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游戏性法宝:解谜与策略玩法

游戏性法宝:解谜与策略玩法

作者头像
韩伟
发布于 2018-03-05 08:27:38
发布于 2018-03-05 08:27:38
1.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韩伟的专栏韩伟的专栏

技术改变思想

汝等对游戏性一无所知!

我们知道,游戏的玩法很重要,但是同样的玩法,有一些游戏被成为“游戏性很好”,而另外一些则被认为“游戏性很差”,甚至有些被成为“游戏性很好”的作品,玩家们在讨论中都忽略了其主要的游戏玩法。其中就有一款老游戏——《美少女梦工厂2》。

“美少女梦工厂”这个系列,断断续续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这个系列的开山祖师,是动漫界大名鼎鼎的GAINAX,也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蓝宝石之谜》的出品公司。这个系列中最有代表性,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第二作《美少女梦工厂2》。很多玩家都会称赞这一款作品的“游戏性”非常高,因为这款“养成类”玩法为主的作品,加入了许许多多其他的元素,让玩家体验到非常丰富而且耐玩的过程。对比《美少女梦工厂2》和前作《美少女梦工厂1》,添加的元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解谜元素,另外一类是策略元素。

说到解谜元素,在《美少女梦工厂2》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年定时到城镇中的“和王子邂逅”,以及“武者修行”中每个区域隐藏着的秘密。比如森林里带着道具“独角兽之笛”可以预见独角兽,带着恶魔首饰进入山洞可以用道德换钱等等。另外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烹饪比赛的奖品“天堂鸟之卵”如果不吃掉,一个月后会生出天堂鸟;带着维纳斯的项链过生日,会有精灵的祝福……。每次发现这些隐藏的游戏“逻辑”,都让玩家体验到了一次惊喜,累积下来就是不断的在挑拨玩家的“探索欲”,从而反复的体验这款游戏。

第二类的“策略元素”,在一个养成类为主要玩法的游戏当中,似乎是无需特别来说的。但这个游戏,并不是简单的让玩家去寻找“最优的数值提升”方案,而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到达数值目标的途径。对比那种一旦掌握了“最优解”就可以通关的策略游戏来说,这种达到目地的丰富过程选择,则是玩家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尝试的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款游戏在数值成长的路线上,提供了非常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包括最初的生日血型设置、打工熟练度奖励、比赛选择、武者修行(RPG次级玩法)、道具装备、各种隐藏事件和随机事件等等。

这款发售于1993年的游戏,为复合型的“游戏性”探索出了一个成功的路子,就是在游戏的主玩法外,结合上一套“次级玩法”系统,从而大大提高游戏性。

同样走“复合型玩法”的另外一款著名游戏,就是《太阁立志传》系列,其中第3作是一个重要的定义性作品。玩家扮演还是一个小兵的木下藤吉郎,一步步走上太阁的日本最高掌权者的宝座。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有主线任务约束,但是过程还是相当自由的。其中非常有趣的是,完成领主交待的各种任务,居然是玩嵌入的各种小游戏。除了各种小游戏外,还可以做商人玩一把日本国内的《大航海时代》贸易,倒买倒卖各种物资不亦乐乎。在游历日本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各地的风景名胜,碰到各种牛逼的人物。

这款作品中,我非常注意的是那些小游戏,和贸易玩法、隐藏事件的体验差异。当我去矿山打工、农田割地的时候,系统会提供不同的小游戏给我玩,根据玩的结局得到的奖励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在多次反复这些小游戏后,渐渐也会开始麻木和厌烦。反而是贸易玩法,因为可以去不同的地方,购买不同的货物,有时候还能碰到随机事件,相对来说耐玩性就好很多。其实游戏最好玩的阶段也是这一个过程。等到后来官位上去后,就很少有机会去打工、做买卖了,基本上陷入军团战斗的回合制玩法中去了。

和《梦少女梦工厂2》的复合型玩法比较,显然《太阁立志传3》的嵌入玩法是更多样的,但是那些小游戏的玩法深度不够,所以最后体验变得重复而麻木。反而是贸易、旅游这两个策略和解谜类型的方法,成为了最耐玩的部分。

同一时代的另外一个著名游戏《大航海时代2》,也是胜在策略玩法(贸易)和解谜(探险)。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大航海时代3》基本放弃了贸易,主要是探险(解谜)类玩法,玩起来似乎没有前作那么“累”,但是耐玩性却大大降低了,基本上只会玩一次,所以单靠解谜类玩法也是不足以支撑整个大航海的游戏背景的。

所以说,解谜和策略这两种玩法,是两种很常用也很有效的,增加游戏性的设计方向。更加有价值的是,这两种玩法非常适合加入到各种其他主玩法当中,成为强力提高游戏耐玩性的手段。因此深入的了解这两种玩法的基本逻辑,以及和“主玩法”的结合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解谜类

所谓解谜玩法,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寻找钥匙开锁的结构:

  1. 线索
  2. a) 探索、发现关于谜题的各种信息。比如最典型的“开门锁”系列小游戏,基本上就是去画面中发现各种“可以点击”的部分。由于画面背景通常元素比较复杂,所以要找出“关键”部分,是需要仔细的观察的。很多“锁”的谜题,在你找到“钥匙”的那一刻,就等于已经解开了。这一类属于比较简单,也不失有趣的玩法。
  3. 理解发现的信息,比如要解开的谜题,可能用来解锁谜题的要素等等。除了探索发现信息,直接可以用来解谜外,有很多解谜游戏,还会需要玩家发挥一定的推理和联想的能力。比如在《机械迷城》中,就有很多需要玩家观察推理的思考,因为各种可以触动的机关,是会产生复杂的关联关系的,玩家需要调整和尝试这些关系,从而解开谜题。再比如在《寂静岭》中就有一个有趣的谜题,是一首诗歌和一架钢琴,需要玩家根据诗歌中隐藏的曲调,来弹奏钢琴解锁。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群各种鸟类在不同的高度飞翔,而这些鸟有的是白色羽毛的,有些鸟类则是黑色羽毛的,对应了钢琴上的黑白琴键。
  1. 工具
  2. a) 认识、掌握所有关于谜题(锁)和线索(钥匙)的使用方法。在有些解谜游戏中,会给玩家一系列的道具,然后让玩家去思考应该用哪个道具去开对应的锁。比如在《生化危机》中,就有让玩家找到两个不同颜色的宝石,然后放入对应的石像中充当眼睛的例子。还有很多“生存”类型的游戏,都会让玩家捡到大量的道具,然而要解开其中某些“锁”,需要选择正确的道具才能生效。
  3. 正确的使用线索,作用于谜题之上。对于线索(钥匙)的使用,一般有几种方式:

i. 组合。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解谜设计,把几个搜集到的线索拼接到一起,最常见的就是所谓拼图谜题,找到几个碎片安装到一起。在《魔法门英雄无敌》中,最经典的谜题,就是访问几个方尖碑,从而搜集多个碎片,凑齐一个藏宝图。另外,也有一些AVG,会允许你把找到的几个道具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道具,来解锁谜题,比如用绳子和打火机做出一个火把来。

ii. 分拆。这种设计比较少见,但是也有例子,比如从找到的一个物品上拆除一个部分下来作为解谜的钥匙。或者从一段信息语句中,拆解出一段话作为密码。在《生化危机》中有一个密码,就是贴在一个道具的底下,需要玩家操作那个道具的“查看”功能,把东西反过来,才能看见。

iii. 顺序。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模型,需要玩家根据正确顺序输入信息,大部分密码谜题都是用的这种设计。但是也有那种需要先造出A钥匙,再造出B钥匙……若干步骤之后才能造出最后解开谜题的钥匙这种。这本身就是一种谜题的组合。在《生化危机1》当中,有一个画廊,里面有5副图画,每个图画下面都有一个按钮,玩家必须按图画描绘的人物,从出生到死亡的顺序去按按钮,才能解锁一个门进入。更加复杂的顺序谜题,有类似《盟军敢死队》这种,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考,按顺序来部署人员的行动,从而达到潜入敌后的战术。这种玩法虽然披着“战斗”的外衣,实际上是一种观察敌情,然后做出合理行动顺序的一种解谜玩法。

解谜玩法和主玩法的结合

虽然AVG本身是一个单独的游戏类型,但是更多的时候,解谜玩法是和其他“主玩法”结合起来,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游戏体验的。最经典常见的是和RPG的结合,早期几乎所有的RPG游戏,都是需要玩家去“根据剧情”寻找合适的人对话,或者在迷宫中找合适的道具来解锁下一个阶段。有趣的是,早期的国内玩家在玩日文RPG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所以常常是连蒙带猜的去玩,本来是有剧本文字非常明显提示的剧情人物,对于不懂日文的玩家来说,就需要猜谜语一样去猜,游戏到底需要玩家去做什么。这样的体验,居然也是非常有趣的。比如当年我玩《诸葛孔明传》的时候,就和小伙伴们总结出一个规律:所有没有推动剧情变化的NPC,都是站着不动的,那些“没用的”NPC,一般都是会自己走来走去的。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有意思的解谜体验。后来根据真正的《三国演义》故事剧情,作为游戏前期的攻略,居然十分好用,这也算游戏教育玩家文学的一个贡献吧。

至于日本RPG中常见的隐藏道具、隐藏地点,那更是数不胜数。比如MD游戏《光明力量2》中就有好几个强力的隐藏角色,需要使用“调查”指令在特定地点上使用,才能触发这些角色加入玩家队伍的剧情,而“调查”这个指令,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用的。另外《火焰纹章外传》中,也有大量的隐藏房间和道具,甚至迷宫中的隐藏路径,甚至导致玩家们纷纷猜想,脑洞大开的传言各种异常强力的隐藏道具。这几个例子都是“上古”游戏的例子了,但是这个传承一直到现在都未中断,大家可以在现在的大多数日式RPG以及3A大作中,都可以发现大量的需要细心观察,才能“解锁”发现的所谓“彩蛋”元素。就连《星际争霸2》这种RTS游戏,也在每个剧情关卡中,添加了“可选任务”的设置,这些任务就是需要玩家探索“解谜”一些额外的游戏内容的。

由于RPG在很早的时候,就和AVG结缘,所以后来几乎所有加入“搜集、成长”这类RPG要素的游戏,都同时会加入AVG解谜的要素,比如《恶魔城》系列,除了可以搜集武器、装备、图鉴外,一样有大量的隐藏道具,需要玩家击打一些墙壁,地板从而进入。在城堡中把所有的隐藏房间都找到,这种解谜的乐趣,让玩家反复的逛这个庞大的城堡。甚至在很多沙盒类、开放式游戏,巨大的探索空间也成了“存放”各种各样的谜题的绝佳地位,比如《饥荒》中就有大量的彩蛋设计、跟踪脚印猎杀大象等等,《迷失于蔚蓝》的整个主剧情就是依赖解谜要素推进的,《辐射4》更是加入了很多供玩家探索的场景和机关。

由此可见,游戏设计中有意识的加入一些需要玩家主动探索的内容,是非常有利于提高游戏的耐玩程度的。所谓有些“谜题”会“卡住”玩家而不能让产品变得“易于上手”,实际上也只会两种可能:一种是游戏把一些“谜题”设置在了玩家体验的“关键路径”上,让玩家“什么事都不能做”,这是需要避免的,实际上现在大多数游戏,只要不是专门的AVG游戏,都不会这样设计。第二种是玩这个游戏的玩家,本身就没有心理准备,或者说本身的性格,就是讨厌去“接收信息”,主动探索的。这类玩家主要体现在简单的休闲放松、碎片时间娱乐的类型上,不过可以说大多数的手机游戏还是这个方向的。所以大多数的手机游戏都不会设置太多的解谜要素,不过,有一些确实很精彩的手机游戏,会让玩家把它作为真正的“大作”来玩,匀出完整的时间仔细体验,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场景下玩家还是倾向使用碎片时间玩游戏。

解谜游戏如果设计的好,玩家会体验到非常独特的乐趣,有一种挑战智慧的感觉。而无处不在的谜题,又是游戏耐玩性的一种保证。解谜玩法另外一个好处,是能非常容易的把故事剧情结合到玩法中去。一般来说,游戏的故事剧情,都是着急的玩家快速跳过的对象。而解谜游戏由于“强迫”玩家一定要理解了信息,才能通关,所以很容易“灌输”一些剧情给玩家。加上解谜游戏的开发技术一般来说都相对简单,所以是很多小成本游戏的首选。

然而,解谜玩法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最大的一个是“重玩性”差。一个谜题一旦被解开,玩家就无需再做重复的思考,这个设计就失去了反复使用的价值,甚至成为了一个障碍。而谜题之间也无法通过交互叠加,来产生更复杂的可重玩的特性。谜题设计本身需要耗费较多的策划和美术的工作量,所以相对来说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现在单纯的AVG游戏越来越少,因为盈利能力比不上其他主玩法的游戏。但是谜题作为游戏的组合成分,却越来越多的进入主流游戏中。正是因为很多游戏都设计了很多的解谜玩法,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功能、秘技在游戏社区中流传。

所以,解谜类玩法已经成为现代游戏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往往不是主要的玩法,但作为提高耐玩性,表达游戏剧情世界观的工具,解谜玩法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工具而存在。国内游戏一般来说都没有太多兴趣去制作这种“一次性”消耗的游戏内容,这成为了国内游戏在风格表达、耐玩性、提供惊喜感方面的巨大失败。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解谜类玩法的特性,用好这一类设计,而不是简单的摒弃它。

策略类

策略类游戏玩法的核心是:有限资源的收益最大化。

很多策略类游戏,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个“最优方案”来使用资源。从发现最优方案的角度来看,其实这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解谜游戏,有同样的用户体验。但是策略类游戏独特的地方,在于是通过反复尝试得到不同的“数值结果”反馈,从而引导玩家找到“最优方案”的。当然也会有某些策略类游戏是完全开放式的,并没有设定一个“目标”。或者要达到这个目标本身就不需要找到那个唯一的“最优方案”,因为找最优并不是游戏给玩家的必须目标。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探索策略、体验思考选择后的成功、最后总结出自以为的“最优”的这个过程中,是能产生大量快感的。加上策略类游戏本身也不是仅仅的是单一的做数学应用题,相反还会结合有“搜集”“成长”,甚至是“解谜”的乐趣,所以策略玩法是一个体验的综合体。

单从策略本身来解构,策略游戏会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资源部分,第二是使用规则,最后是目标。

其中第一部分资源,一定是某种有限的资源。这些资源也可以分为几类:

  1. 空间资源:一般游戏中的背包、仓库空间、地皮容量就是最传统的空间资源,这些资源往往需要玩家去考虑如何合理使用,放入最合适的游戏单位。
  2. 经济资源:最典型的就是游戏中的“钱”,以及各种可消耗的“物资”。更有意思的是,供玩家充值购买的消费道具,实际上也是一种游戏资源,很多玩家会仔细研究各种消费道具,试图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很多道具收费游戏的运营策划,实际上就是在设计一整个以现实世界金钱为资源的策略游戏。
  3. 时间资源:一些游戏会限制玩家的行动次数,比如移动的举例,可控制回合的数量。一些战棋游戏中,行动回合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第二部分的资源使用规则,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所谓“生产链”的模式,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把一种或几种资源,转换成不同的其他资源。比如在《美少女梦工厂》这个游戏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行动回合的时间资源,可以用来转换成任何的结果资源。而《文明》这一类游戏,则需要结合空间(地图)资源来产出各种的物品。很多游戏中的“产品”本身,就是另外一些产品的所需资源。各种复杂的生产链,造就丰富的策略模式。这给予了玩家极大的探索空间,也让玩家去达成目标产生良好的体验。除了“生产链”之外,还有一种资源转换模式是“交易”,在单机玩法中,交易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生产”,但在多人玩法中,拍卖行之类的系统,能够让这种“生产”加入更多的复杂性,以及社交体验。大量的玩家沉迷于在《WOW》中炒买炒卖做奸商,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游戏体验。

在《铁路大亨》或者《主题医院》这一类游戏中,目标往往是赚钱,如何使用关卡设计提供的优先资源,发挥智慧去让资源转换成目标产品,是玩家最主要的体验。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操作是“选择”。不同的选择造成了不同的结果。一般这种选择并不会有太大的时间压力,所以更适合那些动作反应不够快的玩家。而设计策略玩法,最重要的是就是让这些给与玩家的“选择”足够丰富,同时也要有合理的引导。在强度适中的思考压力中,不断学习游戏的策略“套路”,就足以让玩家觉得“好玩”。

相反我们常常觉得策略游戏难以上手,其中一个原因是让人觉得游戏过于“复杂”。其实这是一个悖论,如果策略游戏的选择空间过小,就会无聊,而过大则会让学习成本上升,所以这个“度”的把握非常重要,需要从简单到复杂提供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选择空间开放给玩家。也就是说,不要一开始就出一到非常复杂的“应用题”给玩家,而是应该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加大难度。

也许不是所有玩家都热爱“计算”策略。但是大部分玩家都喜欢“搜集”“成长”以及“随机惊喜”,而后面这三个要素,往往是所谓RPG玩法的基本结构。所以现代的策略玩法游戏,往往都会和RPG要素结合到一起。比如《三国志》《信长的野望》这些KOEI公司的系列作品,发展到后来,都越来越强调所谓的搜集和成长,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去“强化”手下的武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乐趣。又比如《魔法门英雄无敌》这个游戏,在不断的搜集资源的过程中,穿插战棋策略和建设策略的玩法,让玩家可以不断的感受到“成功”的鼓励。这些设计都能有效的缓解因为策略计算带来的疲劳感。

反观RPG游戏本身,也越来越多的尝试使用策略的玩法,来鼓励玩家更“聪明”的挑战“剧情”,而不是无脑的刷怪升级。比如《最终幻想》系列,每一代都内置了大量的战斗装配系统,搜集采集的物资制造,也需要玩家去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传统RPG的设置,一般都会有所谓角色属性、装备、技能系统。实际上这几个系统,就是一套策略玩法的输出物资平台。角色属性可以看成是一种不可变化的单向成长物资,技能系统则是一种可以增加,但很少删除的单向成长物资,而装备和道具就是可增可减的资源。在《辐射》系列中,角色的属性使用所谓SPECIAL系统规定了7个基本属性,可以不断成长,而技能则用perk系统构建,让玩家可以不断增加这些技能。这种基于《龙与地下城》的设计,和日式的相对固定的职业套路(技能、属性成长和职业绑定)相比,更加的灵活多样,当然学习成本也更高。不管哪类RPG的设计,其实都能很方便的结合策略玩法。因此把角色的成长作为策略玩法的输出目标,已经成为现代MMO RPG的基本惯例。只不过很多游戏的策略玩法过于粗糙,培养了玩家太急于“升级”的情绪。

尽管大量的策略游戏直接的获胜目标,是赚的足够的金钱,或者满足某种物资储备的需要,但是更多的策略游戏,都会和其他的“战斗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物资”积累后“使用”的场景。这样能让策略选择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可以直接体验这些物资的强大“能力”。比如游戏《要塞》,你就可以自由的使用积累的物资,用来建造城堡,训练各种军队。虽然其战斗系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基于策略玩法产生的优势,基本上是决定性的。而更著名的是各种RTS游戏,比如《星际争霸》,直接就是一个带有复杂战斗玩法的游戏,但资源使用的战略选择,也同样重要。由于“战斗系统”一般来说都可以做成一种“数值比较”系统,所以非常适合用来“衡量”策略玩法的成果。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策略玩法,最后都会结合一个战斗玩法的原因。

策略和解谜玩法作为最容易“嵌入”其他玩法的设计,已经被大量的游戏所证明。而且这两种玩法本身就能产生很多关于“发现”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和人类认识大自然,学习新知识是相同的。所以是一种相对比较“健康”的游戏体验,能让玩家对于游戏的品质和格调给与更高的评价。当然这种设计本身也会耗费更多的工作量,造成游戏开发成本上升。

策略类玩法比较适合用来填充游戏过程中的“耐玩性”部分,因为玩家需要大量的尝试和思考来获得成功。而解谜玩法比较适合充当“惊喜”的部分,或者作为提供游戏的剧情输出部分,提升玩家在游戏中的沉浸感。当然也有拿解谜部分当作体验游戏引导的设计,但这种就不易让谜题过难。在全日文片假名游戏的时代,我曾经碰到过一个RPG的谜题卡了两个月,导致没办法玩后面的内容。幸好那个时候可以玩的游戏很少,否则这个游戏绝对会被束之高阁。

总体来说,如果一个游戏能在策略和解谜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基本上都可以大大提高游戏的耐玩性和“格调”。这两个设计是游戏开发中相当关键的可玩性要点。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抛弃那些复杂繁琐的“商业化设计”,更多的聚焦于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上。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觉得此文对你有那么一丁点的作用,麻烦动动手指转发或分享至朋友圈。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后台留言探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1-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韩大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什么是游戏性
由于最近忙于写各种文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不过作为一个产品、技术内外双修的神人,还是有一些存活的。今天发送的和单纯的技术关系不大,而是一份对于游戏这个业务领域的理解。 另外,由于本文原来是有很多游戏配图,由于不想随便使用未授权图片,所以还是全部删去了。希望能对文章的理解没造成太大的障碍。 游戏性的基础组成 什么是电子游戏的游戏性?这个问题从普通玩家到高级策划都有自己的答案。 然而,我却希望能得到一个能被整理的概念体系,来描述“游戏性”这个概念。 首先,我认为“玩”本身是很多动物
韩伟
2018/03/05
1.3K0
游戏性与IP互动的基本规律
为什么需要IP 影视、小说作品的IP应用于游戏,很多年前就有这样的例子。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做法并不太受市场欢迎。本人很小的时候就玩过红白机上的《蝙蝠侠》,除了人物、背景有点味道外,整个游戏难
韩伟
2018/03/05
2K0
游戏性与IP互动的基本规律
论游戏创新:玩法定律
技术改变思想 本文为系列文章《论游戏创新》的第四部分,共有5部分,敬请关注。 上一篇为《论游戏创新:好莱坞模式》 创意内容 在讨论了创新的外部环境后,我觉得看看游戏内创新的具体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并不是完全灵光一闪、无迹可寻的。很多创意是否能被市场接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些规律也许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但了解这些必要的限制,对于判断创意的风险,也是很有意义的。 玩法创新 说到玩法创新,可能大家都记得《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这样的游戏。又或者更早一点的在电脑上的《毁灭公爵》等等。这
韩伟
2018/03/05
1.1K0
论游戏创新:玩法定律
第九艺术的降临:游戏如何讲故事
在我所玩过的游戏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玩具”类游戏,一种是所谓“演出”类游戏。所谓“玩具”类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的玩法来提供乐趣。而“演出”类游戏,则在玩法之上,通过游戏的剧情、美术、音乐等可欣赏的内容,叠加出另外一种乐趣来。 举例来说,《王者荣耀》就是一类“由玩家提供内容”的玩具类游戏,就好像一个足球,让你和其他人一起来玩,好玩与否取决于你和谁玩。说实在的腾讯运营的大多数赚钱的游戏,都是这一类。而《文明》这一类,则是另外一种玩具类游戏,它的游戏内容是游戏自己提供的。这和早期大多数的强调“游戏性”的单机游戏
韩伟
2018/03/05
1.3K0
第九艺术的降临:游戏如何讲故事
VR游戏推荐之:论《如何让小盆友们好好地度过这个暑假》
已时至七月中旬,又到了令小朋友们喜大普奔的暑假时间。同时,也是家长们更加劳心劳力的一段时期。如何平平安安、“你好、我好、大家好”地度过这个假期,又成了摆在家长眼前的老问题。小编已经可以脑补出一场又一场的“世纪大战”了。
VRPinea
2018/07/26
5340
VR游戏推荐之:论《如何让小盆友们好好地度过这个暑假》
游戏分析法(三):核心产品决策
如果要分析一款游戏的基本设定,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题材”和“玩法”两个部分。这两个方面对于游戏来说互为表里的一体。任何一种玩法,都需要题材的包装,因为大多数玩家不会去玩那些只有一堆色块的组成的游戏,当然,俄罗斯方块是一个特例。而玩法则是一款游戏的核心,因为游戏区别于电影、文学、音乐、积木等等事物之处,正在于可以操作,而且这种操作是有输、赢结果的区分。因为有了操作,玩家才会更加投入,并且从操作中获得一种特别的乐趣。当然现在有大量的游戏的提倡“轻操作”,但这绝不是“无操作”,而是把很多需要频繁的体力操作,换成更多的需要“脑力”运作来做的操作。
韩伟
2019/05/23
1.9K0
盘点2021年十佳VR游戏,经典游戏VR化或成未来趋势
(VRPinea 1月24日讯)2020年3月24日,VR游戏大作《半衰期:爱莉克斯》一经发售,就获得广泛好评,也被称为VR游戏的里程碑之作。那在刚过去的2021年,又有哪些VR游戏在茫茫大海中突出重围,收获了大量的活跃粉丝呢?今日,小P就将盘点全平台的十佳VR游戏,大多上榜的游戏都是“熟面孔”了。小伙伴们若有不同意见可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VRPinea
2022/03/11
7420
盘点2021年十佳VR游戏,经典游戏VR化或成未来趋势
《C++编程魔法:构建绿色主题的奇幻游戏世界》
在游戏开发的浩瀚宇宙中,色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营造氛围、激发情感,还能为玩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想象一下,一个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游戏场景,充满生机与活力,仿佛让人置身于神秘的自然世界。本文将带你深入探索如何在 C++中创建一个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游戏场景,开启一场精彩的编程冒险。
程序员阿伟
2024/12/09
1680
当我们在谈免费游戏时
技术改变思想 本来不想用“当我们在谈XXX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这种俗气的标题,但这个文章的内容,确实在一些人的想法里,还是有那么一点俗气的。所以用这个标题,也算文题对应吧。免费游戏,道具收费(Free To Play)作为一种游戏类型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最近10年才开始的事情,但在中国,这种类型几乎成为了唯一的游戏类型。一切产品,都是因为有用户的市场需求才会存在,但是免费游戏这个市场,又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呢?——这对于看清楚免费游戏背后的用户需求,应该是有很多好处的。 2006年的某天,我的老板给我打了个
韩伟
2018/03/05
2.4K1
当我们在谈免费游戏时
大世界·生存·建造游戏的体验研究
体验游戏列表: 塞尔达荒野之息 辐射4/辐射76 饥荒 缺氧 Strand Deep Forest Raft HOBO: tough life Grounded 英灵神殿 明日之后 主玩法在游戏中的地位 主玩法一般不局限。在上面各款游戏中,有 fps、3D 动作、2D 动作、回合制,甚至完全没有战斗玩法(《缺氧》)的。因为所有的探索和经营积累,基本都在战斗效果中体现其数值价值,所以主玩法本身没有太多受限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不需要在主玩法的深度上进行特别的加强,只要能配合探索和经营,就能较好的完成其功能定
韩伟
2022/05/31
9470
大世界·生存·建造游戏的体验研究
不做「群聊杀手」,爆款小游戏 6 大推广策略 | 晓运营
作者:王言 这段时间,喜好清静的微信群友们日子应该都不好过。 很多微信群开始突然充斥着大量小游戏分享链接,一个个成为了小游戏的「续命」群。相比于微信群的鸡汤文、抢票链接等,小游戏后来居上,成功取代前者的地位,在面世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成为破坏微信群聊体验的第一杀手。 那么小游戏怎么才能在避免成为「群聊杀手」的情况下成功推广呢?今天,知晓程序就为大家总结了 6 大秘籍。 一、巧用微信搜索入口 想要利用好微信这样一个 10 亿用户的去中心化平台,搜索入口绝对是不能被忽略的。 目前已有的小程序搜索入口有:微信顶部
知晓君
2018/07/03
6230
Oculus你有本事抢游戏,你没本事多抢点吗!?
当今VR头显市场被Oculus Rift、HTC Vive、PSVR三分天下,无论戴上哪款都让人有打开任意门,一秒穿越时空的感受,那么初入VR游戏坑的玩家到底选择哪款好呢?小编昨天的文章介绍了这三大厂
VRPinea
2018/05/14
9140
构建关卡
构建关卡的时候,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元素。游戏障碍和游戏技巧。游戏障碍是指游戏中对玩家形成挑战的元素,游戏技巧是指玩家与游戏互动的能力。关卡策划需要使用图表来制定各种障碍出现的时机和与之对应的玩家获得的游戏技巧或技能的地方。 游戏障碍 关卡策划用挑战包装关卡,延长游戏体验的设计。利用障碍引起玩家和游戏的交互,比如一个路障,玩家需要绕过,跳过,穿过,或者炸掉等交互。障碍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前面讲的路障就是阻挡玩家前进的障碍,还有敌人和陷阱这种会对玩家造成伤害的障碍。还可以是谜题,让玩家停下来思考的障碍。组合这些障碍
王兵
2018/06/14
1.4K3
如何设计一个经营策略类游戏
玩家需要在 7 天之内尽量多的搜集食物。而搜集食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打猎,每天可以获取 2 个食物。另外一种是种田,每天可以增加 1 块田,而每块田都能在将来,每天增加一个食物的产出。
韩伟
2018/12/27
1.5K0
如何设计一个经营策略类游戏
游戏分析法(二):感受资料和内在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在研究一款游戏的时候,会停留在之前的“表象资料”阶段:我们搜集了很多这个游戏的数据,也写了评测报告,甚至拆解了游戏的美术资源和关卡数据。但是这些还未够,因为所有的这些内容,最后都会形成玩家的“感受”,我们是有必要连同这些感受一起记录下来,并且分析这些感受是如何形成的。
韩伟
2019/05/17
6800
游戏分析法(二):感受资料和内在联系
区块链如何提升游戏生态的价值「四问」
许多人认为游戏是区块链最快的落地领域和重要的引爆点,知名游戏制作公司暴雪前员工也加入以分佈式帐本技术改善游戏产业的计划。首先可否简述一下区块链或分布式帐本技术能解决游戏产业哪些基本问题呢?
南坡海瑞
2019/01/28
9400
为啥年轻人喜欢在游戏中打扫卫生?
#信号解读 前沿玩乐家们安利近期的宝藏作品,解读热点现象和时下趋势,分享又real又pro的乐趣体验。 本文作者:林子涵,腾讯IEG“未来信号空间站”高校研究员 内容来源:银河系洞察基地 把电脑桌面上
腾讯大讲堂
2023/03/23
5500
为啥年轻人喜欢在游戏中打扫卫生?
夏日福利|一大波穿着清凉的VR小姐姐在向你招手
最近,小编get到了一个新词,叫作:TO“人性”。其实当小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懵逼的。看着说话者一脸讳莫如深的样子,小编料想这个词一定很有“内涵”。果不其然,连万能的百度都无法解释的词,竟然是
VRPinea
2018/05/16
5.3K0
Oculus Quest平台十佳VR游戏盘点,排名第一花落谁家?
此前,VRPinea曾盘点过Steam、PS VR、Oculus Rift三个平台的十佳游戏。为了不伤Quest用户的心,今日将盘点Oculus Quest平台的十佳VR游戏。该榜单结合一些外媒对于游戏的排名,大多上榜的游戏都是“熟面孔”了。读者们若有不同意见可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VRPinea
2020/05/14
5.3K0
Oculus Quest平台十佳VR游戏盘点,排名第一花落谁家?
VR Awards 2022入围名单公布!你喜欢的VR游戏上榜了吗?
(VRPinea 8月8日讯)8月3日,VR大奖(VR Awards)的评委会公布了2022年度的决赛入围者名单。今年已是该活动举办的第六个年头,前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颁奖仪式都改为了线上举行,而今年将重返线下。
VRPinea
2022/11/16
4280
VR Awards 2022入围名单公布!你喜欢的VR游戏上榜了吗?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什么是游戏性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