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论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

论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

原创
作者头像
楼炜
发布于 2024-12-25 01:33:05
发布于 2024-12-25 01:33:05
19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云TVP腾讯云TVP

本篇为笔者原创,写于2024那年1月份,以下为正文:

近期与业界三五好友碰撞思维,屡有同行问余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之关系,遂写下此篇短文以飨同仁。

一、何谓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从2006年开始设计研发SaaS(软件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至今,凡17年,笔者经历了云计算的萌芽期、快速爆发期、泡沫期,逐步走向成熟期。历经多年发展,此时再提云计算是否有明日黄花之感?其实不然,云只是更加沉淀,基础更加夯实,更为标准化,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笔者看来,云计算始终秉承“IT即服务”的理念在演进、迭代发展,万变不离其宗:

1.云计算是商业模式、服务是云计算的本质属性

云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AWS(Amazon Web Service)践行云服务之初就是将电商多余的资源(亦即现在所称的算力)作为服务按需供应给外部客户。按需供应、按使用量计量计费这些特征,与我们日常消费的水电燃气、乃至运营商的手机套餐(通话、流量、带宽及增值服务)是不是非常相似?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紧紧围绕智算超算中心、虚拟化/软件定义技术构建服务模式,并逐步成熟。

在云的演进过程中,平台级能力由于各类中间件数据库的成熟形成aPaaS(应用平台即服务)、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的区分,各种业务系统/应用场景的共性抽象形成BPaaS(业务平台即服务)的概念。中间件即服务是PaaS(平台即服务,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统一支付流程是PaaS,统一建模服务也是PaaS,数据分析服务还是PaaS。云的三层中,PaaS最容易混淆、最不清晰,构成的业务和技术层次最多,但未来发展的可能也最大。

而SaaS是软件即服务的商业模式,以租代售、按需使用及付费、多租户。比较中美两国,美国SaaS体量最大,IaaS其次、PaaS最小,中国IaaS最大,SaaS其次、PaaS最小。中国SaaS诟病甚多,本文不展开论述,当前主要还是集中在OA、CRM、HR等成熟领域。

至此,IaaS基本成熟、更标准化,PaaS承上启下、更复杂更具想象空间,SaaS当前就是具备多租户特征的商业软件服务模式。服务是云计算的本质属性,云服务的设计和拓展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途径。

2.云计算是产业需求与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必然

云出现之前,产业无需求、需求无法满足,硬件采集不了、存不下、算不了,软件不成熟、不系统,三者相互制衡。

信息化发展阶段,聚焦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建设,无大量的数据沉淀;硬件传感器发展滞后、无法采集大量数据,存储容量不足,算力不足;并行计算和虚拟化发展割裂,各种算法、调度滞后。

直至三者协调发展,业务和管理系统建设成熟、数据大量沉淀、大量数据分析及产业升级需求诞生、算力硬件迭代升级、软件理论成熟共同推动了云计算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3.云计算是技术体系的集大成

云是对前后几十年技术体系的系统化梳理,自底向上覆盖多个层次:

1)以风火水电+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的底座;

2)以虚拟化、软件定义为代表的IaaS是云计算通用、相对成熟部分;

3)以OS、中间件、数据库、各类引擎,建模/低代码、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孪生,Serverless(无服务器,云计算的一类服务)等构成的PaaS是云计算长成参天大树的未来;

4)以多租户、服务化和上云迁移为代表的SaaS是云计算的产业场景化

5)以CMP+MSP(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服务)为代表的云管理和服务平台是云计算的控制和管理中心;

4.云计算是对产业、场景、技术、运营运维和生态的综合考验

如上文所述,正因云计算是综合的商业模式、产业需求和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集大成的技术体系,其是对产业、场景、技术、运营运维和生态的综合考验。

只有对产业和业务场景深刻理解,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完备的运营运维和安全保障,成熟的生态上下游协同体系才能选好、建好、用好云。

5.云计算是体、数智为用

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基座。笔者在多个场合言及,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未来数字化转型应当以云为体、数智为用。数字化转型是顶层设计,是产业、业务、技术、组织、流程、人才的综合规划,数字化转型需要以云计算为体系和基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IT技术综合运用解决系统化问题。

云计算作为根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云服务是枝干,“云+大物智移链”是根本大道。

二、何谓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以互联网的形态、模式协调产业链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由于英文都叫Industrial Internet,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常常被混淆。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智能制造2025其实质核心均是提升各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根据艾瑞&清华产业互联网课题研究组推算,在2020-2024年间,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每年7000亿到1万亿元(共计3.96万亿元)的GDP增量,产业互联网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将从 11.5%增长到 14.2%,其贡献水平显著提升。

在笔者看来,产业互联网(或者广义的工业互联网)应当带动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融合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并不仅指上文提及的IT技术),实现串起产业链、能力链、生态链、数据链、价值链的目的。以笔者曾参与的国家能源工业互联网为例,不仅覆盖从发电到输配电再到消费和交易的能源电力环节,还构筑安全生产、电力设备运行优化、能源高效利用智能应用、电力辅助交易决策等重点场景及能力,汇聚产业内优势生态上下游企业、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的数据链条,构建有价值的智慧应用体系——而这一切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基础底座+数字化技术支撑。

未来产业互联网将持续获得政策大力推动、实现井喷式发展。其通过数字链串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部环节,支撑政府决策和调度,有效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推动产业链条的高效协同,优化各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三、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之同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底层技术支撑、平台级能力构建、产业互联网服务形态、运营运维及安全管理体系、生态协同等方面有众多相似之处。

1. 云计算是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

云计算是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底层依赖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aaS为代表的基础技术高度统一。云计算提供了弹性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用户的需求进行快速扩容和缩减,这使得应用能够更好地应对高峰期的流量压力,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服务的可用性。同时,云计算的大规模集中管理也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产业成本。

云计算为产业互联网提供了更高效、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拓展了应用领域。通过云计算,不同产业企业可以快速部署新的应用和服务,降低了开发和运维成本,推动了创新和发展。

2.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级能力的设计理念、实现方式异曲同工

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级能力的规划、设计和承载方式上往往采用通用PaaS层能力,尤其是aPaaS和iPaaS,而在BPaaS和DaaS的设计上与产业共性深度结合。

3.产业互联网提供服务往往依赖SaaS

以笔者分析,产业互联网提供三种模式的服务:SaaS为主、解决方案驱动、平台+重点场景整体化交付。其中第一类即云计算的SaaS形态。

4.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平台的运营运维及安全管控体系方面相互借鉴

云计算的运营业务及安全管控的体系、组织、流程和规范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包括运营商BOSS系统在内的各类行业标准、规范、流程等。而产业互联网平台毫无疑问可以吸取云相关的成熟经验。

5.云计算加速了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升级

基于云计算,平台型企业能够以中心化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为产业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节点输出数字化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从产业基础设施上进行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此外,云计算还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持,拓展了产业重点应用体系建设方式。

6. 云计算的服务生态和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化应用生态有其共性

产业互联网在生态体系构建、生态营销、服务化运营等多方面与公有云类似。

四、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之异

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行业属性、产业与技术、生态链等方面颇有不同。

1.产业互联网姓“产业”、云计算姓“数字技术”

云计算是将数字技术作为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而产业互联网姓“产业”。云计算可以理解“N+云”,其中的N就是产业,以期实现产业的云化;产业互联网可以解释为“产业+”,加号后面的就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商业模式。

2.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划分方式不同

云计算一般分为纵向的IaaS、PaaS和SaaS,以及消费方式的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而产业互联网以不同产业划分、并注重产业之间的协同。

3.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在生态链构建方面侧重点不同

云计算的生态构建更注重技术上的全栈(除公有云SaaS的产业覆盖外)、数字技术供应商的版图、门类,产业互联网更着重产业内宏观决策和分析,从生产到消费、重点通用场景的覆盖,产业内数据价值的有效利用,行业龙头企业、杀手应用的构建等等。

五、写在最后

窃以为把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混为一谈不足取,然而把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割裂又失之狭隘,两者应当相辅相成、存乎一心综合运用。事实上,将算力、平台、软件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生产、协同、安全、经营管理等问题,构建产业生态链无疑是云计算最好的场景之一。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玩家们的终极归宿
纵然是在互联网依然风生水起的时刻,玩家们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寻找也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用马云的话说,这是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淘宝的进化、产业互联网的诞生以及有关新零售布局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了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在投资上对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
孟永辉
2023/05/11
1730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玩家们的终极归宿
这一年,腾讯产业互联网的十二个“关键时刻”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启动战略升级。 面向下一个20年发展,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产业升级,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助推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过去一年,既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序章”,也是中国各行各业加速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元年。在过去的一年中,腾讯不断夯实云计算、AI、大数据、LBS、安全等底层关键技术优势,积极搭建开放共赢的产业合作生态,同时加速与出行、教育、金融、医疗、零售、文旅、政务等垂直产业连接,见证了中国数字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1.5K0
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产业互联网踏浪而行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发布,全面开启了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权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80.9%。
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
2021/11/16
4150
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产业互联网踏浪而行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模式(上):XaaS之内涵、估值与赛道
来源:金融科技微观察  作者:徐磊 ---- 随着人口红利正在消褪,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9年“两会”中指出,产业互联网是以企业为主要用户、 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关键内容、以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主题的互联网应用和创新,这是互联网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其中,云计算作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效率变革的关键。未来,就像“用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2.1K0
认知 |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中的头部企业开始探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很多的公司也都声称自己在做产业互联网,那么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如何正确理解产业互联网呢?本文就为你一一解答。
Edison Zhou
2020/12/09
1.2K0
认知 |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现在都在谈的「产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随着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逐渐开始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转移。今天,企点君就来和大家聊聊『产业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产业互联网在实践中,有四个概念与之密切相关,分别是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和“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市场主角、市场结构和增长速度四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主要区别  来源:腾讯研究院,2019年4月 1)服务对象。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是个人(2C),面向的市场是8.3亿网民,
腾讯企点
2020/06/10
8090
UCloud优刻得进军产业互联网,做“不和用户竞争的云”
2019年5月28日, 国内领先的中立云计算服务商UCloud优刻得(以下简称UCloud)在北京召开以“中立安全、赋能产业”为主题的UCloud用户大会暨Think in Cloud北京大会。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4520
UCloud优刻得进军产业互联网,做“不和用户竞争的云”
产业互联网:一颗扔向云计算市场的氢弹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下一个二十年的焦点,所有玩家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作为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云计算玩家,将成为第一波受益者,云计算玩家都在变阵。
罗超频道
2019/01/08
1.2K0
深水区里,产业互联网需要出新
产业互联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或许,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如此,产业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真实发生着。如果在新技术尚未成熟的时刻,我们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概念的话,那么,等到新技术开始成熟,产业互联网才算是真正开始落地。
孟永辉
2021/06/29
2490
产业互联网力促企业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产业互联网对GDP增长率的拉动率呈上升趋势,产业互联网已成为促进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CloudBest
2022/09/26
5360
DNSPod十问深创投刘辉:产业互联网是烧钱做慈善吗?
刘辉博士,深创投产业互联网投资中心执行董事,高级研究员,集团投委会专业委员,专注2B数字科技/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投资与研究。投资案例包括德风科技(电力能源工业互联网)、高灯科技(财税数字化)、微吼企业直播(企业通信)、盛大车管家(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平台)、梯影传媒、RPA机器人晓多科技等。与腾讯在2B领域联合投资多次。撰写多篇关于产业数字化投资的深度行业研究报告,探索构建了在中国本土产业政策及市场环境下的产业数字化投资方法论体系。 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11/08
9380
行业SaaS的终极进化是产业互联网
来源:云悦资本|作者:李秋红 ---- 腾讯SaaS加速器 三期40席项目招募 报名方式 腾讯SaaS加速器,作为腾讯产业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腾讯与SaaS相关企业的桥梁,通过资金、技术、资源、商机等生态层面的扶持,从战略到场景落地全方位加速企业成长,从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三期招募正式开始,扫描 二维码 立刻报名 (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直达报名入口) 详情介绍:SaaS行业英雄集结令再发,腾讯SaaS加速器三期开启招募 在互联网巨头的鼓吹和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股洪
腾讯SaaS加速器
2021/07/23
5310
当工业互联网遇上SaaS
来源 :我思锅我在 作者:我思锅我在GN ---- 标题中“工业”在先,其次“互联网”,最后触电SaaS,顺序不能颠倒,原因与现在大家对“AI+”的理解相似,先有产业,然后“+AI”。  听不少投资人说“工业互联网”看得越久,越困惑。然而真正让我们困惑和敬畏的其实是“工业”,不是“互联网”。 从2012年末GE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到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展提出“工业4.0”,再到201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已经在多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2.4K0
SaaS与产业互联网的相辅相成
来源 :ToB老人家  作者:王戴明 ---- 随着互联网势力的进一步扩张,线上线下的融合正在加速。在互联网巨头的鼓吹和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股洪流,席卷了整个中国企业界。 在这场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股具有代表性的力量。一股是SaaS厂商,他们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一股是产业互联网,他们直接参与交易流程,或者为交易方提供平台化服务。两股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共舞,他们有着不同的路径,但是却背负着同样的命运。 哀伤的冰之歌 早期的SaaS厂商都是从小企业起步,比如快消品领域的外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10/27
4780
从大建材流通环节改造,看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
从十九大提出“我国产业链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充分不平衡现象,以互联网推动实体产业全链条的转型升级将是中国新时代经济转型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机遇”这一重要观点以来,国内各大市场主体围绕产业互联领域开展了诸多积极的探索与努力。2020年,产业互联网发展更是开始全面提速。
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
2021/11/08
3711
从大建材流通环节改造,看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
产业互联网爆发,UCloud云计算的中立之道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确立to B转型方向,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古老的云计算市场一夜之间变得热闹起来,我的行程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缩影:5月28日,我专程前往北京参加UCloud优刻得在UCloud用户大会北京站大会,接着赶回广州参加5月30日百度智能云举办的智能物联网峰会。在此之前,规模盛大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刚在昆明落下帷幕,腾讯云是主角。
罗超频道
2019/06/03
7850
产业互联网爆发,UCloud云计算的中立之道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方案,构建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ICT技术打造的开放式平台,聚焦“联接+云”,提供智能化的边缘层、泛在网络、可信IaaS、工业PaaS,及汇聚生态伙伴的工业SaaS, 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基于海量数据构建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能够支撑工业互联网企业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有效助力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降低成本,以工业互联网企业平台为核心的融合生态之争是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热点。
数商云
2019/11/20
3.5K0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方案,构建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体系
九大应用场景解密产业互联网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未来重点发展目标之一: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包括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互联网构建新型的、产业级的数字生态,打通各产业间、内外部连接,以新兴产业的技术提高传统产业效率、以传统产业的市场带动新兴产业规模,达到1+1>2的效果,从而能够支持动能转换更好更快地实现。
刘盼
2019/05/17
1.2K0
九大应用场景解密产业互联网
可交易外,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数字化“蝶变”?
当前,全球创新格局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业态。
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
2021/11/10
5600
可交易外,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数字化“蝶变”?
明道云任向晖: 产业互联网是属于产业人的,还是互联网人的?| 腾讯SaaS加速器·CEO说
本文作者 任向晖:腾讯SaaS加速器首期学员、明道云创始人。 产业互联网属于是产业人的,还是是互联网人的? 这个问题,问得不经意,答得却很干脆。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人的,也是互联网人的,但归根到底,是产业人的。 在我论证之前,有必要对产业人和互联网人做一个定义: 互联网人,不言自明,就是从事互联网产业的IT专业人员,他们了解互联网产业政策、熟悉云计算技术和生态,掌握应用设计、开发和部署的经验和技术。他们也从属很多不同的细分市场,但概括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点——懂技术。 产业人的定义要稍微复杂一些。并非你在一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493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玩家们的终极归宿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