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分析

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分析

作者头像
美团无人配送
发布于 2021-12-08 06:37:43
发布于 2021-12-08 06:37:43
418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美团无人配送美团无人配送

本文编辑:美团小S

版权所属:美团无人配送

背景

自动配送车作为一种物流车的商用属性,主要运用于为大众进行即时配送服务场景,决定了其日常运行的时长占比远高于一般乘用车。同时,自动配送车致力于为消费者解决最后3公里的商品即时配送的产品定位,决定了其大量的使用场景位于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这两个属性也决定了自动配送车在道路测试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复杂的场景以及更高的行人安全保障需求。

自动驾驶安全影响因素¹

人-车-环境是影响道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未来自动驾驶技术高度成熟以后,仍然会存在一定比例的驾驶员(包括AI驾驶员)-车辆系统以外的因素可能导致产生人身伤害的道路车辆事故¹。作为潜在事故中对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在自动配送车辆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一旦发生碰撞,车辆结构对行人的保护。

法规沿革

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车辆-行人相容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起有学者开始行人与车辆碰撞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欧洲开始车辆行人保护的立法研究。1987年欧盟在EEVC框架下成立了WG10工作组,负责建立行人保护的评测方法。该工作组初期以尸体试验和“混合”站立假人(包括HIII假人以及直立骨盆和SID假人组合)进行了车辆碰撞试验。由于“混合”站立假人试验重复性较差,1994年WG10进一步提出使用子系统冲击模块(包括头部冲击模块、腿部冲击模块等)进行试验评估,但这一方法在初期没有很好的解释使用子系统冲击模块试验时各子系统冲击模块的生物力学损伤响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普遍受到业内、尤其是OEM的质疑。

1997年欧盟成立了WG17工作组对之前的评测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后于次年(1998年)提出了新的测试方法和子系统冲击模块方案。在此基础上,2003年欧盟正式通过2003/102/EC指令,成为世界上首部行人保护法规。2004年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陆续开始推进行人保护法规的实施。

我国自2006年开始了行人保护法规的起草研究,并于2010年7月1日以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形式开始实施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后经多年的实践,2017年4月启动标准研究与起草工作,开始研究修订 GB 24550《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形成强制性国家标准。2021年8月,发布了GB 24550《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标准征求意见稿。

与法规同步发展的,还有各国开展的第三方车辆安全评测计划(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包括美国(NCAP)、欧盟(ENCAP)、日本(JNCAP)、澳大利亚(ANCAP)以及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都陆续引入了行人保护的相关评测内容。

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评测内容的选举

目前自动配送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品门类尚无行人保护法规要求,但自动‍配送车的实际道路测试环境存在大量与行人混行的场景。

作为具备L4级无人驾驶功能的车辆,在智能规避算法上为行人提供了最高级别的保护,并在产品策略上进一步冗余配置了AEB等主动安全功能,解决了碰撞前进行碰撞规避的功能设置。但作为保护行人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仍然需要考虑车辆结构的优化设计,以降低乃至避免一定概率下环境条件诱发的车辆-行人碰撞事故发生时对行人的伤害。因此,美团自动配送车研发部门开展了行人保护分析的先导性研究。

现行法规均选取子系统冲击模块方案,包括标准的成人和儿童头部模块、上腿型模块和下腿型模块代替整个人体的模型对车辆展开行人保护性能评测,各模块分别以特定的角度和速度冲击车辆,通过模块内置测量装置获取动态冲击响应数值,进而处理得到人体损伤响应结果。²

现行法规行人保护评测方法³

事故统计表明,头部是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致死率最高的人体部位,腿部则是致残率最高的人体部位⁴,所以现阶段国内外主流的行人保护评测都把头部和腿部的评测作为最主要的评测内容。进一步的,由于自动配送车前端结构较为平坦,没有和普通乘用车类似的、对骨盆和大腿伤害影响较为显著的发罩前缘的几何特征,所以对于下肢部分伤害的分析,可以聚焦在反映膝部和小腿伤害的下腿型冲击模块的冲击响应上。

行人身体主要伤害部分部位统计⁴

【注】AIS(Abbreviated Injury Scale)简明损伤指数。提供了一种用简单数字表示损伤严重等级的方法。3级及以上为严重伤害⁵。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要求的标准,当前国内可以参考的与行人保护有关的法规是针对M1类和N1类车辆的法规和评价规程,分别是GB 24550《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和C-NCAP 规程中关于行人保护的要求。这两个标准对腿部和头部冲击模块的试验入射角度相同、撞击位置的选取规则也基本一致,只是头部冲击模块的冲击速度略有不同,国标速度略低。本文参考美团自动配送车目前道路测试的最高车速,在国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评测分析。

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评测内容

自动配送车行人保护设计优化

首先建立包括车辆前端全尺寸细节特征的分析模型,导入材料模型数据,进行部件的装配连接,完成整车力学模型的搭建与调试。

成人及儿童头型冲击器损伤响应的设计分析及优化

试验区域划分和撞击位置选点如下图。

头部撞击点区域划分及选点示意

通过头型冲击器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碰撞规程中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数据计算头部伤害指标 HIC ( Head injury criterion):

其中:a为三个方向的合成加速度;

t1和t2为在冲击过程中的两个时刻( 以s为单位) , 表示记录开始与记录结束两个时刻之间的某一段时间间隔, 在该时间间隔内HIC取最大值(t2 - t1≤15 ms)。

初步分析表明,部分结构局部存在硬点,HIC值畸高。通过对这些结构的调整,总体结果获得了极大改善。

初版设计及结构优化的头部损伤分析结果对比如下:

初始设计头部损伤分析结果统计

结构优化后头部损伤分析结果统计

下腿型冲击器损伤响应的设计分析及优化

试验区域划分和撞击位置选点如下图。

下腿型撞击点区域划分及选点示意

由于腿部撞击位置的对称性,分析只对一侧结构展开。

腿部的冲击损伤有三个指标,分别是膝部内侧副韧带动态延伸量(MCL)、膝部前交叉韧带动态延伸量(ACL)和膝部后交叉韧带动态延伸量(PCL) 以及小腿最大动态弯矩。

分析结果表明,美团自动配送车的设计对行人下肢的损伤均远优于法规要求。

下腿型损伤分析结果统计

后续工作展望

除头部和下肢外,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胸部损伤是除头部和下肢以外行人损伤占比较高的人体部位,但业界目前尚未对胸部损伤评价用的子系统冲击模型形成共识。

由于乘用车整车侧面碰撞驾驶员的胸部损伤模式与行人保护胸部损伤的动力学响应有相近之处,业内有学者在考虑参考侧碰用ESII假人的胸部模块,在其之上进行配重调整,推进胸部评测方法的研究。后续将借鉴乘用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根据自动配送车的外形特点对评测方法进行调整,开展胸部损伤的研究分析,完善自动配送车人车碰撞过程中行人人体主要损伤部位评测的范围。

小结

借鉴现有行人保护评测方法针对自动配送车展开了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美团自动配送车具有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未来将进一步针对自动配送车的结构特点,研究完善与之适应的行人保护评测办法,进一步提高自动配送车对行人的安全性。

参考来源:

1.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 毛向阳等 《上海汽车》2018年1月

2. 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3. 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

4. 行人安全评估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探讨 孙小光 《北京汽车》2018 No.6

5. 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 李莉 湖南大学 2006年5月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12-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美团无人配送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智商受到了挑战!谷歌无人驾驶新专利的原理竟然是粘蝇纸
谷歌一向喜欢宣传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避免事故方面的卓越能力,可是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又该如何是好呢?谷歌也想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粘人纸。谷歌昨天刚刚获得的一项专利,可以通过为无人驾驶汽车安装具有强粘性的车头来降低交通事故对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造成的冲击。 一旦发生撞击路人的事故,这种设计就会把人牢牢粘在车头上,避免其遭受“2次创伤”。 顿时感觉智商受到了挑战…… 2次创伤同样是交通事故伤害的一部分,当行人被汽车撞击后,可能会被甩到车顶或硬质路面,还有可能遭到其他车辆的撞击。事实上,2次创伤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伤情最
机器人网
2018/04/23
6500
智商受到了挑战!谷歌无人驾驶新专利的原理竟然是粘蝇纸
丰田将于明年免费开放汽车碰撞测试软件,可帮助降低碰撞实验成本
这款软件是由丰田与丰田中央研究所于2000年研发的,具体是一个能够还原、解析车辆碰撞时对人体全身伤害的虚拟人体模型,名为“THUMS”。后来经过不断迭代,它如今已经可以依据性别、年龄、体格划分,对骨骼、大脑、内脏、肌肉等部分的损伤进行细致分析。
镁客网
2020/06/20
5810
8万元“人字拖”Halo,让F1车手周冠宇死里逃生
金磊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惊心动魄。 就在F1英国大奖赛正赛的起步阶段,一场严重事故不幸发生。 中国选手周冠宇与英国选手拉塞尔的赛车出现相撞: 而在撞击发生之后,周冠宇的赛车180度翻转,“底朝天”的在地上摩擦滑出赛道: 所有人此时都在为周冠宇的安全捏一把冷汗。 但幸好其本人在事故之后第一时间发布微博表示无碍: 周冠宇在微博中还重点提到了“Halo”,表示是它“救了我”。 随即与之相关的话题——“Halo系统又立功了”登上热搜: 那么这个因长相被车迷戏称为“人字拖”
量子位
2022/07/04
2870
8万元“人字拖”Halo,让F1车手周冠宇死里逃生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祸判决,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裂痕如何弥补?
近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正式公布去年三月Uber自动驾驶车祸事件的原因,这是全球首例也是目前唯一一例自动驾驶车祸原因正式确认。NTSB认为,车祸主要原因在人,而非技术。
科技云报道
2022/04/15
4690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祸判决,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裂痕如何弥补?
毫末智行这群人,正在导演一场人和方向盘的分手大戏
浅友们好~我是史中,我的日常生活是开撩五湖四海的科技大牛,我会尝试各种姿势,把他们的无边脑洞和温情故事讲给你听。
浅黑科技
2022/04/15
6190
毫末智行这群人,正在导演一场人和方向盘的分手大戏
无人驾驶安全报告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促使城市路况更加严峻繁杂,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加之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人为因素,使世界各国的交通事故率逐年上升,甚至多于世界大战死亡人数。随着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高效融合,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体系结构视觉设计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无人驾驶汽车应运而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智能操纵控制系统与感应设备来获取信息用以控制车辆姿态,降低交通事故率,实现自动安全的行驶。汽车在一个多世纪内没有改变它的-般运行方式,而无人驾驶的技术将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7/23
1.2K0
无人驾驶安全报告分析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3次撞上儿童假人,却是个阴谋?
---- 新智元报道   编辑:好困 桃子 【新智元导读】特斯拉连撞3个小孩,实则是一场「阴谋」? 昨天,「黎明计划」一则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连撞3次儿童假人的视频在网上爆火。 然而,细心的网友发现,这帮人在测试时,好像压根儿就没把FSD打开。 老马在今天也直指The Guardian的报道,称其上了假视频的当。 分析得很好,如果能把FSD打开就更好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个实验的流程: 使用符合OSHA标准的三角锥标记出120码长(约110米)的车道。 将穿着不同服装的儿童假人,放置在测试车道末端
新智元
2022/08/26
3420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3次撞上儿童假人,却是个阴谋?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车祸调查新进展,系统在车祸发生六秒前检测到行人,却未能识别并刹车
根据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初步报告,两个月前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撞到并使一名行人身亡的优步自动驾驶汽车用传感器注意到了受害者,但软件没有启动刹车来防止碰撞。
AiTechYun
2018/07/27
3220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车祸调查新进展,系统在车祸发生六秒前检测到行人,却未能识别并刹车
政策法规跟得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脚步吗?丨科技云 · 视角
北京市推出自动驾驶测试新规,无疑将加速国内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速度。诸多自动驾驶企业跃跃欲试,产品研发速度将提速,但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跟得上吗?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3220
政策法规跟得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脚步吗?丨科技云 · 视角
AI发神经撞马路牙子!小马智行路试全无人自动驾驶结果「翻车」
---- 新智元报道   编辑:袁榭 【新智元导读】2022年3月头,小马智行中国这边刚融完资,美国那边就被要求召回自动驾驶系统(ADS)软件,成了全球第一个被如此要求的L4自动驾驶系统。 智能驾驶界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宣发攻势与业务成就近年来都是高歌猛进、不输美国同行头部企业的。 不过,2022年3月,中国的无人驾驶车企创下了一个负面新闻的世界第一: 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ADS)软件部分版本被美国监管机构要求召回,这是世界首起由监管部门发起的对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召回事件。 NHTSA要求小
新智元
2022/03/14
3080
ACM通讯:自动驾驶“走”到哪了?
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自AI科技评论 作者:Keith Kirkpatrick 编译:维克多 编辑:岑峰 距离马斯克“2021年底交付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预言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情况和他在2019年、2018年给出承诺后的状态一样,鸽了。 其实,在过去十年中,各路技术专家预测完全自动驾驶实现日期,都是用“即将到来”一词,似乎每一次预测都落空了。 那么,自动驾驶现在处在什么状态?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近日,communications of ACM 发文《Still Waiting for Self-Driving
大数据文摘
2022/04/06
3180
ACM通讯:自动驾驶“走”到哪了?
自动驾驶汽车并不是设计用来杀人的
说到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都是风靡一时的。许多普通汽车的标准功能包括智能巡航控制,平行停车程序,甚至自动超车功能,这些功能尽管有点不安,但是能让你坐下来,让计算机自己驾驶。
Lethe丶L
2018/01/31
6980
自动驾驶汽车并不是设计用来杀人的
专家谈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件: 自动驾驶有待审慎前行
人类推进自动驾驶交通出行更安全、更便捷的时代趋势不会改变。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就像人类推进航空事业的历史上曾付出代价一样,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但人类推进自动驾驶交通出行更安全、更便捷的时代趋势不会改变。AI对人类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因影响深远,才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使AI技术更加安全、公平、善意。 近日,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了全球关注。当晚,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公共道路进行测试的一辆Uber自动驾驶汽车与一名行人相撞,该行人被送医后不治身亡。这是全球首起自动驾驶
WZEARW
2018/04/08
7280
专家谈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件: 自动驾驶有待审慎前行
评估电动汽车的结构性能
迅速增长的全球电动汽车(EV)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8028亿美元。在电池和高压电子设备的驱动下,电动汽车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往往低于传统汽车,几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不幸的是,EV结构的复杂设计及其较高的工作电压可能会导致发生碰撞时乘员和急救人员受伤的新风险。通过评估电池组的耐撞性和设计电动汽车的结构性能,制造商可以帮助保护乘员并优化其技术的可行性。
开物小编
2021/04/26
3560
评估电动汽车的结构性能
东京残奥村自动驾驶巴士撞伤盲人运动员!丰田:今日重启运营,加强人机协作
8月26日,各项赛事进行得热火朝天之时,日本盲人柔道运动员北园新光(Aramitsu Kitazono)被一辆自动驾驶巴士(Toyota e-Palette)撞倒了,头部和腿部擦伤。
新智元
2021/09/17
2870
自动驾驶的风口与关口丨科技云·视角
2017年上映的科幻大片《银翼杀手2049》中,阴郁灰暗的城市上空一辆辆无人驾驶车疾驰而过,向我们展现出了未来交通出行的场景。进入2018年,我们似乎又离幻想中的未来近了一步。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2340
自动驾驶的风口与关口丨科技云·视角
优步自动驾驶致死案被判无责,未来的AI世界会好吗?
近日,美国检方宣布优步科技公司不承担一起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该事故正是2018年3月亚利桑那州发生的优步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撞倒行人并导致其死亡的事故,这是全球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案例。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4660
优步自动驾驶致死案被判无责,未来的AI世界会好吗?
Uber无人车发生全球首例行人致死事件,自动驾驶技术信度或倒退10年?
大数据文摘作品 作者:Aileen、龙牧雪、魏子敏、云舟、小鱼 自动驾驶技术再一次被推至了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3月18日晚10点,49岁的Elaine Herzberg被Uber无人驾驶测试车撞倒,抢救无效身亡。 这是全球首例无人车致行人死亡事件,其处理结果必然会对全球无人车进程及相关规范制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悲观声音甚至称,“它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技术的信心,(民众信度)可能会因此后退了几年甚至几十年。” 让我们先来重现一下悲剧发生的现场: 美国西部时间3月18日晚10点,亚利桑那州坦佩市,49岁的Ela
大数据文摘
2018/05/23
4860
Waymo模拟了近百起车祸现场,证明「自动驾驶比人类靠谱得多」
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 130 万人死于车祸。我们可以寄希望于自动驾驶技术以改善这一局面吗?
机器之心
2021/03/15
3660
Waymo模拟了近百起车祸现场,证明「自动驾驶比人类靠谱得多」
Uber自动驾驶车祸原因出炉:系统未能识别行人和刹车
---- 新智元报道 来源:reuters、NTSB 编辑:克雷格 【新智元导读】昨天,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一份关于优步车祸的初步报告。这份报告中称,今年3月份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未能识别行人,并且紧急制动操作没有启用。 优步3月份的自动驾驶车祸致死事件,终于有了初步定论。 周四,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U.S.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TSB)发布一份关于优步车祸的初步报告。这份报告中称,今年3月份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未能识别行人
新智元
2018/05/28
4490
推荐阅读
智商受到了挑战!谷歌无人驾驶新专利的原理竟然是粘蝇纸
6500
丰田将于明年免费开放汽车碰撞测试软件,可帮助降低碰撞实验成本
5810
8万元“人字拖”Halo,让F1车手周冠宇死里逃生
2870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祸判决,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裂痕如何弥补?
4690
毫末智行这群人,正在导演一场人和方向盘的分手大戏
6190
无人驾驶安全报告分析
1.2K0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3次撞上儿童假人,却是个阴谋?
3420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车祸调查新进展,系统在车祸发生六秒前检测到行人,却未能识别并刹车
3220
政策法规跟得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脚步吗?丨科技云 · 视角
3220
AI发神经撞马路牙子!小马智行路试全无人自动驾驶结果「翻车」
3080
ACM通讯:自动驾驶“走”到哪了?
3180
自动驾驶汽车并不是设计用来杀人的
6980
专家谈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人致死事件: 自动驾驶有待审慎前行
7280
评估电动汽车的结构性能
3560
东京残奥村自动驾驶巴士撞伤盲人运动员!丰田:今日重启运营,加强人机协作
2870
自动驾驶的风口与关口丨科技云·视角
2340
优步自动驾驶致死案被判无责,未来的AI世界会好吗?
4660
Uber无人车发生全球首例行人致死事件,自动驾驶技术信度或倒退10年?
4860
Waymo模拟了近百起车祸现场,证明「自动驾驶比人类靠谱得多」
3660
Uber自动驾驶车祸原因出炉:系统未能识别行人和刹车
4490
相关推荐
智商受到了挑战!谷歌无人驾驶新专利的原理竟然是粘蝇纸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