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突破当前行业困惑,我们需要高瞻远瞩,从更高远的角度把握现在、预判未来。
在8月23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汽车企业高管人才工作座谈会(如皋会议)上,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以《社会•汽车产业变革倒逼车企构建新人才观》为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报告。
赵福全
什么是人才观?面向未来,人才发展怎样“演变”?企业人才观又如何“进化”?他的演讲立足高远,为焦虑的汽车同仁们带来了一股发人深省的清风。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观
关于人才观,赵福全认为,企业人才观是企业价值观、发展战略、人才定位、资源与运营体系、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要想构建正确人才观,首先必须要对新的社会、产业变革有深度的认识;然后基于企业现状与未来战略的定位,确定企业未来实现战略定位的人才战略支撑。
那么,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在演讲中,赵福全用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未来画卷。
在他看来,未来社会将是“智能化+互联化”的新型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对社会及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交叉、组合、融合是大方向,产业将呈现边界模糊、生态化、发展多元化等特征;智能制造将成为重要的演进方向,人与机器将协同发展。
新的社会、全面重构的汽车产业、机器人的异军突起……这些变数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汽车人才的知识结构带来巨大挑战,人才的选、雇、用、育、留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考验,企业的人才观也将随之重构。
赵福全认为,面向未来,企业成功的条件,取决于战略、组织和商业模式。组织是内部资源的有效组合,这其中人是第一资源,机器是第二资源,尤其是可以替代人的机器;商业模式是外部资源的有效组合,主要包括合作伙伴、信息、资本等。
然而,这一切都与人这一核心因素息息相关。
放眼未来,需要注意的是,新时期人才的定义、范畴、人才特点、人才资源的来源等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人才战略的制定也需要重点考量:人才结构需求与构建,掌控多少,借力多少;如何实现内外部人才的选、引、用、留;新时期企业人才管理的标准、流程、体系和文化。
赵福全认为,只有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人才观的落地。
多角度 为未来人才画像
未来人才的发展动向怎样?赵福全从多个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未来人才特征的理解。
首先,他认为,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全球人力资源一体化使用成为可能;“跨界”成为新常态,没有一个产业能包罗各行各业的专家。
从人才自我发展看,每个人都将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永无止境。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跨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及产业的重要节点。
他有个令人振奋的预言,与“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不同,物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小老板。
就技术人才而言,新一代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文化、艺术与技术、商业结合。(从这个角度看,文化自信很重要哦。)工程师的定义不再局限在纯技术岗位,他需要兼具技术和管理能力;复合型不再是管理者的专利,在工程师层面也同样重要。
从人才管理看,人才的开放式运营将替代封闭式管理。未来,文化、艺术与技术、商业的结合以及持续且大量的微创新、反复试错和迭代下的创新,可能成为企业获得发展空间的最大机会,这也使得本土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此外,机器将成为团队或资源是重要组成部分,机器的管理、人机协同等将成为新的课题。
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呢?
赵福全认为,未来汽车人才知识结构将发生变化,需要专业技术能力与公共技术能力兼备。复合型、战略型、创造型人才更受青睐。未来汽车人才趋于领域专家和领军人才的两极分化,领域专家需要各个宽泛的知识储备,但专业技能要求更为尖端;领军人才需要更宽泛和具备深度和知识储备。
他还特别提到,领军人才或者说关键人才的特质包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学习能力,深度、系统思考的能力,洞察力,创造力。
思考建言 如何构建全新人才观
针对如何构建全新人才观这一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赵福全给出了四点思考与建议。
首先,企业必须要明确对资源的挖掘、调配、使用、组合,形成合力并有效输出成果的能力,是决定未来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未来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调动多少资源。乌卡时代,社会瞬息万变,拥有的资源,很可能成积淀为成本。企业要在确保基本能力和规模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用足外部资源。
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使用”比“拥有”更重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指挥协调能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在社会和产业错综复杂、员工更加多元化的情况下,企业人才战略必须做出改善。组织架构需要超扁平化;工作时间、方式与薪酬体系需要更加灵活;考核奖惩、知识产权等管理机制需要改革,分工协会、资源组织等运营流程需要紧跟时代;企业文化也要随之与时俱进。
第三,未来企业必须建立召之即来的人才资源库。企业人力资源向外延展,区别管理内部员工和外部员工,最大限度实现“随叫随到”、“随到随用”;建立灵活的“众包”平台、“虚拟企业”,以结果为导向,更加灵活地管人、用人。
他强调,未来人力资源与其他一切资源必须无缝连接,形成有机整体;人才结网将是最安全的人才战略,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基础,通过建团队、培训、知识积累、流程体系建设实现人才结网。
最后,赵福全认为,机器取代人工是未来大趋势,企业要认真考虑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让机器像人一样工作并不可取,机器只应也只能按照机器的方式工作,因此应该让机器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而不是以人的方式要求机器。
赵福全认为,人与机器的关系发展,可能会呈现出从人像机器一样工作、人监管机器工作、人领导机器工作到人和机器协作领导人和机器工作的过程。
主笔:陈景阳
编辑:邱玉芳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