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四大主流芯片架构(X86、ARM、RISC-V和MIPS)

四大主流芯片架构(X86、ARM、RISC-V和MIPS)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于 2022-09-01 07:25:17
发布于 2022-09-01 07:25:17
10.1K0
举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文章目录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芯片架构有 X86、ARM、RISC-V和MIPS四种:

序号

架构

特点

代表性的厂商

运营机构

发明时间

1

X86

性能高,速度快,兼容性好

英特尔,AMD

英特尔

1978年

2

ARM

成本低,低功耗

苹果,谷歌,IBM,华为

英国ARM公司

1983年

3

RISC-V

模块化,极简,可拓展

三星,英伟达,西部数据

RISC-V基金会

2014年

4

MIPS

简洁,优化方便,高拓展性

龙芯

MIPS科技公司

1981年

1、X86架构

X86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指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1978年6月8日,Intel 发布了新款16位微处理器 8086,也同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X86架构诞生了。 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美国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

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今天的 Pentium 4系列,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 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

2、ARM架构

ARM架构是一个32位 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

如今,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处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看到,从可携式装置到电脑外设 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它的存在。

ARM和X86架构最显著的差别是使用的指令集不同。

序号

架构

特点

1

ARM

主要是面向移动、低功耗领域,因此在设计上更偏重节能、能效方面

2

X86

主要面向家用、商用领域,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3、RISC-V架构

RISC-V 架构是基于 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理建立的开放 指令集架构(ISA),RISC-V是在指令集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的全新指令。 RISC-V 指令集完全开源,设计简单,易于移植Unix系统,模块化设计,完整工具链,同时有大量的开源实现和流片案例,得到很多芯片公司的认可。

RISC-V 架构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它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合指令集的指令集架构。基于RISC-V 指令集架构可以设计服务器CPU,家用电器CPU,工控CPU和用在比指头小的传感器中的CPU。

4、MIPS架构

MIPS架构是一种采取 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出现,由MIPS科技公司开发并授权,它是基于一种固定长度的定期编码指令集,并采用 导入/存储(Load/Store)数据模型。经改进,这种架构可支持高级语言的优化执行。其算术和逻辑运算采用三个操作数的形式,允许编译器优化复杂的表达式。

如今基于该架构的芯片广泛被使用在许多电子产品、网络设备、个人娱乐装置与商业装置上。最早的MIPS架构是32位,最新的版本已经变成64位。

没有所谓的“万能芯片架构”

每一种架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天下并没有所谓的“万能芯片架构”。

序号

架构

特点

1

X86

英特尔和AMD的“专属”,在PC市场上独霸多年,地位不可撼动

2

ARM

在移动端和便捷设备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3

MIPS

在网关、机顶盒等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4

RISC-V

虽然出来不久,但在智能穿戴产品上的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ARM架构X86架构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大架构,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市场。 目前在移动领域上ARM架构占主流,X86架构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X86架构由于其封闭性,相对于ARM架构成本更高,但有着更高的性能、更快的速度和兼容性。英特尔近几年也在逐步的布局移动市场,如其推出的X86架构凌动系列处理器,在速度、视频体验、兼容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4196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年5月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G1垃圾收集器(10)之mixed gc日志
并发标记日志 并发标记是全局的,与回收过程是两个阶段,所以并发标记可以说是独立的。 //并发标记 - 初始标记阶段,在年轻代GC中完成 100.070: [GC pause (G1 Evacuation Pause) (young) (initial-mark), 0.0751469 secs] [Parallel Time: 74.7 ms, GC Workers: 8] [GC Worker Start (ms): Min: 100070.4, Avg: 100070.5, Max: 100
黑洞代码
2021/06/23
1.3K0
JVM性能调优实践(二)——G1 垃圾收集器分析、调优篇
关于G1 GC以及其他垃圾收集器的介绍可以参考前一篇JVM性能调优实践——G1 垃圾收集器介绍篇。了解了G1垃圾收集器的运行机制之后,就可以针对一些GC相关参数来调整内存分配以及运行策略。下文的调优主要针对G1垃圾收集器进行介绍,以及会分析一下G1 GC的日志格式。
周三不加班
2019/09/03
2.3K0
JVM性能调优实践—G1垃圾收集器全视角解析
本文将总结一下GC的种类,然后侧重总结下G1(Garbage-First)垃圾收集器的分代,结合open-jdk源码分析下重要算法如SATB,重要存储结构如CSet、RSet、TLAB、PLAB、Card Table等。最后会再梳理下G1 GC的YoungGC,MixedGC收集过程。
王知无-import_bigdata
2021/01/05
4.3K0
JVM G1(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收集器全过程剖析
G1垃圾收集器的设计原则是“首先收集尽可能多的垃圾(Garbage First)”,目标是为了尽量缩短处理超大堆(超过4GB)产生的停顿。
斯武丶风晴
2020/05/09
1.4K0
JVM G1(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收集器全过程剖析
性能优化-可视化GC日志分析工具
前面通过-XX:+PrintGCDetails可以对GC日志进行打印,我们就可以在控制台查看,这样虽然可以查看GC的信息,但是并不直观,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的GC日志分析工具进行查 看。
cwl_java
2020/02/13
1.3K0
G1 垃圾回收器简单调优
单次的延迟关系到服务的响应时延,比如,在要求接口响应不超过100ms的服务里,单次的延迟目标必然不能超过100ms。
WindWant
2020/09/10
1.8K0
关于生产环境改用G1垃圾收集器的思考
由于我们的业务量非常大,响应延迟要求高。目前沿用的老的ParNew+CMS已经不能支撑业务的需求。平均一台机器在1个月内有1次秒级别的stop the world。对系统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所以我们采用测试环境压测和逐渐在一些小的试点项目中生产环境引用G1来验证是否可以解决问题以及可能会引入的风险。
静儿
2021/04/09
1.3K0
关于生产环境改用G1垃圾收集器的思考
Java Hotspot G1 GC的一些关键技术
G1 GC,全称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通过-XX:+UseG1GC参数来启用,作为体验版随着JDK 6u14版本面世,在JDK 7u4版本发行时被正式推出,相信熟悉JVM的同学们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在JDK 9中,G1被提议设置为默认垃圾收集器(JEP 248)。在官网中,是这样描述G1的:
大学里的混子
2019/03/04
6150
【译】深入理解G1的GC日志(一)
这篇文章将深入研究G1的日志和调优参数。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G1进行调优,作为开发者的你需要理解G1垃圾收集器的每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在整个垃圾收集周期中的作用。为了方便读者学习,这篇文章将G1的日志参数分为等级递增的三块,这篇文章将会分别介绍每一部分参数的作用和调优时候使用的场景。
阿杜
2019/07/22
1.4K0
Java GC垃圾收集器的具体实现与日志案例分析(串行、并行、CMS、G1)
  串行GC对年轻代使用 mark-copy(标记-复制)算法,对老年代使用 mark-sweep-compact(标记- 清除-整理) 算法。 由于是单线程的垃圾收集器,不能进行并行处理,所以对年轻代和老年代的垃圾收集都会触发全线暂停(STW),停止所有的应用线程。因此这种GC算法不能充分利用多核CPU。不管有多少CPU内核,JVM 在垃圾收集时都只能使用单个核心。
砖业洋__
2023/05/06
6340
Java GC垃圾收集器的具体实现与日志案例分析(串行、并行、CMS、G1)
干货 | 一文看懂JVM内存布局及GC原理
杨俊明,携程云客服平台研发部软件技术专家。从事IT行业10余年,腾讯云+社区、阿里云栖社区、华为云社区认证专家。近年来主要研究分布式架构、微服务、java技术等方向。
携程技术
2019/08/29
1.2K0
干货 | 一文看懂JVM内存布局及GC原理
JVM性能调优实践——G1 垃圾收集器分析、调优篇
这一篇先简单总结一下GC的种类,然后侧重总结下G1(Garbage-First)垃圾收集器的分代,结合open-jdk源码分析下重要算法如SATB,重要存储结构如CSet、RSet、TLAB、PLAB、Card Table等。最后会再梳理下G1 GC的YoungGC,MixedGC收集过程。
周三不加班
2019/09/04
4.7K0
JVM性能调优实践——G1 垃圾收集器分析、调优篇
JVM 优化踩坑记
遂查看节点的内存使用率,发现在有大量超时异常时,服务节点的内存使用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此时觉得应该不是 GC 导致的问题。(埋下大坑)
PPPHUANG
2022/07/12
1.1K0
JVM 优化踩坑记
JVM源码级别分析G1发生FullGC元凶的是什么
我首先分析了当时的GC日志, 发现在日志中多次出现"to-space exhausted", 并且出现该日志的GC通常耗时非常高, 相关日志如下:
阿珍
2024/08/14
1190
JVM源码级别分析G1发生FullGC元凶的是什么
G1 收集器介绍「建议收藏」
Serial 采用的是复制算法,STW,串行执行,作用于年轻代的垃圾收集。Serial Old 使用标记-压缩算法,串行执行,作用于老年代的垃圾收集。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06
9800
G1 收集器介绍「建议收藏」
通过 G1 GC Log 重新认识 G1 垃圾回收器
但事实上,g1 由于他的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 java 程序员的青睐,尤其在机器内存日益增大的今天,巨大的内存分区无疑会让 CMS 回收时间过长,而这已经成为程序员们无法忍受 CMS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用户3147702
2022/06/27
1.3K0
通过 G1 GC Log 重新认识 G1 垃圾回收器
手撕 JVM 垃圾收集日志
想要分析日志,首先你得有日志呀,对不对。凡是未雨绸蒙总是没错的。所谓有日志的意思,你要把 JVM 参数配置好,日志格式、日志存储位置等参数,当然了,除了日志相关参数外,其他的一些必要参数最好也配置上,比如 HeapDump 。
古时的风筝
2019/12/20
3700
手撕 JVM 垃圾收集日志
JVM层GC调优(下)
本文是 JVM层GC调优(上) 的后续,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JVM的内存结构、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以及垃圾收集器和不同收集器中的一些GC调优参数。所以通过上文,我们也对GC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端碗吹水
2020/09/23
1K0
JVM层GC调优(下)
Kafka异常复盘NotLeaderForPartitionException【实战笔记】
监控及Kafka Manager显示节点数量正常。问题集群有6个节点,3个副本。查看日志发现,都在大量输出选举的日志,日志中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ERROR和FATAL日志。类似内容如下:
瓜农老梁
2019/08/30
8.6K0
Kafka异常复盘NotLeaderForPartitionException【实战笔记】
不标题党地学习G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Java的垃圾收集器就是一个黑盒子,这个黑盒子自己在里边愉快的玩耍,而我们却不太知道它内部的事情。
ImportSource
2018/07/25
6810
不标题党地学习G1
相关推荐
G1垃圾收集器(10)之mixed gc日志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