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家Paul Krugman的职业生涯里,他曾多次做出错误的判断,毫无意外的是,这次他又错了。他最近发表的文章又把矛头指向了自己最讨厌的比特币。令人意外的是,他攻击加密货币所用的说辞从来没有变过。加密货币显然还有更多的槽点,而这个所谓知识渊博的学者每次发表的观点却都是一成不变的。
当黑比特币成为一种爱好
1998年,Paul Krugman做了一次知名的预测,结果被证明是大错特错。
到了2005年,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力绝对不如传真机。
他还曾预测社交网络的失败,原因是他认为“大多数人彼此之间无话可说”。到了现在,他依然在犯错,只不过这次是针对比特币。
尼采曾经说过: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比特币就是Paul Krugman的恶龙。尽管多年来他在黑比特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却从未给过比特币致命一击。在昨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Krugman第N次说明了为什么自己不喜欢加密货币。
愤世嫉俗者,尽管命运多舛,前途黯淡,但却是加密货币世界中盲目的兴奋、愚蠢和土大木(to the moon)预言的可喜解药。因此,Krugman也来找比特币的麻烦了。但他为什么专挑比特币的独到之处来攻击呢?令人惊讶的是,一个人在同一篇文章中居然可以出现那么多错误——而且这篇文章还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教授写的。要么他就是世界上最狡猾的网络喷子,要么他就是世界上最预测的经济学教授。
在他这篇文章中,其中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比特币再次让我们进入了“摩擦”交易时代。他说,纵观历史,货币已经逐渐向“去摩擦化”交易发展,这是围绕着信用卡、借记卡以及其他类型的数字支付,也就是现有货币体系的关键之处。
然而,他认为比特币则让货币体系倒退了300年,因为它为货币系统带来了交易摩擦,挖矿交易和区块链历史验证等过程都会产生高昂的成本。
和货币历史背道而驰,加密货币带来的狂热情绪看起来十分奇怪,因为这完全是违背了长期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加密货币爱好者正在庆祝的这种尖端技术让货币系统倒退了300年。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我还没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Krugman说,传统的央行系统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给用户提供了低摩擦的交易以及稳定的购买力。相比之下,比特币则无法成为交易媒介或者保值品。
看到这里,相信比特币爱好者已经想出了一百句回怼Krugman的话。首先,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从初期到成熟期的过程。比特币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有这么多开发者和志愿者都在为比特币开发贡献力量,相信5年后、10年后,与今天相比,比特币将会更加成熟,交易体验也会更加好;其次,Krugman认为法币提供了稳定的购买力,对于美元来说或许不错,但像委内瑞拉这样正在遭受恶性通货膨胀攻击的国家,法币几乎一文不值,给民众带来的只有负担。
Krugman的观点VS 现实
看了上面的观点之后,是不是觉得怼人技能瞬间开启?下文就列出了Krugman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们继续开怼。
Krugman:和法币的无摩擦交易相比,比特币的交易成本很高,因为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的转账需要提供所有的交易历史。
事实是:当然不用了!如果你想用区块链浏览器查看历史交易,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这和发送比特币交易没关系,和交易成本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Krugman:尽管不知道发行方是谁,你必须确保比特币是真实存在的,就好像你需要用牙去咬金币才能确定它是真的。
事实是:如果非要这么说,所有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评价。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Facebook吗?你会徒手压缩一个YouTube视频来确定它的大小吗?你用手掌抚摸过一条推文或在下楼的时候被电脑病毒绊倒过吗?为什么非要知道谁发行了比特币?难道你想知道你钱包里的美元还有你手上戴的戒指都是谁做的吗?要是你非要胡搅蛮缠的话,那么请问是谁创造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呢?还没搞清楚这个问题你怎么就好好的坐在那了?
Krugman:如果投机者突然集体怀疑比特币会一文不值,那么比特币就真的会一文不值。
事实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老的化石、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和平协定以及名人的吸金能力。换句话说,无论是卡戴珊代言的产品还是神奇的互联网货币,市场支付的都是其本身愿意支付的资产。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理直气壮的Krugman在1998年所说的这番话:
到了2005年,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力绝对不如传真机。
来源:巴比特资讯
云区块(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推荐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源
长按 3 秒关注云心区块链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