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面对移动化趋势 传统OA厂商需要有哪些思考?

面对移动化趋势 传统OA厂商需要有哪些思考?

作者头像
人称T客
发布于 2018-03-19 08:12:47
发布于 2018-03-19 08:12:47
919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人称T客人称T客

近一周的时间,T哥参加了几场不同的会议,有厂商的产品发布会、CIO年会和伙伴年会,给T哥感受最深就是焦虑,传统厂商焦虑路在何方转型何处?企业CIO焦虑如何拥抱新趋势?困和饿成为当前传统OA厂商的主旋律,这也成为未来厂商和企业共同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云计算和移动化大潮涌入企业的当下,传统管理软件纷纷忙着转型应对挑战,而笔者认为OA厂商是新技术下转型的急先锋,因为跟OA是全员管理系统,在移动化和云化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作用,无论是在点上还是面上都具备了先手优势,因此OA厂商在移动和云端的大战一触即发,这也由OA当前呈现的特点有关:

第一、OA行业化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 随着OA应用的普及,OA市场已进入较成熟发展阶段,原来主攻标准化OA产品的厂商开始将行业做为主要发展市场,比如房地产,零售批发,物流运输,教育等原来信息化较弱的行业客户需求在不断的提升,因此,我们判断未来OA的行业化特征将越来越突出。另外也可以判断,就是行业化市场比通用型市场更有想象空间。

第二、中小企业将成为OA厂商的新战场 定位高端客户的厂商遇到增长瓶颈,并且高端客户利润和空间有限,各大主流OA厂商为了追求利润点,纷纷推出面向中小型客户的新品,重点发力该领域。

另外从OA市场的企业应用规模来看有60%集中在500以下的企业,在高端客户拼杀无力的情况下,下探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大厂商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无论是泛微、致远、蓝凌、万户、飞企等都有相关布局,开始血拼中小市场。比如泛微的E-office和云OA E-teams,致远的大家,蓝凌的KK等企业的平台,方便企业用于低成本的运行。

第三、标准化套件已经升级为平台化产品 随着企业应用的越来越深处,很多企业已经不把OA产品定位为标准化的办公套件,而是希望他具备更多系统整合的能力平台级产品,从各大厂商的动作来看,无论市场宣传的大平台,大OA,大协同,都是以平台化产品作布局,这是客户的需求的决定的。因此,可以预见,平台化产品将会成为OA厂商未来的主打。为此泛微副总裁袁立松也表示:软件平台化是管理软件行业面临着重要的趋势。最终想实现工作沟通时时互联,业务运营时时协同,业务模式时时创新,它的背后也是整个移动互联的实质表现,OA厂商应该全面拥抱,全面应对。

第四、功能化的短板是企业停用OA产品的主要原因,引擎化和移动化是症结的所在

缺乏通用的流程引擎也是用户停用OA的原因,厂商不要人为的为企业用户设置障碍。融合更多的能力和接口将会成为更多OA厂商在移动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最近T哥在泛微全新全移动协同办公体验会上,融合一词被提及多次,这也代表了市场走向,固步自封终究出路有限,不融合就有可能被用户抛弃。在会上袁立松表示:为了应对挑战OA厂商进入全面的移动化已成必然,第二是要考虑业务移动化。第三是如何实现商务移动化。而实现整体移动化整体化解决方案,移动融合平台设计方案也是未来OA厂商的主流。一个方面要从移动办公的角度更好的做推动,第二个要提出移动建模平台,通过移动建设平台提供关键业务的应用,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全面的实现移动化。,

根据OA厂商当前的特点, OA厂商也纷纷重新定位自已未来的产品,未来OA移动化,平台化,云化的趋势将更多明显:

第一,移动OA已死 融合型的移动办公门户将成为主导 这一点T哥已经很多文章中就有提过,移动OA这个名词将死,移动办公门户将会取而代之,这也是由用户的需求得到,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移动OA建设,企业需要移动OA+移动CRM+移动BI等移动业务管理的移动办公综合性门户。移动OA对于用户办公效率的巨大提升有目共睹,向移动端全面升级也是用户和厂商的共识。然而目前大多数厂商提供的移动OA产品中存在较高的转换壁垒。一方面,移动OA产品自身开放性依然不足,大多数产品与用户其他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或需要用户付出高昂的转换费用;另一方面,单一的移动OA产品又难以完全满足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协同办公、智能办公的应用需求。因此,单一的移动OA解决方案未来市场定位将逐步边缘化,而具备更为强大的整合性、用户友好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移动办公门户将成为用户首选产品。其实从这几天的开会来看,厂商侧已经放弃了移动OA的宣传,移动办公门户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产品规划当中。

第二、大中型企业更倾向平台型产品的选择,小微企业更多倾向云端产品的协同 正所谓得平台者得天下,用户的需求决定厂商的定位,伴随着OA产品功能完善度的不断提升,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水平的业务能力快速增长,不同规模企业客户自主选择适用的OA产品逐步成为可能。对于大型企业客户而言,简单、单一的OA办公套件型产品已经难以适应快节奏需求变化、复杂的业务流等,更为需要构建基于OA应用的平台型信息化应用,实现更为个性化的应用功能和更为开放性的整合功能,而充足的资金预算也为大型企业客户构建平台型OA产品提供了保障;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一方面缺乏较大规模的资金构建定制化的OA产品,另一方面,业务经营的高不确定性和业务模式的不规范性,使得其更需要调整现有业务以适应先进的OA产品流程,进而提升业务经营水平。因此,小微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优秀厂商品牌的云端协同OA产品。

第三、安全问题依然是重点,要考虑移动安全解决方案的植入 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依赖于厂商自己可以解决,需要客户与厂商配合解决。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未来BYOD应用的安全问题将着眼于三大难点: 1、明确安全问题的边界: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安全产品的边界均有差异,明确边界问题是解决安全问题的第一步; 2、安全性需兼顾产品易用性:过多的安全性考虑必将影响客户的易用性,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需求提供更加的易用性将是一大难点; 3、多终端、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保护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来源于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宽带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这也是厂商不容逃避的问题。

第四、混合云模式将是OA市场应用的特点,按年付费的服务模式将成主流 从服务能力看,国内近年来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软件厂商可利用大量低成本、高性能、可灵活购买服务的云资源在云端为客户提供云服务;从厂商来看,OA市场经过多年的开拓已较为成熟,单纯依靠产品销售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而采用服务模式按年付费,可极大降低厂商营销成本,并保证持续盈利能;从客户看,业务需求的持续变化需要OA系统进行一定调整,并倾向于使用更新的版本,采用服务化产品可实现快速迭代,保持产品功能的持续更新,这也决定了大多数不具有更新功能的OA产品将逐步淡出市场。

在OA厂商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厂商纷纷重新定位了自已的产品和战略,随着移动化和平台化、云化产品应用的不断落地,OA厂商的战火也会集中在该领域,同时,为防止BAT公司跨界骚扰,OA厂商也采取积极应对,正面直击挑战,左手忙趋势创新,右手防不被BAT颠覆,因此,可以预见2015将是OA最为忙碌和紧张的一年。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12-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称T客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阿里腾讯布局移动OA市场,加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阿里和腾讯在2B市场的角逐由来已久。钉钉短短4年将700万家企业收入囊中,在紧密的市场宣传下,一时风光无限;腾讯企业微信携微信10亿流量回归,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的实力组合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用户4550735
2019/01/25
5740
阿里腾讯布局移动OA市场,加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2016年移动OA规模将达1.9亿 告别发烧期增速放缓
2015年成为移动OA市场的拐点,未来移动OA增长趋势开始放缓。据2015年移动OA市场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下滑至25.1%,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可达到2.1亿元人民币,而年增长率将降至10%以下。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当下企业移动信息化逐渐深入业务层面,业务应用(如移动CRM、移动协同办公、企业移动IM)已成为移动信息化的新关注点;以移动OA为代表的基础办公类应用虽然仍存在用户需求,但经过两年的集中释放,未来增长势头减缓,移动OA市场已显出疲态。 从移动OA产品本身能力来看:企业用户对移
人称T客
2018/03/21
5040
2016年移动OA规模将达1.9亿 告别发烧期增速放缓
豪赌移动办公 ,看OA厂商的变形记—泛微篇
近来,国内OA厂商们颇有焦虑感,甚至有点“饥寒交迫”。 新老诸候豪赌移动办公 一方面是BAT巨头频频横刀携枪“越界”,阿里来往、腾讯微信似有染指、取代OA之心,业界便有“颠覆OA”之说;一方面是营收难见飞长,五亿更是道无法越过的鸿沟,几年来多家OA厂商都有上市雄,但也是都只见雷声未见雨下。 面对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作为管理软件之代表,OA何去何从?如何适应软件业发展的“新常态”,并以新的模式开启变革,适应、应对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信息化管理应用的重大变革和转型升级之需,OA厂商们可谓一片“殚心竭虑”。
人称T客
2018/03/20
1.1K0
OA厂商集体发力上市 蓝凌图啥?
今年的OA市场相比往年有着质的不同,几次重大并购的发生,多年稳固的OA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同时,也是OA厂商集中上市发力的一年,从蓝凌到飞企,以及尚在上市排队中的泛微,还有刚刚甩掉用友的致远,OA厂商集体奔向上市通道,其意义何在? 昨天有OA同行就发信息表示,原来一直以为泛微、致远、蓝凌三国演义后来发现只是楚汉争霸,看了一下蓝凌的财报利润的确偏少,这可能缘于蓝凌这两年转型互联网的需要,利润被过分摊薄,那么问题来了,蓝凌一直以知识管理专家独步天下,又为何一定要亮出家底让同行取笑呢? 最近蓝凌董事长杨健伟的一封
人称T客
2018/03/21
1.4K0
中国OA市场及客户满意度:传统业务增长放缓 市场规模将达到68.7亿元
从即日T哥将发布中国OA市场满意度调研报告,我们为什么要发布满意度调研,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满意度研究是帮助厂商了解客户对产品售前、实施、功能和售后全方位使用情况的重要工具。帮助厂商服务环节的优劣势,为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出改进方向建议。具体而言,客户满意度研究价值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满意度的价值 (1)聚焦于一线员工服务检测,为提升厂商服务质量提供指导支撑 满意度研究将重点聚焦于一线员工服务质量的检测,检查一线员工在服务过程中是否有按照服务规范提供服务,并融入KPI指标进行考核。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
人称T客
2018/03/19
7080
中国OA市场及客户满意度:传统业务增长放缓  市场规模将达到68.7亿元
左手收购 右手BAT 蓝凌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2015年战略猜想
如果前几年OA厂商拼的是价格的话,那么近两年OA厂商拼的就是格局,前两天我们分析了泛微在2015年着力点放在移动办公,他们也把今年口号定为“移动办公未来已来”,无论是蓝凌还是泛微,他们今年的主题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叫移动,只不过每家关注点各有不同而已。 那么从今天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蓝凌2015年OA厂商有哪些动作,作为知识型OA厂商中的代表蓝凌的“大连接”又有哪些过人之处? 第一, KK的使命 KK在蓝凌以往的产品家族中算不上是一个主营型产品,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KK却成为蓝凌抢占移动办公入口的
人称T客
2018/03/20
7460
传统OA厂商将逐步被边缘化 移OA已死未来OA何处翻身?
当大家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很诧异,OA厂商目前来说发展很好,致远、泛微、蓝凌都有上市冲动,不知道边缘化从何而来呢?下面以下几个趋势来分析未来OA的走向。 移动OA已死 移动办公门户永生 随着企业移动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OA厂商将比ERP厂商迎来更快的转身机会,移动OA将率先触网,驰骋在企业移动互联网的蓝海之中,的确,从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的调研也可以看出,企业用户首次移动信息化部署主要还是围绕基础办公类系统,移动OA首当其冲承载这一重任,但是当企业再次部署移动应用的时候,移动OA
人称T客
2018/03/19
1.5K0
移动办公市场走进深水区 想活下来该怎么游?
前不久有人写道:“霸道的阿里钉钉用免费骗到你老板,用钱砸死同行,寡头背后骂声一片”,虽然这里面的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但不能否认在移动办公市场的浅水区只剩下血洗和屠杀,面对巨头们的铁蹄中小SaaS玩家又该何处求生呢? 通用型产品已无容身之地 笔者的一位好友就曾无奈的表示:“2018年将是他们最艰难的一年,因为三年的应收账期已到,将会面临大批客户不续约逃离的现象,而罪魁祸首竟然是阿里钉钉,就算你的功能比他们做的再强大,产品做的再好,用户体验俱佳,你也拼不过他的免费策略,即便是CRM、IM和外勤管理这样的厂商
人称T客
2018/03/19
7450
致远软件不走“寻常”路 别人攻移动 他攻行业:2015年战略猜想
软件行业有任何风吹草动,OA厂商一定是率先感知,因为他是有敏锐的触角,其实在很早的时候T哥就说过,互联网+这个话题会被很多厂商引用,而致远算是其中之一,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今年互联网+火热程度将注定在软件业遍地开花。 上周我们解读了各家OA公司厂商2015年的战略,今天我们分析一下致远软件该走向何方? 加强移动端致远迫在眉睫 蓝凌今年主要大连接已来,强调自已的BAT的整合解决方案,泛微主打移动办公未来已来,当各大OA厂商都在四处布局时候,T哥一直认为致远应该在移动端有更突出的表现,可是在今年的致远的主
人称T客
2018/03/20
7620
千呼万唤微信企业号发布公测 毁坏时代已来哪些行业会被颠覆?
早前T哥发布关于微信企业号报道的时候,受到过很多的质疑,也收到过腾迅的警告,微信企业号原定本月15号发布,也改成18号发布公测版,首批开放50个注册号,我想得到消息的用户想要体验一下微信企业号的神奇基本没戏,50个注册号对于万众期待的弄潮者而言,简直是沧海一粟。不过至此开始,微信将逐步开放正式版,也开启微信企业颠覆时代的来临。那么哪些行业会受到微信企业号的冲击? 第一、 服务号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前两天跟内行的朋友聊天,就谈到过微信企业号会革掉自已的命,第一个中枪的就是微信苦心经营的微信服务号,因为微信服
人称T客
2018/03/19
8190
获三星SDS终身代码授权 OA厂商移动端会战
获三星 SDS 终身代码授权 OA 厂商移动端会战 慧点获得三星 SDS 终身代码授权,咋一听这个新闻有点蛇吞象的感觉,实际上在慧点和三星的内部早已不算什么新闻。 在 2012 年,双方就在产品和技术层面达成移动应用战略合作,只不过因为在授权源代码方面双方一直在协商,此事在上周才得以向外界公布。 作为业内的人士都会关心,慧点何以选择三星?太极又如何定位这一收购动作的呢?这一事件对 OA 市场有何影响? 01 慧点为什么选择三星 而不是 IBM? 慧点移动在 2003 年就开始布局,早年慧点跟国内多数移
人称T客
2018/03/22
6030
从移动门户到智能协同,泛微要重新定义OA?
撰文:T客汇 方方 泛微副总裁韦韶军 协同(OA)在中国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办公自动化,到现在全面移动化的协同工作平台,其概念已远超最初定义。那么,未来的OA又是什么样的场景?
人称T客
2018/03/23
8820
从移动门户到智能协同,泛微要重新定义OA?
谈谈系列之OA又见OA
        确实没想到,绕了一圈,居然又回到了OA,当年从HW从来,就是不想仅仅只做给内部人用的产品,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给“内部人做产品”的“老路”。
江中散人_Jun
2023/10/16
5690
谈谈系列之OA又见OA
2016年OA市场再洗牌:大厂并购、上市 小厂无处容身
OA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有着独特的风景,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据不完统计就有上千家OA厂商活着企业当中,就在大家都认为OA市场格局已定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打乱了OA市场的固有体系,OA也将迎来了新一轮的整合风暴,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并购、上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细数OA市场,曾经手握中国半壁江山的OA厂商如今在都蓄谋何处突围,有选择脱身离场,也有选择上市继续前行,还有一些活着二三线的小厂商也出现空间收缩,散场倒闭或被整合收购可能会成为这类厂商最终命运,未来将出现强者衡强,弱者无处容身的局面。 太极收
人称T客
2018/03/21
1.1K0
移动OA研究:用户总体满意度致远,蓝凌,通达位居三甲 金蝶,泛微表现不佳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移动OA的总体满意度,考核一家厂商产品的满意度我们通常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售前、实施、产品质量和支持服务等方面,这几个因素构成了满意度的总体评价,从整体的反馈来看,产品质量整体表现不佳,还没有杀手级和令用户尖叫的产品出现,我想各大OA厂商需要在日后的产品设计上注入更多的创新。 昨天我们介绍了一下目前的移动OA的品牌状况,就目前移动OA市场的品牌渗透来看虽然处于较分散的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各大移动OA厂商开始在产品和服务满意度上开始角逐。针对移动OA这个新兴的市场,通过对企业用户满意度的
人称T客
2018/03/19
1.2K0
移动OA研究:用户总体满意度致远,蓝凌,通达位居三甲  金蝶,泛微表现不佳
OA大战引爆:泛微出资亿元抢伙伴
OA是所有厂商进入企业级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传统厂商通过并购完成拼图,比如太极收购慧点,华宇收购万户,互联网巨头们也没有闲着,阿里钉钉和腾讯企业微信,包括美团头条,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地。 2018年渠道伙伴必将成为OA厂商间的主要战场,近日泛微宣布耗资数亿元扶持移动办公合作伙伴,打造企业管理软件联盟,全力普及移动办公OA。 这一动作很可能会是移动办公OA市场大战的开始 据透露,泛微将于3月21日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正式启动“鲲鹏计划”巡展,计划拿出亿元资金扶持千万伙伴共创OA市场。 泛微此举的意途非常明显,就是
人称T客
2018/03/22
1.1K0
移动产品的免费模式抢尽风头,PC端OA日益尴尬
这个世界有没有免费的产品?这个应该是有的。 根据IT研究机构Vanson Bourne受Rackspace和曼彻斯特商学院的委托针对1300家英美企业进行的调查,60%的英国企业表示员工要求提供更多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企业IT系统的移动商务应用,超过四分之三(77%)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移动应用和服务将很快成为员工访问IT系统的标准方式。 这表明,随着BYOD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开始着重发展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应用战略,“云办公”和“移动办公”正在取代传统的PC应用,尤其是移动产品的免费模式日益流行,令
人称T客
2018/03/20
1.1K0
调研:移动OA已亡 迁徙到移动办公已成必然趋势
根据IDC调查,全球37%工作人口将在2015年底迈入移动化。这相当于全球有13亿移动工作者,以此来推断中国移动办公人员将达3亿,如果从这数值来看中国的企业移动化市场已迈进千亿级关口。 移动OA曾经承载着移动办公的入口的使命,吸引了众OA厂商进入,但是随着企业对于移动办公应用和需求的不断深入,移动OA受传统PC OA端的束缚,移动OA并没有象预期那样爆发,相反移动OA也走进了他们市场生命周期的未端,逐渐的向移动办公迁移。另外,从OA厂商战略重点,移动OA仍不能成为营收主力,所以在投入上相比2014年出现
人称T客
2018/03/21
9940
平台 or伪平台? ——平台型OA选型误区
良莠不齐、参差错落的OA、协同市场本就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而不少纷纷号称“平台型OA”、“平台型协同”的软件厂商更是让众多客户企业在选型时倍感无措,极易陷入误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平台型OA软件主导厂商——飞企软件产品负责人,从专业技术角度对“平台型”、“伪平台型”协同进行深度类比和详细阐述。 近年来,基于平台型OA技术架构衍生出的平台型协同迅速发展,其功能在传统OA应用的基础上更增加了业务运营及协同应用,涵盖功能更为强大,因此也备受越来越多大型企业所青睐。然而市场上相关产品名目繁多,应接不暇,使
人称T客
2018/03/19
1.1K0
致远“协同”,不只是“OA”
提起中国OA市场,我们自然会想到泛微和致远两家公司,从线上到线下两家一直正面碰撞,但是这两年致远似乎不太愿意把自己和OA这个词关联在一起,而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协同管理软件厂商”,无论是去年的用户大会,还是前不久在杭州刚刚结束的伙伴大会,所有高管团队的演讲PPT中OA一词已经被致远早早抛弃,而“基于业务场景的企业服务”却被写进了致远了战略蓝图。 协同+定制化 OA已离致远渐行渐远 其实致远不提OA已有很多年,早在2013年致远就对产品做了一次全新的平台升级,提出了大协同的理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致远董事长兼总裁
人称T客
2018/04/19
974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阿里腾讯布局移动OA市场,加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更多 >
领券
一站式MCP教程库,解锁AI应用新玩法
涵盖代码开发、场景应用、自动测试全流程,助你从零构建专属AI助手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