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关于接口测试

关于接口测试

原创
作者头像
zyf20010801
发布2022-06-14 22:37:05
3440
发布2022-06-14 22:37:0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后端1

什么是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是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方式,接口测试主要用于检测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测试的重点是检查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以及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接口测试作为集成测试的一部分,通过直接调用被测试的接口来确定系统在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方面是否能达到预期,有些情况是功能测试无法覆盖的,所以接口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接口测试分为两种,一种是webservice接口,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测试时通过工具soapUI进行测试。使用情况比较少;另一种http api接口,走http传输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的方法,最常用的是get和post请求。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在哪里呢?网上的答案为:   1、get请求可以在浏览器中请求到,post请求的测试需要借助工具   2、get请求使用url和cookie传参,post的数据放在body中   3、post比get更安全,因为传递的参数在url上是看不到的   4、get请求的url会有限制,而post请求的数据可以非常大   5、一般get请求是来获取数据,post请求是传递数据的   其实,对于现在飞速发展的 互联网来说,上面的说法已经不严谨了。首先,post请求的参数也可以写在url里,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其次表面上看起来,post利用body传参,比get的url传参安全,但其实只要用抓包工具(fiddler,Charles等),post的参数也是一览无余;再次,现在的浏览器非常强大,可以输入支持很长的URL,所以也不再有限制一说了。这么说来,种种区别只有最后一条是最根本的了。  怎么来测试接口呢?根据什么来测呢?这就需要开发提供的接口文档了,接口文档和功能测试的需求说明书的功能是一样的。包括:接口说明、调用的url,请求方式(get or post),请求参数、参数类型、请求参数说明,返回结果说明。这里接口文档生成可以使用apipost接口文档生成工具。有了接口文档后,我们就可以设计用例了,一般接口测试的用例分为以下几种: 1、通过性验证,说白了就是传递正确的参数,是否返回正常的结果 2、参数组合,因为参数有必传和非必传,参数的类型和长度,以及传递时可能业务上的一些限制,所以在设计用例时,就要排列组合这些情况,保证所有情况都能覆盖到 3、接口的安全性,这个又分为几种情况:   1)绕过验证,比如提交订单时,在传递商品价格参数时,修改商品价格,就要看后端有没有验证了。或者我支付时,抓个包将订单金额一改,如果能以我改后的金额支付,那这个借口就有问题了。   2)绕过身份验证,就是某个功能只有有特殊权限的用户才能操作,那我传递一个普通的用户,是不是也能操作呢   3)参数是否加密,这个关系到一些账户的安全,比如我们在登录一些网站时,它要将我们的登录信息进行加密,如果不加密我们的信息就会暴露,危害性极大。   4) 密码安全规则,设置密码时复杂程度的校验。 4、根据业务逻辑来设计用例 用例设计完了,用什么来测试接口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apipost和jmeter。apipost使用比较简单,可以在列表中选择请求方式,在输入框中输入URL,如果是get请求,直接点击发送就可以看返回结果了。

  如果是post请求,会涉及到几种参数的上传方式和添加请求头、权限验证还有添加cookie等操作。apipost都可以简单实现

  还有一种测试接口的工具是jmeter,用途比较广泛,不但能测接口的功能,还能对接口进行性能测试。比如: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在jmeter中需要创建线程组,如图:

Apipost官方链接:https://console.apipost.cn/register?utm_source=10009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什么是接口测试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多因子身份认证
多因子身份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ervice,MFA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通过结合两种或三种认证因子(基于记忆的/基于持有物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因子)验证访问者的身份,使系统或资源更加安全。攻击者即使破解单一因子(如口令、人脸),应用的安全依然可以得到保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