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脸识别“监控”学生行为 媒体:别忽视学生权利

只关注课堂纪律和学生上课的“投入”程度,这是“灌输教育”的思路,而灌输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你以为,学校里出现刷脸吃饭、刷脸借书式应用就“神乎其技”?那你就OUT了。有的学校还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的表情、动作进行大数据管理:既通过现场摄像头对教室内学生“刷脸”匹配,完成考勤,还会对学生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以及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7种表情,以30秒一次进行扫描,从而实现时时统计。

据报道,日前,某地有中学启用这套“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通过安装在教室里的组合摄像头,捕捉同学们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然后进行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最终计算出课堂实时考勤数据、课堂专注度偏离分析、课堂行为记录数据以及课堂表情数据,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

该校校领导介绍说,“学生起初从不理解、感觉被监督,到如今慢慢接受,自觉改变课堂上的行为习惯。老师也会对课堂上学生的表情、行为进行分析,去考虑改变教学习惯,让学生能更快乐地上课。”

看得出来,学校对实行智慧课堂行为管理,很看好也很有信心。学校采取这一技术的本意或许是给教师配置一个“智能助手”,让教师更精准地了解学生上课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然而,监控本身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自主状况,这让教师获得的反馈是失真的,比如,本来教师讲得索然无味,但学生要装着认真听的样子。

不喜欢被实时监控,这既是自由的天性使然,也是个人隐私权的应有之义。但如今,按校方的说法,学生已经慢慢接受。这不能说侵犯学生隐私的问题就不存在。习惯这种被侵犯的环境,或许只是无奈,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构成对学生某种人格成长的伤害。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任何对人格培养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教学措施,都应该慎之又慎。而只关注课堂纪律和学生上课的“投入”程度,这是灌输教育的思路,而灌输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技术开发人员也抓住一些学校要提高学生成绩的功利追求,“顺势而为”开发监控、管理学生的技术。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对技术人员的游说,要保持清醒,别让所谓的高科技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泯灭了孩子的天性。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熊丙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18A1T0B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