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性能测试--1、为什么进行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1、为什么进行性能测试

作者头像
叨叨软件测试
发布2020-04-14 16:05:58
1.9K0
发布2020-04-14 16:05:5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叨叨软件测试

为什么进行性能测试

应用程序糟糕的性能表现,通常不能让企业达到预期的利益。

以最终用户的眼光看待性能

关注“应用程序”的性能,此处的“应用程序”指的是应用程序的所有部分(硬件、操作系统、系统架构、中间件、应用程序、网络等),而非指某一部分。

性能度量

性能度量的两种类型:服务型、效率型。

服务型指标:可用性和响应时间,衡量的是应用程序为用户服务效果的好坏。

  • 可用性(Availability):应用程序对于最终用户的可用时间。可用性不好,意味着最终用户无法有效地使用该应用系统,是很严重的问题。
  •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一般指系统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90%的平均响应时间、方差等),即从用户端发起请求到接收到应用程序给出完整响应所经过的时间。

效率型指标:吞吐量和利用率,衡量的是应用程序在应用架构基础上对发挥效率的高低。

  • 吞吐量(Throughput):应用程序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请求数量。例如,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个接口请求的次数。
  • 利用率(Utilization):占用系统资源的百分比。例如,当100个用户同时在线时,消耗了多少网络带宽,以及在服务器上内存、CPU、磁盘等使用情况。

性能标准

关于性能好坏的行业标准,没有这样的指导标准存在。不过,业内倒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即响应时间的临界点为2秒,尤其对于 B/S 应用。

糟糕性能原因分析

性能问题通常会比较晚才发现,而且越晚发现,解决成本就越高。

性能测试成熟度级别

  • 救火(Firefighting):应用程序发布前很少或从来没有进行过性能测试的情况。所有性能缺陷(100%)都在生产环境上发现并解决。
  • 性能验证(Performance Validation):公司为性能测试单独安排了一段时间,而不是在产品的后期才开始进行性能测试。因此,在研发过程中,仍然有相当多的性能缺陷被发现( 30% )。这是当前绝大多数公司的做法。
  • 性能驱动(Performance Driven):在应用程序生命周期中的每一阶段都考虑了性能。因此,当系统上线后,出现的性能缺陷就不会太多( 5% )。性能驱动(Performance Driven)级别是所有企业应该追寻的目标。

糟糕性能的原因

  • 系统设计阶段缺少性能方面的考虑(考虑整体系统集成后的性能);
  • 直到最后一刻才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越早越好);
  • 对系统的容量或规模没有足够的考虑(最终用户的规模和分布);
  • 对性能峰值预期偏低(12306);
  • 性能测试还不规范,没有有效的方案参考或实施;
  • 没有使用性能测试自动化工具。

根本原因:在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性能测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性能测试的用户概念

  • 系统用户数:指所有可能访问这套系统的用户数,也叫系统的全部用户数。
  • 在线用户数:指同时访问这套系统的用户数量。
  • 并发用户数:在一个时间切面上同时向这套系统发起请求的用户数。

参考文档

《应用程序性能测试的艺术》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叨叨软件测试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消息队列 TDMQ
消息队列 TDMQ (Tencent Distributed Message Queue)是腾讯基于 Apache Pulsar 自研的一个云原生消息中间件系列,其中包含兼容Pulsar、RabbitMQ、RocketMQ 等协议的消息队列子产品,得益于其底层计算与存储分离的架构,TDMQ 具备良好的弹性伸缩以及故障恢复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