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一种同时实现设备自身定位和环境地图构建的技术。
SLAM技术原理是使用相机、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传感器,来收集环境信息,然后用算法将这些信息融合起来,以确定设备在未知环境中的位置,并构建一张环境地图。
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手持激光扫描仪,能拿着走的激光雷达
今年感觉slam好火,都在各个厂家做,都说他方便,简单,今天通过一个案例来带大家走一遍slam土方计算以及地形测绘的流程。
其域创新灵光Lixel L1 16线程手持slam RTK版,设备其实不是很重,但是走起来激光头一直转,拿着走就会感觉很累,范围大还是建议上背包
不要迷信厂家的开机即测,md测得地方大真的累死个人
配套后处理软件:灵光LixelStudio,主要用来点云去噪,点云赋色,点云解算,这个软件还行吧,主要就是去去人影噪点和赋色。
软件自带的去噪算法声称是行业级别,试过感觉还行,反正所有造这个的厂家都说自己的是行业级算法,🤣。
开始吐槽了:
这个b软件还搞个加密狗,做工奇差无比,怎么说呢,做工和我pdd9.9的蓝牙鼠标里面带的那个USB接收器差不多。
还有就是他这个上RTK模块只是给工程里加了一个GNSS数据,直出的还是相对坐标数据,需要在软件里进行GNSS解算把相对坐标点云转换成绝对坐标点云。
Terrasolid,他那个b软件也就只能预处理去去噪,算土方,地面点分类还是要上专业的激光点云处理软件,当然Lidar 360也可以。
自带的灵光LixelStudio操作很简单,点一下全局优化,点一下人影去除,点一下RTK转换就完成预处理了。
当然处理点云数据对电脑配置还是有点要求的。
可以看出经过预处理以后还是会有一定的人影噪点残留,但是基本没有任何影响了,算法还是可以的。
因为是纯自动宏分类,没有手工分类所以DEM会有点粗糙
相较于传统外业地形测绘,确实简单了不少,甚至于是很多,但是反之在内业上会繁琐许多(如果用Lidar 360可能会简单一些)。
而且带来的大数据量也会让你需要升级一下电脑配置,说实话如果不手动分类其实结果还行,但是要是手动分类那强度就打起来了咯,不过算土方这种小场景还好,测地形这个真的还是考虑考虑学个证飞机载激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