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平台,真的是为了“干掉“程序员嘛?
低代码开发平台在近些年的走红,让很多企业对应用的快速生成抱有很大的期待,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程序员被"干掉"的开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指无需编码或很少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工具。这种平台通常提供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来快速搭建界面、设计数据模型、创建业务逻辑和工作流。市场上有些企业会将无需编码的模式叫做无代码开发平台,本质上并无大的差别。
关于低代码开发
理论上,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够较好的避免定制开发和成品软件的一些弊端,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即用更少的时间开发出更强大的软件产品。
在低代码开发这一领域,国外的成熟平台比较多,而在国内,这种趋势在近几年才开始兴起,还没有出现领头羊式的企业,但是专攻于此的创业公司并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一些具有低代码开发能力的厂商,也开始对外强调自己的"低代码"身份。
作为企业级服务领域的一个全新赛道,低代码开发平台大有"走红"之势。
这种平台真的有这么好吗?
未来会"干掉"程序员吗?
传统开发模式的革命
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以及互联网发展的深入化,企业的IT系统和业务的结合变得更为紧密,由于新的业务模式不断出现,也要求IT产品的开发能力更加灵活。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大企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开发者,其业务也都独一无二的,如传统软件厂商SAP、Oracle以往所做的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即把一家公司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公司的做法,就不再行得通,这才出现了低代码开发的趋势。
事实上,低代码开发平台并不是为了颠覆开发者,而是为了让开发者从繁重的、重复的代码中解放出来,去参与更具有价值的开发环节。
与其说低代码开发平台会"干掉"开发者,不如说是干掉了传统的开发模式。
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交互实现应用搭建,可视化的操作,标准化的配置,既可以提高开发人员开发信息化系统的效率,同时也能满足无代码基础的业务人员进行信息化开发。
当然代码平台并不是万能的,当用户在平台遇到实现不了的配置,可以自定义开发,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开发出平台没有的功能。因此,企业可能需要将低代码环境与手工代码串联在一起。
大部分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开发企业ERP、供应链、财务、OA、人力资源和项目管理的全系统应用。
这种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用传统开发方式,一般需要至少10人工作1年以上,而现在只需要2个人用半年左右就能完成。
同时,低代码也能解决软件应用过多、过乱和数据孤岛的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在此领域大致形成了三类服务模式:
第一类,通过低代码开发向外提供开发服务,类似于软件的开发外包,只不过这类服务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第二类,把低代码开发作为一种工具,提供给ISV、SI、SaaS企业、渠道代理商、咨询公司等,用于提高他们的系统部署效率,或者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三类,把低代码开发打造成一个平台,吸引ISV甚至个人开发者到平台上开发应用,然后向企业客户提供产品以及后续的二次开发个性化定制服务,而平台则作为连接的角色负责订立统一的标准和交易规则,并努力把供需两端都做大,形式上类似于App Store,只不过其提供的是API不是APP,服务的是企业而非个人。
这三类低代码开发的服务方式,分别可以看做是:服务、工具、平台。事实上,为了教育市场,努力活下去,各家低代码厂商都在尝试各种服务方式,不断调整策略和打法。
这是一条务实之路,但是也面临着很高的技术门槛。国内企业太多,业务和IT环境都很复杂,一个产品很难做到普适性。每当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一个新功能模块时,都要提前设计好框架和逻辑,以应对高可配置需要的各种可能性。
这也是低代码开发平台作为一个大而全的PaaS引擎,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如果无法突破技术的边界,产品就很难做到大规模的复制,这类服务商也很容易沦为项目开发外包。
但无论如何,低代码开发平台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东西,它建立在一个大趋势之上,那就是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市场需要一种更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开发解决方案。这一趋势的向好,最终将引导低代码的市场边界逐渐变得清晰。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