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全球多家云巨头签约东方云科,与富通云腾落地中国MSP服务

全球多家云巨头签约东方云科,与富通云腾落地中国MSP服务

作者头像
IT创事记
发布于 2022-06-16 12:34:43
发布于 2022-06-16 12:34:43
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IT创事记IT创事记

“它们几乎签约了所有我们知道的公有云,做得大而全。”徐志新说,“把选择权交给客户有它的好处,但我们不会这样做。”徐志新是富通云腾的副总裁。

那天是白色情人节,当他在富通云腾与甲骨文、东方云科联合举办的合作伙伴研讨会上发言时,2018将成为云“MSP元年”的说法正如日中天——AWS、Azure、GoogleCloud、甲骨文等已陆续推出了相应的云MSP合作伙伴计划。

作为云管平台技术提供方,富通云腾此时已与东方云科携手,开始向市场提供云MSP(云管理服务提供商,Cloud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服务。

东方云科是一家云托管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为客户提供云托管服务和解决方案。

“你想到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潘冬辉说。他是东方云科业务拓展部总经理。

这是一个没有优劣定论的业务出发点——东方云科希望在业务的起讫就开始为用户提供咨询:你适合上这一朵,或者那一朵云,而未必是你想要的那朵云。当然,富通云腾也有着同样的认知。

从东方云科业已签约的4家公有云服务商似乎可以看出,其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它们是甲骨文、AWS、Azure和华为云。

获得全球TOP公有云的MSP资格并非易事。以甲骨文为例,其在国内认证的MSP数量极为有限。MSP除需要证明其在管理客户的云基础架构和最终用户系统方面的能力外,还需要证明其具备云咨询、服务迁移、开发运营、配置和编排、监控、全天候监控、事件和变更管理以及云优化等各种服务。

通过认证后,甲骨文云MSP才可以为客户购买甲骨文云平台产品,并与自己的服务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不难发现,东方云科签约的这些公有云对应了一些代表用户特性的关键词,例如数据库、政府客户、大型企业级、民族品牌……这几乎是富通传统企业级业务基因在MSP时代的延续——面向特定级别或类型的用户群:金融、政府、媒体、医疗等行业。

“不排除再选第5家公有云。”潘冬辉说——或许,“全球5朵云说”在行业内已经有了一些共识。

基于AWS标准开发

2009年上市后,富通科技集团选择了云相关自主品牌软件产品,作为业务转型的切入点。那时,总代、系统集成——这些传统角色仍在富通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业务角色;但富通科技集团并不希望用户与合作伙伴用这些传统的视角,去审视富通云腾所代表的全新的、生机勃勃的云业务。

富通云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3年间,它获得超过16件软件著作权,以及“可信云开源解决方案认证”,并成为“央采”协议供应商(计算虚拟化、虚拟化管理)。

2017年时,那些新业务已经演进为其子公司富通云腾的三大产品线:私有云建设平台CloudoorSphere(CS)、混合云管理平台CloudoorManagement(CM) ,和智慧云运维平台CloudoorInsight.

由于起步时CS就是基于AWS的API标准所开发,富通云腾此后所有产品都完美对接了AWS云服务。

这一点最终反映在了其产品线特性上。富通云腾CS在对S3 Object Storage、Kubernetes和ELB Load Balancer等产品技术类型的支持中,完全对应了AWS,而远超过VMware和OpenStack的产品。

徐志新说,CS很快还将兼容甲骨文的产品。

支持东方云科云管平台的产品,是富通云腾的混合云管理平台CM,它表现有鲜明的企业级需求特性:

有基于富通云腾的CS虚拟化计算平台,并基于KVM做了大量优化;由于应用了Openstack架构灾备方案,用户可根据业务灵活申请灾备服务;除可对开放架构异构资源进行管理外,CM还具备可让用户通过自服务,获取资源。

在对CM的竞争力分析中,徐志新将CM与对标的新华三和华为混合云管理平台进行了对比,前者在支持虚拟机格式转换和多公有云支持方面保有优势。

有基于此,用户可以在这一云管平台上管理公有云上的虚拟机,也可以通过云管平台将虚拟机实时迁移到私有云环境,或者其他公有云环境中,做到了“能上能下”。这对一些初期上云,可能陷入“选择困境”的企业用户而言,不啻为一剂定心丸。

跨平台服务ISV

进入云业务后,对未来业务模型,参与者几乎都会有一个大致的趋势判断:用户将只需要一个基于IaaS层的应用交付;而ISV则需要一个PaaS层的服务平台——帮助其实现敏捷开发、快速交付和持续迭代。

公有云服务商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至少面对拥有复杂业务体系的政企客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MSP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从消费者熟悉的APP Store中不难得出一些企业级的业务经验。MSP的一大竞争优势将来源于企业级“APP”规模,也就是平台所吸引ISV的数量和质量。在这一点,MSP之于ISV的吸引力将成为关键。

一款应用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出现,但不同平台对其的业务支撑体系却可能大相径庭。潘冬辉将这一点视为东方云科最为鲜明的特色。

“我们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而且是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在线交付。”他说,“印象中,没有一家MSP能做到跨公有云平台条件下,提供同款应用软件产品的交付。”

富通云腾的产品特性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对于开发者/ISV而言,通过自服务,CS可帮助其按需提升生产效率,例如通过API来实现标准化,通过用云原生应用加速市场交付能力,并实现简单的自动化部署(一次开发,任意部署)等。

一些入驻云市场的服务保障已经被固化。例如富通云腾会为ISV提供基于公私有云的服务基础和安全代维;同时还提供镜像及相关服务,通过预装集成环境及ISV应用为最终用户服务。

除公有云部署之外,富通云腾提供私有IaaS资源及云管理平台,这对于ISV满足客户私有云定制化需求而言,大有裨益。

一个不必忽视的“优势”

这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即美国与中国用户对云业务的需求存在差异,前者公有云应用比例高,而后者用户更偏好混合云环境——这导致了对MSP服务的高个性化需求,包括多云的管理需求。

“富通云腾CM所能支持虚拟化、私有云和公有云类型的兼容性能力非常强。”潘冬辉说,它几乎能覆盖大多数企业所需求的IT资源类型,再加上东方云科专业的咨询、规划、运维和服务能力,可以形成MSP领域内鲜明的竞争优势。

这里不妨描述一下前期咨询服务的大致流程:用户将在迁移项目开始前收到东方云科的一份调研报告。这份报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业务/应用拓扑关系,包括对应的IT环境、迁移顺序,以及迁移对应的架构和资源类型。这些最终会成为用户后期业务规划和在多云间迁移、运维的参考。

此外,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其形成之前仍不能被忽视:富通云腾云管产品CS的核心研发团队设在国外,从其产品开发之初即支撑谷歌云。徐志新说,如果后者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其云管平台将可以实时对接。

MSP也需要与时俱进。潘冬辉认为,云技术的演进会连带出用户对服务形式和服务产品的需求变化。“今天我们PaaS层面的主要客户是ISV类的合作伙伴,未来,最终用户或许也需要直接交付的PaaS服务。”他说,对于东方云科云管理平台产品,这并非挑战,“我们为此作了很多准备工作,尤其包括技术支持的准备”。

3月14日结束北京站后,本周21日与28日,三家合办的合作伙伴招募及研讨活动,还将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举办。

- END -

【IT创事记】创见科技未来,旨在为读者提供科技企业和科技趋势的前瞻分析与评论。创始人《商业伙伴》副总编祁萌,曾任《电脑商报》主编、都市媒体记者编辑,从业超过14年。

【IT创事记】同名专栏入驻各主流媒体平台。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3-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IT创事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千亿级的云MSP市场,谁能让企业“放心交付”?
据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2022年全球云MSP市场规模将达到537.84亿美元,千亿级别的云MSP市场正在成为各路玩家竞相争夺的诱人蛋糕。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什么样的云MSP才是值得放心交付的服务商呢?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1.3K0
千亿级的云MSP市场,谁能让企业“放心交付”?
MSP, CMP傻傻分不清楚?一文读懂云管理的春天
2017年可以被称作中国云计算MSP元年。AWS、Azure等顶级公有云服务商都在积极将MSP认证计划引入中国。本土云服务商阿里云、华为云等同样将MSP视为新的增值机遇。随着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进一步普及,整个市场对MSP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2.8K0
MSP, CMP傻傻分不清楚?一文读懂云管理的春天
云界两会 | 从“上云”到“管云”,看国内首个云MSP标准如何解企业上云之痛?
MSP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与云计算十多年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自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推出以来,国内企业上云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9780
云界两会 | 从“上云”到“管云”,看国内首个云MSP标准如何解企业上云之痛?
2023爱分析· 云管理服务(MSP)市场厂商评估报告:华创方舟
数字化时代,应用成为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落脚点。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应用的功能迭代变得越来越频繁、业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IT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弹性。如何合理高效分配利用底层IT资源、管理上层应用、平衡二者关系,成为企业当下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关注点。
爱分析ifenxi
2023/02/20
9850
多云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
云计算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到务实、从落地到应用,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全面云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云计算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可降低IT复杂性、缩短交付时间,让业务更加敏捷,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IT成本结构。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更孕育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创新应用的发展。因此,企业应用云化,采用云服务来加速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方向,且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企业IT在采用云服务的过程中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时间、成本、性能、高可用、性价比、合规性、安全风险、法律遵从以及关键信息资产保护等,而单一云服务商很难同时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根据去年right scale的年度云计算报告显示,全球受调查的企业中,有81%的企业运用了多云(Multi-Cloud)架构,其中10%使用多个私有云、21%使用多个公有云,51%使用混合云。整体上来看,国外市场对多云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从去年信通院调研的数据对比来看,我国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比例是58.6%,其中36.4%使用公有云、14.1%使用私有云、8.1%使用混合云。虽然这个并不直接说明了国内企业多云的使用情况,但是可以由此类推,国内企业使用多云的比例在8.1%到58.6%之间。
孙杰
2019/12/26
8580
多云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
新鲜出炉的混合云实战秘籍,快来抢先看!
2016年5月26日,互联港湾第一期混合云沙龙在玲珑塔如约举办,数十家合作伙伴企业代表应邀出席,共同探讨IT浪潮下,混合云开放合作、共享经济的发展之道,现场气氛热烈。 混合云沙龙现场 互联港湾CEO任志远以《BIH混合云产品演化路线》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作为在IDC及云计算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互联港湾拥有高可靠的网络架构和高完善的混合云产品两大优势,全冗余、全动态的北上广多线BGP网络环网互联,全国节点SDN互通,同时完善的云产品服务体系(IaaS+PaaS)辅以高效的混合云业务支撑系统
港湾人儿
2018/07/02
5670
从“上云”到“管云”,看国内首个云MSP标准如何解企业上云之痛?
MSP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与云计算十多年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自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推出以来,国内企业上云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CloudBest
2019/08/02
2K0
从“上云”到“管云”,看国内首个云MSP标准如何解企业上云之痛?
公有云的发展必须依赖MSP服务商
“公有云市场要想走向繁荣,其背后少不了提供服务的MSP伙伴。”腾讯云渠道总经理祝敏珂曾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说道。
安畅
2018/07/19
2.8K0
公有云的发展必须依赖MSP服务商
私有云与公有云,哪种云模型最适合企业的需求
如今,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几乎每个企业都在使用或将要使用它,但是,公司可能不会选择相同类型的云模型,实际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云模型,包括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其中最常见的是私有云和公共云。
网络技术联盟站
2022/03/18
4.6K0
私有云与公有云,哪种云模型最适合企业的需求
2020云管和云网大会即将召开,首次发布多云管理平台白皮书
如今,云计算作为业务战略发展的长期选择已成为行业共识,而混合云作为云计算领域的一匹黑马,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成为主流的云计算模式,AWS、微软、阿里云等云计算巨头已纷纷实施混合云战略。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4120
2020云管和云网大会即将召开,首次发布多云管理平台白皮书
从惠普看企业如何实现真正的混合云
企业是选择私有云还是选择公有云进行部署?现在这已经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了。根据Gartner的一项调查,预计2017年底,接近一半的大型企业将部署混合云。从2013年到2014年,混合架构实际上已经在云架构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然而,虽然目前围绕着混合云的炒作有许多,大部分企业也都表示他们正在使用混合云模式;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拥有各自独立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而已。这样的应用模式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混合云计算的真正价值:编排、自助服务自动化以及通过在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转移工作负载实现按需增减资源的能力。 混合云标准 的
静一
2018/03/20
1.5K0
混合云大战在即,IT巨头们手里都有哪些牌?
根据RightScale 今年新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调查,58%接受调查的企业采用了混合云。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众多厂商的进入带来了混合云市场的百花齐放,竞争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8770
混合云起势,青云QingCloud领跑
据计世资讯最新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混合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混合云市场规模为197.5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2.9亿元,混合云将成为云计算的重要一极。
科技云报道
2022/04/16
5530
混合云起势,青云QingCloud领跑
2018年,关于混合云市场的5大预测
根据Forrester研究公司分析师Dave Bartoletti及其同事预测,在2018年云计算市场,“很少有公司能享受到以私有基础设施为中心的云计划带来的预期收益,但重新关注开发者授权,首先进入云
BestSDK
2018/03/02
9260
2018年,关于混合云市场的5大预测
【一周简报】云适配陈本峰:从“一行代码”到“双渲染引擎”的移动适配
智选SDK一周资讯大事记,将会为您呈现过去一周最受欢迎的SDK资讯、投融资、企业活动、人物访谈和创业故事等信息,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火爆的前沿信息。 甲骨文与腾讯云联合为中国企业提供企业云服务 ---- 甲骨文公司今日宣布与腾讯云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为中国企业提供甲骨文企业级云计算服务。 一方面,甲骨文拥有业界先进和完整的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能够全方位满足客户在商业、IT基础设施和研发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过去十年中,腾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在中国公有云
BestSDK
2018/02/27
1.9K0
DNSPod十问程小中:"企业上云"必看!一份保姆级攻略请收下~
问答时间:2021年4月15日 嘉宾简介: 程小中:安畅网络创始人&CEO,20余年数据中心与云计算行业经验。2007年创办安畅网络,发展为中国最大的Managed Hosting公司之一,2017年带领安畅全面向Cloud MSP战略转型,是国内最早探索云管理服务市场的领航者之一。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名及DNS技术专家,知名个人站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01 吴洪声:2020年黑天鹅事件频发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4/19
6080
浅谈云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云服务市场总体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预测数为1300亿元,实际达到1334亿元,增速为38.61%。2020、2022年预计分别达到1737亿元和2903亿元。信通院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
灯塔大数据
2020/10/09
3.8K0
浅谈云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浅谈企业如何建设云管理平台(CMP)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构建在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之上的云平台逐步大行其道;而随着多种云平台技术路线的发展,多个云厂商的云平台开始出现在企业IT市场。
嘉为蓝鲸
2019/08/01
5.4K0
浅谈企业如何建设云管理平台(CMP)
破解混合云管理“痛点”,谁是中国的RightScale? 丨科技云·视角
云计算逐步进入深水区,传统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已经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混合云逐渐成为企业用户青睐的对象。然而,混合云的管理却非常具有挑战性,那么该如何管好用好混合云呢? RightScale针对全球100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7180
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应用场景辨析
近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研究公司(Gartner朋友Alice Yang语,“我们是研究公司”)、咨询机构发布关于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的市场趋势分析,种种“公有云是未来发展趋势”、“混合云是主流”等观点层出不穷。在此,笔者试图抛开趋势,仅从应用场景角度分析,试图阐述当前国内各类云的客户群体、供应商、服务和技术特点。
楼炜
2019/04/30
11.2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千亿级的云MSP市场,谁能让企业“放心交付”?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