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期间,“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双标”等词语将海天味业这家调味品牌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这场舆论危机,海天的公关团队连发两则声明,从声称产品合规,到要追责到底,措辞愈发强硬。10月5日凌晨的声明更是直接写明:“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
强硬的表态非但没有起到“灭火”的作用,反而给外界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感,引发大众强烈不满,辛苦多年经营、建立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其实海天明明可以直面问题,针对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尽可能耐心、详尽地解答与科普,相信效果会好很多,而不是直接将消费者架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上,肆意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无独有偶,前两周李宁公关在“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引发争议后,犯了相似的错误。
李宁高管冯晔在微博直接动态回应:“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这充满说教般的回应,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撇开此次争议的对错与否,如果一家企业面对消费者的质疑,第一反应不是去解释,而是觉得“消费者应该被教育”,那这样傲慢的公关思路在当下的时代环境就成了一颗无形的“地雷”。
舆论场的变革
如今的舆论环境,早已经不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强势渠道占主流的传播阶段,套用下现在的热门词,就是Web1.0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是Web2.0的阶段,消费者已经从“你推送”变成“我选择”,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听的东西和想看到的画面,并进行交互行为。
而在智能推荐等技术的加持下,消费者“以我为主”的行为偏好已经建立,并且很难被改变,通俗点讲,口味已经被“养刁”了。这时一封冷冰冰的、质疑意味浓厚的声明到来,相信绝大多数用户在情感上会无法接受,如果声明的措辞再没有留下任何的余地,那基本就会衍生出一场舆情灾难。
诚然,在目前相对混乱和分割的社会化舆论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公关工作会愈发困难,但首先要做的就是摒弃掉自身的“傲慢症”,哪怕问题再荒谬,都应该先把姿态放低,去跟大众平等交流,才是唯一的正解。
现在很多国产品牌已经脱离了以往依靠性价比制胜的模式,要创造额外收益,就势必要仰仗于品牌溢价,而这恰恰来自于消费者的情感和信任。《定位》中反复提到的心智红利,就是指这个。不能感恩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的品牌,其前景也是注定不乐观的。
企业,生于谦卑,死于傲慢
如果更深一步讲,公关问题其实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傲慢症”。如海天,其强势的态度更多是长期以来对上下游供应链的强势地位而养成的,这才是致命的。
电池行业真正的鼻祖日本松下公司,由于其先发优势,其对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客户的态度一贯是比较“傲慢”的,生产电池的规格和型号固定就那几个,并不怎么改变,需要松下做出改变的话,很慢,也很难,而客户需求却要随市场、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款式、型号变了,电池的规格和型号都要做相应的变化。这也就给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后发制人的机会。
现在很多企业,组织大了以后,就开始偏离以客户为中心了,变成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为方便自身的管理和效率的追求,把麻烦丢给了客户,还美其名曰引导客户需求。
因为自身足够优秀,客户短时间没有其他选择,那为何不卖贵一些,压榨多一点利润。抓住了机会窗的红利,获得了高毛利,这本身无可非议,这既是商业又是人性。但凡事要适度,否则你就是在培养竞争对手,最终客户也会离你而去。
(文/楚风)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