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国Quartz新闻网站最近连载四篇文章,从“消失的教材”、“消失的教室”、“消失的教师”和“移动大学”四个方面讲述美国高科技技术驱动的教育未来。
今天我们以“消失的教材”为切入点,结合全球各国案例,分析教材电子化的产生、遇到的问题和未来趋势。
消失的教材:科技驱动教育的未来
纸质教材必将过时
美国Quartz新闻网站发布名为《Collegetext books are going the way of Netflix》报道(以下简称报道),其中分析,平均而言,美国大学生每年最多花费约1200美元的教材费用,而美国以外的大学生,每个学期在教材上的花费也都需要250美元。报道认为,这笔花销是没必要的。
同样,根据外媒之前的报道,加拿大亚岗昆学院为了让纸质教材更加绿色使用。校方一方面设立“教材投放箱”,让纸质教材多次利用,另一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研究电子教材建设、使用、推广上。
据统计,在2014秋季学年,亚岗昆学院已有200门课程(占总课程278项的72%)提供电子教材,有1万名学生购买下载了电子版教材。这1万名学生购买电子教材的费用共约250万加元,比购买传统印刷版的教材节省了100万加元。按照计划,亚岗昆学院的所有学生今年都会使用电子教材。
除此之外,报道披露,教材的出版商为了避免教材二次利用,减少自身利润,会让作者不定期地更新版本,以便重新出版,减少旧版本在市做法被很多学生认为场上的流通。但这种是不公平的骗局。所以,很多学生通过在线二手书市场、借阅书籍或是非法下载等做法获得教材资源。
纸质教材的不便于携带同样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困扰。现在美国部分大学经济学使用的《经济学导论》的教材比一些智能手机费用还高,而且足足有800页纸,很不方便学生携带和阅读。
基于上述几个问题,报道认为,对于下一代大学生而言,可能不久之后纸质版的教材像是如今的磁带和蓝光,终将被淘汰。
老师如何适应新技术?
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教科书生产厂商之一Pearson,一直在提供数字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和电子书一样的简单。但产品功能明显不同,学生不需要单独购买一本书,而是需要支付一个学期的订阅软件费用,即可以在任何设备上使用。Pearson全球产品负责人TimBozik说,未来的教科书不仅仅是阅读教材,学生必须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视频和互动作品不仅仅是重复阅读材料,而是以这些方式来创新学习方法。学生完成材料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进步的速度。
Pearson的David Alexander预测,下一代的新产品将只保留《经济学导论》的一半文字。教材上会出现较少的文字,更多的互动练习、视频和动画,这也意味着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减少。
亚岗昆学院对电子教材使用的跟踪研究发现,使用电子教材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在2014秋季学期,该学院的200门课程首次采用电子教材,与前一学年相比,同一门课程中学生不及格率下降了2%(321名学生),获得“A”或“B”的学生增加3.9%(630名学生)。上述提到的《经济学导论》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学生们会比传统的书籍更好地理解经济学。Pearson认为,新形态的电子教材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新教材如何改变学习——如何改变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授的方法。
哥伦比亚商学院院长Hubbard认为,将教材数字化、电子化之后,教师应该做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教授,更应该注重媒介自身在传播上的作用。他和O‘Brient在过去三年做的主要工作是将其经典的教材转化为电子教材。工作的第一步便是确定什么样的知识是适合文本传播,什么样的知识更适合视频或互动。第二步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向教授和学生测试这本电子教材。
但质疑电子化教材的声音还有很多。
一是电子化的传播方式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学科。目前为止,社会学、心理学和环境科学已经开始逐步淘汰纸质版的书籍,但对于经济学而言,主要依赖数字和图表的数据呈现,所以经济学学科教材是否适用于电子化传播,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实践的成功案例。
二是教师是否能接受远程的挑战。南洋女子中学在中一至中三这三个年级都普及了iPad电子化课堂教学。首先将学生的课本转化为电子课本,这个电子课本不只是停留于纸质教材的电子文本形态,而是将学生每一课每一章节内容,按照学案模式,集教材文本、拓展链接资料、检测试题、在线答疑于一体,构建起教学互动的多媒体学习平台。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师生发问的质量提升了,讨论自然也更深入。在实践中,校方发现,如何将科技和教学完美融合,怎么样才能根据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科技的辅助,设计配套学习,这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报道中具体采访到了一位在数字交互教材上完成德克萨斯A&M大学的经济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两门课程的Jerry Ramirez。他认为,目前还是存在技术困难的问题,比如说系统崩溃,教授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也是电子化教材推广中所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今年3月发布的《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以下简称《地平线报告》)也将教师的挑战列为九大严峻挑战之一。同时认为,事实上,教师角色可能远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知识特点、学习资源、教学工具等因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如何重塑教师的角色,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严峻挑战。
未来:人工智能引入教科书
《地平线报告》预测,在未来四到五年内,以可视化技术(如立体显示和全息显示)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性技术,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想象空间。这些技术虽然目前在教育领域中缺乏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案例,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必将在教育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Pearson最近与IBM Watson合作,将人工智能引入教科书。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人工智能就会充当“虚拟导师”的作用,给予学生补充阅读和额外的测试。Pearson负责人认为,这将会是未来教材的理想状态。
未来教材还会将大数据融入到教材制作之中。教材通过跟踪学生阅读时间,每页花费多长时间,重点关注哪部分知识点。这样老师或是系统并不仅仅提供教材大纲,而是直接推荐给学生定制化的书单。老师还可以调整教材,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学习。Pearson还鼓励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并与世界各地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综合整理自Quartz、虎嗅网、新浪教育、中国教育报等)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7年11月刊
【回顾】网络安全:挑战·策略·应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