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nfc怎么复制门禁卡,相关教程在这里

nfc怎么复制门禁卡,相关教程在这里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于 2022-08-26 06:07:33
发布于 2022-08-26 06:07:33
20.8K0
举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在生活中小区、学校都有门禁的为了保证安全,每一次都要刷门禁卡才能进去,但有时忘记了或者丢了怎么办呢,拉下来看看相关教程。

  当然,不是所有的门禁卡都能模拟,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你的门禁卡是否是能模拟的类型。

  门禁卡一般分为:ID卡和IC卡。而EM卡、M1卡、CPU卡等等,都是这两种卡的细分。

  我们看上面这张图。在这张图中,卡是按工作频率来分的:ID卡的工作频率为125KHz频率,而IC卡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以上。显然看出,因为IC卡的频率高,所以,它的安全性比较高。小区基本上选择IC卡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因为安全性更好。

  我们要复制的小区门禁卡,需要门禁卡是未经加密过的、频率为13.56MHz的实体门禁卡。

  通过上图发现,主流的一般是半加密的IC卡。而且,因为安全考虑,一些具有银行卡和带有储值消费、公交消费功能的门禁卡基本上不会被手机NFC复制。

  最常见的感应卡分为ID卡和IC卡区分

  id卡和ic卡有种类有分为白卡、彩色印刷卡、钥匙扣卡、滴胶卡等,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卡类都是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定制的。

看看手机NFC的支持手机系列:

  目前价格低的新机,基本上都取消了NFC。OPPO、vivo、魅族、锤子等,当有的手机也是缺少有NFC,而且应用方面很少。小米只有数字旗舰和MIX带NFC,华为只有Mate和P系列、荣耀数字和V系列带NFC。

  但也有支持NFC价格的一些比较便宜的手机,但是一般没人会去因为一个NFC功能区买这个手机,因为大家买手机一般追求是什么性价比,拍照等优势。

 复制没加密的IC卡

  很多手机系统是有自带NFC模拟读卡功能的,一些手机的手机之家里面会有门卡的设置,不需要Root,但是第三方软件专业会的更多一些。要知道一些复制NFC卡的软件貌似是还能复制你的公司卡,校园卡等等。

  使用第三软件的前提是你要获取手机Root权限,获取Root权限之后,下载这款“NFC卡模拟”(举例软件,像市场上这类软件还有不少)

使用介绍:

  1、首先开启NFC设置,不少手机下拉任务栏,点击一下就可以打开

  2、然后打开软件,把你要模拟的卡放在手机背面,等待识别

  3、当识别成功了,输入卡片名称保存卡片

  4、接着点击卡片的模拟按钮,模拟成功后就可以了

  然后模拟成功后可以添加到桌面,也可以在手机设置中设置快捷键或者手势,方便使用

  在模拟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的麻烦,比如手机识别不出来卡片,多试几次,添加和删除卡片时候是需要联网的。还有模拟成功去实验开门效果的时候,要贴近门卡,多试几次哦!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4409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年5月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Nature封面:科学颠覆性进步明显「降速」,物理研究下跌100%
---- 新智元报道   作者:学术头条 编辑:好困 【新智元导读】过去几十年,虽然科技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猛增,但与之相对的是,这些成果的颠覆程度却大不如前。 每一个科学和技术上的颠覆性突破,都会为人类社会带来长远的进步。其中的一种突破表现是,颠覆现有知识体系、引导科学技术向新的方向发展。 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为现实生活带来质变的科学
新智元
2023/02/24
2410
Nature封面:科学颠覆性进步明显「降速」,物理研究下跌100%
“颠覆性”科学已经衰落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表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论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根据对论文与以往文献的差异的分析,这些论文的“颠覆性”已经下降[1]。
zhangrelay
2023/01/11
4960
“颠覆性”科学已经衰落了
Nature发文:基础科学创新速度放缓,已经进入「增量时代」
来源:机器之心本文约1700字,建议阅读6分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能够「将一个领域推向全新方向」的研究比例急剧下降。 过去几十年里,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激增。但根据对论文与以前的文献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论文的「颠覆性」在急剧下降。 来自数百万份手稿的数据显示,与 20 世纪中期相比,21 世纪以来完成的研究更像是「逐步地」推动科学领域内的发展,而不是开拓一个新的方向并让以前的工作彻底过时。对 1976 年至 2010 年的专利分析显示了同样的趋势。 这份报告于 1 月 4 日发表在
数据派THU
2023/03/29
2680
Nature发文:基础科学创新速度放缓,已经进入「增量时代」
Nature:近年来论文数量激增,但科技界没有创新
科研创新的黄金时代不再。 作者 | 王永昂 编辑 | 董子博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上,科研论文和专利是推动科技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一环。 但Nature在年初最新发布的文章中,展示了对科研论文发展现状的悲观态度。Nature认为,近年来科研论文数量激增,但没有颠覆性创新。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543-x 文章对6个大型数据库中的4500万篇论文和390万项专利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从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分析了19
AI科技评论
2023/02/23
3190
Nature:近年来论文数量激增,但科技界没有创新
AI论文激增,出现引用10万+的ResNet是好是坏?这研究有结论了
当一个领域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多时,对于该领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机器之心
2021/12/28
5320
AI论文激增,出现引用10万+的ResNet是好是坏?这研究有结论了
国际顶刊PNAS发文:“同质化”论文暴增,从根本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从2012年至今,我国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据Web of science数据统计,近10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 SCI 论文总数已累计339.7万篇,反超美国跃居全球榜首。
AI科技评论
2021/10/21
7920
PNAS: 论文越多,科学进展越慢
为什么一个领域每年发表的太多论文会导致停滞而不是进步。新论文的泛滥可能会剥夺审稿人和读者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想法所需的认知能力。许多新想法之间的竞争可能会阻碍集中注意力到一个有希望的新想法。
Listenlii-生物信息知识分享
2021/12/13
4540
PNAS: 论文越多,科学进展越慢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隆平、马大为、林本坚等7位科学家获奖
9 月 8 日下午,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最终获奖者,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获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AI科技大本营
2018/09/28
7530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隆平、马大为、林本坚等7位科学家获奖
诺奖前夜,Nature发文ChatGPT终极预测!mRNA疫苗能否锁定大奖
Nature最新文章称,微调后的大模型,包括ChatGPT在内,都能大大增强预测诺奖得主的能力。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3/10/06
2020
诺奖前夜,Nature发文ChatGPT终极预测!mRNA疫苗能否锁定大奖
李学龙、戴琼海、任奎等上榜,科睿唯安公布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科学家占比14.2%
作者 | 莓酊 编辑 | 青暮 2021年11月16,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2021年度“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21)”名单,全球70多个国家6602人次科学家入选本年度名单。特定领域高被引研究人次3,774,跨领域高被引研究人次2,828。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六个国家的16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获得2021年度“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9位 “引文桂冠奖” 得主荣获诺贝尔奖。高被引科学家的遴选方法由科睿唯
AI科技评论
2023/04/26
5490
李学龙、戴琼海、任奎等上榜,科睿唯安公布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科学家占比14.2%
基因突变不是随机的?!Nature最新论文挑战进化论
博雯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基因突变,不是随机的? 这与当前教材里的结论,截然相反。 还记得中学生物课本里一众白眼果蝇、白毛小牛、或者长颈鹿、短颈鹿吗? 在这些例子中,突变要么由外界人为导致,要么就是随机,只有自然选择能决定哪些突变会出现在生物体内。 但现在,一篇刊登在Nature上的最新论文,用实验结果提出了这样一个颠覆性的观点: 突变出现的基因组区域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并非随机! 比如说,在对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必需基因区域,其突变率就几乎下降了2/3。 论文开门见山地表示
量子位
2022/03/04
3530
Nature:百名科学家自引用率超50%,最高自引94%
导语中提到的数据库全称是「A standardized citation metrics author database annotated for scientific field」(科学领域标准化引用计量作者数据库),其中包含过去 20 年 176 个子领域被引用最多的 100,000 名研究者的标准化引用数据,包括引用量、h-index、合著-校正 hm-index 等指标。该数据集由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等机构的研究者共同创建,数据来自爱思唯尔专有的 Scopus 数据库。该团队希望找到那些有助于提高引用量的因素。
机器之心
2019/08/22
1.3K0
Nature:百名科学家自引用率超50%,最高自引94%
靠WiFi信号就能检测呼吸跌倒!北大这项硬科技研究越来越藏不住了
而落到感知层上的研究方向,叫做泛在感知。(泛在指利用广泛使用的设备,比如手机、手表、WiFi路由器等)
量子位
2023/03/01
4820
靠WiFi信号就能检测呼吸跌倒!北大这项硬科技研究越来越藏不住了
曾被纳粹德国查禁,见证了DNA结构的发现和阿尔法狗诞生,Nature 150岁啦!
150年过去了,作为一本始终专注科技进展的媒体,Nature见证了科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重要突破:从DNA双螺旋结构和胰岛的发现,到Alphago的胜利……
大数据文摘
2019/11/08
5810
曾被纳粹德国查禁,见证了DNA结构的发现和阿尔法狗诞生,Nature 150岁啦!
AlphaFold 3一夜预测地球所有生物分子,谷歌DeepMind颠覆生物学登Nature头版!
今天,升级后的AlphaFold 3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原子精度」,预测出所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新智元
2024/05/14
2290
AlphaFold 3一夜预测地球所有生物分子,谷歌DeepMind颠覆生物学登Nature头版!
AI颠覆材料学!DeepMind重磅研究登Nature,预测220万晶体结构赢人类800年
陶哲轩一直看好,ChatGPT将颠覆数学证明,而如今,AI在化学领域的潜力同样深不可测。
新智元
2023/12/01
4090
AI颠覆材料学!DeepMind重磅研究登Nature,预测220万晶体结构赢人类800年
这位顶尖科学家正式回国!29岁教授博导,11篇Nature、Science
他是中国科大培养的天才科学家,读博士时就发表40篇论文,并获选全国百篇博士优秀论文,同时提前一年毕业。
新智元
2019/05/17
7490
谷歌研究科学家:ChatGPT 秘密武器的演进与局限
以下文章来源于OneFlow ,作者OneFlow社区 来源|TalkRL OneFlow 编译 翻译|徐佳渝、贾川 同样是基于GPT预训练模型,为什么ChatGPT的效果要远远超出GPT-3等前几代模型?答案已经揭晓,成就ChatGPT的秘密武器在于RLHF,也就是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在预训练阶段,GPT模型学习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而在RLHF阶段,ChatGPT更关注的让模型输出正确、有益的恰当结果,并对结果不断进行微调。 具体而言,RLHF阶段的调优又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通过监督学习,用人类对
AI科技评论
2023/04/19
2920
谷歌研究科学家:ChatGPT 秘密武器的演进与局限
Nature | 我的研究对后人毫无用途:21%的学术论文自发布后从未被引用
大数据文摘作品 作者:Richard Van Noorden 编译:Shan LIU、大茜、叶一、Yawei Xia 究竟有多少学术最终以“零次”引文终结命运?最近,《Nature》学术期刊做了一个研究,分析了那些0引用的学术论文。今天,文摘菌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那些被打入“冷宫”的科学文献:发布在哪里的文章更难被引用?哪些领域的论文更容易被打入冷宫?哪些国家的论文更不被知晓? 插画作者SERGE BLOCH 遗传学家奥利佛•史密斯今年1月逝世,享年91岁。这位诺贝尔获奖者常以一段著名的失败经历自嘲: 他发表
大数据文摘
2018/05/24
9880
Earth's Future: 全球变暖未来情景下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效益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张朝教授团队在Earth’s Future发表研究长文探讨了全球变暖的未来情景下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效益。
气象学家
2022/11/29
7560
Earth's Future: 全球变暖未来情景下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效益研究
推荐阅读
Nature封面:科学颠覆性进步明显「降速」,物理研究下跌100%
2410
“颠覆性”科学已经衰落了
4960
Nature发文:基础科学创新速度放缓,已经进入「增量时代」
2680
Nature:近年来论文数量激增,但科技界没有创新
3190
AI论文激增,出现引用10万+的ResNet是好是坏?这研究有结论了
5320
国际顶刊PNAS发文:“同质化”论文暴增,从根本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7920
PNAS: 论文越多,科学进展越慢
4540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隆平、马大为、林本坚等7位科学家获奖
7530
诺奖前夜,Nature发文ChatGPT终极预测!mRNA疫苗能否锁定大奖
2020
李学龙、戴琼海、任奎等上榜,科睿唯安公布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科学家占比14.2%
5490
基因突变不是随机的?!Nature最新论文挑战进化论
3530
Nature:百名科学家自引用率超50%,最高自引94%
1.3K0
靠WiFi信号就能检测呼吸跌倒!北大这项硬科技研究越来越藏不住了
4820
曾被纳粹德国查禁,见证了DNA结构的发现和阿尔法狗诞生,Nature 150岁啦!
5810
AlphaFold 3一夜预测地球所有生物分子,谷歌DeepMind颠覆生物学登Nature头版!
2290
AI颠覆材料学!DeepMind重磅研究登Nature,预测220万晶体结构赢人类800年
4090
这位顶尖科学家正式回国!29岁教授博导,11篇Nature、Science
7490
谷歌研究科学家:ChatGPT 秘密武器的演进与局限
2920
Nature | 我的研究对后人毫无用途:21%的学术论文自发布后从未被引用
9880
Earth's Future: 全球变暖未来情景下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效益研究
7560
相关推荐
Nature封面:科学颠覆性进步明显「降速」,物理研究下跌100%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