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踩下赴港上市的油门,有望卡位“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嘀嗒出行IPO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嘀嗒出行从顺风车平台产生的收益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以及5.33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56.6%、66.3%及91.9%。
嘀嗒出行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顺风车市场近7成的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嘀嗒顺风车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在嘀嗒出行平台上不管是网约出租车业务还是顺风车业务都仅是提供了一个平台,旗下并没有车队或是租赁车队,因此不需要承担任何运营费用,也没有营业牌照的需求。嘀嗒出行独特的运营方式为嘀嗒出行创造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足够的灵活性,这也是嘀嗒出行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
曾在滴滴工作的宋明告诉南方周末:“网约车业务是个重资产的行业,有车队和人力资源。司机一般由租赁公司负责签约,然后负责车辆的运营。但前段时间,滴滴为了方便控制,已经招揽部分司机到自己麾下,在这过程中就产生了巨大的人力成本。”
在轻资产模式下,嘀嗒出行则在其中收取服务费获得利润。2019年,嘀嗒顺风车从车主端收取的平均费率为6.3%;网约出租车从司机端收取的平均服务费率为4.9%。
此外,在嘀嗒主打的顺风车业务中,由于私家车主通常已预先确定旅程的目的地,收取的乘车费通常是出行成本的分摊,顺风车平台一般无须提供大量补贴。
嘀嗒出行IPO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给予私家车车主以及出租车司机的补贴从2017年的576万元下降到2019年的139万元。与前几年滴滴和Uber在网约车市场动辄上亿的补贴战相比,相去甚远。
随着顺风车市场规模扩大,嘀嗒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较好地控制着成本。
这不仅推动了嘀嗒收入上涨,还使得毛利率逐年攀升。2017年至2019年间,嘀嗒出行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890万元、1.176亿元、5.8亿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49.5%、58.6%及79.5%。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亏损后,嘀嗒出行从2019年开始盈利,当年的利润净额达到了1.72亿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