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人智能科学
完人智能科学,是使人固有的但被人类病态分隔为支离破碎而失其完全面貌的常态与超常态的智能,得以完善的成长、完全的展现,达到完满的程度,使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自然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完成人类对健康长寿、和谐自控、自由自觉、完美同等的追求的科学。
完人智能科学是研究认识、实现人的形、气、神的更新、转换、优化直至完人,即完复人的“明体”的功用体现的科学。
古人与今人的体认明体,多有以“明月”“澄水”之境为真实者,此误矣。此实神光观照而呈现之带气之景象,于此景中少有能开发超常智能者,需舍之,而宜纯意念体察之才能进入澄明非色非空的实(妙)有境界。而此境界与宇宙的本根之实(妙)有并不等同。
古之儒释道之贤达视之为一者,时代使然耳,斯时人之常态认知只有“实在”与“空”的简单区别,不知尚有能场以及混元整体之存在,故当进入意气融合之景象时——此景有别于实在与空——就认为是道与得道,然此非根本,由于斯时之人不知简择各层物质之整体性以分别之,故认为心与道通等,实则各层物质之混元整体性是有区别的(我们以前讲的原始混元气,实际是混元整体,与任何一物的混元整体雷同,都可统称为混元时空结构,只是信息结构的差异而已)。
鉴于练功进入了意气交融的混元整体状态,尽管它不是意元体之状态,但它有了整体特性,使具体事物之局部特性湮没而不彰,故也可感到天地如一、内外无别,若视此为本体,则误矣。
道家修炼多有堕此谬见者,而儒家有成者,则多属见此境地。
不过道家有此谬见,但并未中止练功仍可上达;而儒家达此则多视为极致,而停留于此以“世用”,故不能成其大用,且止于空谈者多,亦以此自娱自得自豪,终至清高者,惜哉甚矣!
唐君毅在《原性论》序言中解释“性”字为生(生命)与心(灵)相合的整体,诚是千古妙论,并以此来分析古人,有仅看其生的一面,如庄子、老子;有仅看其心的一面,如孟子、荀子,都不得知其全。后世论性者多由此四人之引发。唐氏之言能从整体性言之,与混元整体之“自我”论颇相似,只不过唐氏论述较概括而欠精细而已。
从孟子之性善说展开谈:
任何事物的任何变化过程的始起力量都具有使该过程得以实现的趋向性,该性能是趋向完善,故可称为广义的善。从此意义上说,善是天赋的,然而宇宙万物有不同的层次,而此善性也就有了不同表现。
从原始混元气衍化成物理世界的每一步的混化过程都是如此,每一过程都产生了新的物质,而该物又有了新的内聚力与反应力,而后又进行新的混化,从而形成宇宙的大化过程,到了生物,虽有生死,然而生死过程对自然界来说都是自然过程,故生之始动力与死之始动力都有其趋向完善之性能,并非生就是好,死就不好。到了人的阶段有了生命之自然性,也有意识世界的主观性,而且生命之自然性也可进入意识的主观世界,使主观世界呈现出有为生的意识,进而至为私之欲望,也有精神实现——社会的与自我的——意识,进而还有超常的意识,而且这是一个进化过程:
物质的内聚力与混化过程-->生命过程-->为生的意识过程-->社会意识实现过程-->自我实现过程-->超常的混元整体实现过程
生之每一过程的启动性,都具有前述的善的性质,故其修炼之旨则是从自生,进而自操,达自存,生自信。此其谓“操则存,舍则亡”之意也,“求放心”亦其意也。
孟子以是非之心言心知,故有即心言性之论。
庄子以机心、成心、外求之心言心知,故有复性之说;向外寻求逐取而思虑预谋之心知,故有“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抉吾形,寻擢吾性”,此即所谓“去性从心,为德下衰”之义。
孟子之“尽心知性、存心养性”者,即恻隐善恶之心生而自然扩充之集义之义。此过程勿忘勿助,则可达“直养而无害”,最后达到“至大至刚”之“浩然之气”的境界。此证面直截工夫,心即尽而性可知(心性之善)。
而荀庄“一是复性(心外出而性失)、一是化性(心恶)”,故皆不可言尽性。
《中庸》之尽性,指人之能自诚之性以言性,尽此也。此自诚之性必须时时择善而固执之,人在求自尽其心之继续过程中,恒见有未能自居而当尽者在,故必须要尽性。而尽心只是善心发现而扩之,未有除杂之工夫在。故尽心可以是“始教”,而尽性则是“终教”。尽性则属成始成终之一贯之(以去除一切不善为性)。而此自诚之自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征。可从改过迁善之一念中体得,既识之后,则可知其为绝对善,每人每事之尽性者,其甚广大且从内心流出,真谓无声无臭之天,故有“天命之谓性”,此性天赋乎?
此有二:
“自诚明谓之性也”,指至诚无息,起心动念皆此自诚性之表现,达不思而中,不勉而得之圣人境界。
“致曲”的“有诚”,以思勉工夫以修治,去其间夹杂不纯,恒自戒慎恐惧须臾离道,此《中庸》张大孟子义,实是将孟荀之优集一而发扬光大之。
人的趋向性的善使人利用环境,创造条件来完善人的“自我生命”,包括人的自然生命(物质、能量的交换、代谢)与人的心性生命(信息的合理有序化)。人类的发展进程即从完善前者到完善后者,最后完善其统一整体。表现在修炼,则有养形者,有养神者,有形神双养而后双化者。如此修炼,作为个人(有条件者)的行为,以求完善自己,以养生而达自由自觉境界,确是非常之难,几乎不可能实现。观古人的著述与其自身实践结果,则可知此言不谬。对人类而言,则需人类的群体共同努力寻求,使之成为社会行动,才有可能。这就必须有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做前提保证,而后进入自身生命及意识领域。
今天建立完人智能科学,必须在中华传统心学、气论等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以阐述心之本体——意元体的体、性、用、德,从人类的异化历程来揭示人类认知偏颇,以及心光被遮掩而黯淡无光;从人类的进化来看待超常智能被潜抑与将被开发;从人类的文明的进步(科学的与社会的)来认识完人智能的实现——心体的整体展示乃必然趋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