709.html
Java架构师必看
2021/03/22
4340
varnish学习总结
什么是web cache? Web缓存是指一个Web资源(如html页面,图片,js,数据等)存在与Web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直接的副本。缓存会根据进来的请求保存输出内容的副本;当下一个请求到来
小小科
2018/05/02
1.5K0
varnish学习总结
Varnish 4.0 实战
简介 Varnish 是一款高性能且开源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和 HTTP 加速器,其采用全新的软件体系机构,和现在的硬件体系紧密配合,与传统的 squid 相比,varnish 具有性能更高、速度更快、管理更加方便等诸多优点; 目前最新版本是4.0.0,而3.x的版本也是可以生产环境下使用的稳定版本,但yum源中的2.x版本过于陈旧,不建议使用; 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相同点 都是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 都是开源软件; Varnish的优势 Varnish的稳定性很高,两者在完成相同负荷的工作时,Sq
小小科
2018/05/02
1.6K0
Varnish 4.0 实战
Varnish缓存代理服务器简介及主要特性
Varnish是一款高性能、开源的缓存反向代理服务器。它从客户端接受请求,并尝试从缓存中响应请求,如果无法从缓存中提供响应,Varnish 向后端服务器发起请求,获取响应,将响应存储在缓存中,然后把响应发送给客户端。如果Varnish能够从Cache中响应一个请求,所消耗的时间是微秒级别的,这个响应速度比直接从HTTP服务器响应请求的速度要快两个数量级,缓存命中率越高,网站的访问速度就越快。
星哥玩云
2022/07/20
8770
Varnish缓存代理服务器简介及主要特性
Varnish 3.X详解
Varnish与一般服务器软件类似,分为master(management)进程和child(worker,主要做cache的工作)进程。master进程读入命令,进行一些初始化,然后fork并监控child进程。child进程分配若干线程进行工作,主要包括一些管理线程和很多woker线程。
py3study
2020/01/13
7720
如何在 CentOS 7 上为 NGINX 安装开源 HTTP 加速器:Varnish
Varnish是一个开源的HTTP加速器,它可以在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充当缓存层,以提高网站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CentOS 7上使用Varnish加速NGINX,以实现更高效的网站交付。
网络技术联盟站
2023/07/14
3440
如何在 CentOS 7 上为 NGINX 安装开源 HTTP 加速器:Varnish
架构高性能网站秘笈(四)——反向代理缓存
什么是反向代理? 在介绍“反向代理”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正向代理”的概念。 1.什么是正向代理? 在NAT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出现之前,所有主机无法直接与外网相连,要想上网,需要连接到一台能够访问外网的Web服务器,再通过这台服务器访问外网。而这台Web服务器就叫做“正向代理服务器”。 现在的“翻墙”技术也是如何,我们把请求发给一台可以连接外面世界的Web服务器,由它转发我们的请求,再将结果返回给我们。这台Web服务器就是“正向代理服务器”。 综上所述:正向代理服
大闲人柴毛毛
2018/03/09
1.5K0
Linux安装配置Varnish Web加速器
Varnish是一款高性能的开源HTTP加速器,它可以来做纯粹的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但varnish最主要的功能是缓存加速,也是它最出色的地方。下面介绍在Linux下如何安装和使用。
星哥玩云
2022/07/03
1K0
●VCL 中文man page(3)
EXAMPLES(例子) 下面这段代码和默认的配置相同,后端服务器主机名设置为“backend.exampl.com” backend default { .host = "backend.example.com"; .port = "http"; } sub vcl_recv { if (req.http.x-forwarded-for) { set req.http.X-Forwarded-For = req.http.X-Forwarded-For ", " client.
py3study
2020/01/14
7150
缓存加速服务器Varnish的搭建优化
1.变量类型 内建变量: req.*:request 表示由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报文 req.http.* req.http.User-Agent,req.http.Rederer,... bereq.* 由varnish发往BE主机的httpd请求相关 bereq.http.* beresp.* 由BE主机响应给varnish的响应报文相关 beresp.http.* resp.* 由varnish响应给client相关 obj.* 存储在缓存空间中的缓存对象的属
Tianlin_Zz
2022/11/01
1.1K0
相关推荐
Varnish简介,原理,配置缓存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