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管是嘀嗒出行还是滴滴纷纷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谁会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时候,嘀嗒出行在今年的10月8日率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毕竟嘀嗒出行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
之所以说其低调,主要是因为其很少打广告或是宣传,是“低调做企业,高调做事”的代表。共享出行行业出现初期,大家都在忙于“烧钱大战”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嘀嗒出行潜心研究业务,专注提升产品品质。嘀嗒出行在2017年以前,专注顺风车业务,坚守“真顺风”,梳理好顺风车业务以后,开始接触网约出租车业务。经过市场调查,嘀嗒出行发现传统出租车业务的弊端主要在于乘车体验差,挑客拒载等现象层出不穷,提升传统扬招市场出行体验迫在眉睫,要想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需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嘀嗒出行前期也尝试过出租车网约化,但是收效甚微。于是,嘀嗒出行通过大数据科技赋能扬招市场,在西安推出“出租车智慧码”和“打车助手”小程序,这两项新功能的出现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来讲,将会是一场大的变革,传统出行行业也将会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为什么在滴滴已经开展了5年网约出租车业务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嘀嗒还是要在2017年上线这项业务?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此前曾如此解释:
首先,出租车和顺风车两个场景加起来能覆盖95%的用户对四轮移动出行的需求,关键是不存在丢失线下需求场景的情况;
其次,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冲突,比如出租车40%是短距离、只需起步价的。同时出租车98%是实时用车,正好可以与顺风车互补。顺风车主要是远距离的(15公里以上)、预约上下班通勤,很好地解决了早晚高峰期运力不足的难题;
再次,两者都是通过盘活现有供给提高效率,并没有额外增加社会上的车辆。仅就这一点来说,顺风车与出租车的组合,更加符合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和城市的出行规划,与国家在道路交通方面的顶层设计相向而行。
尽管开展出租车网约业务较晚,嘀嗒出行还是靠着鲜明的运营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嘀嗒出行善于深耕司机端,通过橙星出租车计划引导司机提升服务,获得更高的订单权重,增加司机收入。同时,以“不做专车快车的出租车平台”这一定位凝聚司机,而后者所针对的,恰在于在滴滴平台上,快车、专车与出租车是直接竞争关系,以至于经常有出租车司机抱怨“好订单会先派给快车”。
嘀嗒出行的这一系列举措都为其赴港上市做了充足的准备,改变了人们对于共享出行行业是“烧钱巨坑”的传统印象,如果此番嘀嗒出行可以成功上市,对于四轮市场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